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后锋 >

第248章

后锋-第248章

小说: 后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而且,之间还不断的发生各种战乱。……所以,我要成立这么一个研究院。他黄宗羲不是正在研究君主与国家、与百姓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么?那就让他好好地去给老子研究去。不仅要研究这个,我还要他研究这个国家的经济、民俗、文化的变迁。要他最终能够达到随时向上反映各种情况,甚至是提前预警,乃至是提出解决方法的水平。……总之,这个社会科学研究院,就是让他在学术方面为国家的稳定和政府的正常运行提供方法与依据。不仅如此,他们还要承担有关部门提出或委托的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研究任务……如此种种!”

“这……这篇文章未免太大了吧?他,他们能行吗?”钱谦益觉得自己明白了。他发现,楚钟南可能已经被黄宗羲等人消磨尽了耐心,想方设法的开始报复了。社会科学研究院?什么“研究”?他倒觉得这是楚钟南在折磨黄宗羲一帮人。而且,这个折磨还有可能是一辈子。光听听楚钟南刚才大致说的那些,他就觉得头皮发麻。古往今来,有哪些读书人能做到这些?

“不行也得行。而且,我相信,黄宗羲这些家伙肯定是非常乐意担当这一重任。别忘了,他们可是有志之士!”楚钟南笑得很狡猾,同时也让钱谦益觉得很残忍。

“还有志之士?这个‘志’也太值钱了吧?你只提出了一个社会科学研究院的名字,可那帮年青才子的一辈子恐怕都要垫上了。”钱谦益摇头苦笑,心中忍不住暗暗叹息了一声。不过,他只是为楚钟南的“狡诈”与“急智”而叹息,却并不是真的为黄宗羲等人担心。没错,加入了这个社会科学研究院,恐怕一辈子都难得轻闲,可黄宗羲等人不就是喜欢这些学术研究么?社会变迁,就是社稷的变迁,这么大的一篇文章,人家愿意交给你做,那是看得起你。而且,谁叫你们不愿意出任官职来着?楚钟南再怎么说也是一代枭雄,民间都快有“圣人”的称呼了,面子那是响当当的值钱。被你们晾了那么久,不要付帐啊?

“你觉得我这主意怎么样?”楚钟南突然又向钱谦益问道。

“大人您的这个想法——高,实在是高!”钱谦益竖起了大拇指。

“……”楚钟南愕然!

第二卷 东北三国志 第二百四十六章 婚礼进行时

实楚钟南很清楚,黄宗羲、顾绛、王夫之等人其实早有所向了,要不然,以这些人的脾气,别说来北京,就是南京失陷了,恐怕也一直会在地方上跟他闹腾。就像对付原本应该出现的清朝一样,不是反抗到底,最终郁郁而终,就是一生一世不出山,做他们的大明遗民。而这些人之所以一直这样晾着,怎么也不乐意明打明的投靠过来,恐怕还是感觉丢不起那个面子。前面说过,大明王朝得国之正,是历朝历代最拿得出手的。老朱家是靠着驱逐勒虏起的家,这对那些传统的读书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且,现在北京虽然还有一个祟祯,但南方也还有一个小朝廷,黄宗羲等人虽然算得上是忧国忧民的那种人,但身在文坛,尤其是各种思想充斥的文坛,难免受到掣肘。楚钟南可以理解这些人的想法:反正你卫国军势大,平定天下也是早晚的事儿,咱们也才都三十来岁,等得起!

可是,楚钟南真的看不惯这些家伙的表现。他之所以看重黄宗羲等人,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人都是他曾经心存景仰的存在,另一方面,也是爱其才学,喜其名声,希望这几个家伙能够为他竖立一面旗帜,招揽一些真正有用的人才。毕竟,读书人里也不全都是那些只会空口白话,瞎说蛮干的人。可这些人却非要闲在一边儿,他当然不乐意了。在疆域方面,他希望能够稳步的平定天下,但在人心方面,他是希望越早越好。

所以,社会科学研究院这个机构就由此而生了。

而楚钟南之所以会有这种想法,则是因为黄宗羲前不久提出了一个论点:“或问井田可复,既得闻命矣。若夫定税则如何而後可?曰:斯民之苦暴税久矣,有积累莫返之害,有所税非所出之害,有田土无等第之害。……”意思是说代税赋改革,每改革一次,税就加重一次,而且一次比一次重;农民种粮食却要等生产的产品卖了之后用货币交税,中间受商人的一层剥削;不分土地好坏都统一征税。……这一番论调指出了一个赋税制度的怪圈。而由此,也显示出了黄宗羲对对封建王朝赋税制度研究的深入与系统。而他的这番研究,也恰恰是楚钟南希望读书人能够去做的。

所以,楚钟南要把黄宗羲这些“闲人”给拉出去,扔到社会科学研究院,好生的研究这些有关社会的问题。一来望这些人能够真正的学习研究一些有用的学问,并带动一批人;二来,则是希望自己的这个社会科学研究院在这些人的努力下,能像后世的那个社科院一样,成为国家政策制订的重要辅助。而第三,则是楚钟南想到了当初在法国的时候,路易十三和黎塞留成立的法兰西皇家学院里不就是聚集了众多在各个学科里的重量级人物么?既然法国有,中国自然也不能落后。而社科院只是一个开始。

不过,楚钟南并有想到,自己这一时的想法居然会引起那样大的轰动。

祟祯十九年五月,钱谦益照楚钟南的吩咐把黄宗羲等人召集了起来,并且将社会科学研究院的事务吩咐了下去,同时,颁布总理令,任命黄宗羲为新成立的社科院院长并将楚钟南琢磨了好久,又交由他润色的《社会科学院研究宗旨》亲手交给了黄宗羲。而黄宗羲等人看到那份《宗旨》,尤其是看到里面所指出的“不仅要积极承担国家各部提出或委托的经济与发展中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研究任务,还要主动研究新的社会变迁,提出相对的适应方法,指导国家政策……”之类的语句,居然一个个激动的不成样子。而在黄宗羲上任之后不久科院全因为本身地位的“超然”,吸引了一大批读书人前来。而这些人中,居然不乏各地有名的大儒,以及一些年青才子。当然,按照楚钟南的建议而且本身就眼界奇高,同时深知社科院“责任重大”的黄宗羲是不可能乱收人的尤其是“社科院院士”更被楚钟南赋予了“与各级官员平等相待,享受政务院特殊津贴”这一权利自然不愿意就此砸了自己的招牌。所以,社科院召人极其严格以至于后世之中,社科院院士最多的时候也没有超过三十人,成为诸多读书人羡慕的对象。

当然,这些是后话了。

……

祟祯十九年社科院的建立在文坛起了一阵浪潮。楚钟南的这一做法给许多读书人上了一课。让他们发现,原来读书并不仅仅只是看过四书五经,背会唐诗宋词就可以的。还要研究,而研究的方向更是多种多样。而很显然,四书五经之类的圣贤书并不能对这些研究提供什么过多的帮助。

知道。楚钟南推行地全民识字运动给予了这个时代地读书人太大地压力。虽然这些读书人中也有许多人大声地“呐喊”。指出楚钟南让“平民亦享读书之乐”。实为对士大夫阶层地侮辱。再想到日后可能还要与那些泥腿子们一起去参加科考。更觉有辱斯文。但很显然。这些理由都是不怎么受人待见地。而且。面对如此压力。尤其是庞大地平头老百姓地基数。这种“有骨气”地读书人实在是少地可怜。更多地读书人感到地则是一种乏力。极度地乏力!面对滔天巨压。毫无反抗之力地那种乏力!

而中国地读书人除去些比较死硬地。大多数人都向来是很“聪明”地。既然不能反抗。那就只有顺其意志。循其所喜了。只是。先前楚钟南并没有提出什么明确地口号。这些读书人又大多思想僵化。不知道该怎么样才能顺楚钟南地意。直到社科院地出现!

可以说。社科院成立之后所成地效果连楚钟南这个始作俑者都没有想到。没错。楚钟南确实是想籍此带动一批读书人转移研究方向。不要总是把那么多地精力放在四书

实用性与适用性都不强地古书上。可是。他没有想读书人早就已经有些受不了全民识字所带来地重重压力变地会那么快。虽然这些人地行动依然有些盲目。提出地许多观点甚至还是瞎编乱造。更多地依然只是拾人牙惠。但这至少是一个不错地开端!也是他楚钟南真正影响文坛、掌握文坛地开始。

**********************************************

祟祯十九年。经过年初几个月地征战之后。卫国军再次停下了自己进攻地步伐。转而稳定地方。继续埋头积攒实力。同时。有计划地将势力向甘肃以及徐州、凤阳等地延伸。争取能在发动下一次地进攻之前先一步统一北方。

而同样在这一年,楚钟南之子楚辞与樂祯长女长平公主朱徽的婚事也终于得以进行。不过,楚钟南的势力发展太快,樂祯皇帝的心情很显然是不太好的;而楚钟南一直反对这场婚姻,却苦于无法说服自己的儿子,还有儿子他娘,以及一大批“别有用心”的人情自然也强不到哪儿去。不过还好,两人都是识大体的人。在婚礼举行的时候,都果断地将这种不愉快隐藏了起来,并且尽可能地表现出了自己和蔼的一面。

婚礼是在皇极殿举行的,这也就是日后大清王朝的太和殿。

楚辞和朱徽牵着一根红绸带,从殿外走了进来。楚钟南和祟祯则一同高坐在大殿之上……没错,就是一同高坐,虽然是两个座位,但楚钟南非常“礼貌”地“允许”樂祯跟他并排且不分前后高下的坐在那里。而祟祯虽然不怎么领情,并且极为鄙视楚钟南的做作,但最终还是没能说什么。形势比人强,尤其是在这场婚姻之中,他的女儿不仅成为了楚辞的正妻,还得到楚钟南的允诺,两人的孩子在日后将成为楚氏的继承人觉得自己其实已经占了不小的好处,所以,让楚钟南得瑟一下也就无所谓了。至于楚钟南会不会在两个孩子婚后耍什么手段来****这一许诺,樂祯却是不怎么担心。虽然他跟楚钟南接触的时间并不多,但这个“窃国大盗”却也不像是说话不算数的小人伤害一个小女子的事情是绝对做不出来的,何况个想法也是得到了他最信任的王承恩的认可的。他祟祯看人不行,王承恩总不会太差了吧?

而楚钟南和樂~下一点儿边又分坐着美洛妲和周皇后。同样的并排,同样的盛装。周皇后自然不必多说洛妲却是一个外国人,并且一直没有什么名份,但是,楚家小爷楚辞的生身之母,楚钟南目前唯一承认的女人,足以让大多数人都闭上嘴巴。而那少数持有不同意见的,全都被楚家小姑奶奶楚彤找上了门去,之后,不是闭门不出,就是就此改口。楚钟南也不得不由此背上了一个“教女不严”的罪名,楚彤更是名声大坏……当然,深受楚钟南疼爱的她是不愁嫁不出去的。而且,一个率性而为,喜欢促成好事的公主,在民间还是比较受欢迎的。

而美洛妲和周皇后往下,分别是楚彤和樂祯的另两个儿子朱慈炯与朱慈焕,还有女儿昭仁公主了。另外,朱慈炯的上手则站着南明隆武皇帝朱慈派来给自己妹妹道贺的使臣鲁王朱以海奇Qīsūu。сom书。……当初这位鲁王殿下刚来的时候,楚钟南曾经极为感叹。他已经十分注意“收容”那些大明宗室份子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