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神秘王朝的惊天秘密:盗宝世家之新朝宝藏-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丁思梵寄给我父亲的那一堆陈年旧符,恰恰是龙虎山上第三十代嫡传天师张继先的亲笔。
说起这龙虎山张氏一门,在中国道家中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水浒传》中的开头,洪太尉误走妖魔,说的是梁山上的一百零八条好汉原本都是关在龙虎山张家的地窖里,一不溜神,让洪太尉给放出来了。
想梁山好汉是何等的野蛮,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这么大的本事还被关进了龙虎山张天师家的地窖里,这张天师,岂不是更加怕人了吗?
说起来龙虎山张天师一家,时间还要往前推,推到什么时候呢?要一直推到后翌射日的年代,那已经是中国的神话史时代,人刚刚进化到类人猿阶段,正在树上荡来荡去跟猴子较劲呢,可是突然之间,天上冒出来十个太阳,晒得大地干裂,树木枯死,江河断流,大地焦黑,总之是猿不聊生了。这时候一位叫后翌的类人猿勇敢的跳下树,冲着天上开弓搭箭,嗖嗖嗖,一家伙射下来九个太阳。
这就是众所周知的翌射九日的故事。然而,类人猿后翌兄弟射下来的那九个太阳,跌落到什么地方呢?
青城山!
道家说,这九个太阳从天上跌下来之后,摔得鼻眼乌青,就成了青城山的九大邪魔,敲骨砸髓,食人无算。就这样到了人类的文明进入了东汉阶段,一个叫张陵的小官吏生气了,就去了趟青城山,挥起桃木剑,嘁哩咔嚓,一口气剁碎了八个魔头,还剩下一个,从此弃暗投明,跟在张陵屁股后面上了龙虎山,专门蹲在老张家的灶台前生火练丹,这个由魔而仙的烧火童子,就是我们夏家供奉的寻宝财神赵公明了。
连骑黑虎的赵公明最多只混个在张天师家里当厨房火工,可知这张天师有多厉害。
由此张家世代传承,到了北宋徽宗年间,张家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横空出世,再次重演了他祖上的辉煌功业。
史载,北宋徽宗年间,解州盐池出现了一条怕人的蛟龙,作大雾弥漫周天,凡是被裹入雾中的生灵,尽为蛟龙所食,妖龙为孽,血污四野,解州盐池,竟尔七年未产一粒盐。于是道君皇帝下旨,命龙虎山张天师除妖。当时龙虎山上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年方九岁,接了圣旨之后他抱着奶瓶到了解州——那洪太尉就是趁张天师出门的工夫,把梁山好汉从张天师家菜窖里放出来了——娃娃天师张继先画了一道灵符,便有金甲武士自天而降,跃入盐池之中与蛟龙一番好斗,直杀得天昏地暗,飞砂走石,终于成功的斩除了蛟龙。
道君天子宋徽宗问此蛟龙系何方妖孽,张天师回答说:此蛟龙乃黄帝年间的蚩尤,早年黄帝斩蚩尤之时,正在解州,所以解州一带的蚩尤墓附近,天空总是呈现一片血红,史称蚩尤血。而北宋赵氏皇族恰是黄帝的后裔,所以蚩尤不忿,怨灵再次做怪。
宋徽宗听了很是满意,又问,然则那斩除蛟龙的甲士,又是何方神祗?
九岁的张天师答曰:此甲士便是三国年间的关羽关云长是也!
盗宝世家 第二部 蚩尤岩穴 第一章 解州秘宝 禁魔天符
章节字数:1593 更新时间:08…05…12 12:25
正如我们所知,中国的五大财神,其背后隐匿着五个神秘的寻宝世族,我们夏家供奉的是黑虎赵公明,而武财神关羽,却是比赵公明名气更大群众基础更深厚的武圣人。
但是,关羽关云长并非是死后立即名满天下,相反,在北宋徽宗之前,关羽一直是默默无闻,此前中国老百姓所信奉的武圣人是那位垂钓于渭水的姜太公姜子牙,而关羽最多不过是列于姜子牙座下的一名“卫士”,但解州斩除妖龙,却使得关羽关云长一举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从一名值班卫士不断晋升,最终一脚踢开了姜子牙,他老人家大模大样的坐到了武圣人的位子上。
至今在解州,关羽除蛟龙一事仍然在流传,当地有一个村庄,名叫原王村,据说此村原来的名字叫冤枉村,村中的居民们老实巴脚,没招谁没惹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脸朝黄土背朝天,汗珠子掉地上摔八瓢……但是就在关羽接到九岁的娃娃天师张继先的命令,下界除蛟的时候,关羽却将冤枉村的全村居民的魂魄全都召集起来,跟他一块去打去杀,打打杀杀没意见,除魔卫道,那是好事啊。但等到战事平息,蛟龙头断,众魂魄归乡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尸体早已腐烂生蛆……全村人就这么莫名其妙的冤枉死了,连个说理的地方都找不到,所以此村被名之为冤枉村……
但是宋徽宗才不理会你冤枉村的居民们死得多冤屈,他只是好奇,想瞧瞧关羽长得是什么模样。
没办法,在这位道君皇帝的纠缠之下,娃娃天师张继先只好又写了一道符,把关羽从天上叫了下来,据说关羽下来的时候身高十丈,可怜的宋徽宗还不如他老人家的一个脚趾头大,而且关羽来了之后还不乐意走了,请神容易送神难吗,最后宋徽宗急得直哭,还是听了娃娃张继先的劝告,封了关羽祟宁真君这么一个称号,关老爷这才幸福的打道回天。
从此以后,武圣人关羽就迅速的成为了民众心目中最为祟仰的神祗,到了今天,已经很少有人还记得姜子牙的风光了。
但是据我母亲在日记里说,我父亲和老歪叔曾对她解释过有关北宋年间解州盐池何以七年不出盐的怪事因由,据我父亲考证,在解州的冤枉村附近,还有一个叫从善村的小村子,这个村子的村民自称是蚩尤的后人,不敬关羽,实际上,这个村子是上古时代护宝遗族的后裔,只不过,年代过于久远了,连他们自己的后人都不记得这些事了。
我父亲和老歪叔严重怀疑,关羽解州斩除蛟龙一事,很有可能是寻宝秘族“玄机洞天地”中的机字门的人在北宋时期的一次寻宝行动,其所寻秘宝,多半是蚩尤时期的古物,但很显然这次寻宝活动失控了,最直接的后果是导致了冤枉村的一村居民无端死去,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委实是件缺乏慎重考虑的莽撞行动。
那次事件应该是奉关羽为祖师爷的寻宝秘族进入蚩尤的藏宝之地,结果却不小心放出了什么危险的东西所导致的结果,然则,关羽本是武圣,何以又被奉为寻宝的祖师爷呢?
这是因为,关羽此人不仅精于打仗,还精于“术算”,须知大凡藏宝之地莫不是迷宫遍布,阵法重重,五行八卦,奇门遁甲,不懂阵法的人就算是到了门口,也不得其门而入。所以精研五行八卦之人以关羽为祖师爷,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龙虎山张天师一家是有身份的人,断不会卷入寻宝这种危险的活动之中,娃娃天师张继先在那次寻宝活动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这就是一个难以猜透的谜了。
道宗门人卷入民间寻宝活动,是历史上常见的事情,但解州蛟龙事件闹得规模太大,连正史上都大书特书,尤其是解州本是北宋的产盐之地,却一边七年没有产出一粒盐,直接影响到了北宋的财政,所以从我祖爷爷起,我们夏家就对这一历史事件表现了高注关注,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正因为这样,我们夏家才会对张继先留下来的符?有过专门的研究,所以我父亲一眼就辨认出了这是八百年前的娃娃天师张继先的遗笔。
我父亲认得北宋张继先的遗笔符?,不足为怪,然则老歪叔他又怎么也有这种一眼辨认出来的本事呢?
盗宝世家 第二部 蚩尤岩穴 第一章 解州秘宝 陶朱传人
章节字数:1777 更新时间:08…05…12 12:25
老歪叔这个人,虽然打仗勇猛,但是有一个居功自傲的臭毛病,跟上级领导端架子,对部下士兵说骂就骂说打就打,但他这样胡作非为,上级领导却从不怪罪,下级士兵更是对他死心塌地,他之所以这样无法无天,据说他“是一员福将”。
福将这东西大家都晓得,比如说我们老夏家供奉的那位黑虎赵公明,北宋年间他老人家的那只黑虎偷跑了出去,转世为抗金名将牛皋,这牛皋就是一员福将,不管多么糊涂的烂仗,轮到他出手的时候,想赢就赢,才不管你对手有多厉害。
老歪叔就有这个本事,在战场上,别管多么闹心的恶仗,派了他去,也不见他有什么过人之处,反正给你赢回来就是了。
但是想赢就赢,这个最多也不过“受到各级领导的表彰”,距离战士们的衷心爱戴还差得远了去了,而老歪叔的脾气又是那么粗暴,何以战士们也那么愿意追随他呢?
这个理由说透了,很是让人乏味,战士们跟着老歪叔,据说是从来不愁吃喝,这在战争年代,就这一条理由就足够了。
战争年代,红军的给养最是馈乏,经常是三四个人一支枪,十几个人一粒子弹,一排的人马分一只锅盔,两个班的战士争抢一条牛尾巴,那是绝对的艰苦,就连堂堂的陈毅陈大将军,也经常饿得手扶墙壁,吟诗曰:天将午,饥肠响如鼓,山中缺粮已七日,野菜和水煮……但是老歪叔的部队却从来吃喝不愁,可想而知这是多么的让人羡慕。
我父亲说过,老歪叔这人天生的好运气,他经常走着走着路,一脚就从地下踢出一块金子来,尤其是在给养缺乏的情况下,他踢到金子的概率就更高。比如在过雪山的时候,不知有多少红军战士饿毙途中,但是老歪叔的队伍却是安然无恙,因为他可以拿那只脚踢出来的金钱换吃换喝甚至金银买路,最邪门的一次,他竟然在荒无人烟的草地里“踢出”一坛子一百年前的稻谷,一下子救了十几条性命。但这种事一旦发生的概率过高,就难免会露了马脚,早年老歪叔在四方面军,就因为老是踢出金子来,被怀疑为天生的地主剥削阶级,差一点被枪毙。从那以后老歪叔学乖了,就把他的特长转移到打仗上来,这样久而久之,就没人再记得他这种好运气了。
老歪叔蒙骗别人可以,但遇到我父亲,那他可就混不过去了。
据说我父亲第一次见到老歪叔的时候,劈头就问:“玄机洞天地,你是哪一门?”
“我是天……”老歪叔张嘴漏出仨字儿,掉头就飞走。
却又如何走得了?被我父亲追上去,三拳两脚放倒,拖到一个没人的地方俩人“交心”,才知道我们夏家是玄字门,拜赵公明,而老歪叔家则是天字门,拜的是陶朱公。只因为老歪叔恨透了陶朱公这种地主老财,才参加了革命,要扫除害人虫,全无敌。
无敌归无敌,但老歪叔家里拜的陶朱公,在中国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
陶朱公原本是春秋年间越国的大臣范蠡,此人帮越王勾践弄来了中国第一美女西施,把她献给了吴王夫差,搞得吴王天天泡在西施身边穷腻歪,结果让越国一锤子把吴国捣得灭亡了。
吴国灭亡之后,范蠡知道越王勾践不是可以同富贵之人,就拐了美女西施,弄条船跑到了齐国,正史载,范蠡这个人一辈子老是搬家,但不管他搬到哪里,第一件事都是“大富”,富到了流油的地步。于是范蠡就说,钱财这东西,不是好玩意儿,我不喜欢,你们谁爱要谁拿走吧……史载,陶朱公范蠡曾经三次散尽家财,家财散尽之后的结果,是他又一次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