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民国立志传 >

第132章

民国立志传-第132章

小说: 民国立志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树铮赶到了天津,看到仓库里的这些没开包日械灵机一动,秘密会见了东北胡子张作霖,他把日本人援助的这批军火都给了张作霖,他要全力扶助张作霖,留下一根芒刺,不管是对直系,还是南京政府都是极有意义的。张作霖吃下这批武器后实力大增,而徐树铮更是大笔一挥将东三省划给了张作霖,拿到委任状张作霖带着部队和抢夺来的财物迅速返回东北接管地盘。

自不必说张作霖如何接管东北三管,徐树铮在天津逗留数日后乘英国轮船南下上海。

段祺瑞则与冯国璋会面。

“你我兄弟相斗数十载,今为他人所乘,袁公病故不过半载,我们北洋就分崩离析,在此危难之时,你们兄弟更应团结一致。杨洪森诡计多端,此次让黎元洪来当说客不过是其缓兵之计,我欲下野暂避其锋芒,日后北洋就全靠兄弟你了。”

冯国璋没有想到段祺瑞尽知道他与黎元洪之间的秘谋,心中越加气恼,“兄弟放心,我是不会让杨洪森诡计得逞的,北洋这里我会看着的。”

段祺瑞有心提醒却引来了冯国璋的不快。

中国国内形势变化的很快,当日军向青岛增兵二个师团后,其在山东的总兵力超过五万。就在日本人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段祺瑞突然宣布下野,冯国璋的直系迅速控制直系,同时接受南京方面的易帜,天安门城楼降下了五色旗,升起了青天白日旗。

冯国璋宣布易帜后,孙中山发去了“功在国家”电文,并在中央日报对冯国璋进行了高度评价。

中国除了青藏、新疆、蒙古、东三省外,南京政府已成功夺取了全国性政权,安庆、南京、上海、广州等重要城市都成为欢庆的海洋。

孙中山在南京总统发表了重要的讲话,同时进一步敦促日本政府从中国撤军。

实际上日本在中国的军事行动变的越来越索然无味,杨洪森并不是一个好对手,日军伤亡数字在不断的刷新。进入10月份以后,杨洪森在山东内线屡屡得手,对日本的恐怖袭击也在不断地升级。日本在山东的圣战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

随着,冯国璋的易帜,用于内战的航空大队也调至山东。

在防谍方面,杨洪森做的要比北洋和前清好的多,而且由于群众工作做的好,再加上被祸害的山东百姓反日情绪高涨,山东的地面上到处都是他的眼线。

那些化装成中国人的日本间谍,全部比照“汉奸”枭首示众。

10月22日,山东出现逆转。南北议和后,南京加紧了与东京方面的交涉,坐镇山东的杨洪森不待日本政府的表态,首先展开军事行动,调动主力部队使用“超级肉弹”战术从正面一举击溃本多联队,沿胶济线攻入胶东。

杨洪森收编了大批了山东“响马”,组成骑兵大队,追杀日本人。杨洪森个人拿出500万银元的花红,日本侨民、日本普通士兵、日本军官都明码标价,人头最便宜的10块银元,最贵的5万银元,日本联队旗的花红更是高达88888元。

又能抗日,又能挣到钱,外带着还能把底给洗了,那些一心想漂白的“响马”位纷纷行动起来。山东的日军顿时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在上海、南京、武汉、广州、合肥等南方重要城市,市民们踊跃捐款损物支援山东中国军队。

全国范围内愤怒的中国百姓,对日本企业进行“打”、“砸”、“抢”,上海、武汉、北京的外国领使前每天静坐示威的群众过万。

南京政府要求各部门进行有效地疏导,孙中山在10月25日前往上海声援中国各界的正义行动,结果导致了上海租界工商业全面停顿。

孙中山到上海的实际目的是为了与日本秘密苟合,日本方面拿出了孙中山当年与他们签订《十一条》为蓝本提出一个和谈的方案。回头再看那《十一条》,孙中山当然不可能接受,这种卖国条约一经签字,他现在的公众形象就彻底毁了,所以他拒绝了。当时上海租界工商界正好进行抵日运动,孙中山只是应邀露了个脸,也没什么话,只是向群众挥了挥手。

租界公董局要求在沪侨民待在家中,直到运动结束。不过西方非政府性组织、宗教人士,外国友好人士加入了反战大游行,要求日本政府立即撤兵。日本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空前压力,山东的战事因为杨洪森的不择手段。日本内阁的那些深谋远虑的政治家们认为,战事如果继续下去,就不需要继续增派部队,否些那些驻山东帝国军人会中国人被赶到大海里,可是战事进一步扩大的话,必将引起西方各国的不满。

可现在战况军天皇很不满,军部更不满,日本国民也都闹起来了。

中国军队所表现出来战斗力让他感到惊讶,中国民众表现出来团结一心的民族精神让他敢到害怕。

“他们不应该拥有这么多机关枪,他们不应该拥有这么多火炮,他们不应该拥有……”

“他们是我们美国人训练出来的部队。”

中国人在山东打胜仗,美国人也倍有面子,可是美国人这样大包大揽却让德国人不满。

“作战计划是我们制订,训练我们负责到连队,甚至拿的武器是伪德国造,而这些无耻的美国人却说是他们的成果。”

虽然德国人训练南军时出了不少力,但是最后摘果子却是美国人。

美国的领导人认为只要他们进一步加大对中国的军事援助,中美之间的“蓝”—“白”联盟将从海上走上陆地。一个相对强大的中国对于扼制日本野心,维持美国在远东是利益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美国人为中国军队的胜利感到高兴,但是他们并不希望中国军队一直这么胜利下去,因为这将影响到大多数国家的利益,给日本这个小弟弟留点面子,也是给大家留面子。

山东的情况有多糟糕,只有日本人清楚。

日俄战争的那套搬到中国显然已经落伍了,日本的战术思想太过保守,各级将领对中国军队的整体实力了解不够,情报部门收集工作困难重重,用陆军部大臣自己话来说,“我教出了一个可怕了学生。”

南方军队的战斗力很强,尤其是所谓的“近卫军”,他们编制虽然小于日本师团,但是装备精良,不但拥有重炮,配备有大量的火炮、机关枪。另外,中国军队有大量骑兵。

没有了日本间谍,这些日本兵在中国就如同瞎子一般,再加上杨洪森对日本侨民的渗透。

这个世界有汉奸,当然也有日奸。

这个世界只要能活着,没有人会考虑死。

生存还是死亡,任何人都会选择,关键是你如何走出第一步。

此时,日本军国主义还没有泛滥,在日本除了军国主义分子,还有民主派、自由派,甚至一小群社会分子,军情处的总是有办法在这些人中找到合适的人选。那些被选定的间谍都是单线联系,他们不产生横向联系,即使他们是一家人。

让日本人敢到害怕的不是杨洪森,而是王亚樵,中国情报机关的特务头子,中国最危险的人物,他只对孙中山和杨洪森负责,他在中国的眼线却遍及全世界,在美国日本人消失的速度都快赶上马达加斯加袋狼了,而在日本国内,日本国民正处于中国恐怖袭击之下。

日本警视厅在京都破获了两起针对日本天皇的暗杀行动,虽然参与者貌似朝鲜复国主义分子,但是他们明显与中国人有联系,因为他们在追捕过程中,突然窜入人群拉响了捆绑在身上的炸弹。

   第十九章 金瓶梅一点也不H

朝鲜的这些复国主义分子在上海设有办事处,其中最有名气的当属金圭植领导的朝鲜独立团体同济社。

金圭植本人是早期同盟会成员,国民党员,南京议会议员。

辛亥革命革命以后他创立了同济社,他并不直接领导同济社,南京政府成立后,他以早期同盟会成员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介绍崔忠实、柳东慎、安真焕等数人加入国民党。

南京政府的一系列的胜利极大了刺激这些异国的革命者,他们向孙中山寻求帮助,孙中山无法拒绝他们的请求,给予了他们以极大的支持,不但提供资金,而且帮助训练武装部队,不过此事由于做的太露骨此起日本人的不快,在日本政府发出数次外交招会后,孙中山对他们的公开支持也随即停止。

因为金圭植与王亚樵来往十分密切,很多朝鲜人都为王亚樵服务。

在日本,有很多中国人,这其中有劳工,有商人,还有大批的留学生,朝鲜人在日本也同样不少。日本政府最为担心的是国民党所领导的胜利会刺激朝鲜的独立运动。因为在中国有很多韩籍国民党人,其中一些在国民党内极有身份。

让日本内阁更为担心的是,万一山东的皇军无法守住青岛,导致日本在山东的全面崩盘,这不仅仅是国际声誉的问题,同时将进一步刺激朝鲜的独立运动。

“我们派代表前往南京谈和吧。”

孙中山在山东的问题有一些犹豫不决,在党内有些人主张将山东的主权彻底收回,有些人主张虽然打了胜仗,但是中国的综合国力不及日本,不如就此签订城下之盟,将青岛暂由日本管理,待事后由国际组织协调解决。

美、英等国支持第二种声音,但是,这个时候杨洪森却说了“No”

此事绝对不能拖到战后,杨洪森的话在党内极有份量。

“日本政府无视与国民党政府之间的传统友谊,粗暴干涉中国内政,支持段祺瑞为首的反政府武装,并且试图攻打北京恢复帝制。日本政府就此必须向南京政府致歉,并且无条件从山东撤军,否则所导致的一切不愉快的后果将日本政府承担。”

“日本政府强烈抗议中国将战争莫须有的罪责强加于日方,中国军队若不停止进攻,日本政府将对中国实施进一步军事打击,并给予经济制裁。”

“既然日本不希望与我们朋友,那就让我们作为敌人在战场一分高下吧!”

中、日双方的谈判在极具火药味的环境下破裂。英、美等国无法阻止中国军队的前进。

美国政府发出警告,如果中国军队进攻青岛,他们将停止对南京政府的一切“援助”,同时冻结南京政府在美国的一切资产。

南京政府在美国有什么资产,杨洪森在美国那才叫资产。

当欧洲战场上的毒气烟雾还没有飘散的时候,山东战场杨洪森却是先发致人,在日军作战首先投入了大量的毒气弹,这就是他手中的王牌。

考虑到掩蔽性,中国的火炮部队均在夜战行动,一夜之间日军阵地前上的数百名土兵们集体阵亡,日军开始也搞不清楚怎么回事。此时,日军中并没有多少医生,比起昂贵地药品,他们更相信武士道的精神,所以他们都安详地去见天照大神了。等日本人回过神来他们一个师团战斗力已经被大大地消耗了。

杨洪森的部队正继续向青岛挺进,日本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大失败。在动用军事手段的同时,杨洪森时不时的向日本人挥舞着橄榄枝,只是中、日分歧太大,而双方分歧主要集中在山东的善后问题;以及清帝的安置问题,另外,还有满蒙的处置上。

溥仪在心惊胆颤地躲在日本领使馆,南京政府已经致函溥仪表示将继续履行辛亥革命之初对清室的优厚待遇,当然这些待遇是建立在其不叛国,不搞分裂的基础之上。

日本军人私下承诺帮助其在东三省复国,建立后清政权,溥仪顿时热血沸腾,回绝了南京。

鉴于日本支持溥仪,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