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汉卿戏曲导读-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驴儿胁迫她,问要官休还是私休,她说“我又不曾药死你老子,情愿和你见
官去”。在这种激烈的矛盾冲突中,窦娥的坚强性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同
样,窦娥善良的性格也是在矛盾冲突中体现出来的。当她被官府逼供打得血
肉横飞的时候,楚州太守桃杌问她:“你招也不招?”她还是不肯屈招,仍
然说“委的不是小妇人下毒药来”。当桃杌见她不肯屈招,要打她婆婆时,
她连忙阻止说:“住住住,休打我婆婆,情愿我招了罢”,这就体现了窦娥
性格中善良的品质。她的反抗精神是与官府的矛盾冲突中得到集中体现的。
当她遭受酷刑时,从她心中叫出了“天那,怎么的覆盆不照太阳辉!”当她
被判处死刑,她愤慨地指斥道:“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
贤愚枉做天!”当她临刑时,她又立下了“三桩儿誓愿”,以显她的冤枉。
正是在和官府的矛盾冲突中,使她的反抗精神充分地展现了出来。
关汉卿对人物性格的塑造,不仅在于通过矛盾冲突展现人物的性格,同
时还以感情化和理想化的艺术手法来创造人物的性格。《单刀会》里的关羽,
是位历史英雄人物,在历史典籍中有关他单刀赴会的记载非常简略。尽管宋
元以来的讲唱文学,对关羽的形象和性格已有一定的发挥,但却远远没有达
到关汉卿笔下关羽形象和性格这样高度的感情化与理想化。关汉卿塑造关羽
的性格是倾注了自己的感情和理想的。如果说关羽在宴会上和鲁肃的冲突,
表现了关羽英勇威武的英雄行为的话,那么他在大江之中的抒情,则表现了
他豪迈无畏的英雄气质和精神。《单刀会》中关羽性格塑造的成功之处,正
在于展现了他这种大智大勇的英雄精神,而这种英雄精神又是通过环境和人
物的感情相交融而表现出来的。关汉卿在作品中为关羽创造了渡江赴宴途经
江中的壮阔环境,让关羽在这种环境中通过'双调新水令'和'驻马听'两曲抒
发自己的感情,这种境与情的高度艺术概括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博大
胸怀和中流砥柱般的英雄精神。作品中人物的感情,实际上来自作者的感情,
正如汤显祖所说:“万物之情,各有其至,董(解元)以董之情而索崔(莺
莺)张(生)之情于花月徘徊之间,余亦以余之情而索董之情于笔墨烟波之
际。”关汉卿在《单刀会》中正是通过感情的抒发,来塑造关羽性格中被理
想化了的大智大勇精神境界的。
关汉卿塑造具有高尚美德的正面人物性格还大量运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
手法,以有缺点或有恶行的反面人物性格来对比,从而达到鲜明地突出正面
人物高尚性格的艺术效果。如《望江亭》中谭记儿与白士中相比,与杨衙内
相对,显得胆大心细和机谋见识高深;《救风尘》中赵盼儿和宋引章相比,
与周舍相对,显得老练聪明和泼辣有魄力。正如十九世纪法国作家雨果所说:
“滑稽丑怪作为崇高优美的配角和对照,要算是大自然所给予艺术的最丰富
的源泉。”(《西方文论选·克伦威尔序言》)关汉卿正是从生活中提炼出
各种“滑稽丑怪”或有缺陷的性格,来对比衬托那些具有超人才能和高尚美
德的正面人物性格的。如在《单鞭夺槊》中,尉迟恭的忠诚品德和高强武艺
就是通过和李元吉、段志贤的对比中得到充分体现的。李元吉陷害尉迟恭有
二心,“要回后山去”,在相互对质时,李元吉谎说尉迟恭被他“珰的一声”
把鞭打在地下,“顺手牵羊一般”将尉迟恭提了回来。李世民对李元吉的话
是有怀疑的,他说“敬德他一员猛将,如何这等好拿,我且问军师咱。”这
时军师徐茂公提出到演武场让李元吉再捉拿一遍尉迟恭,“拿的转来,这便
见三将军是实,拿不来便见敬德是实”。李元吉哪里敢与尉迟恭试艺,他心
里嘀咕:“老徐却也忒(太)泼赖,这不是说话,这是害人性命哩。”当他
耍赖不愿试艺时,尉迟恭与他相反,却表现得从容不迫,他说:“三将军也
不消恁的,我如今单人独马前行,你拿槊来,你捉的住,我情愿认罪;你刺
的死,我情愿死。”奸刁的李元吉听尉迟恭说单人独马赤手空拳而让他持槊
试艺,觉得有机可乘,便答应上演武场去。在演武场上,李元吉一槊刺来,
却被尉迟恭夺去,李元吉坠下马来。这个“丑怪”又耍起赖来,说“我马眼
叉”。换了马再试,还是如此,李元吉再次耍赖,说“我鸡爪风儿发了”。
第三次再试,又被尉迟恭夺槊坠下马来,他自欺欺人地嘀咕“俺肚里又疼,
且回去吃钟酒去着”,悻悻地走了。尉迟恭正直的胸怀和高强的武艺,正是
在通过和卑鄙无能的李元吉对比之中,初步得到了表现。接着在和单雄信的
战斗中,由于段志贤的衬托对比,他忠诚的品质和高强的武艺就得到了更加
充分的展现。在李世民观看洛阳城碰上敌将单雄信时,段志贤与单雄信刚一
交手,就弃下李世民溜之大吉,他说:“我近他不的,跑、跑、跑!”而尉
迟恭却“铲马单鞭”大叫“单雄信勿伤吾主”,前来救援李世民。只见尉迟
恭“揣揣揣加鞭,不剌剌走似烟,一骑马賸到跟前。单雄信枣槊如秋练,正
望心穿,见忽地将钢鞭疾转,骨碌碌怪眼睁圆,尉迟恭身又骁手又便,单雄
信如何施展?则一鞭偃了左肩,滴流扑坠落征。”(第四折'刮地风')直
打得“单雄信丢了枣槊,口吐鲜血,伏鞍而走”,救了李世民。当李世民对
他说:“若不是将军来呵,那里取我这性命!”尉迟恭却回答道:“量尉迟
恭有何德能,则是仗元帅虎威耳。”尉迟恭的精湛武艺和忠诚勇猛的性格,
正是通过与段志贤自保性命临阵脱逃的无能、不忠等行为的对比,得到了淋
漓尽致的表现。
二组织戏剧结构的手法
关汉卿的戏曲作品在结构上和其他元杂剧一样,都受着四折加楔子特点
的约束,但是关汉卿的戏曲作品,在具体情节的构成中,却有着自己的特点。
矛盾冲突的单线发展,是关汉卿戏曲作品常用的一种结构。在这种结构
中,多围绕一事作主要线索,没有纷繁的头绪,单纯而精炼。“上为一线到
底,并无旁见、侧出之情。三尺童子,观演此剧,皆能了了于心,便便于口。”
(李渔《闲情偶寄》)它符合观众的审美要求。如《金线池》写杜蕊娘与韩
辅臣的爱情,从他俩在石好问宴席上相识,一见钟情起,接着写鸨儿离间挑
拨,杜蕊娘对韩辅臣产生误解,到石好问授意韩辅臣在金线池设宴,最后石
好问“出花银百两”促成杜蕊娘与韩辅臣结成姻缘,始终是以杜蕊娘和韩辅
臣的爱情纠葛为线索来组织全剧结构的。杜蕊娘和韩辅臣在石好问宴席上相
识之初,两人便产生了爱慕之情,一个在心中暗道:“一个好妇人也!”一
个在心中赞道:“一个好秀才也!”韩辅臣连连给杜蕊娘递酒,却忘了坐在
一旁的石好问,可见韩辅臣已对杜蕊娘一见倾心。而杜蕊娘读了韩辅臣的《南
乡子》一词,对韩辅臣的文才亦非常钦佩,夸他“好高才也!”当石好问要
韩辅臣在他书房中安歇,韩辅臣却推说“花园冷静”,而石好问让他“在蕊
娘家安歇”,就“一让一个肯”。杜蕊娘所想的正是待与秀才为夫妇,他们
之间产生了爱情。由于鸨儿只顾要杜蕊娘为她“觅钱”,根本不考虑女儿的
愿望和感情,对杜蕊娘与韩辅臣的爱情百般阻挠,从中作祟,将韩辅臣赶了
出去,并在杜蕊娘面前挑拨离间,造成杜蕊娘对韩辅臣的误解。情节结构中
这种误解的发展,更生动更丰富地展现了杜蕊娘的性格和她所代表的妓女们
的心理。杜蕊娘在她的妓女生涯中,对嫖客随便抛却妓女的事是司空见惯的,
而妓女被抛弃的处境又是十分尴尬的,她感到“东海洋洗不尽脸上羞,西华
山遮不了身边丑,大力鬼顿不开眉上锁,巨灵神劈不断腹中愁。”只感到无
脸见人。但杜蕊娘的性格毕竟是坚强的,当她弹着琵琶消愁之际,韩辅臣前
来向她解释,却遭到她愤慨的指斥和冷遇,表现了一个妓女的人格和尊严。
她愤愤地感到:“不见他思量旧,倒有些两意儿投。我见了他扑邓邓火上浇
油,恰便似钩搭住鱼腮,箭穿了雁口。”她斥问韩辅臣:“你不肯冷落了杯
中物,我怎肯生疏了弦上手?”“怎将咱平空抛落他人后?今日个何劳你贵
脚儿又到咱家走?”这种误会虽属生活偶然的表现形式,但在这偶然性中是
隐藏着必然性的。正如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
结》中所说的:“在表面上是偶然性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
部的隐藏着的规律支配的,而问题只是在于发现这些规律。”杜蕊娘对韩辅
臣的误会是受着妓女生涯的痛苦经历和妓女地位的卑贱、时而被人玩弄这一
必然性所支配的,因此令人感到是合理的、真实的。这种误会既丰富了人物
的性格,也反映了妓女生活的痛苦。但这些始终是围绕着杜蕊娘与韩辅臣的
爱情这一单线展开的。此后韩辅臣费了不少口舌,并与石好问一起设下机谋,
终于使杜蕊娘回心转意。其实杜蕊娘并没有忘怀韩辅臣,她在行酒令时几次
道着韩辅臣,犯了酒令,被连连罚酒,就表露了这种内在的心情。可见《金
线池》的情节结构、矛盾冲突、人物性格,都是围绕着杜蕊娘和韩辅臣的爱
情展开的,单纯、集中而精炼,显示出关汉卿高度的艺术才能。其他如《玉
镜台》、《望江亭》等,虽然因情节不同,表现手法也各有特点,但在情节
贯串上也都是以单线组织全剧结构的,都具有单纯、集中、精炼的艺术效果。
两种矛盾冲突的线索并行发展,是关汉卿戏曲作品结构的又一特点。这
种结构情节比较曲折,两种矛盾并行或交织在一起,组成一个生动、完整的
结构。如《鲁斋郎》就写了李四和张珪两家的不幸遭遇。鲁斋郎在许州以欺
骗恐吓的手段,将银匠李四的妻子张氏抢走带往郑州,李四赶往郑州要告状,
在狮子店门口得了心疼病,被张珪带回家中,让妻子张氏为他调药治好了病,
李氏又认他为兄弟。当张珪得知李四要告鲁斋郎时,吓得连忙掩口,叫李四
不要告状,快回许州去,不要送了性命,因为没有哪个衙门敢勾押鲁斋郎,
官府“题起他的名儿也怕”。这是一条线索。寒食节张珪带着妻子儿女去上
坟,不料遇上了特意出来寻花折柳的鲁斋郎,鲁斋郎看中张珪的妻子李氏,
要张珪明日将妻子送到他宅上去,张珪不敢不在五更头把妻子送去;鲁斋郎
又将李四的妻子送给张珪,张珪不得不将她收了下来。这又是一条线索。李
四回到许州,不见了儿女,重新回到郑州投奔张珪,与自己的妻子又相遇。
衙门里叫张珪去趱文书,他的儿女去寻找他,因而失散,他痛心绝望,决心
遁入空门,出家修行,把家产交给李四夫妻。两条线索至此汇合到一起。后
来李、张两家儿女都被包公收养,“应过举,得了官”,鲁斋郎被包公用智
斩了,为民除了祸害。两家儿女奉包公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