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新宋 >

第638章

新宋-第638章

小说: 新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军!宋军……”几个亲随结结巴巴的喊着。

“宋军?”萧岚方愣了一下,却见韩宝已霍地转身,眼睛眯成了一条线,死死的望着那队人马前来的方向。过了一小会,恶狠狠的说道:“看来韩某倒是低估了李直夫!”

一股寒意突然从萧岚的背脊上冒了上来,他下意识地握紧腰间的刀柄。每一个契丹人,都不难判断,那队人马至少有上千,而他们此时,身边不过百余亲从。

更紧要的是,倘若这只宋军与被围困的宋军合兵一处,整个战局,都会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这要如何是好?”萧岚脑子里不断的转着念头,眼睛却望向了韩宝,但是这位大辽的名将,此时也只能是铁青着脸,一筹莫展。

即使是在这嘈杂的战场上,萧岚也可以清楚的听见那队人马疾驰而来的马蹄声。

便在此时,萧岚忽然听见从北面也传来一阵马蹄声。“休矣!”萧岚在心里暗叫一声,扭过头去,却见韩宝的表情松驰下来,他怔了一下,方才明白过来,那竟然是大辽的人马!

萧岚好一阵子都不敢相信这样的事实。

一个巧合——韩敌猎与萧吼因为担心这边的战局,二人领了一千骑人马,前来接应,便在环州义勇出现在辽军背面的同时,他们也赶到了!

然后,萧岚看见这两队人马,不约而同的张开了弓箭,朝着对方射去。

双方冲在最前面的骑士纷纷中箭落马,但两队人马仍在飞快的接近。心情仍有些恍惚的萧岚忽听到韩宝“哎约”了一声,他这才惊醒,顺着韩宝的目光望去,却见那队宋军当中,策驰冲在最前面的一个黑甲白马的将军,正在连珠发箭,箭箭都是射向辽军中冲在最前面的萧吼。素以勇武着称的萧吼,在他的箭雨下,显得极是狼狈,左支右绌间,右臂已是中了一箭——韩宝的那声惊叫,必是因见萧吼居然中箭才发出来的!

萧岚看着也是暗暗心惊。几名裨将见着此景,皆忙引弓去射那宋将,却被那宋将轻拨战马,轻巧避开,回手连射几箭,那几名裨将竟一一中箭,落下马来。

这几箭令得萧岚与韩宝皆是大惊失色,韩宝转头问身边之人:“那是何人?南朝亦有如此勇将?!”但左右却无一人知道此人姓名。

好在两方很快便碰到了一起,那宋将的神射便少了用武之地。此时韩宝与萧岚的目光已全被那宋将所吸引,只见他收了大弓,摘了一柄大槊在手,舞将起来,直奔萧吼而去。萧吼乃是大辽有名的神力之人,平素少逢敌手,并不如何挑拣兵器,只有韩宝知道他最拿手是一支铁鞭,平日只是挂在马上,并不使用,这时却是摘了铁鞭,右手持刀,左手执鞭,与那宋将杀在一处。

萧岚看了几合,便知二人武艺不相上下,但萧吼亏在未战之先,右臂便已中箭,此时咬牙恶战,却是使不上全力,那宋将力气极大,每一槊抡下,皆是势大力沉,萧吼只敢用铁鞭去接,却不敢用右手,因此渐渐便落了下风。他生怕萧吼吃亏,正待叫过亲从当中几个武艺好的去相助,不料眼前几骑快马冲出,他一愣之间,才发现是韩宝下车换马,摘了狼牙棒,冲了出去。他的几个亲兵生怕他有失,慌得紧紧策马跟上。

萧岚这时已来不及劝阻,只能提心吊胆地观战。

那宋将十分枭勇,虽被韩宝换下萧吼,亦无惧意,一杆大槊与韩宝的狼牙棒竟是杀了个难解难分。萧岚看了一会,见韩宝并不落下风,几名亲兵又紧紧的围在二人旁边,知道不会有事,这才放下心来,去看别处情况。

便在这短短一小会,其他的战场情况又已是风云突变。

一名身着犀甲的宋将,领着数百骑人马,不知何时,已穿过辽军的前阵,杀进后阵之间,将辽军的包围杀开一道大口,被围困的宋军见到援军,军心大振,纷纷上马,且战且退。

他来不及哀叹咬进嘴中的肉竟然也要吐了出来,两翼的探马又飞来报告,辽军的整个前阵与宋军已经陷入彻底的乱战,已经没有任何的阵形、序列、指挥可言。

他这才明白那队宋军是怎么突然杀进来解围的。

到这个时候,萧岚已经知道,歼灭骁胜军的目标已经不可能实现。继续战斗下去,除了让双方无意义的流血,再无作用。但是,他甚至不可能随便鸣金收兵,当务之急,已经不是追杀宋军,而是利用他第二军阵仍然还存在的阵形,保护其他各阵退出这场战斗。

他再不犹豫,策马驰向他的后阵,接过战场的指挥权。

苦河边上的这场恶战,直到当天晚上,太阳将要完全落山之前,才终于彻底的结束。

辽军几乎已经将半支骁胜军咬进了嘴里,最后却不得不心不甘情不愿的吐了出来,而宋军也几乎有机会一举击杀韩宝与萧岚两名辽国统帅,却因为运气而功败垂成——尽管他们自始至终都不知道曾经拥有过这样的机会。

这场战斗,到最后,双方都是筋疲力尽,死伤惨重。

最终,辽军后退了五里扎营,宋军也被阻在了深州之外,不得不退回他们前一个晚上的营地。

此时,除了苦战一天的筋疲力尽以外,宋军之中,开始弥漫着一种悲观的情绪。

唐康强打着精神,与李浩分头巡察过大营后,二人又不约而同的一齐回到了唐康的大帐中。唐康吩咐亲兵给李浩看了座,端上茶水,两人都是捧着茶杯在手,半晌无言。过了好一阵,二人不约而同的一齐抬头,唤道:“唐大人!”“李大人!”然后,又是一小阵沉默。

当李浩再次开口时,唐康其实已经知道他要说什么了。

果然,便听李浩长长的叹了口气:“契丹之善战,实出乎意料。”

唐康也深有同感,不由得微微点了点头。白日他也曾引兵死战,唐康一向也自负文武双全,自以为一身武艺,较之一般的将军,绝不逊色,但直到上了战场,真刀真枪的实战,才知全不是那么回事。在生死之际,那些生长于马上、久历战阵的普通契丹士兵,远比他想像的难以对付。

却听李浩又沉声说道:“恐怕咱们这次,是到不了深州了。”唐康默然无语,李浩连连摇头,神色沮丧,“吾等矫命而来,如今真是进退维谷。不立寸功而返,来日何以塞两府、宣台之口?然今日之战,全军伤亡近四成,战士疲惫,已到强弩之末。如今大军背水结营,数十里之外,便有数万辽兵,若其夜半来袭,恐后果不堪设想。”

“李大人说得极是。”到了此时,唐康也不由得英雄气短。

“那末,不如早做决断,今天晚上,趁辽人未觉察,咱们连夜撤回衡水,待休整数日,再图别策。”

“今晚?”唐康不由得吃了一惊。

“事不宜迟,恐夜长梦半。况白日若辽人有备,岂能容我从容渡河?”

唐康沉吟了一会,终于点了点头,“也罢!”

二人又商议了一阵退兵之法,一切议妥,李浩便告辞离开,安排连夜撤军之事。唐康在帐中,一面吩咐亲兵收拾行李,一面坐在烛下沉思。他是一个不甘心失败的人,但是如今的形势,却已经告诉他,单凭他手中的兵力,想要解深州之围,绝非易事。事到如今,他也只有再想方设法,说服石越增兵——但这又岂是容易之事?唐康还不知道石越此刻正如何恼他呢?他想了一会,终无头绪,又想起一事,便披上披风,跟亲兵吩咐了一声,便出了大帐,径往旁边的一座小帐走去。

到了那小帐前面,他正要掀开帘子进去,不料田宗铠正好自帐中出来,见着唐康,急忙上前行了一礼,十分焦急的问道:“唐大哥,我正要寻你,刚才听说咱们要撤兵?”

唐康尴尬的点了点头,他本就是特意前来与田宗铠解释一声。但田宗铠见他点头,立时便急了:“唐大哥,这万万不可啊!”

“宗铠,这亦是迫于无奈的下策。”唐康避开田宗铠的眼睛,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今日之战,你也曾亲历。我军已经力尽,非得回去休整数日不可。你放心,我唐康绝不会对深州见死不救的,咱们还会再来……”

但田宗铠哪里听得进去,“可是……可是……”他心里也知道唐康所言,不无道理,但正因如此,他心中却更加着急,想着围城中的拱圣军袍泽日夜盼援,田宗铠鼻子一酸,忍不住痛哭失声:“可是深州……”

唐康见他如此,心中更是喟叹,只得勉强安慰道:“你放心,咱们定不会让深州陷落的。”

田宗铠也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很快止住眼泪,抬头望着唐康,道:“不!”

“不?”唐康一愣。

“唐大哥既有此诺,宗铠当谨记在心。”田宗铠看着唐康,高声说道:“但是深州城内,姚太尉、还有一众袍泽,却还不知道唐大哥的这个承诺……”

“这好办,我会着人送信进城,告诉姚太尉……”

“不必了。”田宗铠笑着打断唐康,“宗铠乃是拱圣军的人,是宗铠出来请援,便当由宗铠将这个消息带回深州!”

“此事万万不可!”唐康真是大惊失色,“绝不可如此!如今深州重重被围,你岂能轻易进去?你若有个万一,我如何向阳信侯交待?”

“大宋朝谁人无父母?别家父母,亦是同样的难交待。”田宗铠平静的笑道,“田家世代忠烈,宗铠既已从军,马革裹尸,亦是份内之事。今日一番恶战,辽军必然也是极疲惫的,我正好连夜进城。唐大哥尽管放心,这往来的路,我都是极熟了的。”

“这……”

“我回到城中,必将大哥的话转告城中军民。大哥放心,只要深州尚有一个宋人在,城池便不会陷落。”

唐康看着田宗铠的神情,知他主意已定,绝难劝阻,但他心中又着实为难,唐康一生做事,绝少顾忌人情,惟有对田烈武,唐康深感其德,念念不忘。此时要送他亲生儿子去一座随时可能落入辽人之手的城中,他如何能点这个头。但是,他也知道,他没有理由拦住田宗铠,他总不能告诉天下人,他唐康对深州能否坚守得住没有信心吧?

过了好一会,唐康才终于极勉强的点了点头,“你要回去可以,但不能一个人回去。我让何将军挑出三十名好手,护送你回去。”

便在唐康与李浩心生惧意,宋军悄没声息的准备退回衡水之时,辽军大营内,萧岚也是忧心忡忡,他在自己的大帐内喝着闷酒,却始终无法压制住心底里泛起来的那种惧意。

大辽军队,自南下牧马以来,除了在沿边雄、莫诸镇还算得意外,此后进展,实难让人安心。开战两个月,谍报显示西军尚未出现,但他们所遇到的宋军,却都已经很不好对付,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劲敌,这哪里象是一只曾经被一些不值一提的西南夷打得屁滚尿流的军队?

深州城内的拱圣军,与今日让大辽铁骑死伤三千余人、损失战马五千余匹的这只骁胜军,皆是令人生畏的对手。而另外的战场上,宋军的韧性也让萧岚颇为吃惊。

原本,按照耶律信的命令,此刻西线的萧阿鲁带部,是应当早就到了深州与韩宝、萧岚合兵,若是那样的话,他们原是可以抽调更多的兵力与骁胜军决战的,那样战局也许便不会是今日这个结果。

但是,直到此时,萧阿鲁带部,还是连踪影都见不着。

原因便是那个段子介。

转战镇、定之间的段子介,自侦知深州被围,他除了派兵增援深州外,还料到了萧阿鲁带的下一步必然是要南下与韩宝合兵。此人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