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乞丐王 >

第198章

大宋乞丐王-第198章

小说: 大宋乞丐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错,皇儿说得不错,朕亦认为此《雨霖铃》,当推第一。”李景略一思索,似乎在回味《雨霖铃》的韵味,摸着下巴点头,深表赞同。

“国主圣明,太子殿下圣明。”

南唐文人众多,官员里绝大部分都是文人出身,再加上此时的南唐很是流行婉约词,也就是所谓的花间派。他们对词曲的欣赏能力显然远远高于中原的大宋汉子。韩旭的那三部巨作,在他们的眼里也就是当做野史小说看看而已,趣味一下。但说到诗词这点,他们倒是真心的佩服韩旭这首《雨霖铃》了。

然而,似乎却有人不甘韩旭专美,只见文官后列中一面色奇丑之人站了出来,拱手道:“韩大人的文采令在下实在是佩服,不知韩大人可否当场在殿内成诗,兴许今后也会成为一段佳话。”

此言一出,南唐的文官们立马附和,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人见面向来不服输,文人自有一股傲气,这也是文人相轻的由来。

韩旭见此人,不由微微一愣。李景和李煜用人,往往很是注重脸面,也就是长相。如此尖嘴猴腮,比吴师道还不如,为何会位列朝堂之上呢?

不知是不是看出了韩旭的疑惑,李从善若有所意的笑道:“韩大人,这位是我南唐户部员外郎李平,李大人。”

户部员外郎?韩熙载的手下?瞧着韩熙载眼观鼻,鼻观心,韩旭这回是明白了,这个叫李平的,分明就是受他们指示,来给自己难堪的人。韩熙载这老家伙,果然还是向对付陶谷那样,想给自己下套子!

“韩大人,不知小臣是否有幸聆听韩大人的千古词篇呢?”李平眼中光芒一闪而逝,表面上却笑呵呵的说道。

唉,人怕出名,猪怕壮。真是走到哪都有下马威恭候呐!

韩旭暗自摇了摇头,瞧着满场疑惑,戏谑的目光,略一思索,呵呵笑道:“此事先不急,本官乃大宋使者,咱还是先办正事为上。”说着,朝着李景拱了拱手,道:“不知国主意下如何?”

一听这话,李景楞了楞,他倒也是颇为期待韩旭的诗词,可是此刻大宋的上使说话,自己倒也不好反驳,连忙尴尬道:“正是,正是。”

韩旭二话不说,大步上前,径直越过李景的身边,来到殿前台阶处,转身。以站北朝南的姿态,望着低下的一群南唐官员,包括李景在内。

“大胆……”李平再次跳了出来,气愤的手指韩旭。

不仅李平,南唐的众多官员纷纷跳了出来,指着韩旭骂骂咧咧。

李景面色一变,胸口起伏不定,眼中闪着异样的光芒。面北朝南,向来是皇帝的专属,而韩旭此举却是将南唐的所有官员,包括他自己都纳入了“臣”的范围。若不是看在韩旭的身份上,他早已命人拿下这个狂妄之徒,推出午门砍脑袋了。

这位大宋的使者,怎么如此不知轻重?他这倒低是有恃无恐?还是故意为之?李景不仅陷入了沉思。

“让你们得意,让你们给老子下马威,老子现在就让你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下马威。”韩旭无视低下南唐众官的那愤怒的表情,缓缓从怀中掏出一物。没错,黄色的卷轴,大宋皇帝赵匡胤的圣旨。朗声道:“南唐国主,李景接旨。”

“轰……”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炸开了锅。

“荒谬,国主凭什么接你的旨意。”李平带头,破口大骂。

“韩兄,怎么回事?”李从善满脸怒色,咬牙说道。这次,他一急之下,就连“韩兄”两字都冒了出来。

“来人,将这大胆狂徒拿下……”御前侍卫统领皇甫继勋大步而出,立马朝着殿外吼道。

李煜,韩熙载等人不知韩旭意欲何为,刚刚还说得好好的,这下倒是说变脸就变脸。

……

不管文武们的反应如何,李景这位南唐的主人,虽也是面露忿色,但表现得还算克制,盯着韩旭,不发一言。

“你们想造反吗?”韩旭突然一声大喝,咆哮而出。

不得不说这声大喝的效果不错,不仅震慑住了殿内文武百官,就连带人已冲到韩旭面前的皇甫继勋都不由停下了脚步。

韩旭双手高举圣旨,朝着皇甫继勋大声道:“本官问你,南唐是否为大宋属国。”

“是。”皇甫继勋不由自主的点头应道。

“那上国的圣旨,该不该接?”

“该接。”

莽夫就是莽夫,瞧着皇甫继勋傻了吧唧的样子,韩旭声音再次提高八度,吼道:“既然如此,那你们就该跪下接旨,否则就是大不敬之罪。”

“可是之前……”皇甫继勋扭头看了看李景,弱弱的说道。

自后周以来,南派而来的使者也会带来中原的旨意,只不过对南唐并未如此的要求,或许也算是照顾李景的面子。使者将圣旨交给李景即可。

“之前是之前,之前是后周的使者,现在是本官是大宋的使者。”韩旭正气凛然的说道。然而心下却暗骂:“之前出使的可不是老子,若是老子,早就让你们这帮混蛋下跪了。敢给老子下马威,老子让你们知道啥叫狐假虎威。老虎不发威当病猫啊!”

一番正气凛然,却又咄咄逼人的话,将殿内的南唐百官唬得一愣一愣的。咬牙切齿的有之,茫然四顾的有之,低头不语的有之。就连刚刚跳出来的李平,这回都成了个哑巴,只能对着韩旭吱呀咧嘴。

李景面色一变再变,气愤,憋屈,茫然……最终变得面色苍白的。

韩旭心下大为得意,缓缓道:“本官临行前皇上再三交代,体恤贵国国主的身体,此次就免跪了。”

此话一出,只见李景面色一松,南唐百官面露喜色,似乎浑然忘却了刚刚的愤慨。说韩旭变脸快,似乎他们也不满呐!“皇甫将军,快退下……”不知是谁叫了一句。南唐官员立马纷纷附和,生怕得罪这位大宋使者,再闹出什么幺蛾子。牛B哄哄的皇甫继旭,这回反而成了众矢之的,被自己的南唐兄弟们群起拉下台。

可惜此时韩旭似乎还是不想给他们面子。

“但是…”韩旭嘴角上翘,郎声再次说道:“国主可以免跪,但其他文武百官必须跪接。”老子,让你们得意。跪谁不是跪呐?都给老子跪下!

……

“接旨吧。”一声低叹从李景的口中发出。说不出的苍老,悲哀。

不管南唐百官如何争辩,最终李景还是接受了这份屈辱。唯一让他稍感安心的,也许就是他自己不用下跪接旨。

“轰……”

一个,两个……南唐百官全都跪了下来。就连李从善和李煜,一个皇子,一个太子也不例外。

殿中站着的就两人,韩旭和李景。此刻,李景佝偻着身子,即使站着,似乎也不比那些跪下的南唐百官高多少。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南唐国主李景……平潞州,平淮南,犒师有功,赏金千两……另南唐年年岁贡,特赐回礼,绢五百匹,铜钱十万贯,牛羊百头……钦此。”韩旭朗声念完圣旨,将其卷起双手交给李景,笑道:“国主,接旨吧。”

李景颤抖的接过圣旨。当皇帝当到如此份上,古今而来,就他第一人吧。双唇微张,却始终说不出“谢主隆恩”四个字。

“算了,算了。”韩旭摆了摆手,摆出一副宽容的样子,叹道:“皇上也知道国主的忠心,这旨意依我看,以后也都免了跪接吧,待本官回到汴京,定然和皇上说说,劝皇上收回此命。”

赵匡胤根本就没有让李景跪接的意思,反倒让韩旭这小子把事都推到了赵匡胤的身上,这回赵大老板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只能被南唐百官给记恨上了。

李景将圣旨交给身边的太监,苍白的脸色挤出个勉强的笑容,道:“那就多谢韩大人了,宫里举办了个宴席,给韩大人接风洗尘。朕身体不适,就有太子代劳。”

“对了,这礼品的单子……”韩旭从怀中掏出清单,问道。

李景摆了摆手,叹道:“交给太子即可。”说罢,在太监的搀扶下佝偻着身子,缓缓转入殿内一侧。

“恭送国主……”“恭送国主……”

……

李煜接过礼品单,看着韩旭,缓缓道:“韩大人,请吧。”

此刻,韩旭这才悲催的发现自己似乎将整个南唐官场全都给得罪遍了。刚刚,爽是爽了,可爽后该咋办勒?这里可是人家的地盘,别暗地里下绊子才是。靠,不管了。做都做了,还能咋样?

第250章吾愿为一乞丐

大宋使节来访,必定免不了一场热闹的宴席。

南唐皇宫也倒确实准备了百官宴,可是在刚刚正殿上演了一场下跪闹剧后,他们早已没了喝酒的兴致,没有了欣赏宫廷歌舞的闲情。

这倒也是,被人狠狠的扇了一巴掌,还要挤出副笑脸陪人喝酒,陪人吃饭,陪人欣赏歌舞,放在谁身上都不爽。所以说,三陪也不是人人都能当的,更何况长年身居高位的他们,不让别人来奉承他们,就算不错的了。

文武百官或自斟自饮,或三五成群交头接耳,举止有别,神态各异,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的目光总是不停的在韩旭几人的身上停留。

尤其是那长得一副比吴师道还磕碜的户部员外郎李平,在他的周围聚集着一大群的南唐青年文官,一个个愤青似的,对着韩旭怒目而视。若不是这场宴席是在宫内举办的,想必这帮人早已是拂袖而去。

然而,韩旭对这一切彷佛置若罔闻,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不时朝着身边的李从善举杯。

面对南唐百官那疑惑的目光下,李从善却不得不举杯应对韩旭的热情,心中苦笑不已。放下手中的青铜酒爵,压低声音在韩旭的耳边小声道:“韩兄,李某这回被你害惨了呐!”

“哦,此话怎讲?”韩旭眯着双眼,一副醉意朦胧的样子,佯装不知道。

说罢,在李从善的示意下,韩旭举目四顾,“噗嗤”一声笑道:“李兄多虑了,依韩某看,或许这对李兄来说,反而是件好事?”

好事?被满朝文武以异样的目光看,还会是好事?李从善面露苦涩,暗自摇头。

瞧着李从善那憋屈的样子,韩旭呵呵一笑,道:“李兄虽为南唐郑王,可不知在场的这些官员们,有几位是将王爷放在眼里的呢?”

说罢,再次端起酒爵,自顾自的放到嘴边,给了李从善一个侧脸,一副莫测高深之态。

察言观色的最高境界是准确的把握对方的心里,而它的前提却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韩旭兴许还没做到那把握对方心里的最高境界,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点,绝对可以算的上的高手中的高手。

李从善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余光之内。时而眉头紧锁,时而面露喜色,显然他已经陷入了深思。

一阵沉默后,李从善面色归为平静,朝着韩旭再次举起酒杯,正色道:“多谢韩兄指点。”

“指点什么?”韩旭佯作呆滞。

两人心知肚明,随即同时哈哈大笑,举杯而饮。

殊不知李从善心中早已是翻江倒海。“郑王”多么荣耀的称谓,而事实上说白了,他就是个闲散的王爷。想想身边的人,原礼部侍郎钟谟和自己最合拍,义气相投,当太子李弘冀死后,仅仅因为钟谟在李景的面前建议立他为太子之后,立即被李景流放到饶州,不久郁郁而终。

而太子李煜则不同,不仅是太子,住东宫,更是尚书令,知政事,此时唯一的宰相头衔。文武百官以他为首。

一句话,李从善在朝堂上的势力太少。而欲建势力,必先鸣其威望。无论从那个方面,时时刻刻的表现出自己的存在,才能被满朝的文武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