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顺宗 >

第345章

大唐顺宗-第345章

小说: 大唐顺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若是有五百骑兵埋伏在关下,这时乘势掩杀,准能杀他个大败亏输,翻身不得。”

说这话的时候,全然忘记了刚刚被吐蕃人险些攻上关来的狼狈样子。既然时机已经来了,就这么看它溜走实在是心有不甘。古训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史敬奉当时就下令骑兵集合,准备出城追击。可惜为了防备吐蕃人攻打,前面的关门已经封堵起来了,史敬奉只得点了三百骑兵,从后面的关门绕了出去,只刚刚撵到吐蕃军的尾巴,不痛不快地追杀了一阵,只杀了三五百残兵,见吐蕃军已经收拢好阵型,就退了回来。

史敬奉追击的时候,李继言也没有闲着,点了五百名士兵骑着马从东门出关,去打扫战场去了。李继言命令道:

“遇到还有气的,直接一刀了断。关键是要抓紧时间多拣些箭支回来,兵器什么的往后排。等到史都督追击回来,你们就不要再贪图便宜了,赶紧撤回关内。”

另外又点了二百名士兵在关上打扫,收敛战死同袍的遗体,敌人的尸体就抛下城去。吐蕃人射上来的箭支自然也有人收了,好的直接拨付给关上使用,坏了的就送到工匠营去修。这一打扫收拾了许多箭支,李继言却很不满意,道:

“早知道如此就学张巡守睢阳了,弄些稻草人在关上受箭。”

原来射上关来的箭,大都射中木头、砖头、石块,剧烈撞击之下,箭头如何还能用?只有少数箭支还算完好。城下打扫战场的士兵将捆好的箭支放到吊筐里,因为挑的时候就是拣好的挑,都还能用,可是数量也不算多,堪堪只有五六千支箭,连同城上找到了,一万支不到。送到工匠营修修能用的,李继言估计也就一万来支吧。

加起来二万支不到的箭,如何守得住这座关城呢?李继言和回来的史敬奉都有些发愁。

不谈关上正在为箭支发愁,尚塔藏这边,本来就黑黑的脸是愈加的黑了。尚塔藏的战马吃痛狂奔,自己有右臂中箭,费了好大力气才把战马给勒住,停下来回头看时,身后已经是溃兵一片,尚塔藏黑着脸想诘问部将为何要逃,旋即醒悟是自己最先“逃离”了战场。暴怒之下,尚塔藏跳下马来,拔出自己右臂上的箭支,抽出刀来,指着战马道:

“畜生,连累我大军溃败!”

说完,竟然手起刀落,将马斩了。他不说自己判断失误导致大军损失惨重,却把责任全部推到了马身上。这马是尚塔藏击败粟特人后所得,平时极为爱惜,见尚塔藏连爱马都杀了,副将等俱是心惊胆战,劝尚塔藏先回营包扎,尚塔藏不肯,副将只好命士兵牵过另一匹好马来供尚塔藏乘坐,又率领亲兵打出了尚塔藏的旗号,在尚塔藏身后列阵。溃兵见主帅在此,都不由得放慢了脚步,悄悄到尚塔藏身后找到本部原来的位置站好,不多时,一个大阵竟然又结了起来。

眼见溃败越聚越多,唐军却连追兵的影子都没有,吐蕃军自尚塔藏以下,都脸上发烧。尚塔藏怒道:

“若是敌军真追了上来,不要多,只要三千人,我军非全军覆灭不可。”

远远地终于看见了追兵,只有几百骑,见吐蕃军已经止住溃败,观望了一阵就退去了。陆续又有小队的兵马红着脸回阵,也有的报告唐军的动静,听说唐军派了士兵下关打扫战场,尚塔藏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忽然哈哈笑了起来。副将不解,问道:

“大将军,今日我军未胜,你如何还笑得出来?”

副将问得很委婉,但是颓丧气却谁都能听得出来。尚塔藏并不恼怒,道:

“着啊,我明白了,唐军这番是真没有箭支了。”

第五卷 长缨在手 第一百二十五章 … 玉门雪(十一)

尚塔藏这么一笑,自然有人不满,心里想道:

“你不过是打了败仗给自己找面子罢了,箭支不够,箭支不够我们还死伤了这么多族人!”

见众人不回应,尚塔藏知道众人是被杀怕了,就扫视部将,问道:

“你们不相信?”

没有人说信也没有人说不相信,一时竟然有些冷场,还是副将乖巧,问道:

“大将军,我们不是不相信,但是我们想不明白为什么。”

“为什么?你想想,如果他们箭支足够的话,怎么能两次放我军上城呢?”

尚塔赞答道。听到尚塔赞的回答,部将的火气腾地就上来了,一个个脸上都露出了愤怒的表情。尚塔赞却不慌不忙,慢慢地说道:

“诸位可是要问我,咱们被唐军射杀了那么多的弟兄,为何还敢这么说?诸位请想一想,敌军为何前两次舍不得用箭支,最后一次突然大规模使用?仅仅是为了造成对我军的杀伤吗?”

尚塔赞威严地扫视着那些敢于表现出愤怒之情的将领,这些将领充满了武力的大脑哪里能回答得了这么个问题,被尚塔赞扫视地一个个都低下了头去。尚塔赞很满意自己的权威重新得到了树立,解释道:

“不,不是,是为了对我军造成心理上的威慑,使得我军惨败之后不敢接近城下强攻。决战的时刻又没有来,关上士兵本来不多,而他们为什么还要不惜士兵生命要达成这样的目的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的箭支真的不多了,不多到守不住玉门关的地步,所以想通过一次大规模的杀伤来造成我军的畏惧,为他们赢得喘息的时间。”

尚塔赞的分析有条有理,原本愤怒的,沮丧的,恐惧的脑袋们一个个都重新抬了起来,将领们似乎已经忘记了连日以来尤其是刚刚的惨败,等待着尚塔赞的指令。尚塔赞道:

“我们两军现在就像是两群决斗的雪狼一样,都伤痕累累,都在等待对方先倒下去,哪一方先倒下去,哪一方就会失败,失去生命。我们从雪山一路征战到这里,难道就是为了失去生命吗?”

“不是!”

“那好,就带着你们的儿郎在这里休息半个时辰,吃饱肚子,然后抬起你们的头颅,拿起你们的刀枪,去把前面的玉门关铲平吧!”

终于恢复了些许士气的吐蕃兵就在原地坐了下来,吃些干粮,喝些水,等待着体力的恢复。尚塔赞在军中四处巡视,许多旧部都对自己在没有敌军追赶的情况下溃败深感羞愧,见到尚塔赞都纷纷站起来弯腰行礼。见到士兵们的士气已经慢慢恢复,尚塔赞也将心头悬着的石头放了下去。

关上,李继言和史敬奉又凑到了一起。史敬奉道:

“吐蕃军虽然败退了,但是却没有入营,看起来心有不甘啊。”

李继言道:

“我心里也有些害怕,莫非是尚塔藏识破了我们的计策,要反身来攻?”

史敬奉道:

“不怕一万,只怕万一,我们还是要小心戒备。箭支还有多少?”

李继言道:

“亏得刚刚我派人在关上关下搜集,得了大几千支箭,连同原本剩下的,能用的也就是八千有余,万支不到,若是吐蕃人全力来攻,未必不能抵挡得个把时辰。”

史敬奉道:

“只好这样了。过了今日,大家都被逼到了死地,就什么也不怕了。”

“都督,吐蕃军又开过来了!”

望楼上的士兵高声报告着。两双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又马上分开了。

刚刚从紧张的战斗状态中松弛下来的唐军战士们或坐或靠在关墙上,每人的目光中被鲜血激起来的戾气还没有消散干净,浑身的肌肉也都显得有些僵硬。听到示警的梆子声,狂躁的情绪直起立马迸发了出来。

“哐当!”

一块留在关上的青砖被一个士兵一拳捶得粉碎。士兵怒骂道:

“他娘的 ,怎么又来了!”

一个刚刚经历了火烧敌军地士兵站在垛口上,挥舞着长刀,高声骂道:

“吐蕃番子,你姥姥的,你来啊,老子等着你,等着你!”

结果被两眼通红的队正一棍子敲得昏了过去。队正虎着脸冲着自己的士兵吼道:

“不想死的都老老实实躲在后面,谁嫌命大就想想自己的老子娘!”

“十五怎么突然这么大脾气!”

“新当了队正呗。”

“别说了,小心迎敌!”

几个老兵迅速安静了下来。进入了战斗状态。

尚塔藏带领自己的大军重新来到了玉门关下,太阳尚未落山,夕阳的余晖照耀着关前的缓坡,缓坡上满是吐蕃战士的尸体。望着这一片昨日甚至就是刚才还鲜活的生命成了一堆堆无知觉的死肉,许多士兵忽然有了想逃走的冲动。就算是他们见惯了鲜血和杀戮,看见这么多的战友死在自己面前,他们坚强的心也会柔弱起来。

尚塔藏似乎听到了自己队伍里的哭声。他没有发作,只是命令道:

“祭祀!”

几个巫师摇着铃,转着圈,开始唱起了古老的战歌。关上,一个不啻于战歌的令人激动的消息传了开来。

第五卷 长缨在手 第一百二十五章 … 玉门雪(十二)

“二郎来了,二郎来了!”

就在关上进入高度紧张的戒备状态时,关后忽然传来了欢呼声,张义谭仔细听了听,兴奋地对李继言道:

“李将军,二郎回来了,我就说,二郎会回来的!”

二郎是张义谭的弟弟张议潮,现任史敬奉的亲兵队正,十数日前被史敬奉派出带着一队士兵去瓜州、沙州运送辎重武器,迟迟没有回来,大家都以为路上肯定是遇到了吐蕃兵,回不来了。张义谭为之难受了好久,却总认为自己的弟弟会回来。张义谭说道:

“二郎十四岁就在外游历,到过逻些和粟特,那么远的路都没有难倒他,这么点路怎么能拦住他呢?”

此时张议潮回来了,张义谭自然兴奋不已了。李继言命令手下小心戒备后,对张义谭道:

“走,我们看看二郎带来了什么。”

关内一群士兵正围着一个满身血渍的少年正在问长问短。少年身后是几辆大车和数十名坐在地上休息拼命喝水的士兵,他们和张议潮一样,也是满身血渍尘土,一看就知道经历了一番恶战。史敬奉已经从另一边下了关。见到史敬奉和李继言,张议潮忙上前抱拳道:

“见过史都督,李将军!标下张议潮不辱使命,共运得十万支箭来!”

“十万支,十万支!”

士兵们窃窃私语,兴奋了起来,十万支箭对眼下的玉门关意味着什么他们每个人都很清楚。但是史敬奉和李继言却注意到跟随张议潮去的一百五十名士兵回来的只有五十几人。

史敬奉看着这个十六岁的少年,不高的身躯挺得笔直,战袍扯得一缕一缕地,身上有几处伤痕,头盔歪在一边,露出的头发凌乱,脸上满身灰痕和血渍,眼睛努力睁得很大,里面布满血丝,却充满了兴奋,史敬奉和李继言都熟悉,那是经过恶战后没有放松下来的兴奋。

十六岁稚气未脱的少年,此刻竟然有了大人的模样。史敬奉不由得心里一软,说出来的话却是硬邦邦的,道:

“你们辛苦了,我会记下你们的功劳的。带着你的人去吃点热的,泡泡脚,好好休息吧。”

张议潮却道:

“都督,属下不累,属下有机密军情禀报。”

史敬奉与李继言对望一眼,李继言便大声命令士兵们把箭搬上关去。史敬奉则带着张议潮到了自己的厅事内。稍后李继言也来了,和史敬奉打个招呼便上关去了。史敬奉道:

“吐蕃军就在关下,给你的时间不多,你要尽快把事情说清楚。”

张议潮道:

“属下省得。都督,尚塔赞派遣大军绕过玉门关,从金关入大漠中,偷袭晋昌沙州。”

饶是史敬奉久经风雨,闻言也是不由得一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