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军事欺骗 >

第43章

军事欺骗-第43章

小说: 军事欺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间杀叛逆
  在战争中,将士叛逃投敌不仅会泄露我军事秘密,而且会对军队士气产生极为有害的影响,尤其当叛逃者在敌方得到重用时,对士气影响更大。为此,必须在叛逆者的危害作用发挥出来之前,将其除掉。除掉叛逆者的方法之一就是间杀。
  宋真宗时,边将曹讳驻防渭州。一天,曹玮正在与客人下棋,突然有人来报:“渭州有十几个士卒叛变,逃到夏国去了。”曹玮听后若无其事,照旧下棋。军吏以为他没有听到,于是多次提醒他。曹玮很不耐烦,大声斥责军吏说:“他们是我派去的,你唠叨什么?!”后来,消息传到夏国,夏国人信以为真,把宋朝逃过去的士卒当作侦探杀了,并丢弃到国境边界上。曹玮借夏国人之手,除掉叛卒,用的就是离间方法。
  离间敌人与叛逆者的关系,常用的方法有三种:一是制造谣言和假象,使敌人把叛逃者的叛变视为诈降,从而将其杀死。例如,西周时有个叫昌他的人叛逃到东周,把西周的情况尽其所知告诉了东周。西周君臣十分恼怒,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大臣冯且自告奋勇除掉昌他。他派人给昌他送信,让其告诉昌他:“事情若能成功,就努力办成;如不能成功,就赶快逃回。事情拖延久了,泄露出去,必招杀身之祸。”接着,派人向东周巡察边境的士兵传话:“今晚有奸细进入东周。”东周士兵果然抓住了送信人,献给了东周国君。东周国君看了书信,听了送信人的供词,认定昌他投奔东周是假,为西周办事是真,立即杀掉了昌他。二是当叛逆者把军事行动的秘密泄露给敌人时,突然改变原定计划,使敌人上当。敌人吃亏以后,必然对叛逆者产生怀疑,从而将其杀死。三是伪造写给叛逆者的密信,并设法使密信落入敌手,借敌人之手杀死叛逆者。据《宋史》载,南宋时汉奸刘豫反叛宋朝。投降金主,卖国求荣,被金主立为大齐王。公元1137 年,岳飞奉命攻打金兵。他了解到金人对刘豫的看法有分歧,为了削弱敌人的力量,决定利用矛盾,离间金人与刘豫的关系。碰巧岳飞军中有人抓住了金兀术的一个间谍给岳飞送过来。岳飞心生一计,装作认错了人说:“你不是张斌吗?我上次派你到齐王刘豫那里,约他和我一起把金兀术诱骗出来杀死,你却一去不返,我只好另派他人。现在刘豫已经答应,今年冬天以联合入侵为借口,把金兀术骗到清河消灭。叫你送信你却没有送到,你到哪里去了?为什么敢违背我的命令?”那间谍越听越糊涂,为了保全性命,干脆将错就错,认了违命之罪,跪下向岳飞求饶。这回岳飞真地给刘豫写了一封信,信中写着约刘豫一起诱杀金兀术的计划。岳飞对间谍说:“我宽免你一次。现在派你去问刘豫起事的日期,务必把信送到。”间谍拿到信,如获至宝,立刻跑回去交给了金兀术。金兀术看后大吃一惊,立即向金主作了汇报。金主从此不信任刘豫,不久就把刘豫废了。岳飞让敌人的间谍给自己送信,“栽赃”于刘豫,借金兀术之手废掉了刘豫,假戏真唱,维妙维肖,堪称间杀叛逆的杰作。以上我们结合历代的离间事例,依次介绍了离间敌盟、间除敌将、间杀
  叛逆这三种基本的离间类型。总括起来说,用间是一种高水平的智力竞赛。用间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那么,要提高用间的成功率,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呢?笔者认为,起码应包括以下四点:
  其一,要善于利用矛盾。敌人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派别之争、利益之争。国与国之间、君与侄之间、帅与将之间、将与将之间、将与兵之间、这支军队与那支军队之间,矛盾总是客观存在的,关键是要善于透过表面上的一致,发现联盟中的裂缝,君臣间的不和,将帅间的介蒂,借题发挥,就水和面,火上浇油。如果对敌人内部的情况若明若暗,是不可能用好离间计的。
  其二,要选准离间的对象。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从内部攻破,也要选准突破口。就离间敌盟来说,应选择与联盟联系最松散的成员突破;间除敌将,要拿上司有疑心、同事有妒心、对我威胁大的对象开刀。倘若选错了离间对象,必然是劳而无功。
  其三,要抓敌人最敏感的问题。秦王间除信陵君,利用了魏王担心信陵君与其争夺王位的心理;韦孝宽间除斛律光,利用了北齐国君害怕斛律光拥兵自重、军逼帝京的心理;希特勒间除图哈切夫斯基,利用了苏联领导人担心军队与政府离心离德的心理。总之,都抓住了对方思维上的敏感之点,所以都取得了成功。历代君王都有多疑的特性,他们最敏感的问题往往集中在王位和权力上。凡是对其至高无上的权力构成威胁的人,都会成为其废黜、杀害的对象。所以,围绕敌人最敏感的权力问题作文章,离间计往往会立竿见影。
  其四,要有说服力很强的证据。离间,离不开谣言、谗言,但光靠这些东西不行。欲使敌人相信这些假话,还必须拿出有说服力的证据,证明这些假话是真的。例如,西魏大将韦孝宽为离间东魏大将段琛与阳州判史牛道恒的关系,不仅派人到处散布谣言,而且专门查访牛道恒的笔记,仿造了牛道恒给西魏的降书,并加工成烧而未尽的样子,投放到段琛营中,增强了谣言的真实性。希特勒为离间图哈切夫斯基,制造的证据就更加系统、全面,无懈可击。这给我们两点启示:第一,实施离间计必须进行充分准备,特别是证据方面的准备;第二,对人的处罚要慎之又慎,不仅要重证据,而且要对证据进行仔细的鉴定,防止敌人伪造证据,陷害忠良。
  四、诈死诈降
  在示形一章中,曾提到假死假降,并将其列为懈敌示形和诳敌示形的手段。其实,假死、假降更多地是一种诡诈之术,因而是示形法所不能完全包容的。以假降为例,有的是打出白旗,放下武器,诱使敌人离开阵地,前来受降,然后乘其不备突然开火;有的是一纸降书送达敌方首脑,并无战场示形配合;有的是假装归顺敌方,伺机里应外合,赚敌城池;还有的是假装反叛,乘机把假情报送给对方。这后几种假降显然是示形法所不能包容的。有鉴于此,专在诈骗一章中辟出一节,谈谈诈死诈降之法。
  (一)诈死
  无论是群体间的战斗,还是单个将士之间的格斗,都不会超越从肉体上消灭敌人这条界线。换句话说,一方战死,标志着战斗或格斗的结束。获胜一方失去了攻击对象以后,其攻击行动要么停顿下来,要么转向其他攻击对
  象,从而开始另一场战斗或格斗。因此,在作战中,装死是使对方停止攻击行动的手段之一。
  诈死,按其目的之不同,似可分为以懈敌为目的诈死和以脱身为目的诈死。
  公元前686 年,齐襄公被杀。齐襄公在鲁国和莒国避难的两个兄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闻讯后,都想赶快回去做齐国的国君。鲁庄公为了让公子纠得到君位,特派十辆战车和一队兵马护送公子纠回国;同时派管仲带一支人马在宫国至齐国的路上追阻小白。管仲赶到即墨时,公子小白在宫国军队的护送下刚刚过去。管仲闻听,一口气追出30 里,终于追上了小白。管仲张弓搭箭,一箭射中小白衣服上的铅带钩。小白乘机咬破嘴唇,大叫一声,口吐鲜血,倒在车上,假装死去。管仲见状,赶快去报告公子纠。公子纠以为小白已死,就放宽了心,不慌不忙地向齐国进发。当到达齐国国境时才知道公子小白早已到达齐国都城临淄,做了国君。公子小白装死的目的就是为了麻痹自己的对手,属于以懈敌为目的的诈死。
  相比之下,以脱身逃生为目的诈死更为多见。电影《紧急下潜》中有这样一个颇具真实性的情节:一艘美国潜艇与一艘德国驱逐舰在公海上遭遇,被迫紧急下潜。因为潜艇水下行驶速度比驱逐舰慢得多,且只要发动机一开,立即就会被驱逐舰上的声纳发现,所以,只好乖乖地呆在原地不敢动弹。德军的深水炸弹一个接一个地在潜艇附近爆炸,情况十分危险。就在此时,艇长想出了一个装死求生的妙汁。他命令水手们做好准备,在深水炸弹爆炸时,把艇上的一些废旧物品从鱼雷发射孔抛出艇外,同时泵出50 加仑柴油。这一招果然有效。一声爆炸过后,德军发现潜艇泊位上方漂浮起木板、救生衣等物和大片油污,断定潜艇已被炸毁,便掉转航向开走。此时,潜艇浮出水面,突然发射鱼雷,炸沉了德国的驱逐舰。美军潜艇装死的目的,就是为了脱身求生。当然,懈敌和逃生往往是联在一起的,在很多情况下,敌人的松懈麻痹是脱身求生的前提条件。公元前129 年,号称飞将军的汉朝名将李广,在一次战斗中,全身数处负伤,被匈奴骑兵俘获。匈奴骑兵把他放在用绳子编织的一个担架上,架在两匹马的中间往前走。行进中,李广一直闭服装死,麻痹敌人。匈奴兵见状以为李广伤势严重,庵庵一息,便逐渐松懈起来。这时李广斜着眼瞥见旁边有一敌兵骑着一匹快马,便心生一计,趁敌不备,突然跃起,飞身上马,顺势把那个骑兵推到马下,催马而逃,待匈奴骑兵回过神来,李广的坐骑已跑出数百米,追也来不及了。李广就这样在极端险恶的情况下逃脱了性命。从李广装死逃生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懈敌与脱身常常构成一条因果关系链,即装死→懈敌→脱身。在这里,装死是为了懈敌,懈敌是为了求生。
  除了上述两类诈死之外,还有一种现在已不多见的以骄纵敌人为目的的诈死。在古代故争中,人们受将帅决定论的影响,把主将的生死看得特别重要,所以,有时诈称主将已死,骄纵敌人,诱敌轻举妄动,待敌军借机发动进攻时,伏兵四起,将敌重创。《三国演义》中关于周瑜诈死的描写,就是这种诈死类型的真实写照。
  周瑜攻打南郡中了曹仁的埋伏,中箭落马,多亏身边大将舍命相救,才从乱军中捡回一条性命。在养伤期间,他想出了一条智胜曹仁的计谋。这天,正当曹仁在寨前叫阵时,伤未痊愈的周瑜突然起身下床,不顾众将劝阻,披甲上马,率领数百骑冲出寨外,迎战曹军。谁知战将刚一出马,未及交锋,
  周瑜就在马上“大叫一声,口吐鲜血,坠于马下”。周瑜被诸将“救”起之后,令军士挂孝举哀,遣心腹军士前往南郡曹仁营中诈降,散布周瑜已死的消息,同时布下伏兵。曹仁听到周瑜的死讯,信以为真,当晚便率领人马前来劫寨,被预有准备的吴军杀得大败。在撤退途中,又连遭吴军截杀,伤亡惨重,最后只好放弃南郡,逃之夭夭。
  诈死能否奏效,关键是看是否死之有因,死得可信。前面提到的几例诈死之所以成功地欺骗了敌人,其原因就在于他们的死是有原因的,而且这些原因是可信的,他们的死是那种特定情况下完全可能发生甚至是必然会发生的。再加上必要的示形配合,不由得敌人不信。
  (二)诈降
  诈降以投降为幌子,以打入敌人营垒里应外合、智送情报、诳 敌上当为目的,是一种典型的欺诈术。在古代战争中,以诈降计欺骗敌人的战例很多,此处仅举两例。
  例一:公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