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忠武公传奇 >

第6章

忠武公传奇-第6章

小说: 忠武公传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测完智商又来两个狱卒给忠武公拓手模和脚模以及量身高称体重,还要忠武公脱得精光查胎记痦痣疤痕。

查完后又来两个狱卒给忠武公画像。

最后才搬来一张桌子由两个狱卒给忠武公录口供。做完这一切就到了亥时,忠武公被弄得精疲力尽,昏昏欲睡。这时才有一个狱卒端来两张饼和一碗面汤。忠武公一点食欲也没有,倒在草铺上就呼呼大睡起来。

这些非人的遭遇看似不公,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果你的兄弟做了皇上,你要寻亲的话,就要有思想准备。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折磨。一千九百多年后的一天,河南许昌有一个叫郑发的农民,听说他的兄弟三发子在南京做了皇上,不远千里扒运煤的火车南下寻亲,才到江北的浦口就被宪兵抓住,任他怎么解释都没人相信,只录了一份口供便又把他扔上了北上的火车。这次寻亲除了坐了两趟火车吃了许多煤灰之外,他连南京城都没进去。八年以后,他又卖了家里唯一的一头驴去重庆找兄弟,结果兄弟没见着,还坐了五年牢。这样一比,忠武公还算是无比幸福的。

忠武公睡在草铺上,不知过了多久,被当啷啷开锁解链的声音惊醒,在火把的映照下,他看清了是键哥。

键哥说,最弟,秀哥让我来接你。于是忠武公就随键哥走出看守所,坐上专车直奔秀哥而去。

远远望见一座嵯峨殿宇,灯火通明如同白昼,想必秀哥就住在这里了。进得宝殿却不见秀哥的影子,而是由两个宦官服侍着洗澡更衣。再进得一重宝殿,还是只有键哥在那里等他。

秀哥呢?忠武公问。

少顷便来。键哥说。

怕是又喝了一个时辰的寡茶,才听到“最弟!最弟!”的呼唤。忠武公回头一望,秀哥的双手已抚上他的肩头。只见秀哥头戴高冠身穿莽龙黄袍,忠武公不由得两腿一软就跪在了地上。秀哥急忙扶起,贤弟平身,贤弟平身。忠武公才一起身又见到秀哥一左一右立着两位绝世佳人,堪比一朵牡丹一枝芍药,想必就是两位秀嫂了。

愚弟见过嫂嫂。

叔叔免礼。两位佳人同声回道。

之后,禹哥华哥陆续到来。忠武公问怎么不见光哥,键哥说他去了扬州。于是,五兄弟推杯换盏畅饮至天明方散。别过众位仁兄,忠武公被安排在洛阳宾馆休息。

建武初年的洛阳也是一座繁华的都市,与长安城比虽说规模略为逊色,但一条洛水穿城而过,风光更胜一筹,特别是王朝初立一派祥和,不象长安城每天见到的只有杀人越货,妻离子散的场景。忠武公每天早起或漫步街市或洛水荡舟,有时也信步走进秀哥的办公大楼德阳殿。这时的忠武公面子大得不行,就凭一张脸皮就能出入皇宫,因此心里十分受用。只是秀哥军国大事缠身,两兄弟常常正聊得高兴却有人要来汇报思想汇报工作。这时秀哥总是说,天朝初立,百废待兴,贤弟烦请稍作回避。常常弄得忠武公心里空落落的十分败兴。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忠武公就觉得十分的无趣,忽然就想起自己到洛阳来的初衷来。秀哥复立汉室,面南称尊封侯拜相。我余最虽没有驰骋疆场铲除忤逆,但从事的是痛苦不堪的地下党工作,也应该算得上功不可没吧?我不远千里来到洛阳不就是想秀哥能给个一官半职好光宗耀祖吗?打定主意后,忠武公再次到德阳殿找到秀哥汇报了自己的思想。秀哥慨然应诺,理所当然,理所当然,复立汉室贤弟功不可没。

秀哥也是个言而有信的人,第二天一早,洛阳宾馆就来了两个吏部的干部,带来了一大摞的表格要忠武公填写。第三天这两个人又来找忠武公,要他就鞋铺扩张和业务拓展写一份专门的说明材料。第四天这两个人又来找忠武公,要他就与长安城妇女委员会淑媛分会的王会长相识相交写一份专门的说明材料。第五天这两个人又来找忠武公,要他就离开长安到达洛阳的过程写一份专门的说明材料。第六天,这两个人给忠武公送来了任命书,职务是绣衣御使,秩六百石。在接下来的任职谈话中,忠武公知道了这个绣衣御使是个什么官。绣衣御使没有官服,虽然有腰牌,但是不到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不能使用。秩六百石相当于正六品,说到底还是个地下工作者。两个领导还带来了秀哥的最新指示,要他在洛阳休养好后还继续回长安城工作,说是那里还没有解放,那里的工作更为重要。忠武公对要他继续回长安城工作有些不乐意,便郁郁寡欢,整天借酒消愁。

洛阳城也有一家“天上人间”,东临洛水西眺邙山,景色宜人。忠武公进去一问,正是刚刚从长安城迁来,连妈咪都是那个老妈咪。此后,“天上人间”就开了两千年,迁了上百次,都是跟着皇上走,直到几年前因为一个比蠢猪还蠢的大堂经理摆谱,被叔宝兄的四十一世孙彻底打烂才暂时歇业。当然,以后还会开业的。在此不表。

且说忠武公在离开洛阳之前便常常在此吃酒,还结识了一个雏妓。这个雏妓是吐蕃人氏,色艺双全。按理说在没有飞机和火车的大汉朝一个吐蕃小姑娘是到不了洛阳城的。一问才知,小姑娘是老莽叔手下一个军官带到长安城的。这个军官在西部工作时手中有不少实权,对小姑娘的父母常施些小恩小惠,取得了她父母的好感,加上又善言辞,说自己的府第多么宏伟多么广阔,长安城多么繁华,获得了她父母的信任,也撩起了小姑娘的渴望。这个军官调防时就用运军备的马车藏了小姑娘带回了长安城。当时小姑娘才十三岁,军官的蓄意是想等小姑娘长大了纳作小妾,不料世事如棋,莽叔倒了台那个军官也送了命,小姑娘便在长安街头流浪。“天上人间”的妈咪就收养了她,现在又一起迁来了洛阳。

这个吐蕃姑娘正是如花似玉的年华,“天上人间”的妈咪仍让她作吐蕃的装束,戴着小帽扎着几十条小辫,穿黑缎的马夹红绸的长裙,白皮肤蓝眼睛高鼻梁,煞是招人喜欢。忠武公因为心里烦,便在“天上人间”吃闷酒听吐蕃姑娘唱曲儿,看她跳舞。小姑娘能歌善舞,说的又是夹生的洛阳官话,实在招人怜爱。建武初年的洛阳虽然还没有移动电话,但这类的信息总是传得比光电还快。一天,忠武公正在“天上人间”边吃酒边听吐蕃姑娘唱曲儿,这时,来了三个公子哥儿,硬要吐蕃姑娘去陪酒。忠武公自然是不同意。一个泼皮就指着忠武公的鼻子大骂,你狗日的活腻了,当朝国舅也不认识吗?

忠武公想,当朝皇帝就是我哥,两位皇嫂贤淑无比,哪里会有这样的国舅?定是水货无疑,便不理不睬。三个泼皮更是狂妄之极,当即便与忠武公撕打起来,双方都打得鼻青脸肿。于是惊动了辖区警局,两个巡卒把双方带到警局一问口供都傻了眼。那个家伙还真是个国舅,不过不是两位皇嫂的娘家兄弟,而是秀哥的侍妾的娘家大哥。一个是当朝国舅,一个是皇上义弟,警局如何处理得了?于是上报区局,区局报总局,总局报京兆尹,最后报到秀哥那里。秀哥亲自召见忠武公,于是有了下面这段对话:

秀哥:贤弟,你到国库去支些钱,把那小子的医药费付了吧。

忠武公:是他先动手打我的。怎么要我赔钱?

秀哥:我知道,但他是个有身份的人。

忠武公:他有什么身份啊?

秀哥:他是国舅。

忠武公:皇嫂那么贤淑怎么会有这样的兄弟?

秀哥:他不是你嫂子的兄弟。

忠武公:他不是皇嫂的兄弟?那皇嫂那么美丽贤惠,你怎么还要在外面“打飞机”?

秀哥:贤弟有所不知,这不是“打飞机”。他姐姐是我**里的妃子。皇帝除了有老婆外还有很多妃子,这是法律的规定。

忠武公:既然讲法律,你当年带着兄弟们闹革命,不是说就是要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吗?

秀哥:那是说大家都没有身份了就人人平等了。

忠武公:我不管,我是不会出这个钱的。

秀哥:算哥求你了,贤弟。那小子还赖在洛阳医院里不肯出来呢,他妹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我又幸了他妹,你叫我这个当皇帝的怎么办?

看见秀哥无可奈何的表情,忠武公没有办法。哥的身份太高啊,这就是所谓的高处不胜寒吧?忠武公心软了,但嘴上还嘟哝着,我有钱,我不用国库的钱。

过后忠武公心想,人还是要有身份啊。绣衣御使这个身份不好,挨打都不能显摆,一定得有一个理想的身份!于是乎忠武公在道了歉又赔了医药费后便躲在洛阳图书馆里,查着字典给秀哥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详细回顾了与秀哥之间牢不可破的友情的建立和巩固;第二部分用憨实的笔调写了一大堆对秀哥建功立业的溢美之词;第三部分写了自己献身大汉,辅佐帝业的强烈愿望。同时请求秀哥,因父母双亡,王会长又纵身火海,长安城乃伤感之地,就不要安排他再回长安工作了。秀哥读后不无感动,御笔一提批了一个“酌”字。不几天,忠武公新的任职通知就送到了洛阳宾馆,这一次的官职是千牛备身,秩八百石。千牛备身是个什么官?两位领导告诉他,这种官披金甲挎宝刀,是皇帝的贴身侍卫。忠武公十分高兴。

章节九

怀揣任职通知,忠武公就去皇家卫队报到,领了官服和宝刀他高兴得不行。盔是崭新的铜盔,甲胄和靴子全是进口的犀牛皮。特别是那口宝刀,抽出来寒光闪闪,出鞘时霍霍有声。还有一匹高头大马也是西域进口而来。忠武公真正有了光宗耀祖的感觉,于是就向秀哥告假回了一趟长安祭扫双亲墓庐,自然也去祭了王会长,伤了心流了泪还以其丈夫的身份作了一篇祭文,全文如下:

大汉建武元年十月甲子朔,千牛备身余生最,谨以牲馐祭于亡妻王氏而言曰:呜呼!节妇之生兮,秀出香闺;节妇之死兮,义至秉彝;节义全备兮,古今所稀。日月同其照耀,草木为之增辉。受聘定于金钗,同甘苦于刘箕。惊雷一起兮,鸾凤分飞;诈书一到兮,骨肉分离。虎父设夺婿之策,庶子逞玉殒之威。未央戚戚兮,星月稀稀;渭水滚滚兮,夜色凄凄。将恐将惧兮,惟汝与予;将安将乐兮,汝何以弃?呜呼!哭一声亡妻,云愁雨暗天地怨;叫一声亡妻,鸿雁哀鸣猿鹤啼。哀悃兮诉于火伯,真情兮奏于菩提。今生难再,来世有期。

呜呼哀哉,伏维尚飨。

这篇祭文是忠武公一生中无数篇文章中最用情的一篇,当年就获大汉文联的“年度优秀散文奖”。一时间好评如潮。而后“洛阳文学奖”、“颂扬女性文学作品奖”、“爱情文学经典奖”、“应用文特别奖”等荣誉纷至沓来。而且在此后的两千年中,凡在文风不古之时,一些文学评论家就拿出这篇祭文来说事。秀哥读了这篇祭文后也深为感动,立即传旨追封王会长为孝平皇后,忠武公倍感欣慰。

因这篇祭文被录入《忠武公文选》,在此后的两千年里也给忠武公带来了很多麻烦,让他吃尽了苦头。特别是在历次运动中填写干部履历表的时候,前一百年中,他在“婚否”一栏填的都是“已婚”,原因就是大家读了这篇祭文后,都为忠武公与孝平皇后的爱情所打动,尽管他们没有领取结婚证,但因孝平皇后在忠武公做地下工作的时候给予了无私的援助,他们完全就是一对亲密的“革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