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奋斗在新明朝 >

第237章

奋斗在新明朝-第237章

小说: 奋斗在新明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331章 扮猪吃虎最爽

杜公子慢慢走到李佑面前,十分得意,教训道:“小小年纪,须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李佑还在不能置信的发愣,有一种强烈的反派配角代入感。前一刻还在轻蔑的瞧不起对方,后一刻立即丢了脸面,这不是网文里的通用反派配角模板么?

虽然是个无足轻重的游戏,但从未在这上头输过的他真遇到败阵时,还是感到很丢面子,尤其是在自己的师爷和属下面前。

在杜公子的口水中,李佑忽然悟到,莫非此人之前知道自己必胜?若是如此,就很不正常了。

天下只有他李佑可以在诗词上面有必胜信心,因为他胸中聚集了三百年诗词的精华,任是谁穷其一生也比不过。除了他之外,正常情况下谁敢在不知底细的陌生人前面如此自大?

事有反常即为妖,想到这里,李佑直觉其中必有黑幕!他作出不屑样子道:“这是你和那个什么谢三娘事先串通好的罢?”

杜公子冷哼一声,振振有词道:“你输掉了就道别人是串通的,可笑之极!怕输就不要来这里比试!难道我们高邮人的诗词就一定不如你们苏州人!”

我靠!李佑当即想吐血三升,对结果有所质疑这就转移成地域争端了?此人言辞无耻程度颇有几分他的风采,但功力稍显稚嫩和生硬。

果然周围有几道不善的目光瞄过来。李大人心里不禁感慨道,谁说白龙鱼服扮猪吃老虎最爽?意淫小白书不能信啊!

这时候自报身份无异于自取其辱,不然明天就会传出李大才子败在高邮人手里这类让当地喜闻乐见的流言了。继续和杜公子争辩也毫无价值,看在外人眼里只觉得自己输不起而已。

所以没必要继续在对方的主场纠缠,李佑当即对吴把总吩咐道:“既然彼辈有眼无珠,你去将诗稿要回来,免得辱没了我的诗词。”

等到索回诗稿,没了露底的后顾之忧,李大人就要从高邮营调遣五百大军来这儿捉拿“逃兵”,看那谢三娘招不招真相。顺便还可以检验下高邮营兵的士气斗志和执行力,一举多得。

话说那吴把总费了会儿功夫,从谢家仆役那里要了诗稿出来,到了院中却不见李大人身影,想必是已经到了外面街道上等。

他又出了大门左顾右看,还是不见李大人身影。走了几步,冷不丁的脚底踩到了什么软东西,低头看去,却是一具人身。

再细看后,吴把总大惊失色,地上这个竟然是胡先生!又发现旁边还躺有一人,乃是义哥儿!但李大人依旧不见人影……

糟了!在凉爽的夏末夜风里,吴把总登时汗流如浆。

瞧这架势,李大人必然是被强人劫走了,而且是在他陪同护卫时被劫走的!上司陷于敌手,用军法追究,这他娘的至少要把他撤职发配戍边哪!

朗朗乾坤,黑天星空之下,是谁如此缺德!

从初时的震惊中醒过神来,吴先函把总认识到自己面临职业生涯的最大危机,当即蹲下去伸出手探了探气。还好,地上这二人都只是昏迷过去,不是丧生。

又奋力摇了摇,胡先生悠悠醒来,只是看着吴把总发愣,尚还不知发生了什么。

“怎么回事?镇抚在哪里?”吴把总对胡先生吼道。

“马车……朝东。”胡先生拼命记起昏迷前看到的一幕。

“你去盂城驿看看知州还在不在!我去聚集营兵!”吴把总丢下胡先生,朝着城西门外的兵营飞奔而去。

正当吴把总如火上蚂蚁时,李佑头蒙布袋,不辨东南西北的颠簸着。

自从穿越以来,李大人在人身安全上一直是太太平平的,过着充实而又平安的生活。只有过两次说不上危险的危险,一是在京师国子监险些被围殴,二是险些被某公主一杯酒毒毙。但像今天这样在未知情况下被绑架绝对是第一次……

真是平安的太久了,有点大意啊。颠簸的同时,李佑心里也七上八下的大骂,谁他娘的再说白龙鱼服扮猪吃虎最爽,小爷喷他一脸口水!

昏头昏脑中,听到左边有人开口道:“公子勿慌,我等没有恶意,到了便知。”

有了这句话,李佑略略放心,起码不会当场要他的小命,看样子也不是仇家寻仇。同时也判断出,既然是坐马车,应该不会离城太远,不然在水路纵横的地方长距离运输肯定是行船方便。

不过这些人到底是什么来路?饶是心机百变的李佑也猜不出半点端倪。这次太事起突然了,没有任何征兆,不然以他的多疑和警醒,总该会发现蛛丝马迹。

没有颠簸太久,马车便停住了,感觉只怕连二十里都没有跑出去。

随即布袋子被拿下,李佑睁目环顾,夜晚看不清楚远处,只是眼前有栋宅院大门,挂着一排灯笼,上面有“杜府”字样。

不会和今晚见到的杜公子有关系吧……李佑心里胡乱猜测道。

大门是五开间的宽阔,肯定是大户人家。这里不是城中,但距离高邮城不远,李佑又猜测这家大概是乡间大地主的宅邸。

他正思量间,从小门中迎出位管家模样人物,拱手道:“多有得罪,望朱公子海涵!”

朱公子?看来这些人的确不知道他的身份,李佑想道,自己只有今晚在谢三娘家用了朱辅的假名,估计就是从那时候起被盯上的。

“我家老爷有请!”

可以不进去么……李佑看了看身边十来个绝非善类的彪形大汉,明智的选择了进去,不知道前方是龙潭还是虎穴。

院中灯火通明,让李佑很是奇怪。除非遇到大喜事,一般人家晚上没事绝对不会点这么多灯烛,太浪费了。

进了前院堂屋,那管家对座上之人禀报道:“老爷!带到一位朱公子。”

李佑更奇怪了,听这口气,那老爷并不知道带来的是什么人……好像外面这些手下只是随便抓一个来向他交差似的,而他“朱公子”不幸躺着也中箭了!

一切都显得如此诡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332章 良辰喜时

李佑凝目看去,那杜府老爷面色黑黝,身高体壮,一身绸缎袍子。说是闲居老员外有点不像,样貌隐隐有风霜之色,至少也是年轻时吃过苦头的。

“朱公子,请坐!”杜府老爷开口道。等李佑坐下,他连寒暄也顾不得,迫不及待的问道:“我看朱公子年纪尚小,不知可曾成亲?”

问本官的亲事?李佑乃是玲珑剔透的人物,向来闻弦歌而知雅意,立刻结合近来天子大婚选秀的消息意识到了什么。

这是想要抢他“朱辅”朱公子做女婿?他李佑被抢亲?这说出去简直就是个笑话!不知怎的,李佑脑中仿佛闪过赵良礼大官人和朱放鹤先生拍案大笑的嘴脸。

今日傍晚时,那钦差吴公公一行已经到达了高邮州,按照惯例明天就要宣布禁止民间婚嫁了。所以说,今晚是未婚少女们特别是未婚美貌少女最后的时机……这杜老爷就是为此着急罢。

该怎么回答?一瞬间李佑心里绕了七八转,便知道该如何说了。

今晚杜府好像也真是发急了,看那满院的灯火,分明就是随时准备办喜事,箭已在弦上,不得不发。

如果说这些没什么可怕的,但李佑又想起绑他来的那些人,模样一个个都不似善类。良善人家谁会养那么多狠角色?

他若答一个“已有妻室”,婉拒了招婿好意,难保对方不会恼羞成怒的杀人并就地掩埋?

就是为安全,自报真姓名更是免了。本来抢“朱公子”没有多大事,如果对方知道自己犯下的是劫持官员并强迫嫁女的大罪,会不会一不做二不休的干脆灭口?

看这家很像是个横行乡里的霸道大户,而且千万不要高估这个时代对人命的态度,详情参阅水浒传。

但不吐实情,谎言欺瞒也有不好,自己明明是有妻室的人,若用此欺骗误了人家杜小姐终身会很不好意思……贞节观念总归是受官方表彰的客观存在。招惹处女后患无穷,没有不用负责的说法,这也是李佑穿越以来对闺阁大小姐敬而远之的原因。

自己安全,还是她人的贞节?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不过李佑最终还是压下他那经过官场历练后残存不多的愧疚之心,坚定的选择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便对杜老爷答道:“在下游学四方,尚未婚配。”

不管怎样,先平安度过今晚再说其它罢。

“哈哈哈哈。”杜老爷貌似豪情万丈的大笑道:“如今有一门天赐良缘,朱公子欲听否?”

李佑对自己该扮演的形象渐渐有了定计,既不能表现的积极热情,又不能表现的毫无兴趣,既不能表现的精明厉害,又不能表现的笨拙愚蠢。

于是“朱公子”便拿捏着分寸,装疯卖傻的疑惑道:“此话何来?”

“家有小女与公子年貌相当,足为良配,岂不是天作之合?”

装傻不是能装成真傻,朱公子作恍然大悟状,“近日选秀之事传的沸沸扬扬,杜老爷莫不是为此?婚姻不是儿戏,常言道女怕嫁错郎,此事对贵府小姐一误就是终身,还请杜老爷三思!”

杜老爷不容李佑推辞,“急切之间,去哪里得贤婿?今日南门外谢三娘家的事,就是老夫掏了银子扶持的,专为聚集本地英杰暗中观摩,朱公子品貌出众,百中无一,不必谦虚!更何况,据说你与小儿言笑款款,想必也是小儿看中的人选,故而非你莫属了!”

李佑无语。你儿子是杜公子?我与他言笑款款?你的主意很不错,但你派出人选的眼神未免太瞎了。

不过终于可以确定,今晚谢三娘家的诗词夺美果然是有猫腻的。杜府暗中赞助了银子,再公开打出竞赛诗词的风雅旗号,杜公子便和新花魁双双得名。

还可以确定,八成杜府派出的人员在现场是个暗地里的角色,与杜公子没有直接接触,只见到杜公子很主动的几次找他说话,便误会杜公子选择了自己并深入交谈,深入交谈后仍选择了自己,再次深入交谈。

确实是个令人哭笑不得的误会……

朱公子好心指点道:“选秀这事,小民担忧,杜老爷家大业大又何必忧烦?打通官府关节,又有甚好担心的?”

“唉!公子你有所不知!”杜老爷愁容满面道:“我杜某人忝为族长,全族一万多亩都由老夫代为纳粮,在损耗上与知州不睦,那州官大老爷就等着整治我杜家,又怎会帮我?”

这底层事务李佑还算熟稔,虽然杜老爷说得简单,但他很明白怎么回事,原来这杜老爷也是包税大户。

一般平民百姓去纳粮纳税,被小吏衙役欺负时加收的损耗往往高达三四成,而且还使劲折腾人,而有势力的大户或者士绅去纳粮税时,小吏衙役心怀畏惧,损耗不敢收的太多。

所以在民间很多地方产生了包税的情况,无权无势的小民将自己的钱粮交给大户士绅,再由大户代为上交官府。比如应该缴纳十石并加征三石损耗的,只需给大户十二石,而大户转交给官府时仗着权势只用交十一石。

这样小民得到便利和些许优惠,大户也可以从中收取一二成好处,能够达到双赢。但官府胥吏就不满了,若都像这样,他们的收入从哪里来?

这又是一种衙门和地方大户的博弈,产生矛盾不足为奇,杜家若是包税大户,被知州记恨更不奇怪。

不过这些与“朱公子”关系不大,他再三婉拒道:“贵府大可在乡邻之间找一知根知底者,何必垂青在下。”

“她喜好才貌双全的读书人!周边四处皆是蠢笨粗俗之人,她均看不入眼!时至今夜,还能去哪里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