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皇帝内径 >

第13章

皇帝内径-第13章

小说: 皇帝内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岐伯曰:审察病机,无失气宜,此之谓也。 
     帝曰:愿闻病机何如? 
     岐伯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属 

… 页面 53…

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瘈,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 
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 
躁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 
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 
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故《大要》曰:“谨 
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脏,疏其血气, 
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此之谓也。 
     帝曰:善。五味阴阳之用何如? 
     岐伯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 
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软或坚,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 
使其平也。 
     帝曰:非调气而得者,治之奈何?有毒无毒,何先何后?愿闻其道。 
     岐伯曰:有毒无毒,所治为主,适大小为制也。 
     帝曰:请言其制。 
     岐伯曰: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 
九,制之大也。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坚者削之,客 
者除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缓之,散者收之, 
损者温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开之发 
之,适事为故。 
     帝曰:何谓逆从? 
     岐伯曰: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从少从多,观其事也。 
     帝曰:反治何谓? 
     岐伯曰: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 
先其所因,其始则同,其终则异,可使破积,可使溃坚,可使气和,可使必 
已。 
     帝曰:善。气调而得者何如? 
     岐伯曰:逆之从之,逆而从之,从而逆之,疏气令调,则其道也。 
     帝曰:善。病之中外何如? 
     岐伯曰: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从外之内者,治其外;从内之外而盛于 
外者,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 
中外不相及,则治主病。 
     帝曰:善。火热复,恶寒发热,有如疟状,或一日发,或间数日发,其 
故何也? 
     岐伯曰:胜复之气,会遇之时,有多少也。阴气多而阳气少,则其发日 
远;阳气多而阴气少,则其发日近。此胜复相薄,盛衰之节,疟亦同法。 
     帝曰:论言治寒以热,治热以寒,而方士不能废绳墨而更其道也。有病 
热者,寒之而热,有病寒者,热之而寒,二者皆在,新病复起,奈何治? 
     岐伯曰: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 
     帝曰:善。服寒而反热,服热而反寒,其故何也 
     岐伯曰:治其王气,是以反也。 
     帝曰:不治王而然者何也? 
     岐伯曰:悉乎哉问也!不治五味属也。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 
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 

… 页面 54…

气增而久,夭之由也。 
     帝曰:善。方制君臣何谓也? 
     岐伯曰: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非上下三品之谓也。 
     帝曰:三品何谓? 
     岐伯曰:所以明善恶之殊贯也。 
     帝曰:善。病之中外何如? 
     岐伯曰:调气之方,必别阴阳,定其中外,各守其乡,内者内治,外者 
外治,微者调之,其次平之,盛者夺之,汗之下之,寒热温凉,衰之以属, 
随其攸利。谨道如法,万举万全,气血正平,长有天命。 
     帝曰:善。 

      【大意】 

     本篇讨化六气司天、六气在泉,有正化、有胜复,有标本寒热,有调治逆从、有五味阴阳,有 

制方奇偶,皆至精至微、至具至要之论。其中病机十九条,言之凿凿,颇有见地,对后世影响很大。 

… 页面 55…

                                 示从容论篇 

     黄帝燕坐,召雷公而问之曰:汝受术诵书者,若能览观杂学,及于比类, 
通合道理,为余言子所长,五脏六腑,胆胃大小肠脾胞膀胱,脑髓涕唾,哭 
泣悲哀,水所从行,此皆人之所生,治之过失,子务明之,可以十全。即不 
能知,为世所怨。 
     雷公曰:臣请诵《脉经》上下篇甚众多矣,别异比类,犹未能以十全, 
又安足以明之? 
     帝曰:子别试通五脏之过,六腑之所不知,针石之败,毒药所宜,汤液 
滋味,具言其状,悉言以对,请问不知。 
     雷公曰:肝虚、肾虚、脾虚,皆令人体重烦冤,当投毒药刺灸砭石汤液, 
或巳,或不已,愿闻其解。 
     帝曰:公何年之长而问之少,余真问以自谬也。吾问子窈冥,子言“上 
下篇”以对,何也?夫脾虚浮似肺,肾小浮似脾,肝急散似肾,此皆工之所 
时乱也,然从容得之。若夫三脏,土木水参居,此童子之所知,问之何也? 
     雷公曰:于此有人,头痛筋挛骨重,怯然少气,哕噫腹满,时惊,不嗜 
卧,此何脏之发也?脉浮而弦,切之石坚,不知其解,复问所以三脏者,以 
知其比类也。 
     帝曰:夫从容之谓也。夫年长则求之于腑,年少则求之于经,年壮则求 
之于脏。今子所言皆失,八风菀熟,五脏消烁,传邪相受。夫浮而弦者,是 
肾不足也;沉而石者,是肾气内著也;怯然少气者,是水道不行、形气消索 
也;咳嗽烦冤者,是肾气之逆也。一人之气,病在一脏也。若言三脏俱行, 
不在法也。 
     雷公曰:于此有人,四肢解堕,喘咳血泄,而愚诊之,以为伤肺,切脉 
浮大而紧,愚不敢治。粗工下砭石,病愈多出血,血止身轻,此何物也? 
     帝曰:子所能治,知亦众多,与此病失矣。譬以鸿飞,亦冲于天。夫圣 
人之治病,循法守度,援物比类,化之冥冥,循上及下,何必守经?今夫脉 
浮虚大者,是脾气之外绝,去胃外归阳明也。夫二火不胜三水,是以脉乱而 
无常也。四肢解堕,此脾精之不行也。喘咳者,是水气并阳明也。血泄者, 
脉急血无所行也。若夫以为伤肺者,由失以狂也,不引比类,是知不明也。 
夫伤肺者,脾气不守,胃气不清,经气不为使,真脏坏决,经脉傍绝,五脏 
漏泄。不衄则呕,此二者不相类也。譬如天之无形,地之无理,白与黑相去 
远矣。是失吾过矣。以子知之,故不告之,明引比类从容,是以名曰诊轻, 
是谓至道也。 

      【大意】 

     本篇论述圣人治病循守法度、援物比类、从容中道,不可或乱,上下推求,乃得病本。 

… 页面 56…

                                  阴阳类论篇 

     孟春始至,黄帝燕坐,临观八极,正八风之气,而问雷公曰:阴阳之类, 
经脉之道,五中所主,何脏最贵? 
     雷公对曰:春,甲乙青,中主肝,治七十二日,是脉之主时,臣以其脏 
最贵。 
     帝曰:却念上下经,阴阳从容,子所言贵,最其下也。 
     雷公致斋七日,旦复侍坐。帝曰:三阳为经,二阳为维,一阳为游部, 
此知五脏终始。三阳'阴'为表,二阴为里,一阴至绝作朔晦,却具合以正其 
理。 
     雷公曰:受业未能明。 
     帝曰:所谓三阳者,太阳为经,三阳脉至手太阴,弦浮而不沉,决以度, 
察以心,合之阴阳之论。所谓二阳者,阳明也,至手大阴,弦而沉急不鼓, 
炅至以病,皆死。一阳者,少阳也,至手太阴,上连人迎,弦急悬不绝,此 
少阳之病也,专阴则死。 
     三阴者,六经之所主也,交于太阴,伏鼓不浮,上空志心。二阴至肺, 
其气归膀胱,外连脾胃。一阴独至,经绝,气浮不鼓,钩而滑。 
     此六脉者,乍阴乍阳,交属相并,缪通五脏,合于阴阳,先至为主,后 
至为客。 
     雷公曰:臣悉尽意,受传经脉,颂得从容之道,以合《从容》,不知阴 
阳,不知雌雄。 
     帝曰:三阳为父,二阳为卫,一阳为纪;三阴为母,二阴为雌,一阴为 
独使。 
     二阳一阴,阳明主病,不胜一阴,脉软而动,九窍皆沉。三阳一阴,太 
阳脉胜,一阴不能止,内乱五脏,外为惊骇。二阴二阳,病在肺,少阴脉沉, 
胜肺伤脾,外伤四肢。二阴二阳皆交至,病在肾,骂詈妄行,巅疾为狂。二 
阴一阳,病出于肾,阴气客游于心脘,下空窍提,闭塞不通,四肢别离。一 
阴一阳代绝,此阴气至心,上下无常,出入不知,喉咽干燥,病在土脾。二 
阳三阴,至阴皆在,阴不过阳,阳气不能止阴,阴阳并绝,浮为血瘕,沉为 
脓胕。阴阳皆壮,下至阴阳。下合昭昭,下合冥冥,诊决死生之期,遂合岁 
首。 
     雷公曰:请问短期。 
     黄帝不应。雷公复问。 
     黄帝曰:在经论中。 
     雷公曰:请闻短期。 
     黄帝曰:冬三月之病,病合于阳者,至春正月脉有死征,皆归出春。冬 
三月之病,在理已尽,草与柳叶皆杀,春阴阳皆绝,期在孟春。春三月之病, 
曰阳杀,阴阳皆绝,期在草干。夏三月之病,至阴不过十日。阴阳交,期在 
溓水。秋三月之病,三阳俱起,不治自已。阴阳交合者,立不能坐,坐不能 
起。三阳独至,期在石水。二阴独至,期在盛水。 

      【大意】 

     本篇讨论阴阳类聚、交属相并之理,并以此讨论脉象和证情。 

… 页面 57…

                                 方盛衰论篇 

     雷公请问:气之多少,何者为逆?何者为从? 
     黄帝答曰:阳从左,阴从右,老从上,少从下。是以春夏归阳为生,归 
秋冬为死,反之,则归秋冬为生,是以气多少,逆皆为厥。 
     问曰:有余者厥邪? 
     答曰:一上不下,寒厥到膝,少者秋冬死,老者秋冬生。气上不下,头 
痛巅疾,求阳不得,求阴不审,五部隔无征,若居旷野,若伏空室,绵绵乎 
属不满目。 
     是以少气之厥,令人妄梦,其极至迷。三阳绝,三阴微,是为少气。 
     是以肺气虚,则使人梦见白物,见人斩血藉藉,得其时则梦见兵战。肾 
气虚,则使人梦见舟船溺人,得其时则梦伏水中,若有畏恐。肝气虚,则梦 
见菌香生草,得其时则梦伏树下不敢起。心气虚,则梦救火阳物,得其时则 
梦燔灼。脾气虚,则梦饮食不足,得其时则梦筑亘盖屋。此皆五脏气虚,阳 
气有余,阴气不足,合之五诊,调之阴阳,以在经脉。 
     诊有五度,度人脉度,脏度、肉度、筋度、俞度。阴阳气尽,人病自具。 
脉动无常,散阴颇阳,脉脱不具,诊无常行。诊必上下,度民君卿。受师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