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亲事(完结) >

第121章

亲事(完结)-第121章

小说: 亲事(完结)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氏再不在乎她们的看法,此时也有些坐不住,便问熊氏想不想出去赏花。她才刚助了熊氏,熊氏就不好驳她的意,于是双双站起身来, 欲出门赏花。
  涂氏见状便道:“今儿请大伙儿来,就是赏花的,不如一起去罢。山墙那边有几株,开得尤其好看。”
  主人发话,自然是客随主便,大家一起起身,随涂氏出门,朝水榭那边去。但申氏和颜氏到底嫌弃于氏,没待一会儿就寻了个借口,朝花 圃那边去了。先她们一步出来的孙氏倒是对涂氏的胸脯产生了兴趣,却又不好意思上前去问,便拉着于氏说个不停。
  苏静姗则被熊氏请到了廊下小坐,解答她的疑问。她一面回答熊氏有关文胸和内裤的问题,一面留神去看其他人,见那几位女客无一例外 地都带着羞涩而又好奇的目光打量过涂氏,忍不住在心里偷偷地笑了。
  开席时,涂氏果然悄悄告诉她,别看有些太太夫人们矜持得不得了,其实后来都悄悄地向她打听过苏静姗所送礼物的事,而且都表示,想 尽快地买上一件,试试效果。
  苏静姗感激涂氏替她做了免费宣传,决定为她度身定做几件款式不同的文胸;而涂氏因为文胸而受到众人的关注,正得意,于是便听从了 苏静姗的建议,得闲时让她看一看胸型,以便做出更加适合她的文胸来。
  席间,上了好几道以梅花做成的菜品,苏静姗正细细品尝,却听得孙氏道:“苏七奶奶能送出这样新奇的礼物,想必是个讲究人儿,却怎 么还戴着这样过时的首饰?”
  苏静姗听见她这样说,便抬头朝其他夫人太太们看去,只见她们头上身上所佩戴的首饰,果然与她身上的大不相同。她们的首饰,都是又 尖又长的款式,乍一看,好似牛角;而她所戴的,却是又圆又短,形似鸡卵。原来京城的流行款式,与苏州的大不相同,其实这实属正常的事 情,偏孙氏要拿出来说,真是个讨厌的人呢。
  面对孙氏的挑衅,苏静姗有不下十种的反驳方式,但一想到外面不比家里,而且孙氏公公的职位,比她家公公的要高,不能因为一件小事 就给刘家惹麻烦,这样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刘士衡今后的仕途。
  一想到刘士衡,苏静姗便甚么委屈都能忍了,当即谦卑地一笑,带着些讨好的神色,对孙氏道:“我只不过是个乡下来的女子,哪里懂得 甚么过时不过时,还以为只要金的银的插满头,就叫好看了呢。我看孙夫人这通身的打扮,贵气却又不落俗套,要是能教教我就好了。”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孙氏听了她这番刻意讨好的话,自是高兴,虽然嘴上说着:“打扮也是一门技艺,不是谁都能学会的。”但脸上到 底露出了笑意来,不再去找苏静姗的麻烦了。
  而于氏听说苏静姗也是从乡下来的,看向她的目光便有了亲切之意,席间向她敬了不少的酒。
  苏静姗想着,席间的这几位,不论她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将来可都是她的内衣店的潜在客户,因而拿出了全身解数,左右逢源,把她们 都哄得开开心心。
  席间正热闹,忽闻陈家的小丫鬟来向涂氏禀报:“奶奶,苏七奶奶的娘家二姐来了,要见苏七奶奶。”
  苏静姗的娘家二姐?那不就是苏静初?她不在苏州刘士元家好好待着,却怎么跑到了京城来,而且找到了陈家这里?苏静姗知道,只要和 苏静初沾上了边,一准没好事,因而大惊失色。
  第一百五十七章墙角
  还没等苏静姗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熊氏已是笑着道:“既是苏七奶奶的娘家姐姐来了,不如请进来,一起热闹热闹罢。”说罢又对涂氏道 :“涂二奶奶,你这个做主人的,该不会吝啬一双筷子罢?”
  “怎会!多个人更热闹,我求之不得呢。”涂氏说着,看向苏静姗。
  在众多夫人们探究好奇的目光下,苏静姗不愿让人看了笑话,于是便笑着点了头,讲了几句客套话,然后任由涂氏吩咐了小丫鬟,把苏静 初请到席上来。她想着,苏静初只是在男人面前有些不大检点而已,这里坐的都是女客,想必她不会出丑。
  她所料不错,待得苏静初娉娉婷婷地随着小丫鬟进到饭厅里来时,只见众夫人眼睛一亮,随即都露出羡慕嫉妒的模样来。
  不得不说,即便是到了各地美女汇集的京城,苏静初的相貌仍旧是十分地出挑,加之她今日像是刻意打扮过,蛾眉淡淡,樱唇红红,一件 月白色八宝流云的小袄儿,把她玲珑有致的曲线显露无遗。俗话说得好,要想俏,一身孝,更何况她这身衣裳的肩上,还别出心裁地绣了一枝 红梅,衬得她的脸白里透红,娇艳无比,把席上坐着的夫人们全比了下去。
  礼数上,也无可挑剔,不知是不是因为家中大妇刻意调教过,苏静姗直觉得她举手投足间沉稳了不少,不像个妾室,倒似个正房夫人一般 。不过,照她孤身赴京,并找到陈家来看,这些沉稳不过是装出来的表象而已,骨子里头的轻佻,比起以前只怕更盛。
  涂氏把苏静初安排到了苏静姗旁边,苏静姗便趁机小声地威胁她道:“二姐,我不管你是来作甚么的,只要你给我丢脸,就别怪我不念姐 妹之情。”
  苏静初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道:“你放心。”
  苏静姗半信半疑,但苏静初果真十分地守礼,在席间,别人问话,她就答,不问,就一句话也不多说,一副娴静的模样,赢来不少人的赞 誉。
  熊氏细细打量她片刻,笑道:“照我说,苏七奶奶这位娘家二姐的容貌,咱们在座的谁也比不上。苏杭出美人,真是不虚言。”
  孙氏自认也是个浑然天成的美人,就有些不服气,但与人比美,非她这种身份的人所为,于是便另寻了话题来扳回,问苏静姗道:“我看 令姐梳的亦是妇人发髻,不知嫁的是哪户人家,也是在京城么?”
  因为在苏州,庶女与人作妾乃是常事,因而苏静姗便大大方方地回答道:“她已是嫁与了我们刘家的六少爷作妾室。”
  刘家此次阖府入京的事,在座的夫人们都知道,因而只当苏静初是随刘士元一起到京城来的,于是便没有多问。只有孙氏一副关切的样子 ,继续问道:“苏七奶奶,令姐越过正室夫人前来找你,肯定是有急事罢?”
  此话一出,众夫人看向苏静初的目光,马上就不同了。身为妾室,就算独自去刘府见苏静姗,都不大合规矩,更何况是独自到别人家来找 她。
  孙氏说完,看了看苏静初的神情,满意地住了口,唇角啜着笑,端起了酒杯。
  苏静初搁下了筷子,把双手搁到了膝盖上,苏静姗不等她开口,便小声地制止她道:“不许说你是独自来京的!”
  苏静姗这一威胁,就不知再编甚么理由出来好,愣住了。
  众夫人一见这架势,都悄悄地端起了酒杯,偷瞥这边,一副等着看好戏的模样。身为主人的涂氏连忙出来打圆场,道:“许是她们姐妹俩 有私房话要讲,我们也是有姐妹的人,哪个没有几句悄悄话?”
  是甚么悄悄话,需要逾越规矩,找到妹妹的朋友家里来?此话不但没有平息众位夫人的好奇之心,反而让她们看向苏静初的目光中,更多 了几许探究。
  在座的人中,好奇心最盛的,其实并非孙氏,而是熊氏,只不过她自持身份,是从来不会自己开口,只在桌子底下,用脚尖轻轻地碰了碰 于氏的腿。
  于氏做惯了熊氏的枪,马上会意,出声道:“既是有急事,苏七奶奶还拘甚么俗礼,在座的也都不是外人,你们赶紧寻地方说正事儿去罢 。”说着又对涂氏道:“涂二奶奶,你家的屋子也不少,该拣一间给她们姐俩讲悄悄话的。”
  涂氏既能请到熊氏来观花,自是与她相熟,深谙她的特殊嗜好,因此心里虽然觉得有些为难,但还是把家中符合熊氏要求的屋子在脑子里 都过了一遍,然后对苏静姗道:“花墙那边有空屋,苏七奶奶同令姐若是要谈正事,不如去那里?”
  苏静姗想着,其实隔壁就有空房间,涂氏偏指了距离饭厅较远的花墙,显然是为了她们姐妹间的**着想,于是心生感激,冲涂氏笑了一笑 。但她哪里知道,花墙那边的屋子是有机关的,墙上挂的画,屋角立的镜子,后面都有暗室,直通屋后,以供那些有偷听癖好的人,躲在里头 窃听他人**八卦,而又不被人发现!
  可苏静姗哪里知道这些,她只想着,离席同苏静初对一对口供也好,免得待会儿说岔了嘴,丢了脸面。毕竟苏静初私自进京,不是甚么光 彩的事,万一家中大妇动怒,惩于家法,甚至被卖被休都是可能的。虽然不论苏静初受到甚么样的惩罚,苏静姗都不会心生怜惜,只是一想到 自己很可能会因为这个姐姐的行为,受到旁人的诟病,心里就很不痛快,所以她绝不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想到这里,苏静姗就一拉苏静初,站起身来,对涂氏道:“那就多谢涂二奶奶了。”说完,又对其他人道:“我们下去说说话,马上就来 ,各位先吃着,等我回来再罚酒。”
  她说完,就带着苏静初出去了。
  熊氏看着她俩的背影,眼中透出兴奋的光芒来,不过却甚么都没说,更没有起身。
  于氏洞晓她的心意,搁了酒杯,对涂氏道:“既是赏花,怎能空坐吃酒,合该把席面挪到梅树下去才是。”
  涂氏哪里不晓得她的意思,马上叫来丫鬟,命她们在梅树下另摆一席,以便于氏边赏花边饮酒。
  于氏站起身来,问其他人可愿随她一起出去坐。其他夫人都嫌她乡土气太重,哪里肯随她去,只推说外头冷飕飕的,不愿出去吹凉风。于 氏求之不得,于是独自去了。她去了梅树下没一会儿,便找借口遣退了陈家前来服侍的大小丫鬟,然后带着自己的贴身婢女,悄悄地朝花墙那 边而去。
  158章 事败
  于氏不是第一回做这种偷听的事,因而轻车熟路,径直摸到花墙旁屋子的后门处,朝四周看看无人,便自后门进去,顺着密道,走到左边 的暗室坐下——这间暗室所对应的,是前面房间墙上的一幅画,以她的经验,藏在画后偷听,比藏在镜子后要听得清晰些。
  她刚坐下,便听见外头传来苏静姗怒不可遏的声音,连忙竖起耳朵,专心去听。
  苏静姗是在怒问苏静初:“你是偷偷一个人跑出来的?”
  苏静初点点头,答道:“是。”
  苏静姗气道:“我就知道你是一个人私自来京的,不然怎会越过了六嫂,独自来见我!”
  苏静初用一种近乎讨好的口吻道:“姗姐,我来找你是有事。”
  “你有事关我甚么事?有事找你家正头娘子去!”苏静姗对她一点儿也不客气。
  面对苏静姗的盛怒,苏静初好似没看见一般,仍旧保持着一种谦卑的态度,话语中满含期翼:“我要是能给六少爷生下个儿子,那正房娘 子汪氏也得让我三分——她嫁进刘家足有三年了,也不过养下一个女儿而已。”
  她一个毫无根基的妾室,若能有个孩子傍身,自然是好,不过苏静姗闻言,却用一种怜惜的目光看她,叹着气道:“你当六少爷家的人都 是傻子呢?只怕他家娘子派来抓你的人都已经在路上了!你这一被抓回去,性命都难保,还谈甚么生儿子,做梦呢。”
  苏静初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