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一个伙夫的朝鲜血战 >

第262章

一个伙夫的朝鲜血战-第262章

小说: 一个伙夫的朝鲜血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四十多人,竟然马上下车,往我们方向走来。

估计,他们是想走远一点小便,或者查看一下双连隧道的地形。

我仔细一看,这不是传说中的法国营吗?

更巧的是,浪漫的荷兰人,真是太浪漫了。

走在最前面的,竟然是一位中校。

我知道,这个中校就是荷兰营的营长邓殴登。

荷兰营只有一千人,而且喜欢吃米饭,战斗力极差。

“**,老子正憋得难受!美军我还怕。既然是荷兰营,这不是送上来给我下菜吗?”我笑道。

“连长,我们要打他们吗?”虎子问道。

“对,打荷兰营消消气!快,叫兄弟们别睡了,作好战斗准备!”我急叫道……未完待续。。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286章血战砾平里之359团与377团

更新时间:2012…10…1615:33:14本章字数:8472

1951年2月14日,1时00分。

砾平里。

“荧火虫”飞机再次光临,投下了9个降落伞型照明弹。

巨大的降落伞型照明弹滴着油,不断燃烧着,淡蓝色的光芒将砾平里所有阵地照耀得如同鬼域一般。

美军大炮在一刻不停的向四周的8个小山头轰击。

砾平里就是一个小村镇,为一个半径800米的圆。

村外有一条铁路,村内有二条公路,村西有一个火车站。

东,229高地。

南,望美山。

西,一片水稻田和248高地。

北,凤尾山。

西北,葛芝山。

进村公路两侧小山包群,马山。

美军第2步兵师第23团5000人马,一齐伏在双人散兵坑内和战壕内。

志愿军上半夜的攻击早就结束了。

事实上,是徐国夫率领的二个团,为防止美军逃跑,而沿着公路,“攻下了”几乎只有几个小碉堡的南边几个小山头……

北风呼啸,冰冷刺骨,气温降到了零下近15度。

美军士兵们抽着烟,原地跳着,或者推开铁盖,从散兵坑里爬出来,到别的战友那里聊天。

他们从16时进入阵地,到现在已经10个小时了。

志愿军还没有来进攻。

所有士兵的脚都冻麻了。厚厚的皮裤也结了冰。小胡子也结了冰。

一名士兵在日记上写道:“上帝呀!我们能活到明天吗?”

第2步兵师第23团团长弗里曼上校巡视着阵地。

没办法,他手下这些懒惰的家伙,几分钟看不到他,心里就不安。

“老头子,志愿军会来吗?”一名士兵不安的问道。

“你这个蠢猪!快,把烟熄掉,你想找死吗?”弗里曼上校说道……

“老头子,大炮炮弹不够了,不能打了?”一名炮兵说道。

“打完最后一发炮弹!”弗里曼上校回答道。

“老头子,炮管太热了!”另一名炮兵笑道。

“你***。让炮管融化!”弗里曼上校回答道……

与士兵打闹了一阵之后。

他满意的看着他的防线。

算上最外围的凤尾山和东山。

他的阵地东西是总长为2000米,南北宽约1500米的环形阵地。

核心阵地东西约200米,南北约400米。

砥平里之北,砾平里——骊州24号公路:1营c连

凤尾山:1营a连

预备队为1营b连

无名高地:3营l连

东山:3营i连

东山东南坡:3营k连

砥平里东南侧、京原线铁路两侧:2营e连

砥平里东南侧:2营f连

砥平里和马山之间的丘陵地带:2营g连

防守面积最大的是。法国营营长拉尔夫蒙克拉尔中校率领的1065人,守卫的是砥平里西侧的宽阔的、一片平坦的水稻田。

蒙克拉尔中校头扎红头巾,将法国营1连,配给他的韩军一个步兵连、法国营2连、法国营3连。……)一字排开。2个火力排在两翼。预备队为400人的法军补充连。

法国士兵装备李恩菲尔德4号步枪、毛瑟98k狙击步枪和mp40冲锋枪。

由于弹药全部由美军供应,所以另有一半人持美军配发的m1步枪和m3冲锋枪。

步兵连每个排配备了布伦式轻机枪3挺,30发弹匣或100发弹鼓供弹,射速是每分钟500发。7。7mm维克斯mk1式中型机枪一挺,该机枪使用250发弹链供弹,射速是每分钟500发。

两个重火力排,每排配备mg42式通用重机枪6挺。该机枪使用300发弹链供弹。射速——1200-1500发分,该机枪发出的声音如撕破布一样,所以有个绰号“撕布机”,又因为其射速极高,而称为“枪王”。

每个重火力排配备了一门20毫米单装速射机关炮。这种机关炮高约1米,有两个铁轮子,一根细细长长的炮管。这种机关炮的绰号是“死神的镰刀!”

法国营和美23团2营阵地的分界线,为24a号公路。团预备队为擅长搞侦察、偷袭的超强特种部队游骑兵连105人,和擅长架桥、埋雷的工程连178人。最内层为指挥部,有一个坚固的地堡。

最内层还有重火力。

一个51门各口径的迫击炮阵地。

第37野炮营约翰海克特(johnhector)中校指挥的炮兵营的18门105毫米榴弹炮。第503野炮营b连的6门155毫米的榴弹炮。

第82空防营b连克莱德哈撒维上尉指挥的防空连,其武器是6辆m19双联装40毫米自行高射炮车,4辆卡车牵挂的m16四联装毫米高射重机枪。

剩下的是拿枪的厨师、牧师、电报员组成的后勤战斗分队,炮兵指挥所。

“老头子,回你的指挥所呆着吧?”一名士兵大笑道……

众士兵一阵哄笑……

弗里曼上校注视着四周。

忽然。雪地上传来“咔嚓”、“咔嚓”的声音。

那是志愿军大部队行军时特有的胶鞋与雪地的摩擦声。

“轰隆隆”

志愿军一发指示弹道的黄磷迫击炮炮弹在砾平里中央爆炸……

弹道标示出来后。

在一阵阵的尖啸声中。志愿军42炮兵团的75毫米山炮。迫击炮炮,缴获的105毫米榴弹炮一齐开火。

下半夜,打砾平里的主力,第126师师长黄经耀率领的376、377、378团6000多人的进攻开始了。

砾平里落弹如雨,佛教堂、磨坊、火力站、小学校,所有的民房全部倒塌。

美军士兵惨叫连连。

不过,他们有完好的工事。

所有散兵坑都加了铁盖,除非大口径炮弹直接命中,基本没事。所以美军士兵伤亡不大。

二十分钟之后,志愿军的炮弹打光了。

整个砾平里黑烟滚滚。成了一个瓦砾堆。

“嘀、嘀、嗒,嘀、嘀、嘀!”在一片刺耳的冲锋号声中,志愿军的进攻开始了。

而第119师的徐国夫的上半夜战斗早就打完了。

不过,359团3营总算攻下了一个重要的高地。砾平里之东的228高地,即美军称为229的高地。

激战到3时,志愿军不顾伤亡反复冲杀。

美军终于支持不住。

美军东山的3营i连,凤尾山1营a连全部败退下来……

三个团的志愿军用重机枪、迫击炮掩护,一齐向砾平里核心阵地冲杀而来。

一阵阵尖啸声中,敌人的51门迫击炮发射的一群群迫击炮炮弹尖啸着向志愿军人海打来。

“轰隆隆”、“轰隆隆”

这些炮弹一落地,立即发出惊天动地的爆炸声。

敌人防空连的6辆m19双联装40毫米自行高射炮车,和4辆m16四联装毫米高射重机枪也向志愿军猛烈扫射、轰炸。

敌人的26门大炮一齐开火,炮弹如雨。

其中,敌人的6门155毫米榴弹炮炮弹带着恐怖的、长长的尖啸声。落在志愿军冲锋队伍里。

这种炮弹带有白磷,中弹者立即全身着火。

376、377、378团6000多名战士,冒着敌人的炮火,丢下一片片尸体,没死的无畏的向砾平里核心阵地冲杀而来。

美军核心阵地东西约200米,南北约400米。

前沿,是泼上了水的一片平地。

平地之后,是一排排蜿蜒的屋顶形铁丝网、蛇腹铁丝网。铁丝网下面,是绊式信号灯和密密麻麻的地雷。

铁丝网后面,是14辆坦克。

坦克后面。有密密麻麻的战壕、交通壕、双人散兵坑。

美军立即用轻重机枪、无后座力炮、火箭筒、迫击炮、m1步枪组成交叉火力,猛烈射击。

志愿军战士冲到近前,三个突击连率先出动。

突击连就是敢死队!

突击连冲到近前,由于泼上了水,平地结了冰。战士们纷纷滑到。

战士们被交叉火力打到一片又一片。

冲到铁丝网前,前进不了……

铁丝网前。志愿军尸体堆成了山。

炸开铁丝网,志愿军继续前进……

用人滚开地雷阵,迫近敌坦克……

敌人坦克疯狂开火,志愿军扛着炸药包冲上去……

坦克一辆辆爆炸……

三个突击连伤亡惨重,终于杀到了美军面前。

美军士兵惊慌失措,立即疯狂开火。

“轰隆隆”

“哒哒哒哒哒哒哒”

敌人的散兵坑内,轻、重机枪,卡宾枪、m3冲锋机、m1步枪,勃郞宁自动步枪、无后座力炮、火箭筒也疯狂开火。

子弹、炮弹如飞蝗一般,构成强大的火力网。

缺少重武器的志愿军战士,无畏的一头扑向弹片横飞、子弹如飞蝗的死亡之网。向美军发动一次次进攻……

攻打法国营的是377团。

377团出动一个步兵连,手持卡宾枪,三八步枪,木桶手榴弹,在雪地上低姿前进,不断跃进。

通过冰面,炸开铁丝网,炸掉坦克,志愿军出现在法国营面前。

法军士兵立即疯狂开火。

蒙克拉尔中校恐惧的发现,中国人好象不怕死亡一样,一排排中弹,一排排到下,仍旧往前冲、往前冲。

此时,志愿军377团用重机枪疯狂扫射,火箭筒乱砸,掩护步兵冲锋。

法军三个步兵连的27挺轻机枪,9挺中型机枪开火了,火力排的12挺“枪王”重机枪也以一分钟1200发子弹的速度不断开火。

火力排的2门绰号“死神的镰刀”的单装速射机关炮也以一分钟450发的速度,喷出无数的炮弹,发射手几乎被堆集如山的炮弹壳埋葬了。

双方的弹幕在环形防御阵地内外亮着闪闪发光的大火花。

志愿军血流成河。

忽然,志愿军又一个连加入战阵,他们在雪地上不断爬行。

冲到近前,慌乱中,法军的一个单装速射机关炮射手被志愿军战士用步枪击杀,炮也歪倒了。

志愿军一个班立即冲了上来。

一个法军士兵连忙冲上去,扳正单装速射机关炮。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死神的镰刀”密集的20毫米炮弹,无情的将这个志愿军班的战士全切成了两半……

但法军的阵线已多处被突破,法国士兵快支持不住了……

死伤惨重的377团的志愿军打红了眼,一个连又嚎叫着扑了上来。

牺牲了三分之一的人之后,志愿军战士又冲破了法国营的中线。

“杀,为了祖国!”战士们高喊着口号。

80多名志愿军战士如潮水一样,挺着长长的三八步枪雪亮的刺刀,向法国营2连冲去……

法国营蒙克拉尔中校见势急,急令摇响“警报器”。

刺耳的尖叫声中,法国营2连的士兵一齐高喊道:“camernoe(卡莫洛尼)”。

这个单词是一个墨西哥的一个小村子的名字。1860年,法军外藉兵团的60名士兵在墨西哥卡莫洛尼中伏却全部英勇战死,并杀死了全部伏军。

160名头扎红巾的法国士兵,高喊着“camernoe(卡莫洛尼)”,挺着刺刀反冲了上去。

志愿军杀红了眼,也冲了上去……

双方惨烈的肉搏战开始了……

不一会,肉搏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