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回到天国当附马 >

第286章

回到天国当附马-第286章

小说: 回到天国当附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已经暗暗观察了咸丰许久;他猜测咸丰应该不是那种卑躬屈膝的窝囊废;所以;他也不转弯抹角;开门见山地亮明观点。

“黄元帅是否非常自信一切都已在掌握之中?”咸丰笑了笑;并没有马上回答黄旭的话;反到是这么又问了一句。

“应该是吧。”黄旭更不谦虚;自信地道。

黄旭觉得没有谦虚的必要;他现在更需要的做的是;从气势上压倒对方;让对方不战而降;以此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那么;朕想说;朕可能要让黄元帅失望了。”咸丰镇定自若地道。

“皇上;听你的意思;你是想选择顽抗到底;是吗?这可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害人又害己啊。”黄旭平静地道。

他已经估到咸丰可能会这么说;所以;他也没见有多么失望。

“这么说;黄元帅就没有为朕准备第二条路;真正供朕选择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开门纳降;是吧?”咸丰同样是冷静地道。

而他的冷静却有点出乎黄旭的意外。

是啊;咸丰一点都不慌乱;一副胸有成竹;云淡风清的样子;好象这一切都跟他没什么关系似的;黄旭觉得有点不对;不应该是这样啊。

“没错;既然话已说到了这个地步;本帅也只能承认;皇上只有这一条路可走了。”黄旭痛快地道。

“哈;哈…。。黄元帅;不怕你笑话;朕这人是个贱骨头;朕还真不信邪;朕还非得走那第三条路。”咸丰大声道。

第三条路?黄旭有点愣神了;他还真没想出来;这第三条路会是什么?难道是咸丰在故弄玄虚。

“那;黄旭到是要请皇上指教。”黄旭真是虚心求教。

“指教不敢当;只是说出来就不灵了。”咸丰还卖起了关子。

“皇上不肯说?”黄旭紧逼道。

“其实说与不说;与黄元帅又有何关系;朕教黄元帅一个办法;试一下不就行了吗?”咸丰有点得意;他觉得能在黄旭面前耍耍威风;那是一件多么令人开心的事。

“试;如何试?”黄旭开始觉得自己有点被牵着鼻子走了。

“你就用你说的方法来试一试;看看结果如何?”咸丰到也爽快。

“皇上;我军只要倾力攻城;最后的结果必定是玉石俱焚;皇上可要想清楚了。”不到万不得已;黄旭还是不希望攻城;毕竟城内还有许多无辜的百姓。他不得不再次提醒咸丰道。

“尽管来就是。”咸丰毫不含糊地道。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黄旭知道自己前面说的话就象是放屁一样;咸丰根本没听进去;也就是说;如想拿下这顺天府;他们只能使用武力。

“好;既然皇上已经是视死如归;那本帅就成全你好了。”黄旭明白多说无益;只有亮剑了。

“哈;哈;朕在此恭候黄元帅的大驾再次光临。”咸丰大笑两声;右手朝前一举;摆出送客的手势道。

‘告辞!”黄旭也是一抱拳;调转马头;奔回己阵。

黄旭奔回不久;轰隆隆的鼓声便响了起来;太平军要开始进攻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九章 攻入皇宫

三通鼓罢;张着血盆大口的大炮又被太平军给推了出来;接着是固定的几个动作,填弹;号令兵发布射击命令等等;然后;威力巨大的炮弹便如流星般穿过天际;毫不留情地砸向咸丰所在的宫门楼。。

“大军听令;进掩体。”望着呼啸而来的炮弹;咸丰沉着地道。

原来;咸丰早有准备;他让人在宫门楼上修建了大量的掩体;目的就是为了防范太平军的炮击;有了这掩体的保护;再加上守卫皇宫的本就是最精锐的禁军;所以;太平军这一**炮攻击的效果,没有预想中的好,清军也并未伤筋动骨;最多只是将城墙炸烂了一些而已。

举着伸缩式望镜在后观望战况的黄旭,见到这种情景;也是稍稍有点意外。

“赵先生;咸丰竟然还有此等见识;竟然懂得修筑掩体,真是不简单!”黄旭不由赞叹道。

“掩体?”赵小锋有点愕然地道,他显然是不明白黄旭所用的这个新名词是啥意思。

“掩体嘛,就是用来躲避炮弹攻击的地方。”黄旭解释道。

他这才省起,这时代的人应该对掩体的概念还领悟的不是很透彻,也难怪赵小锋会有点茫然。

赵小锋先是皱了皱眉;然后又摇了摇头;接着用一种比较怀疑的口气道: “据属下所知;咸丰虽不是昏庸;但也算不上是精明强干的明主;充其量也就是普通罢了;所以;这种应对之策绝对不可能是咸想出来的。”

“不是咸丰;那又是谁?僧格林沁应该不擅长使用火器攻击;惶论想出防御之策;这就让人有点头疼了;难道清军中还有其他能人?”黄旭也颇感诧异地道。

黄旭等人并不知道咸丰已将僧格林沁与恭亲王都囚禁了起来。

“属下也想不能。”赵小锋低声道。

“既然想不通;咱们就不必要再为此事烦恼;直接拿下清廷的皇宫;一切自己真相大白;而且,即使不用大炮;咱们也能攻陷皇宫。”黄旭自信地道。

黄旭还真不相信了;没有大炮;他们就不用攻城了;以前没有大炮那时;他们不照样是攻城略地;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吗;有大炮固然好;没有大炮;还有精锐的太平军将士;这才真正是太平军的安身立命之本。

“也只能这样了。”赵小锋也点头道。

没有了大炮;只能是说是少了一样攻城的利器;并不是说就不能攻城了;正如黄旭所说;攻城不仅仅是依靠大炮之威;最后的决定性力量是太平军的那些英勇的将士们。

况且。大炮虽然不能杀伤敌人,却还能掩护太平军进攻,也并非是一无是处。

“赵先生;命令保平安;全力攻城;在必要的时候;动用所有的轰天雷;我就不信攻不破这皇宫。”黄旭眼中闪过一丝坚毅之色;断然下令道。

“是。”赵小锋恭敬地道。

很快,命令便被送到了保平安手中。

保平安接令之后;立即整军;准备再次向皇宫发起冲击。

“军师;元帅将令已下;下面就看咱们兄弟了。”保平安兴奋地道。

黄旭让他主攻;足见对他的重视;所以;他一定要尽力将这皇宫拿下。

“失去了大炮之利;咱们攻起城来就没那么容易了。”李鸿章有点忧心地道。

没有炮火打头阵;那太平军将会多死不少人;这是谁也不愿意见到之事。

“军师;你就不要再想大炮的事了;咱现在是攻城要紧。”保安平道。

保平安是将军;一将功成万骨枯;要成就将军之事业;死人就是免不了的;再说了;他见到的死人还少吗;所以;他早就练就了一副铁石心肠;他不怕死人多;却怕耽误了正事;完不成黄旭交给他的任务;他可不象李鸿章这些文人;瞻前顾后;忧柔寡断;婆婆妈妈。

“唉;想到又要牺牲好多兄弟的性命;总是觉得心有不安。”李鸿章叹口气道。

文人生就一副慈悲心肠,这就是为什么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因为秀才好谋而不能断,怎么能成大事。

“我也珍惜手下这些将士的生命;但打仗就难免死人;看开些吧。”保平安又道。

“我明白;但心中总是有一些不舒服。”李鸿章似乎仍有无限感慨。

保平安摇了摇头;心中不免认为李鸿章这是书生意气。

“崔敏;进攻!”与李鸿章简单地谈论了几句,保平安便不再理会李鸿章;直接向崔敏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崔敏接令;立即组织人马朝清军宫楼扑去。

前一次;由于准备不充分;再加上人数不多;崔敏在清军手中吃了个小亏;这一次;他是准备充分;兵强马壮;武器精良;士气高昂;他发誓要将场子给找回来。

太平军先是一轮炮击。然后在弓箭手的掩护下;太平军步兵抬着云梯攻向清军把守的宫楼。

宫楼上的清军见太平军来势汹汹;兼且人数众多;很多人脸上都露出一丝怯色。

“弟兄们;咱们已经无路可退;后面就是我们的家;家中有我们的父母妻儿;你们希望看到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吗?”正在这个时候;咸丰的声音在众人耳边响起。

眼见守城的清军面露怯色;咸丰心中清楚;如果再不断然采取措施;清军很可能要不战先败了;所以;他必须做点什么。驱散众人心中的怯意,这才有了上面一段话。

“不;不;我们不愿意!” 巨大的吼声震天动地。

“好;那你们就随朕奋勇杀敌;保住我们的家;保住我们的父母妻儿。”咸丰趁热打铁道。

清军的气势彻底被挑了起来。

“好;好;杀敌;杀敌!”清军的怒吼声一阵响过一阵。

经此一激;清军脸上的惧色已烟消云散;眼中的坚毅之色逐渐凝聚。他们不再恐惧;心中更是热血沸腾;只觉得浑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劲。

咸丰满意地点了点头;他不但是对自己说的话感到满意;而且对清军表现出来的精气神更加感到满意;他能感觉出,这些个将士身上的气势已经攀升了好大一大截。

这些守城的禁军本就是清军中的精锐;无论战斗力与士气都不是一般的清军可比;这在前一段时间与太平军之战中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证明;而之所以他们刚才心中会怯;完全是由于心有牵挂所致;咸丰的几句话却将他们的杂乱给搅了个粉碎;让他们不得不面对现实。

所以;那支清军的精锐之师又回来了。

攻城的太平军眨眼便至;他们以超快的速度将云梯搭上了城墙;高喊着向上冲杀。

守城的清禁军则采用很多种方式;不断地进行还击。

在清军的严防死守之下;太平军的伤亡逐渐加大;但是;太平军的实力的确不是清军可以相比拟的;凭借着人员上的优势;太平军在伤亡增加的同时;攻上城头的太平军也是越来越多。

越往后。情况对清军越是不利。

咸丰将这些看在眼里;但并不惊慌;只是让守城清军尽量顶住。

大坝既然缺了口;那就再也挡不住滚滚洪流;随着太平军不断地扩大战果;更进一步地巩固夺取的城头阵地;清军似乎再也无法挽回最后的败局了。

但是。直到这一刻;咸丰仍然是不慌不忙。

咸丰的不忙却害苦了随侍在他身边的众侍卫;太监;这些人比他急;但他们不比恭亲王;不比铁帽子王;他们没一个敢站出来劝咸丰走的;也只能干着急。

“启奏皇上;宫门已快守不住了;请皇上速速回避。”更可怕的噩耗在匆匆而来禀报战况的守门将领的口中传了出来。

宫楼还未失守;宫门却快失守了;咸丰到是没想到;但他还是不慌。

“请皇上回避。” 众侍卫;太监再也忍不住;一炮过全都跪在了地上。

“慌什么; 慌什么;朕还没大行;你们在慌什么。”望着跪了一地的侍卫;太监;咸丰喝道。

天子一怒;声威震天;谁敢出声。

咸丰一怒;谁都不敢出声。

“好了;起来吧;朕自有分寸;你们尽好自己的本份就行了。”咸丰又看了看地上的众人;一挥手;道。

众人也是一片忠心;咸丰不能太拂人好意。

众人见咸丰并不降罪;都是心中一喜;但想到已在眼前的太平军;他们却又高兴不起来。

“如果你们怕;你们可以先退下去。”咸丰又道。

众人一听;面面相觑;却都不敢动。

“那好;既然你们都愿意留下;那就什么话都不要说;等着就行了。”咸丰道。

“是。”众人领命。

战事仍在继续。

随着崔敏带人跃上城头;咸丰明白;此处宫楼已经失守;留下来已经没有任何意义;直到此时。他才下令撤退。

崔敏远远望着咸丰正带人向内宫退去;便带人在后急追。

此时的太平军大队也入了城;正相互配合着追击清军的残余力量。

咸丰带人撤退到内宫门口;便停了下来;众人不理解他是什么意思;按理说;咸丰应该退入内宫;紧闭这内宫的宫门;方才能拒此死守;但他却在宫门外停了下来;啥意思嘛。

咸丰这一耽搁;尾随而来的崔敏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