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回到天国当附马 >

第457章

回到天国当附马-第457章

小说: 回到天国当附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他们即刻便下令让大军全速开进,一定要追到太平军。与此同时,二人颁下重奖,曰: …

杀敌一人,奖大米一升,杀敌十人,奖母猪一头,杀敌百人,奖黄金十两,大象一头,还官升一级,杀敌千人,奖黄金百两,官升三级。

俗话说得好,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印军听说有重赏,那是齐声欢呼,争先恐后地奋勇向前,似乎觉得那重赏已是囊中之物。

而在印军的前面,那是一处开阔地,看上去就犹如一处天然的战场,场地面积很大,足可以容纳两三百万人在此处交战。

而在开阔的两边,各有一座不算陡峭的小山丘,山丘上长着一人多高的灌木以及一些不知名的杂草,一阵风吹来,灌木与杂草翩翩起舞,让人感到是说出不的清爽惬意。

当然,这事也有例外,也许,在其他人看来,这一阵凉风习来,那必定让人觉得神清气爽,精神为之一振,但对印军来说,却全然不是如此,他们只觉得此时浑身上下热血沸腾,那是有使不完的力气,心都是热的。

他们只要一想起那些在眼前飞舞的奖励之物,就恨不能立即就逮着太平军的尾巴狂砍乱杀一番。

印军有点疯了。

而这五十一万军印军以超出他们平时很多的速度进入到了这处开阔地,而他们的前锋更是已经接近了开阔地的腹地,想来不出一柱香的功夫。他们就应该能越过此地,从而撵上在前逃窜的太平军。

印军的形势看起来很不错,而太平军似乎危险了。

可是,就在此时,起风了…。。

刚开始的时候,那还是微风拂面。但转眼间便是狂风大作,天也开始阴暗了下来,看起来,暴风雨马上就要来了。

正在狂奔的印军见此,都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他们望了望天,觉得今天的运气太差,竟然碰上了这样的鬼天气。

只能说,这雨来得不是时候啊。

不过。他们知道这样的天气不会持续太久,做为印度人,他们很清楚这里的坏天气,那是来得快,去得也快,只要他们能忍耐片刻,这坏天气很快便会过去,而更为关键的是。他们绝对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太平军逃跑,如果真让太平军给跑了。那他们可是要失去了一个天大的好机会。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他们必须把握,虽然雨天作战并非他们所长,而且有着太多的限制,但他们相信他们比太平军拥有更多的优势。

所以。阿里汗和辛格命大军倾力向前,继续追击太平军,务必要将太平军给拿下。

同时,印军也在心里暗自祈祷,但愿这雨不会下得太久吧。

也许天会遂人愿吧。

于是。印军继续向前,展开追击。

当印军再往冲上一段之后,忽然,似有轰隆隆的雷声传来,天也变得更是昏暗起来。

很明显,暴风雨马上就要来了。

可印军却眼皮都没有眨一时,他们是甘冒大雨去追赶太平军,因为,他们还等着去领赏呢。

所以,狂热的印军撒得更欢了。

可是,就在这时,忽然有印军莫名其妙地倒地,接着便是惨叫声响起,然后又是更多的印军倒地,而且转瞬之间就被撂倒了一大片。

而倒下的印军嚎得更欢了。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正在狂奔之中的印军惊呆了,他们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而就在这时,一阵猛喝传来:“敌袭,戒备,敌袭,戒备!”

这阵喝惊醒了处于震惊中的印军,他们这才明白,他们被人伏击了。

然后,现场立即便出现了一丝慌乱,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印军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而不明不白地死去,恐惧在印军之中开始蔓开来。

而身为印军两大巨大的阿里汗与辛格也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他们大喊着让大军不要乱,就地寻找掩护,以躲开乱箭的射杀。

与此同时,他们也开始杀人,挥刀斩杀了一些欲带头扰乱军心的印军官,以阻止乱势的进一步扩大,而伴随着这些冒尖的势头被慢慢平息下来,现场的形势也慢慢稳定了下来。

阿里汗与辛格的心中也是松了一口气。

不过,死人的事却仍在继续,如雨点般从两处山丘上射来的乱箭让印军吃够了苦头。

好在这五十一万印军之中也有二十万人号称是精锐,他们临危不乱,正是在他们的带领下,印军这才稳住了阵脚,没有被一通乱箭给直接射垮了去。

而这一通乱箭过后,喊杀声便大起,从开阔地两边的山丘上涌出大量的太平军,他们叫喊着向印军杀来。

原来,在这里伺候印军的正是太平军东西两路大军。

太平军诱敌之计基本上成功了。

而印军见此,这才知道上了当,阿里汗与辛格在震惊之余,大喊着让印军后撤,但此时再撤已经来不及了,从山丘杀来的太平军已经与印军融在了一起,并相互间拼命狠杀起来。

没奈何,为了活命,印军只能被动应战。

但至始至终,这就不是一场对称的战斗,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是这样。

如果从人数上来说,太平军明显是多出印军很多,而从威势上面,印军也处于绝对的下风,而且,印军此时中了伏击,伤亡已是惨重,士气更变低下,原本在整体战斗力上不及太平军的他们更是有些不堪,而多重差距相交,最后造成双方之间不可弥补的综合差距。

所以,在太平军的攻击之下,印军是节节败退,基本上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只能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地步。

如果照此形势发展下去,印军可能真的是要全军覆没于此了。

面对这种情况,阿里汗与辛格也是忧心如焚,但也只能尽力指挥印军反抗。

说实话,他们后悔,悔不该太过于冒进,这才中了太平军的埋伏,都是贪心惹的祸啊。

而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了,他们只能拼,否则,那只有死路一条。

于是,二人凭借着手中的那二十万精锐苦苦支撑着战局。

其实,他们心中还存有一丝侥幸,希望英军可以及时赶来为他们解围。

而太平军一方在拥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没有一丝顾虑,只管大砍大杀,他们倾尽全力的狂杀之下,印军是死伤累累。

此时的战场上,汇集了一百多万大军,场面宏大,气势恢宏,但生与死的考验却在不住地上演。

印军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拼命与太平军作战,因为他们不拼命,就只有死,而太平军为了达成既定目标,他们也必须倾尽全力,因为,他们来就是为了杀人的,不杀人如何能赢得战争。

所以,双方都为了自己的目标努力。

可是,这死的人也越来越多。(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四章 一面倒的战斗

一方是为了斩尽杀绝,一方是为了求得一线生机,所以,双方都是倾尽全力地搏命厮杀。

但是,毕竟太平军的整体战斗比印军强出很多,而且人数上占有绝对的优势,所以,这一轮毫不留任何余地的狠杀让印军付出了相当惨重的代价。

半个时辰不到,印军已经付出了十多万人的代价,这哪里是普通的厮杀,完全是不计一切的屠杀,太平军对印军的屠杀。

不过,这样的屠杀却在情理之中,因为这是这一场印中之战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当然,也不是说没有办法阻止这样的屠杀,那就是彻底放弃,举手投降,但是,这却是印军以及他背后的宗主国,英国所绝不能容忍的。

所以,这最后的结果的只能是战,而战的结果就是死人,死很多的人。

因果循环,一环扣一环,就是如此的奇妙。

而交战双方在死伤累累的情况下,不,应该说印军在死伤累累的情况下,仍然没有放弃,他们还是在拼命抵抗,但抵抗的强度已经弱了很多,一来,人数上的减少直接造成了战斗力上的减弱,二来,太平军手段之雷厉风行,以及他们不留任何余地的狠杀,让印军逐渐开始胆寒,这对印军整体的士气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间接地让印军的战斗力开始呈现下降的趋势。

此消彼长之下,太平军占据的上风越来越明显,而按照这种情况,恐怕要不了多久,他们将这五十一万印军全歼于此也并非不可能,这不是梦。

而印军此时却并不好受。他们现在是尽量能撑多一刻便是一刻,因为他们现在已经没有太多的力气来考虑太多其它的事情,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活着。

所以,有些时候,求生的**往往能够胜过力量本身,这种信念最能激发的是身体的本能。而本能一被激发,那最后的力量展示就能更加的持久。

随着战斗的更加深入,印军现在也许唯一剩下的就是由这种潜能激发的本能力量了。

照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印军已经支持不了太久了,因为他们将潜能都发挥了出来,那还能坚持多久呢?

太平军显然对印军的变化是一清二楚的,他们一直以自身强绝的战斗力对印军施加着巨大的压力,他们就是要用这种压力来压垮印军。

也许再过多一个时辰,战斗就要结束。太平军将在这场大战中取得完胜,这对太平军来说,那就是最完美的结果,而现时的一切都在朝着这个结果发展。

而现在是战斗最为关键的时候,印军已现出强驽之末的迹象,如果印军中一旦有谁最先开始顶不住,那他就会是触倒多米诺骨牌的第一根稻草,紧接着。所有一切便将会化为乌有。

因为,紧张的神经一旦崩溃。那恐惧会象瘟疫一般迅速地传染,直接摧毁印军的最后一丝信念。

也许这场伏击战一开始,结果就已经注定,以强打弱,还是伏击,除非有奇迹发生。否则,那结果将会是板上钉钉,不可改变。

而事实的发展也正如这种预测一般,正朝着那预知的结果迈进。

但阿里汗和辛格却不愿就此认输,他们指挥印军拼命防守。以求能拖一刻就是一刻。

况且,他们对当前局势的严重性看得是非常清楚的,心中虽紧,但一股求生的信念却让他们不敢随意放弃。

除此之外,他们心中还有着那么一道执念。

他们相信,蒙哥马利一世与华莱士所率的英军一定会在某个时刻赶来,而只要英军一来,与他们内外夹攻,也许局势就会大不一样,尽管不敢奢望能扭转败局,但英军如能助他们一臂之力,想必最后逃出生天也并非是没有可能。

而正是有这股执念在,阿里汗和辛格这才会率领印军苦苦支撑。

他们同时也在心中焦急地祈祷英军要早点来到才好。

而没有任何情感的屠杀仍在继续,上了战场,每一个人,那都不再会是带有感情的动物,而是变成了一台机器,一台杀人的机器。

战争的冷酷往往会将人内心深处最冰冷的情感展现的淋漓尽致。

搏命仍在继续,屠杀仍在继续,反抗仍然存在,不到最后一刻,双方都不想放弃。

喊杀声仍然是震耳欲聋,尸体如被收割的稻草般倒下了一地,鲜血已将大地染红,这一切伴随着那些伤者的哀鸣声,让战场似乎变成了幽冥地狱一般。

欢迎来到人间的炼狱,这就是这场战斗最真实的写照。

时间过得很快,那预定的一个时辰将至,一切都将会有结果。

阿里汗和辛格很心焦,他们一直苦等的英军这最后一根稻草直到现在却仍是无影踪,恐怕真的悬了。

“首相大人,事已危急,怎么办?”辛格急躁地道。

辛格内心的焦急可想而知。

他与阿里汗都是将左手握着指挥刀的刀柄,手上青筋突起,一副随时准备战斗的样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