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崛起-第3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请代我向小过说声对不起,也许是我误会了她,那天说了过分的话语,请她原谅。”
“你……”
李仙蕙本打算责骂杨守文一顿,可是这话到了嘴边,却不知如何出口。
她犹豫了一下。幽幽叹了口气。
“把东西送进来吧。”
随着她一声令下,院子外走进来一群婢女,抱着被褥,拎着包裹。
“裹儿听说你病了。担心你在诏狱里不习惯,所以让我给你送来被褥。不过,我看你也没什么大碍,倒是挺自在的……杨青之,你说你。本来好好一桩喜事,却被你闹成这副模样。如今祖母非常生气,父亲也对你恨之入骨,你好自为之。”
婢女们走进屋中,把屋里的被褥换下来,铺上新的被褥。
还有那婢女在房间里摆上了香炉,更点上了一路檀香。这些人进进出出,显得非常忙碌。而李仙蕙则从一个婢女手中接过了一个提盒,放在了屋外的门廊上。
“裹儿怕你寂寞,所以找了些书籍供你打发。”
杨守文面颊抽搐了一下。轻声道:“小过现在怎样?”
“什么小过,是裹儿。”
杨守文笑了,摇摇头道:“在我眼中,只有那个抢我扇子的李过,却不认得裹儿。”
“你……”
李仙蕙指着杨守文,气得说不出话来。
这时候,有婢女过来道:“郡主,都已经打扫好了。”
“我们走。”
李仙蕙一顿足,转身就走。
不过,在庭院门口。她又停下了脚步,看着杨守文道:“忘了一件事,裹儿让我问你,有没有什么话。需要我给你传出去?听说你家里现在很乱,杨司马也赶回来了。”
杨守文想了想,道:“请代我转告家里,就说我一切安好。”
“没有别的话了?”
“没了!”
李仙蕙气得再次一顿足,迈步就走出了庭院。
“榆木疙瘩,真是个榆木疙瘩。”
她嘴里低声嘀咕。身后院门哐当一声关闭,就见那奉宸卫上前把院门锁了起来。
“一个是榆木疙瘩,一个迷了心窍……”
李仙蕙叹了口气,想想接下来的事情,也顿感万分头疼。
这件事,又该如何了结呢?杨守文似乎还是不愿迎娶裹儿,而裹儿似乎对他并未死心。祖母那边一直没有决断,父亲气得让人画了杨守文的像,没事就拿来投射。
母亲沉默,兄长气愤!
这几天,整个东宫的气氛都变得很压抑,让李仙蕙感到很不舒服。
幸亏她已经嫁出去,而且还有自己的郡主府。要不然的话,岂不是要难受死吗?
想到这里,她忍不住再次摇了摇头……
++++++++++++++++++++++++++++++++++
杨守文被收付东城狱,随着时间的流逝,非但没有平息的势头,反而愈演愈烈。
武三思更身陷漩涡之中,有些焦头烂额。
要说,他才是最无辜的一个人。
他是真想让李裹儿做他的儿媳妇,而他的儿子武崇训,也是真想迎娶李裹儿。
只是这郎有情,妾无意,只能化为雨打风吹去。
武崇训在得知了消息之后,气得当天就要闯东城狱找杨守文的麻烦。
不过,武三思还是拦住了他……
他已经成了众矢之的,更被很多人,甚至包括武则天和李显,都认为是他制造的谣言。武三思真的是欲哭无泪,有口难辩。这时候,他万万不能再跳出来,甚至不能和杨守文、李裹儿扯上半点关系。否则的话,他这嫌疑可真就洗刷不掉了。
为此,他苦口婆心,安抚住了武崇训。
不但要安抚武崇训,还不能让他继续留在洛阳,否则不一定会惹出什么事情来。
在杨守文被收付的第十天,武崇训被任命为原州司马,出镇西瓦亭。
那原州位于关中,属关内道所治。
为了这个职务,武三思也是费尽了心思。那原州毗邻京畿,为关中屏障。相比边塞,那里还是安全。但同时又由于那里有不少羁縻州,更聚集了很多胡人,所以治安不好。出任原州司马,即可以保证安全,同时也不缺少建立战功的机会。
按照武三思的想法,只要武崇训在原州老老实实,等风头过了,他会把武崇训再设法召回。
到那时候,估计杨守文的事情也有了结果。
武崇训如果还想迎娶安乐,他武三思拉下脸,也就不会再有任何阻挠。
总之,现在不成!
他武三思这个时候,只能乖乖的装孙子,否则肯定倒大霉……
+++++++++++++++++++++++++++++++
武三思在为日后谋划,杨家同样处于动荡。
武则天对杨承烈的态度倒是没有改变,甚至在杨承烈回到洛阳之后,还正式封他为洛州团练使。
可就算做了这团练使,杨承烈也不可能好受。
他找了很多人,但结果都一样,没有人肯站出来为杨守文求情。
一个是武则天,一个是太子李显……杨守文这次可是把两人得罪苦了,谁敢自讨苦吃?
哪怕后来杨承烈收到了杨守文的口信,依旧不能安心。
为此,他跑去拜访李显。
如果没出这件事的时候,李显一定很愿意和杨承烈发生交集。可是现在,杨承烈数次求见,都吃了闭门羹。李显不愿意见杨承烈,也代表着,他不会原谅杨守文。
“阿郎,若不然,去找找狄国老?”
宋氏见杨承烈愁眉苦脸的回来,忍不住为他出谋献策。
杨承烈苦笑道:“我与狄国老并无交情,又如何开这个口呢?”
“不试试怎么知道?”
杨承烈想了想,觉得也有道理。
于是,他带着吕程志和张九龄前去拜见狄仁杰,可是到了狄府门前,还是吃了闭门羹。
“家父日前染了风寒,不宜见客。”
狄府出面的人,是狄仁杰的小儿子狄光昭。
嗯,就是那个在魏州惹下滔天大祸,后来狄仁杰出门求情,武则天才饶了他性命的狄光昭。
他在府门外,回绝了杨承烈三人的请求。
但是在分手时,他却凑近杨承烈的耳边,用只有二人可以听见的声音道:“文宣不必担心,家父说这件事唯有青之和公主解开了心结,才能够有一个完满的结果。
在这之前,任何人求情都没有用处……家父还说,请你静观其变,不要焦虑。”(~^~)
第四百六十章 越人歌(下)
很显然,狄仁杰看出了一些端倪,却无法明说。
这也难怪,小儿女之间的事情,莫说是他狄仁杰一个局外人,恐怕连武则天在内,也不知道该怎么解决。至于杨承烈一家,做什么都没有用,也只有静观其变。
杨承烈不笨,立刻就听出了这话语中隐藏的意思。
他和狄仁杰没有任何的交情,但是对狄仁杰,却极为敬重。
有狄仁杰这一句话,他总算是松了口气,向狄光昭拱了拱手,也没说什么便告辞离去。
狄光昭送走了杨承烈,返回府中。
他径自到后花园,就见狄仁杰披着一件厚厚的棉袍,正坐在亭中翻看一本书籍。
“父亲,杨文宣走了。”
狄仁杰的气色不是很好,脸上更显出几分病态。
与之年初,还略有些肥胖相比,他而今可真是称得上骨立形销了。
入秋之后,身体一日不如一日,狄仁杰早已经不去上朝,除非有重要的事情,武则天会派人送来府上,一般他都不怎么出门。听到狄光昭的问话,狄仁杰点点头,把书放下。
“三郎,明日让人仿照这书中所述,为我打造一副茶具来。”
狄光昭的目光在书上扫了一眼,便认出那本书,正是杨守文所著的《茶经》。
他犹豫一下,轻声道:“父亲,如今杨家外强中干,杨守文若没有出这件事,可能还有一些前途。而今,杨守文被收付诏狱,杨家只凭那杨承烈,又有什么前途?”
“你是奇怪,我为什么要示好杨文宣吗?”
狄光昭低下头,可是脸上的表情却显现出,他正是这么想的。
“一个杨文宣,还不值得我示好。”
“啊?”
“我要示好的。是那个杨青之。”
狄光昭闻听,顿时懵了。
他疑惑看着狄仁杰,有些不太明白狄仁杰的意思。
狄仁杰笑了,迈步走出凉亭。狄光昭连忙上前搀扶住狄仁杰。陪着他走进了花园。
“三郎,你想一辈子就这样了吗?”
狄光昭一愣,旋即低下头,“能够在父亲膝下尽孝,孩儿怎能不愿。”
他当然不甘心一辈子如此。可不甘心,又能如何?之前,他在魏州惹得天怒人怨,若非老爹舍了脸面向武则天求情,他现在早已经变成了一个死人。武则天已经下旨,贬黜他为庶民,此生不得入仕……这也就是说,他的仕途已经断绝。
“你啊!”
狄仁杰停下脚步,看着花园中凋零的萧瑟,发出一声轻叹。
他指了指狄光昭的心口。低声道:“三郎,论资质,比远胜你二哥;论才学,你也比你大哥强许多。可是,你却不会用心……你若如此,我又怎能放得下心来?”
“父亲……”
“我今已七旬,身子一日比一日差,也不知道还能撑多久。
你大哥,我不担心;你二哥,虽然资质不好。但做事勤勉,如今也算是有些悟了。倒是你……如果我一去,你该如何?我生前能照拂你,难不成死后也要费心吗?”
“父亲。都是孩儿不孝。”
“这是你没有用心啊……只知道一些小聪明。
圣人自执政以来,遇事从来都是杀戈果决,不拖泥带水。可杨守文这件事情……你以为圣人真的是舍不得杀杨守文吗?你想想章怀太子,生前何等受圣人宠爱,可结果呢?圣人对敌人,从来不会心慈手软。之所以没动杨守文。是因为她并没有把杨守文视为敌人。若她真想杀杨守文,只需把他丢进司刑狱足矣……”
狄光昭一怔,旋即露出恍然之色。
“父亲的意思是说……”
“这是圣人的家事,你我不要掺和进去。
虽说这里面也有太子和梁王之间的博弈,但杨守文的生生死死,只在安乐一句话里。
如果安乐公主对他真死了心,他早就死了。
可他现在还活的好好的,也就说明……我有一种预感,这件事最后还会出现转机。这恐怕也是杨守文和安乐公主之间的交锋,圣人现在不说话,也是在等最后的结果。”
说到这里,狄仁杰压低了声音。
“如果杨守文脱困,那今日你说的那些话,就是一桩人情。
而如果杨守文不得脱困……呵呵,我想那杨文宣一家也不会长久,早晚必有大祸。”
说完,狄仁杰又戳了戳狄光昭的心口。
“静下心,好好想想,你我静观事态发展就好。”
狄光昭露出了恍然之色,他连连点头,轻声道:“父亲,孩儿懂了!”
+++++++++++++++++++++++++++++++++
不知不觉,已进入了深秋。
天气越来越冷,特别是到了晚上,已经能够感受到寒冬的气息。
杨守文在东城狱已经有二十天光阴。一开始,他还能耐得住性子,可时间长了,那种难以形容的寂寞,便涌上了心头。这二十天里,除了看书,练功之外,他有更多的时间,去回忆过往。从昌平的虎谷山下,到洛阳的天津桥上,总是会有许多美好的回忆涌来。
他想幼娘,不知道幼娘今在何处。
他思李过,回忆和李过在洛阳相识的点点滴滴。
史书毁人,也是他自己的刻板偏见。今日的结果,对他而言倒也不算什么,只是每每想起他那天在奉先寺说的话语,这内心之中,对李过的愧疚也就加深几分。
正午,阳光明媚。
杨守文坐在院子里,心不在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