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崛起-第3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薄露睁大了眼睛,看着迅速被洪水淹没的碎叶城,脑袋里一片空白。多年的梦想,两代人的努力,十数载的苦心经营……眼看着阿悉吉就要重新崛起,可没想到,被这一场洪水彻底抹去。
“外公,快走。”
鲁奴儿一把抓住呆如木鸡的薄露,飞奔下城楼。
此时,阿芒已经命人打开了城门,并备好了马匹。等薄露下来之后,阿芒二话不说,上前抱起薄露,把他放在马上。
“鲁奴儿,咱们怎么走?”
“往高处,往高处走。”
鲁奴儿话音未落,只听城西方向轰隆一声巨响。
“不好,西城垮了,快走。”
“娑葛呢?”
薄露这时候反应过来,大声喊道。
鲁奴儿也顾不得是否会触怒薄露,一把就抓住了薄露的马缰绳,“外公,娑葛在城内巡逻,肯定会找到安全之所。咱们再不走,可就要彻底陷在这碎叶城了。”
说完,她拉着缰绳就走。
薄露没有再继续反抗,整个人脑袋都发懵,在鲁奴儿和阿芒等人的保护下,冲出城门。
事实上,即便是城外,情况也不是很好。
洪水已经顺着碎叶河谷蔓延开来,大有把整个河谷吞没的架势。
薄露一行人打马扬鞭,在月色中狂奔而去。
在他们的身后,整个碎叶城已经被洪水吞噬……(未 完待续 ~^~)
第五百五十二章 李客的推荐
天,亮了!
洪水渐渐退去,碎叶城重又显现出来。
只是此时的碎叶城,已经全没有早先那西陲重镇的风貌。此前,这座拥有数万常住人口,外加近十万流动人口的城市,此刻却是一片狼藉。洪水退去后,大地泥泞,变成了一片沼泽。行走其上,一个不小心就会陷入泥坑,半天才能脱身。
沼泽中,尸体随处可见。
其中不泛有牛羊的尸体,但更多的,还是人的尸体……
也幸亏碎叶城最近局势不稳,特别是阿勒皮家族的灭亡,使得不少人迁离,也令更多人止步于碎叶河谷外。否则的话,这一场洪水,碎叶城的死伤会更加惊人。
保大军是在正午时才进入碎叶城,那时候的情况,已好转许多。
到傍晚时,杨守文带着黄胡子也抵达碎叶城外。
他抵达碎叶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寻找杨十六和封常清的下落。可是偌大的城市,又该从何处寻找?
幸亏李客突发奇想,提醒杨守文道:“杨君,水淹碎叶城的计策既然是丑奴想到的,那他很可能会猜到,杨君会以这种方式来攻城。所以,他会找碎叶城的高地藏身,而碎叶城地势最高处,便是大清坊……他们并不熟悉碎叶城的情况,所以也找不到更隐秘的藏身之所。所以,弥勒瓷坊对他们可能更有安全感吧。”
“弥勒瓷坊?”
杨守文闻听,顿时醒悟过来。
他连忙让李客带路,一行人匆匆赶到弥勒瓷坊。
才抵达弥勒瓷坊的时候,杨守文也吓了一跳,因为这弥勒瓷坊已经变成了废墟。
好在有李客带路,领着他们找到了后院的地窖。
当初,李客在建造地窖的时候考虑的很周全,把地窖分为两层,上层可以藏人,下层则挖通出去,一直延伸到大清坊外。加之大清坊的地势确实很高,洪水虽然凶猛,但是并没有给大清坊带来太多的损毁,以至于当杨守文他们找到封常清两人的时候,两人躺在烂泥之中,昏迷不醒……好在,都没有性命之忧。
杨守文总算是松了口气,整个人也变得轻松许多。
他把封常清和杨十六抱出地窖,随后便命人把他二人送去治疗,并安置在城外高地……
没办法,碎叶城已经变成了泽国,根本无法入住。
除了大清坊可以驻扎一些人马之外,其他地方……更不要说,城中的房舍十之七八都被大水冲垮。
杨守文显得有些沉默,看上去并不是很高兴。
战争的残酷!
此前,他虽然经历了昌平之战,但结果毕竟是保住了城池。
所以对于这破城后的情形,了解并不充分。从大清坊返回城外驻地的路上,杨守文看到无数从洪水中逃生的幸存者,在废墟中寻找自己的亲人。而那些确定自己亲人已经死去的人们,则放声大哭。哭声,在碎叶城废墟的上空回荡不息……
从城外,传来了苏尔奈吹奏的乐曲声。
那乐曲听上去很是悲凉,让原本心情就不是很好的杨守文,更感到了一种莫名的压抑。
胜利了!
可是说好的喜悦呢?
杨守文没有感受到,内心里只有一种凄然的感触。
“杨君不要如此伤感,其实对碎叶城而言,这也许是最好的结果。”
李客跟随在杨守文的身后,见杨守文的情绪低落,一开始有些疑惑,但很快就明白过来。
对于这位来自洛阳的特使,李客真的是有些看不明白。
他听过杨守文的大名,知道这是个文采飞扬的人;不过在经历了那晚的叛乱之后,他也知道,杨守文同样身手强悍。他可以为了自己的徒弟不顾一切夺取保大军的军权,也能够为了攻破碎叶城,不惜水淹碎叶河谷。但是转过身,却又在为这一场战事中丧命的无辜者流泪、伤感……这位特使,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
李客觉得,杨守文的身上充满了矛盾,令他感受到一种邪异。
嗯,就是邪异!
不过,眼见杨守文兴致不高,李客还是觉得应该加以劝说才对。
“如果薄露站稳了脚跟,整个安西都将处于动荡。
而且,一俟朝廷大军开拔过来,这碎叶城百姓的结局,恐怕会更为凄惨。到时候,朝廷为了威慑安西,肯定会大开杀戒。那时候,这些居住在碎叶城的人们……
现在,城破了,他们看似无家可归。
但实际上,也算是给他们留下了一条生路。只要西域商路不断,河西走廊畅通,这里很快就会恢复生机。你看,那些人虽然流露悲伤之色,但并未失去希望。”
希望?
杨守文停下脚步。
他站在一块空地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们。
片刻后,他转身眺望碎叶河谷……夜幕已经笼罩碎叶河谷,但是那河谷之中,却满是星星点点的火光。人们在寻找亲人的同时,何尝不是在寻找着一种希望?
待来年,这片土地就会重现生机,恢复往日的生趣。
“李君,谢谢你。”
杨守文的心情并未好转,但是已没有此前那种压抑的感觉。
他突然道:“李君,你真不愿意等事情结束之后,随我返回洛阳吗?”
这李客,绝对是一个人才。
他有着非凡的洞察力,同时也有上佳的口才。
这要是在三国或者春秋战国,那就是一个纵横家,一个策士的水准。可惜到了唐代,纵横家和策士的时代已经过去,即便李客有这样的能力,也只能成为一个密探。
但是,杨守文觉得,他的身边也许需要这样的一个人才。
李客犹豫了!
说实话,他有些心动。
但是他同时又是一个内心极其坚定的人,他有自己的目标,更不愿意轻易尝试改变。
不过,李客可以感受到,杨守文是真心在邀请他。
虽然对于杨守文如今在朝中具体是什么状况并不了解,但从杨守文手持太子定命宝来看,他的地位绝非等闲。
李客沉吟片刻后,轻声道:“杨君美意,李客感激不尽。
但是客如今,并不想离开安西。不过,客想要为杨君举荐一人。若杨君得此人,胜客百倍。”
杨守文一怔,似乎没想到李客会给出这样的答案。
他有些好奇问道:“李君,你要为我推荐何人?”
“我有一位兄长,正值不惑之年,才学和智谋胜我百倍。
他著有一部奇书,名曰《长短经》,可惜无人知晓。我正是看了他这部书,才有如今的才学。杨君若能请得他出山相助,相信一定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长短经?
杨守文心里一动,那好奇心也变得更盛了。
《长短经》,我好像听说过。
他前世曾看到过这本书的介绍,说它是一部小资治通鉴。
据说,连太祖也曾点评过这本书,说资治通鉴讲的是阳谋,而长短经说的是阴谋和诡计。
不过,由于前世看过太多这样的介绍,而且很多都是名不副实。
所以杨守文也就看了一下介绍,并没有往心里去。可是没想到,李客竟然认识这部书的作者?
李客的才能,杨守文已经见识过了。
那么他这么郑重其事的推荐,说明那个长短经的作者,的确是有真才实学。同时,也使得杨守文对长短经的内容产生了一丝好奇。他有些后悔,前世忽略了这本书。
“敢问李君,你说的这位奇人,高姓大名?”
“我这位兄长,姓赵名蕤字太宾,号东岩子,是梓州盐亭人氏。”
姓赵,那就没错了!
杨守文依稀记得《长短经》的作者好像是姓赵,但是具体叫什么名字,却记不太清了。
梓州,盐亭?
杨守文默默记住了这个地名。
不过,他旋即又想起来一件事:记得陈子昂好像也是梓州人……圣历元年一别,陈子昂返回梓州便再无消息。
虽然杨守文不太喜欢陈子昂,但那毕竟是一位名人。
梓州,还真是一处人杰地灵,藏龙卧虎的好地方……(未 完待续 ~^~)
第五百五十三章 波斯公主
保大军的大营设立在碎叶城外的高地之上。
这里由于地势较高,所以并未受到洪水的破坏,地面也相对干燥一些。苏弥射以大营为中心,又建造了不少简易的房舍,为的是给那些流离失所的碎叶人居住。
碎叶城已经被攻破了,可麻烦才刚开始而已。
别的不说,单只是安置这些百姓,就是一件非常艰苦的工作。
而这个时候,苏弥射的才干也尽显无疑。他下令从保大军驻地运送粮草和辎重,支援碎叶城的难民。这些粮草和辎重,也是苏弥射十年来积攒下来的家底。
看得出,为了能够在杨守文心中留下一个好印象,他是真的豁出去了!
不过,不得不说的是,如果没有苏弥射,杨守文他们就算是占领了碎叶城,恐怕也会焦头烂额。
“苏弥射将军有心了……你今日这番心意,我会牢记心中。
待碎叶河谷稳定下来之后,我会把将军的功劳如实奏疏朝廷。将军又是凉国公的后人,我也相信,朝廷一定不希望凉国公的后人就此断绝血脉,必会有所考虑。”
杨守文没有把话说死,但也足以让苏弥射开怀不已。
但接下来的话题,就变得有些沉重了。
数万灾民的吃喝拉撒,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虽然苏弥射把保大军的家底拿出来,但说实话,也是杯水车薪。
“杨君,我手中的粮草,最多也只能坚持三天。
三天后粮草一段断绝,这里一定会出现动荡。别看他们现在对咱们感恩戴德,一副尊敬的模样。可如果不让他们吃饱肚子,这些家伙会把咱们今日所做的事情全部抛在脑后……
杨君,我们需要兵马,需要粮食!”
苏弥射心里很高兴,但还是表现出了一个保大军军使的冷静一面。
杨守文眉头不禁一蹙,开始感到头疼了!
这,还真是一件麻烦事……
他扭头向李客看去,却见李客苦笑着轻轻摇头。
很明显,对于这种情况,他也没有更好的主意。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就算李客很聪明,也很有智慧。但他是人,变不出来粮食。
“先坚持一下吧,实在不行,把那些难民每日的口粮减少三分之一,你看如何?”
杨守文苦思冥想,也只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