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隋朝大老板 >

第14章

隋朝大老板-第14章

小说: 隋朝大老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时到了王小胡家,苏游便让他找个干净的铜盆,再盛半盆水来。

“没有?没有你不能找个木盆吗?没有木盆瓦罐也行。”苏游一想也是,如果有铜盆的话,也不至于偷人家的几百个钱了。找来了瓦罐后,王小胡又在几人的催促下把钱放了进去,当瓦罐下面的火烧起来,灌里的水漂起了一层油花,并有浓浓的羊膻味冒出来的时候,大家已经都知道这些钱原本是谁的了。

“王小胡,你还有何话可说?”苏游怒喝一声,就算是傻子也已经知道了结果。

“求大人开恩,求大人开恩。”王小胡显然也已经知道自己大势已去,一下跪倒在地,痛哭流涕地求饶。

“好了好了,之所以来你家断此案,也是因为本官早有大事化小的打算,乡里乡亲的都不容易。也希望你好自为之,不要让本官再次在公堂上看到你。”王小胡一副要痛改前非的模样,也使得苏游气不起来,只缓缓地说道。

说完话后苏游便站了起来向外走去,秦琼表兄弟两也很快追了出来。苏游不待他们说出感谢的话,便微微一笑道,“叔宝,你很不错。希望你能保持下去,长大了报效国家。士信,你也一样。”

苏游说完便潇洒地离开,深藏身与名;只留下两人默然咀嚼着他的话,感到很莫名其妙。

苏游倒不担心他们不知道自己名姓,自己堂堂齐王参赞,只要他们有心,总会轻易打听到的,何苦自己报名做出一副要他们报答的嘴脸呢?——做好事的最高境界是什么?那就是坚决不留名,但,写在日记里。——然后,某一天,被修电脑的人会意外发现,并且不小心传到网上去……

三天后,杨二一行从灵隐寺归来,苏游的感冒也终于痊愈了。而随着他们的回归,朝廷邸报和私信的到来,杨二便听到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刘方大军大破林邑,大隋的版图因此增了一块;坏消息是,归来的王师不到十之四五,他们倒不是战死沙场,而是受南方瘴疠之气所侵,包括刘方大将军在内,大多不治身亡。从生命的角度考虑,早归的李纲只是成为了庶民,但毕竟还是活着的,这也是祸兮福所倚了。

然后,齐郡突然流行一种说话方式,就是把任何事情都分为两种:好消息和坏消息。起初是预报天气的沙弥经常用到,比如:“好消息,今天天气晴朗。”再比如:“坏消息,今天午后要下雨!”——这是这个时代的天气预报,由有关部门监测,商户集资让城里的寺庙承包,寺庙再委派两名僧侣在每天的早晨从城南到城北高声呼喊,以作通报。

后来一些兵士没事便在平日里也常用这种方式说话聊天。比如俩人一块吃饭,甲说:“好消息,我刚在菜里吃到了一块肉。”隔了一会乙说:“坏消息,我在饭里吃出了一粒沙子。”全军上下几乎开口便是好消息坏消息,一时间弄得如果有了不好不坏的消息都没法开口的地步。甚至连一向沉稳严谨的张须陀都跟上了潮流。

那天演练阵法的时候,郡丞大人总结发言如下:

“好消息,我们今天这套阵法大家演练得不错!坏消息,有个别军士的动作不够整齐。好消息,今天齐王说他要亲自来观阵。坏消息,由于齐王身体不适改为卧床休息。好消息,明天我们将继续演练第四套阵法。坏消息,昨夜我夜观天象发现今天可能有暴雨……好消息,我带了伞。坏消息,怎么……下的是冰雹?”

018相聚离开

齐郡遭遇百年一遇的冰雹没几天,杨二便接到了一个长安传来的消息,那时候苏游正在田里面料理他那些刚刚遭受完灾害的向日葵。

事实上,消息只是消息,没有好坏之分。

比如杨二刚刚听说了妃子韦氏父亲去世的消息,看着旁边的女人低声抽泣的时候心里也不是滋味,老丈人韦冲同志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升为民部尚书不足半年,本是前途一片光明的时候却不声不响地离开了;但毕竟,任何消息都有好坏两面,至少他可以借此回归京都了。

最重要的是,不久前苏游发明了算盘和活字印刷术,杨二正为无处献宝而发愁呢,而机会就莫名其妙地来到了他的面前。——这样的消息,究竟是好是坏?

“回长安,当然要最快的速度回去。”杨二下定了决心,看着身边的女人慢慢止住了哭声,只好用手紧了紧她的肩膀。当下便召集众人,许多人纷纷表示愿意追随,毕竟,齐王府里更多的人已经离开京城太久了,似乎,那里才是他们的家。

也有例外的,比如颜师古,而薛道衡也希望在山东之地游荡得久一些,苏游则在两可之间,去也罢留也罢。说起来,他有些不放心自己的向日葵,但两个月的时间,这周边的地区他也几乎游尽了,久留此地也是无聊。

那时候,隋帝杨广正与杨素在宫中钓鱼,两人一边等待鱼儿上钩,一边很随意地聊着洛阳城外兴建西苑的进展情况。杨广听得心情愉悦,手气也自是不赖,不一会便钓了几条上来,不免有些得意,“太仆文武双全,也有不擅长的啊,怎么这么久也不见鱼儿上钩呢?”

杨素本有争强好胜的秉性,听杨广如此说,也没有做为下臣的觉悟,放言道,“陛下虽得了几条,偏都是小的,老臣倒要钓一条大鱼,您没听过有个成语叫‘大器晚成’吗?”

说者无意,听者却有心,杨广一下便想到了姜太公与周文王的江边赌戏了,又见杨素风神秀逸,相貌堂堂,数绺长髯,飘飘如银,恍然有帝王之相。这边正自郁闷,那边已经哈哈大笑道,“真是有志者事竟成,老臣已经得着了。”

杨素弓起鱼竿,一尾金色的大鲤鱼在水面上扑腾,杨素的欢乐,更像是一个得到新玩具的孩子。杨素的童心稍纵即逝,不一会就发现了杨广神色有异,也知自己过于忘形,只好告辞趋出。

苏游也终于下定了决心,看着杨二一行远去的身影,只是希望这样平静的日子可以更长一些。按理说,找寻儿子的最佳时机已经过去,苏游对于京城是没什么留恋的,只是一时又想起净念禅院的梅花来,又害怕自己所熟知的历史重现。——大分裂时代又将来临,大隋的人口在未来的十年里十去七八。

既然已经预知了事情的发生,最好的办法无过于阻止,其次则为补救,但自己可以做得默默无名吗?

“横波,咱们还是回转罢。”薛道衡与李天逸都已经随杨二回都,来时的那些人中只有颜师古了,此时见元褒与张须陀早已回转,又看着苏游愣了半天,只好出声提醒。

“师古,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

“哈哈,你的想法都不老成熟的。不过,又不由得人不佩服。如果说算盘是巧夺天工的话,活字印刷就是神鬼之能啦。”不用说,颜师古知道这两者意味着什么。

“这也是集先辈之大成罢了。”

“恩,你说的,你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的成功来自于你把别人喝酒的时间都用来喝茶,来自于你的自信和甘于寂寞,你说的,不相当士兵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苏游听着他引用自己跟小九青荇他们开玩笑的话,也不辩解,无奈地笑着互相搀扶着上了牛车,解释道,“也没有太夸张,之前流行的算筹太不方便,兄也知道,苏游对术算最是不负的,这也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罢了。至于印刷术,则因为苏游素来懒散,最怕抄书了。小时候也常拓印,遇到好的碑文不免要拓下来,后来发现其实早在两晋时期已有雕版印刷了,只是普及不了,刻反字毕竟是慢,再而容易出错,而活字则只有排版的问题,排完后用锡固定,用完了小火化掉锡即可,而字模可以无限使用。”

“横波说来倒是轻巧,但做事也不是有心就一定能成的。”颜师古说着话,自然想到的是自己的仕途,失败的根源不只是因为有心无力,更可能是有力无处使;机会在于自己能不能掌握,更在于别人会不会给你,“对了,你刚才说有个不成熟的想法?”

“是啊,看着眼前大好春guang,无所事事总觉得是在浪费。”苏游无数次有过这样的感觉,甚至有一年上着学感受到春guang易逝时便立即出去找了份兼职,但后来,每每看到窗外的春guang,却总觉得在工作上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如今虽然没有了前世的冲动,但内心亦会被无所事事所煎熬,有时甚至会骂自己就是社会的蛀虫。

“好在,盛夏就要到来,然后秋天就不远了。”颜师古当然是在说笑,他知道苏游有自己的想法。

“你看,咱们在齐郡盖间书院如何?你教文学,我教术算。”

“这个,与你发明印刷术一样,寒门士子一定会乐意看到,但有利必有弊,此事还需从长计议。”颜师古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虽然皇室的意愿是让更多寒门子弟参与到朝政中以削弱门阀和军阀的影响力,可是,连自己的前途都一片渺茫,又能给教出的学生什么希望呢?

“好了,我也只是设想,决定权还在于齐王,咱们回去慢慢聊吧,咱们多久没好好聚聚了?”苏游灵光一闪,任何时候人才和土地都是最重要的,既然天下将乱,储备人才才是最重要的,无论为了天下还是为了齐王,他相信杨瑓也能意识到这一点。

当然,这些话说起来只是表面理由,事实上,苏游最近想得最多的却是,“如果没意外发生的话,云帆现在已经是小学二年级了吧?”一想到儿子,心里又不免一阵心痛。

“青荇小娘的手艺大概又长进了。”颜师古仿佛已经吃到了美味佳宥,虽然青荇只是个小丫鬟,可是因为有了珠算和烹调的技艺,李天逸等人也习惯地称之为“小娘”了,颜师古当然不是个迂腐的人,不会跟自己的胃过不去,口上奉承人还是会的,何况与苏游相处久了,自然也颇得与下人的相处之道。

青荇仿佛已是齐王府的大厨,平常只给齐王夫妻和苏游烧菜了,当然,她也没有因为私心而私藏自己的技艺,反倒因为时常与齐王府的厨子交流厨艺而得到了府中上下人等的交口称赞。只是此次齐王回长安,府里的人十去**,她又得与新的厨子交流了。

不一会,颜师古已然半醉,但苏游似乎想得更远,或许高度酒的蒸馏技术应该提上日程了,不但是因为苏游喝够了那些酸久,更重要的是高度酒可以用于军队;至少,他没想出有什么比用烈酒更好的消毒品。

颜师古离开后,苏游又想了许多,首先想到的当然是这个时代还有什么是自己可以发明的,他最先想到的竟然是飞艇,《三个火枪手》和《木乃伊》中那种飞艇太拉风了,又由飞艇想到了沼气,不过为了安全首先要制造出气压计,并且没有沼气发电机组的存在,沼气只能用于取暖和做饭而已,但现在并不缺少燃料,木材到处都是,煤炭有待开发,石油则深深地埋藏在两千米的地下,想那玩意不如想想水泥啊马掌啊蒸汽机啊什么的……

苏游又无数改进人民生活的想法,唯一不愿意做的就是改进武器的,因为武器越犀利,战争中死人就会越快,不能说他的想法全无道理,可让他看着活生生的人死在自己制造的武器下,他是绝不乐意的。——其实如果敌对双方战斗力相差悬殊的话,一方会更干脆地投降,战争的损失只会更少,比如二战中美国投下的原子弹。

让苏游意外的是,有个叫何稠的人竟然会制造玻璃,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