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隋朝大老板 >

第359章

隋朝大老板-第359章

小说: 隋朝大老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场战斗在天时上面对高士达军很不利,他们在野外冻了一个多时辰之后早就手足发麻了,而薛世雄的军队行走了这大半天,虽然力气上消耗得比较多,但战斗起来根本就不用热身。

从地利上看,高士达军埋伏在官道两边的坡地上,毕竟战场是他所选,如果没有这个优势就说不过去了。

至于人和上,高士达的乱军虽号称有八万人,但高士达并没有能够指挥八万人的能力,且这八万人的武器装备实在太差了,他们中能够拿上铁制武器的不足一半,能够冲锋的马匹不到三千。。。。。。。

在薛世雄的命令下,前方的士卒顶着盾牌缓缓往后收缩,高士达的乱军则挥舞着刀枪棍棒掩杀而来,可谓声势浩大。

等到真正交战之后,薛世雄军中的鼓声一变,随后便开始了反击。

正式交锋之后,狭窄山坡中间的官道上,高士达选择的伏击地点已化优势为劣势,他的手下虽然人数众多,可要想冲上前去与薛世雄的大军拼杀并非容易的事情。

而以涿郡五虎为首的燕云十八骑带着薛世雄精锐部队已经绕路上了山坡,斜插着径往高士达的大旗杀去。

燕云十八骑在对付契丹骑兵的时候,曾以十八人杀死杀降千余人,由此名声大震;他们与在雁门之围中一战成名的宇文家十三太保一样,往往令突厥人谈之为之色变。

十三太保的成名,是因为他们两次在突厥的数万大军中冲杀,是他们的勇气成就了威名,他们为了解雁门之围,以身殉国。

燕云十八骑却仍然好好地活在这世上,并且冲杀在阵前。

高士达所帅的士卒,战斗力上与燕云十八骑之前对付过的敌人并没有太大本质的差别,或者他们在燕云十八骑的眼中与其他死在他们刀枪下的敌人并没有区别。

燕云十八骑所过之处,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档其锋芒,他们就向一个金刚的钻头,钻入了硬度连豆腐都不足的材料中,而他们身后的一千重骑理所当然扩大着战果。

高士达意识到敌人往自己这边突袭时,甚至都来不及调整战术,很快就与薛万彻的铁枪交战起来,仅仅只是几个回合之后,他的小腹上就中了一枪。

高士达身边的苏烈看着敌人凶猛,拼尽全力挡下了薛万均随后补上来的一枪,急得大喊道,“高大哥,小心!”

大头目王伏宝也早看到了燕云十八骑的凶猛,他急忙赶了过来,当即立断地夹起了伏在马背上已经奄奄一息的高士达,随即向后退去。

乱军和朝廷的军队毕竟是不一样,朝廷的军队多半是高级指挥官战死之后,下级会迅速顶上,战斗继续,可高士达的部队却做不到这一点。

王伏宝和苏烈不但没有继续领兵作战的觉悟,甚至为了救下高士达而第一时间选择了跑路。

兵败如山倒,领导跑路之后,顶在前方的士卒便不知为谁而战、为何而战了。

溃败仅仅只是一瞬间的事,但朝廷的部队对付这些造反的乱军也绝对没有收受俘虏的觉悟,所以他们接下来用了两个多时辰四处追杀这些溃败的敌军。

这一战之后,被偷袭的薛世雄军伤亡在两千左右;而主动出击的一方死伤超过八千人,这个数字是开战前的十分之一,剩下的十分之九则全部溃散,不知所踪。

打扫完战场之后,时间已近二更,薛世雄命令早已疲惫不堪的大军就地安营。

而此时,留守营地的窦建德正在帐中踱来踱去,他的女儿窦红线此刻也一身戎装,陪在他的身边。

窦红线看着父亲心神不宁已近一个时辰,却也不知如何解劝才好,她正在寻思之际,却听外面传来了慌乱的脚步声。

“谁?”窦建德当即站定,抓起案上的佩剑断喝道。

“是我,王铁柱!”急急赶来的王铁柱迅速通了姓名,并且一连把今晚的口令也报了出来。

窦建德记得王铁柱是高士达的亲卫,当即拉开了帘子,也没顾得上王铁柱浑身浴血,而是开门见山问道,“战况如何?”

“大当家,大当家他。。。。。。败了。”王铁柱红着眼睛,有气无力地回答道。

“败了?”窦建德听到这个消息时,脑袋中便是“嗡”地一声,这个消息其实也不是太意外,因为高士达此前已败了无数仗,而他对这一仗也根本不看好。

“那他现在人呢?”定了定神,窦建德很快意识到了自己这个二当家的身份。

得知高士达很快就要回来之后,窦建德先是命人帮王铁柱包扎伤口,自己则带着窦红线等几个护卫迅速往外走去。

刚到寨门时,便见十余骑马不快不慢地走了过来,当先举着火把的正是苏烈;他身后的王伏宝则把高士达抱在怀中,其余高士达的护卫脸上各个如丧考妣。

“大哥没事吧?”窦建德急切地赶上前去,从王伏宝手中接过了昏迷不醒的高士达,同时也意识到自己这问题实在是多余的。

高士达的小腹中了薛万彻的一枪,他身下的衣服早就被从枪眼处流出的血沾湿了。

“哎。。。。。。。”王伏宝此时也不知说什么才好,十余人纷纷翻身下马,跟着窦建德把高士达送回了他的营帐中。

高士达受伤之后便对伤口做了简单的处理,但一路的颠簸使得伤口反复,流出许多血来,他也因此时而昏迷,苏醒后看到围了一圈的兄弟时,他也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了。

“想不到遇此大败,悔不该当日。。。。。。”高士达声音虚弱,显然是为前几日没听窦建德的规劝而忏悔了。

真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窦建德有些尴尬,这个时候并不是忏悔和推卸责任的时候,所以高士达的话还没说完,他便开口说道,“咱们又不是败过一次两次,那次不是几天就能再次拉起上万的兄弟来?大哥,你没事的,我已吩咐兄弟去请最高明的郎中了。。。。。。”

“这一次怕是不行了。。。。。。。建德,我只能寄望于你带领剩下的兄弟替我报仇了。”

高士达说着话,声音慢慢虚弱了下去,窦建德只得重重地点了点头。

高士达的遗言,其实不只是要窦建德替他报仇,更重要的还是把自己的交椅交给了他,这一点所有人都能够听明白。

窦建德不是最早追随高士达的,他长相憨厚,做事也都带着乡绅的惯有的姿态,不紧不慢,似乎从来都没有什么可焦急的事。

正因为这个原因,即便高士达已把交椅传给了窦建德,王伏宝等人心中还是有些不服的,尽管嘴上不会说什么。

窦建德直起了身子,扫了一眼屋中的十余人后,斩钉截铁地说道,“咱们待会就集结兵力,去为大当家报仇!”

“什么?!”

如果不是亲眼看着亲耳听着窦建德说出这番话,屋中的人谁都不会相信这是他说的。

457三百勇士

窦建德突然爆发的血性让王伏宝苏烈等人刮目相看,可光有血性有什么用?无脑的决定只会让众兄弟去流血,这是稍微有些脑子的人都不会答应的。

如今营中能够凑出多少人?满打满算也就三千之众而已。

八万大军刚被打散,窦建德却打算用这三千人再次偷营,这不是飞蛾扑火的节奏吗?

如果不是因为知道窦建德参加造反的经历,王伏宝等人一定以为他是埋伏在这支队伍中的薛世雄的卧底。

看着王伏宝脸上阴晴不定,苏烈终于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担心,“二当家,这样真的好吗?”

窦建德看了看王伏宝,再看向苏烈,语重心长地说道,“定方,官府的人专拣软柿子捏的特性,不用我说你也懂的。如果咱们不主动出击,等到明天一早他们的大军围上来之后,咱们只怕想跑都跑不了了。。。。。。”

窦建德的话,引得王伏宝和苏烈一起点头,其他人也都感同身受。

窦红线对父亲的判断还是心悦诚服的,当即也开口鼓动众人道,“大当家出战虽然受挫,但敌人也损兵不少,再加之他们连日行军,我料他们必定疲惫。此时劫营,定能出其不意!”

听了窦红线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众人都有些羞惭,若不是沉浸在高士达的伤亡中,他们又怎会想不明白这粗浅的道理?

从悲伤中缓过来的王伏宝,带着钦佩地对窦红线点了点头,随即转向苏烈道,“那就干?”

理所当然,听了窦建德父女的一番话,他们已经坚定了今晚偷袭的思想,毕竟这些人都是出来混的;此时若是退缩,就算是活下来又有什么面目在别人面前抬头呢?

高士达已经断了气,众人先是为他停灵,也不说尊窦建德为伍,只以为他报仇为第一要务。

离开高士达的营帐后,窦建德当即便去点齐守城的将士,不过三千人而已;窦建德又在这三千人中挑选出二百八十四人作为敢死队,充做前锋。

接下来便是埋锅做饭,窦建德把养了许久的鸡鸭全都宰了,以做壮行。

在窦建德开始下令到这支三千人的队伍出发的这段时间里,从战场上断断续续逃回来的士卒也有近千人;但窦建德担心影响士气,并让这些人逃回的士卒参与偷袭。

窦建德也并没有瞒着高士达惨败的消息,毕竟这次偷袭薛世雄用的是“复仇”的名义。

哀兵必胜!

窦建德最理想的计划,便是带着这三千士卒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突入薛世雄的大军之中,趁乱为高士达报仇。

然而窦建德驻扎的营地离着七里井还是离着太远了,一百四十里的路程,整整耗费了窦建德等人三个多时辰的奔袭;离着薛世雄的大军还有两里地的时候,天空便慢慢地发亮了,而自己的主力离此还有五里。

窦建德皱着眉头,视线透过树木地枝叶缝隙,掠过山坡,落在两里之外薛世雄军的大营中。

薛世雄的士卒们还在沉睡,整个营地显得异常地安静。

大营的四周并没有修建必要的防护工事,不仅壕沟甚至连拒马鹿角等阻挡骑兵冲击的障碍物都没有;更为夸张的是,大营四周甚至连一个斥候都没有发现,这也是他能率队摸到离对方营地仅两里地的原因。

薛世雄之所以敢如此胆大妄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昨天大败了高士达的八万大军,他怎么都想不到还会有不长眼的区区三千人敢来偷袭。

还有一个原因是自己的士卒们的确是太累了,此前他们不仅仅连续走了好几天,还打了三四个小时的仗,他们实在是累得没有多余的力气按正常的标准构筑营寨了。

薛世雄想的只是在此将就着歇到天明,起床之后就永远离开着是非之地。

若是窦建德的三千士卒能在天亮之前赶到此处,趁黑向薛世雄军的大营发起突袭的话,窦建德的偷袭计划理所当然是完美的,即便薛世雄军中还有一万八千多人,可熟睡中突然遇敌的话也都只是白给。

黑夜中遇到偷袭,往往会在慌乱之下形成炸营,从而一溃千里。

可现在,窦建德紧赶慢赶,还是迟来了半个时辰。

窦建德红着眼死死盯着薛世雄大营上空飘扬的旌旗,不由得露出了绝望。他回过身,看着身后二百八十四名悍卒全身披戴或坐或立,一时也不知说什么才好。

此时此刻,前进就是送死,后退或许能够捡回一条小命。

是大无畏地选择飞蛾扑火以卵击石,还是理智地悄悄退却,这是个问题。

“怎么办?”窦建德只思索了片刻,便把这个问题抛给了眼前的这二百多敢死队,“兄弟们,咱们还是来得晚了,你们说怎么办?”

跟在窦建德身后的这些兄弟,绝大多数都是淳朴的农民,当他们被选入敢死队之后,他们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