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隋朝大老板 >

第364章

隋朝大老板-第364章

小说: 隋朝大老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奈时至今日,除了每每得到杨善会按兵不动的消息之外,薛世雄和王世充却像是人间蒸发一样。

“也该到了啊!”杨侗叹了口气,心中充满了期盼。

仿佛是为了回应杨侗的叹气,内侍匆匆而至,“殿下,大将军段达、太府卿元文都、右武卫将军皇甫无逸三人前来求见。”

“快请。。。。。。。算了,还是本王亲自出迎罢。”杨侗当即站了起来,几位大臣夤夜来访,一定是因为有些事难以决断。

杨侗当然也知自己的斤两,自己虽然此时暂住东宫,同时也是东都之主,可他们心中对自己根本就不服;但自己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给他们背黑锅。

杨侗想到自己的处境时,也会心情郁闷,但他也知现在最重要的是要一致对敌。

只要能够打散对东都有威胁的瓦岗贼,杨侗对他们是完全可以言听计从的。

杨侗虽说要亲自出迎,却也是讲究脸面的,他不会像苏游一样迎到门口,而只是在中庭降阶罢了。

正要论起这个时代的礼节,苏游显然无法与杨侗相提并论,杨侗现在的礼节就已很重了。

本来主人的地位就要高过客人,杨侗这等身份在客厅等就是极为礼貌的态度了;就算极有身份的客人来访,也只是被引进客厅,等着主人来见。

能在中庭台阶下等待臣子,杨侗给的面子是很大的。

元文都、段达等人却没有受宠若惊的神情,反倒是莫名其妙就忽略了杨侗的礼节,见到他之后就低声说道,“殿下,有八百里急报。”

杨侗点了点头,他自然知道东都的城门早在一个时辰之前就关闭了,这急报显然他们已讨论过了。

再急,又能如何?

“进屋说话,请。”杨侗故作镇定,向元文都等人摆了摆手,让进了客厅之中。

坐定之后,杨侗先是命人给几位大臣上茶,这才对坐于上首的元文都问道,“元太府可仔细道来。”

“左御卫大将军薛世雄本率燕地精兵两万来伐瓦岗,四日前在河间七里井被窦建德率盗匪伏击,全军覆没!”元文都小心地把这个消息说了出来,边说边躲避杨侗的目光,好像做错事的孩子一样。

元文都的话音落下之后,整个客厅之中落针可闻,杨侗也再没有刚才的镇定。

杨广所列出的五路大军,杨侗对派出东都的精兵是有些忐忑的,他同时也不太认同让罗士信离开虎牢去进攻敌人;剩下的希望,也就只有杨善会、薛世雄以及王世充罢了。

可杨善会目前正与瓦岗军对峙,在没有生力军的情况下,形势并不算太好。

杨侗能够指望的,也就只有薛世雄和王世充这两路兵马了,他们能够到达东都,派出东都的精兵才有意义。

可现在,王世充的行踪还是三日前得到的消息,那时候他正在谯郡与瓦岗军对峙,胜负未知,而薛世雄竟然就此全军覆没!

杨侗现在实在不知道还能指望谁,他有些失魂落魄地往元文都、段达、皇甫无逸脸上一一望去,最后终于喃喃道,“可有王大将军的消息了吗?”

几个人都不约而同地摇了摇头,杨侗又问道,“诸位来找小王,不知所为何事?”

段达当即开口道,“殿下,我是来请将的。”

“哦?”杨侗也是看过史书的人,对各朝各代的乱世中抢夺兵权的行为很是排斥,此时听说段达想要出兵,却并没有太过放在心上。

段达见杨侗没什么反应,当即有些焦急地说道,“陛下约定的日子已到了,东都适宜马上出兵,夺回回洛仓!这是最好的机会了。”

“元太府和皇甫将军以为如何?”杨侗对段达的执着有些不解,他不用猜就知道这是三个大臣的分歧所在,一问之下果然看到两人都摇了摇头。

按理说杨侗应该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办法否了段达才是,但他对段达之语还是有些感同身受的。

如今薛世雄一路大军已没有了,王世充还能不能来根本就没谱,瓦岗军李密几日前已从襄阳撤军,这明显就是要围东都的节奏啊。

东都一旦被围,若是没有洛口仓这个大粮仓,导致粮食危机那是显而易见的!

“段将军请讲。”杨侗转向段达,淡淡地点了点头,这基本上也就定下了自己的基调。

“如果说瓦岗贼攻击襄阳是想以此为跳板进入汉中,那他们攻克回洛仓就肯定是为了全力以赴进军东都了。俗话说,‘得汉中者得天下’,李密选择攻打襄阳我一点都不觉得奇怪,但我知道瓦岗贼多数是山东人,所以我并不看好李密进入汉中。。。。。。。”段达当即侃侃而谈。

若是魏征在侧,一定会引段达为知己。

当李密一心要攻下襄阳之时,魏征也百般劝解李密,说是今日的瓦岗军和当日的杨玄感的大军并不是一个概念,多半出生在山东的瓦岗军进入汉中的话很可能会水土不服。

李密对魏征的进谏还是很重视的,他之所以一心要拿下襄阳,一来的确是想以此为跳板,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现在的襄阳之主朱粲是个吃人狂魔。

若是能拿下朱粲的话,李密的声望一定能再提高一个档次。。。。。。。

463皇甫无逸

段达分析出的结论,与真实情况并没有太大的差距,杨侗很容易接受了这种说法,元文都和皇甫无逸也深以为然。

段达看着杨侗眼神中的鼓励,继续道,“如今李密撤离襄阳,谁能确定他不是幡然悔悟?瓦岗贼这些天想必也知薛将军和王将军驰援东都的消息了,他们需要分兵应对,这大概也是直到现在都没进攻东都的主要原因。可他们要是得知薛将军全军覆没的话,结果就很难说了;退一步说,就算他们不围东都,再过几日也能在洛口站稳了脚,咱们再想夺回可就事倍功半了。。。。。。”

杨侗听着段达的分析,不住点头称是,无论是瓦岗军围攻东都还是长时间占据洛口仓,都是他所不愿看到的。

段达话音落下之后,杨侗对他赞许地笑了笑,随后看向元文都和皇甫无逸道,“那就是说,咱们必须尽快出兵抢回回洛仓,元太府和皇甫将军以为如何?”

“臣等附议。”段达刚才的分析实在无懈可击,元文都和皇甫无逸并没能提出反对意见。

杨侗虽然对东都着紧,但性子总算是忧犹寡断的,他这会统一了三位重臣的意见之后,却说道,“那咱们再议一议由谁带队,带多少人,何时出发。。。。。。”

段达听了杨侗之语,顿时郁闷起来,刚才说好了是自己请将的,现在还议由谁带队?

心中吐槽了两句,段达到底还是抢在元文都和皇甫无逸开口前说道,“臣愿意领五万精兵于今晚三更出发,必能拿下洛口仓!殿下,事不宜迟,时不我待啊!”

“小小回洛仓,也需要五万精兵攻打吗?杨侗正在思索间,皇甫无逸冷哼起来,遂又站起来向前者请命道,“殿下,臣愿领三万士卒前往。”

段达听皇甫无逸之语,心中恼怒,一时也不知如何反驳才好。

元文都对皇甫无逸这种摘桃子的行为也有些不屑,却也不可能因为与自己原本就政见不合的段达而得罪他。

杨侗见众人皆不言语,当即试探着问道,“那皇甫将军就带三万士卒去抢夺洛口,段将军坚守东都?”

杨侗也知道抢下洛口仓的急迫,但他同样知道坚守东都的重要性,看着皇甫无逸和段达如同竞标一般争夺兵权,他理所当然地选择了需要带兵更少的皇甫无逸。

皇甫无逸有摘桃子的想法,也未尝没有负气的心思,实际上他对抢夺洛口仓一点准备都没有,此时听了杨侗的询问,也只能硬着头皮点了点头。

段达也很快回过神来,在他的计划中,抢夺洛口仓固然用不了五万精兵,但想要用两万人去抢洛口仓就实在有点勉强了,更何况还要在那儿把守?

抢夺洛口仓实在是无奈之举,原本就是吃力不讨好的事,现在皇甫无逸因为与自己置气想要去送死,段达岂能不成全他?

密议结束之后,皇甫无逸如同被赶上架的鸭子一般,只得暂时放弃了安逸的生活,就此点兵去了。

洛口仓是粮仓,与东都的距离只有一百余里,所以皇甫无逸没有准备粮草才出发的必要,但离开东都之前让士卒们吃顿饱饭还是必须的。

皇甫无逸原本打算三更出发,但一顿饭吃下来,时间还是进入了丑时。

意外的吃饭时间让皇甫无逸对行军速度也有了怀疑,担心天亮前未必能到达洛口,于是又开始为士卒们准备了一天的干粮,这一耽误又是半个时辰。

将近丑时三刻,大军才开始走出军营,直往东都的东门而去;如皇甫无逸所料,到得天蒙蒙亮时,他所率领的大军才刚到达石子河。

东都的清晨和石子河的清晨看起来没有什么两样,可东都百姓还是熟睡的时候,石子河畔已经列队数万兵马,在石子河西雁翅排开。

士卒们的脸上少了初出东都的兴奋,多了一分疲惫不堪,他们连夜行军,自是人困马乏

皇甫无逸没有丝毫的疲倦,内心中多的是兴奋和狂躁。

皇甫无逸令士卒们过了洛水,列阵石子河西,三万精兵南北雁翅排开,蔓延河西几近十数里!

看着雄纠纠气昂昂的战阵,皇甫无逸心中就莫名的骄傲和兴奋。

这种威势和军容,又怎是那帮瓦岗贼可能比的?

“大将军,咱们要在此安营扎寨?”刘长恭拍马来到皇甫无逸身边,有些不解地请示起来。

刘长恭之所以有此一问,实在是担心皇甫无逸会在此处安营扎寨,因为上次他和裴元庆带兵赶往洛口仓时,便是再次遭遇埋伏的。

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他可不希望第二次栽在这里了。

皇甫无逸没有听出刘长恭话中的含义,却想起了他上回在此的失败,说到底他的骨子里还是看不起刘长恭的。

刘长恭现在能问出如此白痴的问题,让皇甫无逸很无语,难道他没发现这支队伍没有任何粮草辎重?没有粮草辎重怎么安营扎寨?

皇甫无逸也知此时不好揭人家的旧伤疤,他心中正在措辞之时,却见河对面平地尽处出现了影影绰绰的身影。

瓦岗军,漫山遍野的瓦岗军来了!

皇甫无逸当即长枪一举,高声下令道,“过河背水一战,灭此朝食!”

秦朝末年,西楚霸王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终成霸业。

皇甫无逸却是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

“大将军如此急迫,士卒们饥困交集,只怕不从。”刘长恭心中对瓦岗军有些阴影,但他所言并非没有道理。

刘长恭显然也听说过背水一战的典故,但从未听说自己过河去背水的。

皇甫无逸命令一下,对刘长恭的怀疑顿时大怒起来,“那就命刀斧手准备,不肯过河者杀无赦!”

刘长恭顿时感觉一阵悲哀,想不到皇甫无逸的指挥水平比自己还次啊,可上次又裴元庆救援,这次又能指望谁?

一时之间,旗帜挥动,金鼓齐鸣,一触即发的战争气氛弥漫石子河两岸。

隋军开始快速渡河,先是骑兵而后是盾兵以及弓箭手,石子河一时间激起浪花一朵朵,没有人害怕,也没有人寂寞。

皇甫无逸催马踏入石子河时,看到场面壮阔,顿时想起苻坚投鞭断流的豪情;但他却断章取义,忘了苻坚就是此役败北,一蹶不振!

隋军的骑兵首先到了对岸,随后分散看来把开阔地让给了后面跟上来的盾兵和弓箭手。

刘长恭催马压阵,过河之后望向敌阵时,不由得大惊失色。

瓦岗军从远处缓缓而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