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隋朝大老板 >

第368章

隋朝大老板-第368章

小说: 隋朝大老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加入到围攻瓦岗的行猎中去。

这个商议结果没有让在座的人有任何意外,让他们感觉不可思议的是杨广竟然提议敕封苏游为南中总管以及平高将军,并且让裴世矩亲自前往三山给苏游苏游传信。。。。。。

杨广的提议,并没有任何阻碍,裴蕴等人也知杨广之所以派裴世矩去三山,是因为他担心苏游不接受自己的号令。

事实上,在座诸人无不以为如此,毕竟现在连涿郡的罗艺都自立了,更何况有能力攻破平城的苏游?

苏游或许还没有举起反旗,但他所做的一切无不证明他有了这种意向。

从有关部门接到了将要交给苏游的印信之后,年近七旬的裴世矩开始了说走就走的跑腿之旅。

如今兵荒马乱的,裴世矩想要直接乘船出海显然是不可能的。

毕竟现在的长江已多半被杜伏威控制了起来,他的船只要离开江都,下一步就有可能落入乱贼手中。。。。。。

得了虞世基的指点,裴世矩终于想到了办法,那就是假扮难民,借着三山来接人的船只到达三山。

在裴世矩离开江都,往山东半岛出发的时候,苏游也派出了使者往涿郡而去;理所当然,苏游想的是暂时与罗艺组成战略同盟,并打算对高开道发起攻击。

之所以急着对高开道下手,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因为探矿队找到了露天煤矿的事;——想要安心采矿,显然要把有可能给自己带来伤害的高开道清走。

而选择罗艺做盟友的原因,一来是因为苏游之前与罗艺有过合作,他与罗艺身边的韦挺王珪以及温彦博涿郡五虎等人都有过交集;其次则是罗艺现在的形势很不乐观,且他身边的几位后来的成了突厥人的傀儡。。。。。。。

魏刀儿、窦建德、高开道等人,都不同程度先后接受了突厥人的帮助;罗艺当然也不是完美的,他后来和李渊闹翻之后也接受了突厥人的庇护,这就像那王什么军的跑进外国使馆一样。。。。。。

以上这些都发生再原本的历史中,苏游不知因为自己的加入后这些历史还会不会重演,但他希望自己的同胞少一些卖国贼才好。

不过,就在苏游因为攻破高丽王城而成为天下英雄的时候,苏游也被成为了卖国贼,其中的原因就是苏游娶了突厥始毕可汗的图兰朵公主为妻!

苏游的妻子是来雁北,图兰朵只是苏游的小妾,但这无碍于流言的传播;这个流言早在几年前便被苏云帆预言了出来,但苏游听说时,还是有些郁闷。

若不是因为这个流言,苏游登高一呼,一定应者云集;可他现在若是想号令群雄造反的话,就难免会受到非议了。

苏游一直猜不透,这个流言是杨广传出来的,还是李密?

苏游被成为了卖国贼,刘武周却是自甘堕落。

就在李渊和王宣等人频频对驻扎在定襄郡北的突厥大军骚扰之时,刘武周却与突厥人达成了合作的意向,而他也终于对马邑郡守王仁恭举起了屠刀。

王仁恭在焦虑和不安中过完了除夕,这一天正是人日,也就是正月初七。

薛道衡曾做过一首《人日思归》的诗,“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这些句子,正符合王仁恭现在的心态,他此时刚从睡梦中惊醒,一时竟分不清如今是在梦中还是现实。

突厥兵自年后过来骚扰的次数突然少了起来,王仁恭虽然不知暴风雨之前的宁静,却忐忑不安起来。

王仁恭有些老了,他跟随杨广三征高丽,也带领李世民兄弟冲在雁门之围的第一线;可见多了突厥人的残杀之后,他只想平平安安活下去,安享天年就好。

望着身边的年轻女子,王仁恭觉得之前的许多年都白活了,自己以前东征西讨活地有点傻,享受人生晚了点。

王仁恭看着阳光透过纱窗照进来,满室春光;他只希望今天突厥兵不要来,那就不会有人来打扰他。。。。。。。

正寻思的功夫,王仁恭却突然听到到外边一阵骚乱,有兵士急声道:“刘郡丞,王使君还在休息,您不能进来。”

“我有急事禀告明公,让开。”理所当然,这是刘武周的怒喝。

王仁恭皱了下眉头,觉得刘武周的语气有些不善,他刚坐起来披衣时,却听房门“哐当”一声被人踹开了。

刘武周当先走了进来,他的身后是宋金刚尉迟恭等十数个手下;王仁恭床上的女人大叫一声,紧紧地抓住绣被,满脸皆是惶恐。

“刘武周,你到底要做什么?”王仁恭对刘武周的行为当即点名道姓地怒喝起来,他身上的衣服还没束好腰带,但坐于床畔也自有一股威严。

刘武周面无表情,沉声说道,“武周请明公开仓放粮。。。。。。”

王仁恭当即怒喝着打断了刘武周的话,“你知道自己说的是什么?你想要造反吗!”

刘武周轻叹一口气,“如今百姓饥饿,尸横满道。明公到现在还不肯开仓放粮,导致马邑郡饿死百姓无数,这岂是父母官应该做的事情?”

“你知道自己在和谁说话吗?只凭你今天所言,那就是杀头的罪过。”王仁恭丝毫没有注意到自己形势比人弱,当即反唇相讥起来。

“民不畏死,太守何故以死相挟?我刘武周今日为百姓请命。死何足惜?”

刘武周义正辞严,他身后的手下当即轰然叫好,王仁恭屋外聚齐起来的士卒却是鸦雀无声。

王仁恭顿觉一股凉意直冲脊背。

刘武周一挥手,他身后的宋金刚一把扯住王仁恭地手臂道,“王太守,请!”

“宋金刚,你要做什么!”王仁恭愤然挥手,想要阻止宋金刚靠近自己,又放声高呼道,“刘武周作乱,速来人捉拿!”

除了眼前地十数人冷冷地盯着,王仁恭的呼声竟无人回应。

468十大罪状

王仁恭虽然平日里喜欢沉浸在风月之中,但脑子还是有的。

手无寸铁地面对着有备而来的刘武周等人,王仁恭终于知道了自己的处境,可知道又能如何?

刘武周面相忠厚,却不是个拖泥带水的人,他只一挥手,尉迟恭便上前两步抓住了王仁恭。

王仁恭只是象征性挣扎了一下,宋金刚便拔出了刀,随之往他脖子上砍去。

可怜王仁恭被尉迟恭紧紧抓住手臂,想躲都躲不开,大好头颅顿时落到地上,死不瞑目。

感受到喷往自己脸上的血,尉迟恭怔了一下,这个罪魁祸首当的实在是。。。。。。。

刘武周望着已经死得不能再死的王仁恭,叹息道,“来人,拿着王使君的脑袋去示众。然后开仓放粮。”

宋金刚当即面无表情地拿起了王仁恭的首级,当先出了房间,众人也都纷纷退去,有条不紊。

走了没几步,尉迟恭便听到了一声女子的惊呼从刚才那个房间传来,理所当然,刘武周不会放过王仁恭床上的女子。

刚出得郡守府时,却又一匹快马从城外冲来,马上的骑士正是刘武周的妻弟苑君璋。

刘武周似乎知道苑君璋给自己带来的是什么消息,当即挥手让尉迟恭等人先走,自己却停了下来。

尉迟恭才没离开几步,便听到苑君璋焦急地说道,“大哥,看来咱们计划有变!可汗那面只能支援马匹,不能出兵了。”

苑君璋声音有些急促,刘武周使了个眼色道,沉声道,“咱们先开仓放粮,再说其他。”

大业十三年一月,马邑郡刘武周率领饥民造反,他开仓放粮。

刘武周从饥民中募兵,十天内得兵万余人,马邑郡和雁门郡豪强纷纷附之,又得精兵强将数千人;刘武周自称太守,向各地发檄文,号召河东豪强起兵反隋。

与突厥人正在对峙的李靖听说刘武周起兵后,当即领兵前来平叛,包围了后者辖下的桑乾镇。

无奈李靖手上的兵士,实在连刘武周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又加之刘武周正式向突厥称臣表示归附,并请求突厥援军。突厥随后派出一个万人队配合刘武周向李靖的一千多人发起了反击,李靖见势不好,只得忍气退回雁门。

遭遇这种形势,李靖只得写信给李渊,这预示着李靖和李渊将会迎来第一次合作。

哪知合作意向还未达成,朔方郡鹰扬郎将梁师都随后举起了反旗,紧接着跟风的是金城薛举、榆林郭子和、武威李轨。。。。。。。

以上这些全是镇守一方的朝廷命官,他们不但造反,而且还接受突厥人的援助。

天下岂有免费的午餐?这些人既然受了突厥人的好处,自然就此做了卖国贼,这也是杨广不愿意看到的。

哪知杨广还没消化完西北方向这帮吃里扒外的东西,久在中原腹地与王世充胶着的李密却给了他真正的会心一击。

才刚过完元宵节,李密便发部了讨伐杨广的檄文,历数他的十大罪状,包括弑父、乱。伦、嗜酒、劳民、滥赋、兴役、征辽、滥诛、卖。官、无信等,总之是“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祖君彦所写的这篇《为李密檄洛州文》,可谓文采飞扬,铿锵有力,除了略有抄袭《梁武檄文》的嫌疑外,也算是完美之作。

这位祖君彦也算是富贵子弟,他当初之所以沦落到与苏游孙山等人在东都办报,实在是因为他的父亲在有些黑历史,这就像某个时代中富农子弟与地主儿子没法加入组织一样。

祖君彦的父亲祖珽是北齐仆射,曾杀掉北齐忠臣斛律明月;所以,当薛道衡推荐祖君彦给文帝时,杨坚说,“是那个杀斛律明月人的儿子吗,朕不会用他!”

祖君彦身形矮小,但记性却一点不差,他几经辗转终于有机会把当年杨坚对他的不公正待遇报应到了杨广的身上。

杨坚因为祖君彦的父亲而不用他,祖君彦又何尝不是因为杨广的父亲而怀着私仇?

祖君彦这篇檄文,与陈琳讨曹操、骆宾王讨武则天所写的檄文并称为历史上三大檄文之一,正是因为这样一篇《檄文》,将杨广刻画成了一个人人得而诛之的暴君的形象。

此时,杨广的非死不可吗?或许是,但这并是不因为祖君彦美好的想象力。

杨广的第一大罪状是弑父,这是我华夏自古人。伦第一大罪名,只要栽得上去,肯定是放第一位的。实际上,从杨广继位以前杨坚的几次大赦天下,以及不断召唤群臣来各个安慰,也能表明杨坚深知自己行将就木了,杨广又岂能不知?又何必再背这罪名?

杨广的第二大罪状是乱。伦,祖君彦文中的证据是他逼迫妹妹兰陵公主侍寝而致她于死地,实际的情形是兰陵公主的丈夫柳述与杨广政见不合。

这个罪名一出,各种野史纷至沓来,也有说杨广临幸杨坚宠妃陈丽华的,也有说杨广逼迫杨坚宠妃张丽华的,不一而足。悲哀的是,《资治通鉴》也摘录了野史,写这段历史的时候前后矛盾,漏洞百出。

《隋书》中记载时为晋王的杨广平陈后的事,是去寻找那个亡国败家之君陈叔宝的宠妃陈丽华,还说杨广对其一见倾心,想要纳为己妃。

根据《隋书》记载,是大臣高颖杀了陈丽华,免除了这个祸水。可是对照同样是在唐初编写的《陈书》和《南史》中,却是记载是杨广而不是高颖下命令杀掉了这个女人。《陈书》记载说:“晋王广命斩贵妃,榜于青溪中桥。”《南史》则记载为:“晋王广命斩之于青溪。”

只能说,历史是任意被人打扮的小姑娘,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诽谤者不能在专业技能上胜过他,也就只能在道德上拼命抹黑他。

杨广的第三大罪状是酗酒,实际上批评他“自比商人,见要逆旅”。

由于生活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