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首辅-第8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问题,七天怎么样?”
“成!”唐毅一口答应,“七天之后,我们还在琉璃厂等着,到时候咱们钱货两清!”
“好,我天天让小赖子等着二位爷。”
……
从铺子出来,隆庆的脸都黑了。
君臣两个找了个僻静的茶摊,立刻交换意见。
“唐师傅,你说,宫里的东西怎么流出来的?”
唐毅苦笑一声,“陛下比臣更明白,当务之急,一面是派人把那个铺子盯好了,人不能跑,东南不能损坏。再有陛下该立刻回宫,去查一查,《快雪时晴帖》可是王右军流传世上为数不多的作品,到底是真是假,一查便知。”
“嗯,朕这就去办!”
隆庆突然想起来,“唐师傅,你的那一副字是怎么回事,朕看着的确是您写的。”
唐毅淡淡一笑,用茶水把字润湿了,没一会就启下来一块,接着又是一块,隆庆这才看明白,字是唐毅的没错,被人家给裁开,然后再拼接到一起,工匠的手艺很不错,冷眼看,就是唐毅写的,真是巧夺天工啊!
两个人全都没有欣赏的兴趣,只剩下怒火三千丈!
“这,这到底是谁干的?”君臣两个,一个内阁首辅,一个九五至尊,大明朝最有权势的两个人都被带沟里了,已经不是愤怒的事情了,而是恐惧,彻头彻尾的恐惧!
“陛下,依臣看,这些字多半是出自臣的奏疏,被人裁下来的!”唐毅推测到。
“大胆!”隆庆气炸了肺,“司礼监的那帮奴婢,他们是死人吗?这种东西也能流出来?”
“唉,陛下少安毋躁,臣突然想到我的字能流出来,陛下的御笔只怕也不安全,若是有人假传上命,只怕……”
唐毅没往下说,可是隆庆已经不寒而栗了。
伪造书法往出卖,那是骗钱,要是伪造命令,到处发号施令,岂不是天下大乱?
如此看来,内廷的问题,比想象的还要大。
“唐师傅,朕不能拖延了,他们胆大妄为,难保不会得到风声,销毁罪证,朕要立刻行动,今夜就把他们都拿下!”
唐毅有些为难,“陛下,还是放长线钓大鱼,等查清楚了,再下手不迟,免得……”
“不!”隆庆怒道:“朕宁可错杀,绝不放过,再说了,此等事情,越拖延越是麻烦,很可能永远都查不出真相,这些胆大包天的奴婢,仗着朕宽容,就如此可恶,视朕如无物,不严惩,朕就不配做这个皇上!”
隆庆的火彻底煽起来了,唐毅正色道:“既然如此,陛下,臣以为当急调成国公朱希忠,锦衣卫指挥使陆绎,兵分三路,一路去司礼监,将历年的奏折全都封存,清查有无失踪损毁,一路去银作局,调查历年宫中珠宝等物的制作存储情况,一路掌控二十四衙门,严防互相只想串供销毁证据。”
隆庆思量一下,用力点头,“唐师傅,朕现在只能信任师傅了,司礼监那边让成国公去,银作局让陆绎去,你陪着朕,坐镇乾清宫,朕倒要看看,宫里的硕鼠究竟有多大!”
“臣遵旨!”
从茶摊出来,唐毅立刻下令,四方云动,一张大网彻底张开。
随后他和隆庆直接赶到了乾清宫,皇帝怒气不息,“冯保吗?”
冯保急忙跑过来,“皇爷,奴婢在。”
“去,朕要看看宫里的宝贝,把王右军的快雪时晴帖拿来。”
冯保急忙点头,慌慌张张往外跑,足足过了半个时辰,冯保赶了回来,满脑门都是汗珠,气喘吁吁道:“皇爷拿来了。”
隆庆哼了一声,“说,你是不是给那几个不要脸的奴婢通风报信了?”
扑通,冯保吓得扑在地上,嘭嘭磕头。
“奴婢没有,奴婢真的没有啊,宝库里面东西太多了,奴婢糊涂,找得慢了,请皇爷责罚!”
“哼,巧言令色!”
隆庆一把接过盒子,展开一看,顿时就愣住了。又把唐毅叫过来,看了又看,的确不像是假的,莫非说他们在铺子里看到的是假的?
正在犹豫的时候,朱希忠和陆绎前后赶来,大胖子朱希忠让人抬来一个大箱子,展开之后,里面全都是奏疏,有严嵩的,有徐阶的,也有唐毅的,这些奏疏都有共同的特点,好多字都被挖下去了。
看到这里,隆庆什么都明白了,不光是唐毅的字被假冒了,其他几位大臣也没有跑。
陆绎那边找来了一尊黄澄澄的佛像,当着隆庆给劈开了,铜的!
又拿出一个盒子,里面摆满了翡翠的镯子,就是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们在店里看到的。
“启禀陛下,金佛本是在王府供奉,陛下入主大内之后,金佛被收入宫中,从此之后,没有拿出来,就被换成了铜的。至于翡翠镯子,臣也问清楚了,工匠们制造的数量要比宫中规定的数目多三成,该留哪些,都是负责采办的公公说了算。”
陆绎声音低了三分,“或许,他们把,把好的拿出去卖了,把差一些的留给了宫里。”
“明白了,朕都明白了!”隆庆突然眼前发黑,踉跄着险些栽倒,幸好唐毅手疾眼快,赶紧扶着隆庆,坐在了龙椅上,唐毅转身要去叫太医,隆庆一把抓住了他的胳膊。
“唐师傅,朕没事,朕就是想不通,朕几时慢待了他们,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蟒袍官衣,比之朝廷大员,还要优待三分。朕待他们,当得起天高地厚吧?平时一个个在你的脚下,又是磕头,又是说好话,乖得就像是哈巴狗儿似的,结果背地里把你当猴耍,如此奴婢,简直可杀不可留!”
隆庆一声高过一声,冯保听得真真切切,从头到脚,浑身都凉了。唐毅和隆庆出去转了一圈,回来就要看《快雪时晴帖》,又是检查宝贝,检查奏折,不用问,他们干的那个买卖,准是被识破了,幸好啊,自己没有掺和,不然小命也不保了。
这个唐毅还真厉害,一出手就击中了命门,冯保暗暗心惊,果然不能得意忘形,低调,低调啊!
整整一夜,宫里没有一个人睡得着,司礼监掌印滕祥,秉笔孟冲,陈洪,三个大太监都被囚禁起来。
从司礼监以下,二十四衙门,都没有跑得了,全都被查了一个底朝天。
结果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宫里光是丢的宝贝,在册的就有一万多件,而且其中九成都是隆庆登基之后丢的。
隆庆半瘫在椅子上,脑门盖着冰巾,身边只有唐毅陪着,他是羞愧地不敢见人。
“唐师傅,朕总觉得先帝对待百官奴婢太过刻薄寡恩,谁知道这帮畜生都是欺软怕硬的货色,稍微待他们宽厚一点,就蹬鼻子上脸!真的东西拿出去卖了,给朕都留下了一堆假货,朕天天身在其中,还不自知,朕哪里是皇帝啊,连猴都不如,就被他们耍弄着玩啊!”隆庆悲愤地拍着大腿,强烈的被愚弄感,弥漫心头……
第1014章瓦解内廷第一步
看起来把皇宫的东西盗出去,贩卖换银子,匪夷所思,其实一点也不奇怪。
就拿唐毅执掌内阁来说,高拱以下六大阁老,殷士儋以下六部尚书,加上都察院、大理寺、鸿胪寺、国子监、翰林院等等衙门,上上下下都是唐毅的人,只要内阁一致,隆庆就别想插手外廷。来硬的,有一大帮科道言官,个个都是不要命的。来软的,唐毅、高拱、张居正,哪个不是一肚子道理,能把死人说活了。
外廷如此,内廷何尝不是如此。
滕祥、孟冲、陈洪、冯保等人都是从裕王潜邸出来的,当年苦得不用说,骤然掌权,还能不敞开了捞,偏偏隆庆又是个耳根子软,没有主见的,该拿的他们拿了,不该拿的,也拿了。
他们还不断想着捞钱的路子,想拿下京营,碰了一鼻子灰,想从户部勒索,要面对几大帝师,面对内阁,真的吵起来,就算隆庆也未必帮他们。
那还能如何?
卖东西呗!
隆庆不大兴土木,可是他喜欢给后妃做首饰,一做就是十几万两银子,要知道宫里做首饰和外面不一样。
外面一件精致的首饰,有七八成是工钱,还有银楼铺子的利润,宫里有专门的匠户,要花的只是料钱,别忘了各地还要进贡珍珠,珊瑚,玛瑙,玉石……实际上要花的钱很少很少。
最初有了多余的银子,大家伙分了,后来他们发现只要沾上了宫里的名声,拿到外面,最普通的金镯子,也要身价倍增。
这帮人就每次让工匠多做,然后以质量不合格的名义淘汰,再择机拿到宫外的私店,贩售换钱。
唐毅和隆庆遇到的那种店铺,京城不小百余家,光是滕祥一个人,就弄了二三十家,他当司礼监掌印之前,是个穷光蛋。
爬到了司礼监掌印,前后三年多,在京城置办了五处宅子,手里的存银七八十万两之多。
其他的几位大珰也都差不多,一个个脑满肠肥,胆子越来越大,光是这么捞钱,他们还不满足。
外面不光喜欢宫里的东西,还喜欢朝廷大员的书法作品,想要沾沾贵气。
就拿严阁老来说,他生前就写了不知道多少匾额,很多人都重金相求,徐阶比严嵩收敛,也写了不少。
唐毅柄政之后,下过严令,不准朝中大员题写匾额对联,也不准收取润笔费,否则一律以贪墨论罪。
唐毅身体力行,他从来不给别人写东西,家里管的也严格,轻易不会有书法外流。很多人能得到唐大学士的请帖,都珍藏起来,视若珍宝。
外面因为唐毅的种种神奇,对这位文曲星顶礼膜拜,据说有人开价万金,求他的一幅字而不得。
内廷的这些太监就动起了歪脑筋,司礼监有不少历年的奏疏,除了重要的要存档之外,其余的年节的贺表啊,鬼画符一般的青词,都是前朝的玩意,也没人在意,他们就给翻出来,找到手艺高明的匠人,拼接成一幅幅作品,拿出去卖高价。
不光是唐毅的书法,只要出得起钱,连御笔都能弄到。
要说这帮人就不知道怕吗?
当然不怕了,他们赚了钱,满世界撒,宫里上上下下,都沾了好处,谁去找隆庆说,那不是断了大家伙的财路,想成全民公敌吗?
至于卖到了宫里东西的,谁会满世界嚷嚷,说我家里有宫中的宝贝,那不是找死吗!哪怕打眼了,都只能认倒霉。生怕给你按上盗窃宫中之物的罪名。
还是那句话,只要宫里连成一片,隆庆就是个睁眼瞎。
孟冲是最老实的大珰,他管御膳房的时候,鸡蛋一两银子一个,下面还说祖宗宽厚,向着皇爷呢!
宫里的事情,就是这么操蛋!
只是这些位做梦也想不到,唐毅会找得那么准,带着隆庆出去一趟,就把他们的老底儿都给掀开了。
从昨天晚上,一直到中午,隆庆都没有吃饭,唐毅只能陪着,饿得胃都痉挛了,只能忍着。
隆庆满脸凄苦,“师傅,朕想不明白,为何先帝在日,他们不敢如此猖獗?难道真是朕无能吗?”
真的,你说的没错,比起你老子,你差得太多了……唐毅只能在心里想想,嘴上笑道:“陛下,臣和您说个故事,说宋国有个富人,下大雨把墙浇坏了,他的儿子说,不修,就会有强盗,邻居也这么告诫他。结果他不听,果然被盗了。事后他就觉得儿子聪明,有先见之明,而邻居是坏蛋,有偷盗的嫌疑。”
隆庆笑道:“不就是智子疑邻吗?前些日子,朕还给太子讲过呢!”
“故事虽小,可是道理不小。人总是难免受亲疏远近左右,亲近的人,身边的人,他们说什么就容易采信,远的人说了,反而惹来不快,甚至震怒,陛下您说是不是?”
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