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白话搜神记 世说新语 >

第44章

白话搜神记 世说新语-第44章

小说: 白话搜神记 世说新语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帝、明皇帝,以及王寻、庾亮两公,以宾友相往来呢!”

四十六

王坦之年轻时,江彬做仆射,主管选举事务,内定坦之做尚书郎,有人
告诉他,他说:“自从渡江南来,尚书郎只用第二流人物。哪得考虑到我?”
江听说这话后,马上中止了。

四十七

王述迁调尚节令,接到命令就准备赴任。(他儿子)文度说:“照例应
当推让搪塞一下子。”王述未等他把话说完,就说:“你说我能够担任这个
职务吗?”文度说:“怎么不能?可是谦让是美德,恐怕不能不推让。”王
述很有感慨他说:“既然说能够承担,为什么还要让?别人说你比我强,(看
来)定不如我。”

四十八

孙绰撰写《庾公诛》一文,里面有许多假托的话。完稿后,送给(庾亮
的儿子)庾道恩看。庾道恩看完,很有感慨,立即送还孙,并说:“先父与
你的关系,不至于达到(你在诔文中所说的)这样。”

四十九

王濛请求出任东阳令,简文帝不同意。后来,王病危,临终前,简文帝
悲叹说:“对于这件事我将对不起仲祖。”于是仕命他做东阳令。王濛说:
“别人说会稽王傻,真是傻!”

五十

刘简做桓温的别驾,后又做东曹参军。因为为人刚直,不受重视。有次
曾听读颁布境内的文书,刘简未发一言。桓温问:“刘东曹怎么不发表意见?”
他回答说:“说了也不能用。”桓温听后也未见怪。

五十一


刘惔、王濛一同出门,天色已晚尚未进食。路上有认识的普通老百姓送
来饭食,菜肴很丰盛。刘辞谢不受。王说:“暂且充饥,何必坚辞?”刘说:
“这些小人都不可与他们结缘。”

五十二

王修龄在东山,生活很贫苦。陶胡奴做乌程县令,送去一船米,他不肯
收。并且告诉陶说:“王修龄如果饿肚子,自然会去向谢仁祖要吃的,不需
要陶胡奴的米。”

五十三

阮裕(在成帝崩后)前往山陵,经过都城时,殷浩、刘惔处一概未去。
事情办完,就回会稽。殷、刘等人(闻讯)都去追赶他。他也知道这些名流
必然会追来,就兼程速去。到了方山渡口,众人已追赶不及。刘惔叹息说:
“我若到会稽,只得停泊在安石渚下,不敢靠近思旷身旁。说不定他会举起
手杖打人呢!”

五十四

王濛、刘惔和桓温同到覆舟山游览。喝够了酒后,刘伸脚架在桓温颈上,
桓承受不住,用手拨开。回来时,王对刘说:“他难道会做出凶横的样子对
别人吗?”

五十五

桓温问桓子野:“谢安预料谢万必败,为什么不劝谏他?”子野答道:
“想必是谢万不好冒犯。”桓温板起面孔说:“谢万是个不顶用的庸才,有
什么严颜厉色不易冒犯的!”

五十六

罗君章有次曾到别人家里,主人要他和座上的宾客一块聊聊天,他回答
说:“我认识的人已经够多了,不麻烦你再这样。”

五十七

韩康伯在病中,拄着手杖在庭前随便散心。看见谢家人人富贵,车子轰
隆轰隆地来来往往,叹着气说:“这又与王莽时期有什么不同!”

五十八

王文度做桓温长史,桓为儿子求婚于文度的女儿。文度答应回家请示父


亲。既已回家,文度父王述由于爱怜文度,虽长大,仍然常常抱着他坐在膝
上。文度因此乘便把桓温求婚的事说给王述听。王述听了大发脾气,把文度
推下膝去,说:“我讨厌看到你,你发疯了吗?却害怕桓温的面子过不去,
一个大老粗,哪可把女嫁他!”文度只好回答桓温说女儿早已许配了人家。
桓说:”我知道了,这是令尊不肯罢了。”后来桓温的女儿嫁给了文度的儿
子。

五十九

王子敬几岁时,去看他家里的门客赌博。见胜负未分,就说:“南风不
竞”。(按:语出《春秋左传》,意思是南边的输定了。)门客们轻视他是
个小孩,就说:“这位郎君可以说是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意思是,你
怎能看得准呢?)王子敬瞪眼说:“远的比不上荀奉倩,近的有愧于刘真长。”
(意思是:除此两人,其余都不放在我眼里,知道吗?)于是甩一甩袖子离
开了。

六十

谢安听说羊绥很好,托人致意要他来见,羊绥始终不肯登门。后来做了
太学博士,因事见到谢安,谢安立即用他做主薄。

六十一

王羲之和谢安一同访问阮裕,到门口,王对谢说:”你我应当共同推重
这位主人。”谢说:“推重别人正自难啊!”

六十二

太极殿落成,王子敬当时做谢安长史,谢命人送匾去要王题写。王有不
平之色,对来人说:“可丢在门外。”谢后来见到王,说:“写了挂上殿去,
如何?从前魏朝韦诞这些名人,也是亲自去做的。”王说:“所以魏朝的江
山坐得不久。”谢安认为这是一句名言。

六十三

王恭想请江卢奴做长史,早晨去拜访江,江还睡在帐中。王坐下,不敢
立即开口,许久才说出来意。江没有作声,只叫人拿酒来。自己喝了一碗,
也不请王喝。王边笑边说:“哪能一人独饮?”江说:“你也要吗?”叫人
斟酒给王。王喝完,趁机离开。未出门,江叹着气说:“一个人自己衡量自
己,本来就很难啊!”

六十四

孝武帝问王爽:“你比你老兄怎样?”王答说:“风流秀出,臣不及恭;


至于忠孝,哪能让人胜过自己!”

六十五

王爽与太傅司马道子在一起喝酒,太傅喝醉了,称王为“小子”。王说:
“我过世的祖父和简文帝是布衣之交,过世的姑姑和姐姐,都是皇后。怎么
有‘小子’之称?”

六十六

张玄和王建武先不认识,后来在豫章太守范宁处相遇。范叫两人一块聊
聊。张正襟危坐,王对他看了又看,许久不说话。张大失所望,便要离开。
范宁反复劝他留下,竟不肯停住。范是王的母舅,责备王说:“张玄是东吴
知识分子中的佼佼者,而且知遇于当时,现在弄成这个样子,我真不明白是
为什么?”王建武笑着说:“张祖希如果想和我做朋友,应该来找我才是。”
范宁于是派人赶快去通知张玄。张随后便衣冠整齐地来见王,举杯共话,宾
主双方没有愧色。


雅量第六

雅量,指气量恢宏,能宽容。也包含视死如归的精神在内。是魏晋
风度所表现的特点之一。



豫章太守顾劭,是顾雍的儿子,劭死在任上。其时,顾雍召集不少属吏,
正在下围棋。外面通报说有信使到,却没有儿子的书信,他神色虽然不变,
但心里已经清楚是一回什么事。紧紧地捏着拳头,指甲掐进掌中,鲜血沾满
了坐垫。等客人散了,才叹气说:“自己比不上延陵季子的高明,怎能象卜
子夏一样,哭儿子哭瞎了眼睛,卒致受到曾参的责备呢!”于是,敞开胸怀,
排遣悲哀,面色显得很自然。



嵇康绑赴东市,临刑前神色不变。向人索琴弹奏,弹了一曲《广陵散》。
一曲完毕,说道:“袁孝尼曾经请求学这支曲子,我过分爱惜,不肯教他。
《广陵散》从今以后绝种了!”太学生三千人联名上书朝廷请愿,希望不杀
嵇康,留下当老师。没有得到允许。(据说)司马昭不久也后悔不该杀他。



夏侯太初有一次靠在柱子上写字,忽然大雨,霹雳一声,柱子触电炸破,
(他身上的)衣服也烧焦了。可是,他神色不变,照旧在写。宾客和随从人
等无不吓得跌倒或站不住脚。



王戎七岁时,和一些小孩在一起游玩。看见道路旁边有一株李树,上面
结了很多李子,把树枝都压下来了。小孩们争先恐后地跑去摘李子。只有王
戎不动。有人问他,他说:“这树长在路边,却有这样多的果实,必定是苦
李。”拿来一尝,果然如此。



魏明帝把老虎的爪牙去掉,放在宣武场上,让老百姓观看。王戎七岁,
也随着大伙前去。老虎关在笼里。攀着栏干大吼,吼声震动地面,看的人无
不后退,前仆后仰。王戎却安安静静地纹丝不动,脸上也没有一点恐怖的颜
色。



王戎做侍中,甫郡太守刘肇送来“筒布”五端。王戎虽不受,却很客气


地回了他一封信。



裴楷被捕,神色一点未变。举止自若,要了纸笔来写信。信刚刚写完,
由于救他的人多,就放了出来。后来做到“仪同三司”。(按:古代以三公
为最高官位。不是三公,享受三公同等待遇,叫做“仪同三司”。后来竞成
为一种官号。)



王夷甫托族人办一件事,过了许久尚未办妥。一天在宴会上相遇,因而
对这位族人说:“近日嘱办的事,为什么还未办妥?”族人听后,忽然大发
脾气,举起食盒子就向他面部打来。夷甫不作声,盥洗毕,牵着王导的手膀
同上车去。在车上照了照镜子,对王导说:“你看我的眼光居然射出牛背上。”
(意思是说:刚才发生的事,对他来说毫不在意。)



裴遐在周馥处,馥作主人(设宴款待)。遐和别人下围棋,馥手下有一
位司马向他敬酒,遐因为注意力集中在棋上,来不及喝。司马生气了,把遐
拖倒在地。遐回到原来的座位上,举止如常,脸上容颜不变,照旧下围棋。
王夷甫问裴遐:“当时为什么面容不变?”遐说:“只是默默地忍受罢了。”
(按:末句原文“直是闇当故耳”,“闇当”一词不得其解。此处姑从《扪
烛脞谈》所说。)



刘庆孙在太傅司马越府中,被太傅所亲信。当时人士大多因他在太傅面
前挑拨是非,受到过伤害。唯有庾子嵩不关心世务,没有空子给他钻。后来
因为庾生性节约,家中富有,因此刘便唆使太傅向庾提出调拨千万巨款,料
想他如果吝啬不同意,便有机可乘。太傅在大庭广众中问庾,其时庾已喝得
大醉,头上的发巾,落在几案上,他伸着头去套取,并慢慢地回答说:“下
官家有两娑(三)千万,听您取用。”于是,大家都服了他。后来有人向庾
谈到这件事,庾说:“可谓以小人之虑,度君子之心。”

十一

王衍与裴邈志向和爱好都不同,裴邈不怀善意地想超过王,却始终无可
亲何。于是故意到王那里放肆咒骂,想王如果能够回答几句,这样,就可以
拉平了。谁知王衍竞不动声色,慢慢说了一句:“白眼儿竟干起来了。”

十一


王衍比裴頠大四岁,平素不相往来。有一次共在一处,聚会的都是当时
名流。他们对王说:“裴令的名望,不必多加考虑。”王于是就用“卿”称
裴。(按:可参看《方正》第20 条)裴说:“当然可以成全你的雅志。”

十三

有时在荆州、建康之间常来往的人说:“庾亮有沿江东下的意图。”于
是有人劝王导可以暗中稍加戒备,以防不虞。王导说:“我与元规,虽然同
在朝廷做官,但是我们本来就有老朋友的情谊,如果他要来(接替我这位置),
我随时都可以换上便装,回到乌衣巷当老百姓。为什么要暗中戒备呢?”

十四

王丞相手下主簿想清查帐下的属吏,王对他说:“我想和你打个招呼,
用不着多去管别人公案上的事情。”

十五

祖约爱好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