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柏杨曰(一) >

第47章

柏杨曰(一)-第47章

小说: 柏杨曰(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贤六神无主,不知道做什么才好,只有脱下官帽,赤着双,到未央宫门外叩谢。王派皇家礼宾官(谒者)拿着太皇太后王政君的诏书,就在宫门外向董贤宣布:「董贤年轻,不懂事理,当大司马(三公之二),不孚众望。着即收回印信、绣带,免职,遣返家宅。」当天,董贤跟妻子,一齐自杀。全家悲哀恐慌,不敢声张,连夜埋葬。王还疑心他诈死,命主管单位奏请查验。于是挖掘坟墓,剖开棺木,把尸体抬到监狱验尸,证实确是董贤之后,就埋在监狱之中。

  董贤不过一个无知娈童,没有政治欲望,甚至没有做官欲望。然而,同志刘欣害了他。董贤的悲惨结局人人都看得见,只当事人看不见。刘欣早死,董贤固然如此;即令刘欣晚死,董贤也会如此。女性的美色还不足恃,何况男性?三、五年后,已成了胡子脸,而其他的同志多如牛毛,董贤岂有别的妙法套牢刘欣?

  赵飞燕失宠,妹妹赵合德卷袖而上。董贤失宠,弟弟董宽信恐怕接不上班。刘欣不把他放上高位,还有逃生可能,一旦把他放上高位,成为愤怒的目标,就注定要为他以及他的全家,带来大祸。董贤被迫自杀之时,回想当初那么多人阻止他升官握权,他恨透了他们,如今才明白,那些人都是救命神仙。


  赵飞燕徒拥虚名

  王再请太皇太后王政君批准:把孝成皇后赵飞燕(十二任帝刘骜正妻)、

  孝哀皇后傅女士(十三任帝刘欣正妻),贬作平民,遣送二人到各人丈夫的墓园守墓。当天,二人自杀。

  四大美女之一的赵飞燕,似乎徒拥虚名,美丽不如赵合德,而宫廷暴行,又全与自己没有关系。她比妹妹多活了六年,死时大概三十六七岁,正是魅力如火的年龄。一对姐妹花的惨剧,为中国文学,提供丰富的素材。然而,傅皇后也跟着一并被贬,使人感到政治斗争的无情。留得这个年轻寡妇在,对任何人都没有伤害。王莽却要赶尽杀绝,一代皇后,像一粒微尘,无声无息消失。狭窄的胸襟有时候像只眼睛,连一粒微尘都容纳不下。


  梅福诡异

  梅福(参考前一四年)看出王将来一定篡夺西汉王朝的政权,有一天,忽然抛弃妻子儿女失踪,不知道去什么地方。后来,有人在会稽郡(江苏省苏州市)

  看见他,已改名换姓,在那里看守城门。

  梅福的行动很难理解,王莽篡夺政权也好,不篡夺政权也好,对一介平民的梅福而言,都没有立即的灾难,用不着先行逃命。如果为了保护他效忠西汉王朝的名节,那么,到篡夺时再开溜也来得及,而且他又怎么敢肯定王莽一定篡夺?

  如果太皇太后王政君女士本年(纪元二年)就死,王莽的前途仍在未定之天。至于跑到会稽郡(江苏省苏州市)改名换姓看守城门,更不可思议。会稽既是大郡,城门更是交通要道。梅福曾当过南昌县警察官(南昌尉),岂不是冒着随时暴露身份的危险?而且仅只言语口音上的差异,便使他不能不特别引人注目,无法达到藏匿的目的。

  我们猜测:梅福可能死于迄今都不知道的原因,或是受到谋杀,看守城门,不过「有人」故造谣言,只因王莽后来发动政变,传统史学家遂加以政治性解释,栽赃栽到王莽头上。


  严诩哭的是官

  颍川郡长、陵阳(安徽省黄山市西北)人严诩,以对父母的孝顺行为,闻名于世,才被推荐当官。性情善良,把秘书(掾)、办事员(史)等属官,都当作教师或朋友,遇到过错,就关起门来,自我责备,从没有大声说过一句话。后来,全郡大乱,王派使节征召严诩,郡政府官员好几百人,设宴给严诩饯行,严诩匍伏地上大哭,官员们说:「中央征召您,是一件喜事,不应该这么悲伤。」严诩说:「我为颍川人悲伤,岂是为我自己?我因为柔弱的缘故被调走,接我位置的人,一定刚猛。到时候,必然有人身死刀下,所以我才垂泪。」

  官场人物,只会想到官,不会想到民。只会想到上级,不会想到下级。颍川郡的大乱原因不明,但有一件事却是十分清楚的:受害的是民,而不是官。严诩所谓的颍川「人」,实际上指的是颍川「官」。他想的只是「官」的人头将来可能落地,而看不见「民」的人头早已落地。所以官逼民反之后,官仍然只想到官的利益。也只有想到官的利益的人,才是上级最欣赏的官,这是王莽征召他的原因之一。这种阴暗面,使中国政治的脚步停滞。

  人民必须自己觉醒,才能使官场人物无所遁形。


  孔光

  纪元五年,太师(上三公之二)、博山(简烈)侯孔光逝世。赏赐的葬礼极为丰厚,仅参加典礼的车辆,就有一万多辆。

  儒家学派知识份子最终极的盼望是明哲保身,所以大多数都避谗畏讥,胆小如鼠。但在官场上,他们却精于摇旗呐喊,为当权份子制造迫害人民的理论根据。

  骨体的也只不过远远躲开,唯恐怕大厦倒塌,被碎瓦击中。在班固列举的宰相群中,逐个检查,简直没有一个不是在那里混世。尤其孔光,这位王嘉面临死刑时还肯定的贤才忠良,事实上不过是一个卖友求荣的老滑头。硬正因为曲学媚世、持禄固位的人太多,野心家受到鼓舞,才打算骑到人民头上,与天公比高。


  杀公孙闳

  西汉政府于纪元四年派出王恽等八人,分赴各地考察民间风俗,任务完成,于纪元五年,返回首都长安。宣称:「全国风俗全都美好。」并假造各郡各封国乡土气息的民歌童谣,歌颂王的功德,共达三万余言。只有广平国(首府广平「河北省曲周县东北」)宰相班,不肯奏报祥瑞跟民歌童谣;琅邪(山东省诸城市)郡长(太守)公孙闳,在郡政府公开陈诉民间灾害贫苦。最高监察长(御史大夫)甄丰,派出专使,前往两地,挑动官员人民,上书弹劾说:「公孙闳伪造灾害的消息,班拒绝反映上天的祥瑞。二人嫉妒痛恨皇家的圣政,都属大逆不道。」班,是班倢妤的老弟(参考前十八年)。王政君说:「不宣扬美德,应该跟伪造灾害消息,分开处罚。而且班是宫廷姬妾的家人,我不忍心。」于是,逮捕公孙闳入狱,诛杀。班恐惧,上书陈述自己世受国恩,请求恕罪,愿缴回封国宰相印信(辞职),到首都长安当延陵(十二任成帝刘骜墓?陕西省咸阳市北四公里)管理员;王政君批准。

  王莽的个人崇拜行动,如火如荼,这正是摇尾系统大显身手的大好舞台,对一个二十世纪的读者来说,一点也不陌生,布尔塞维克猛捧斯大林,纳粹猛捧希特勒,法西斯猛捧墨索里尼,狂热之中,上位的人为了夺权,下位的人为了夺利,纯洁的青年群众,则被拨弄得蠢血沸腾,理性全失。白的变成黑的,黑的变成白的,是非忠奸,完全颠倒,道德遂跟着崩溃。

  一个道德崩溃的社会,一定受到惩罚,这惩罚的大小,跟崩溃的程度成正比例。王莽杀叔、杀子、杀公主、杀老友,不过残忍而已;而杀公孙闳,却是公开向正义挑战。摇尾系统吹响了魔笛,像魔法师引导老鼠一样,引导广大而昏迷的群众,载歌载舞,投向毁灭的深谷。


  刘箕子之死

  纪元五年,小皇帝(十四任平帝)刘箕子的身体日渐茁壮(本年十四岁)。

  因娘亲卫姬不能前来京师,以及舅父全家被屠杀的缘故,对王含恨在心。王了解他面对的危机。腊日大祭,王向刘箕子呈献椒酒,而在椒酒中下毒。刘箕子毒发,在床上辗转呼号。王立刻撰写祷文,向天神(泰畤)祈求,愿用自己的生命,代替皇帝一死。祈求后把祷文锁入金柜,放到金銮前殿,下令知道此事的官员,不可泄露。刘箕子死后,王命年俸六百石以上的官员,一律服丧三年。

  又奏报王政君,尊称十二任帝(成帝)刘骜祭庙为统宗,刚断气的小皇帝刘箕子祭庙为元宗。收殓刘箕子,戴上成人冠帽,埋葬康陵(陕西省咸阳市北七公里)。

  中国历史上,刘箕子是第一个被毒死的君王。但在所谓正史上,却看不出这项记载。汉书只有一句:「冬十二月丙午,崩于未央宫。」钱大昭注:「刘箕子被王莽鸩杀,所以不写出「杀」字,原因是,春秋讳内部大恶之意。」

  「讳」在这里又发出威力。不知道究竟为谁而「讳」?如果是为刘箕子讳,刘箕子被人毒死,不但没有人敢挺身出来作证或挺身出来指控,反而隐瞒事实真相,使冤沉大海,永世难伸。如果是为王莽讳,那就更可怕,有权杀人的人都要唱歌,无论他杀了谁,都有摇尾系统给他重写历史。

  汉书写于王莽的新王朝覆灭之后,则显然不是为王莽而讳,而是为帝王的形象而讳,不让人民知道宫廷是一团污乱,不让人民知道神圣不可侵犯的帝王跟山洼小民一样,可以宰、可以屠、可以毒死、可以侵犯。

  人民有知的权力,只有专制政治下的大小家伙,才自以为聪明非凡,可以决定哪些可以使人民知,哪些不可使人民知。


  王莽的刚直

  总弹劾官(司威)陈崇奏称:王老哥的儿子、衍功侯王光(王侄儿),跟首都长安警备区司令(执金吾)窦况勾结,教窦况代他杀人。窦况把那人逮捕,判处死刑斩首。王勃然大怒,责备王光。王光的娘亲对王光说:「你自以为比王宇、王获,哪一个亲近?」(王宇之死,参考三年。王获之死,参考前二年。)

  母子遂同时自杀,窦况也被处决。最初,王侍奉娘亲,奉养寡嫂,抚养侄儿,受到人们赞扬尊敬(参考前一六年)。等到后来,意图夺取政权,遂用骨肉之亲,显示公正。王光既死,王命王光的儿子王嘉,继承爵位。

  王莽连杀子侄,被认为他故意用骨肉的鲜血,显示他的公正,这是一种混淆视听的恶毒抨击。只因他的篡夺行为受到谴责,遂连对的也被诬蔑成错的。公正就是公正,不管他为什么公正,更不管他心怀什么动机。王莽的次子王获,诛杀奴仆,事情发生在纪元前二年,董贤正在当权,王莽困居在家,切责凶手,岂是意图夺取政权?王宇的行为,已严重触犯国法。至于王光,竟制造冤狱杀人。我们盼望王莽如何反应?为了骨肉亲情(或为了政府威信),不了了之?或是杀人抵命,欠债还钱?中国有句俗话:「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然而五千年历史上,能坚持这个立场的,只少数人而已。试看西汉王朝那些杀人如麻的亲王,如刘去之残暴(参考前七○年),皇帝刘病已可是顾念亲情的。我们身为一介平民,将作何选择?选择不顾亲情的王莽?或是选择很顾亲情的刘病已?


  元旦非正月一日

  纪元九年正月一日,新王朝(首都长安「陕西省西安市」)皇帝(一任)王(本年五十四岁),率领文武官员,向西汉王朝皇太后王政君,呈献玉玺。恭祝顺应天命,遵从神秘预言(符命),并从此除去西汉王朝称号(西汉王朝共十五任国君,凡十五个皇帝。前二○六至后九,建立二百一十五年)。

  王莽是去年(八)登极,并下令改变历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