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平行线 >

第147章

重生之平行线-第147章

小说: 重生之平行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夕看到这一幕,惊讶的墨镜都差点掉下来,这还是从小到大家族里人见人怕的雪美人吗?

当年那个独自一人在院落里堆雪人的小丫头,终于长大了啊!

温谅双手交叠平放在桌面上,下颌微抬,眼神平静,声音沉稳中不失大气,整个人的气质为之一变。连从没经历过商业谈判的宁小凝也察觉到一瞬间的不同,突然有种明悟,下面的话不再是玩笑了。

“宁小姐,依您个人看法,从96年开始,大陆,港台,新马泰,东南亚,乃至整个亚洲,经济究竟会走到哪一个方向?”

第一百八十七章有点迷惑,有点迷人

97经济危机是后世每一个关注经济的人都不能绕过的话题,经济危机爆发时温谅刚刚踏入大学的校门,他学的经济,自然要关注这一大事件。通过媒体和砖家叫兽的喉舌,全程围观了那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然后随着各种解密和内幕盛行,也算对大势有了详尽的了解和掌握。记忆最清晰的一句话,是时任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说:我们花了40年建立起的经济体系,被这个有很多钱的白痴一下子给搞垮了。

这个有很多钱的白痴,就是乔治索罗斯。

宁夕对温谅开口就是这样大的题目感觉到怪异,幸好她自己就是年少成名,在沃顿不知见过多少天才,不会因为太在意年龄,而忽视对方的能力和见解。

“从90年代初期开始,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就开始经济衰退,而东南亚比如泰国马来新加波都出现经济飞速增长,被誉为亚洲奇迹。许多经济学家都称世界的未来在亚洲,自然是看好亚洲在未来十年会继续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我个人学的国际金融,也是这样的看法。”

宁夕出身国际最出名的商学院之一,主修的又是国际金融,对亚洲经济和世界经济肯定有深入的认知。但当时东南亚经济高速发展十年,更有亚洲四小龙这样被国际机构极力推崇的改革发展样板,95年各国形势一片大好,整个亚洲市场和主要国家弥漫着乐观情绪,加上某些主流经济学家的鼓吹,隐藏在盛世之下的危机和隐患被缩小到无法发觉的程度。

宁夕有这样的看法在温谅的意料之中,这是必然之事。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货币危机与汇率变化理论,他曾在《流行国际主义》一书中大胆预言了亚洲金融危机。别说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更重要的是,这本书1996年才出版发行。

也就是说在95年能准确并肯定亚洲经济危机爆发的人也许会有,但温谅必然是其中之一。

这一场席卷亚洲的危机有着深刻的全球背景,后世对此次危机的分析一般有三个流派,结构主义,市场主义和新经济论。其实简单来说,但从货币角度出发,东亚国家一方面维持固定汇率体系,一方面又扩大金融自由化,这就给国际上高达7万亿的游资以可乘之机。从93年到96年每年流入东亚的资金量就高大500——1000亿美元,这样的后果就是信贷激增,银行承担过度风险,导致负债状况恶化,一旦遭遇投机性攻击,中央银行将利率提高到足以捍卫汇率的水平,货币系统很容易崩溃。

温谅笑道:“前不久我看到一份新加坡克罗斯比证券公司做的研究报告,它对亚洲七个国家经济状况作了十分详尽的分析,说什么东南亚国家劳工素质低下,贸易收支恶化、通货膨胀上扬,正面临经济过热的危险;而另一方面,这些国家又因超额生产能力、企业债台高筑以及缺乏高等教育和技术劳工等,将遭遇成长性的衰退。我觉得很有道理,你主修金融,自然知道这样的结果必然是高通胀……”

温谅随便拿后世经济学家研究97经济危机的论点和证据来忽悠宁夕。有句话说的好:事后诸葛亮,事前猪一样,这帮人虽然预测危机的能力不行,可危机发生后的分析能力实在是一等一的妙。大量的佐证,令人信服的数据,丝丝相扣的推理,天衣无缝的观点,无不明确指出经济危机就是这样爆发的。

温谅的言辞在当时算是别出蹊径,宁夕不时皱起眉头,显然没有被他说服。因为这些东西用心的话都可以收集到,但若因此就能得出这样耸人听闻的结论,全世界的经济学家都可以去死了。

温谅也没有让宁夕赞同的意图,这样开题不过是为了在最短时间内加深她对自己的印象。萨缪尔森说过经济其实是一个概率事件,换句话说,在没有发生之前,谁都可以胡言乱语,在发生之后可以分析总结,反正错与对都不是问题,下一次我照样这么来。这也是为什么经济学界有那么多混饭吃的家伙,且能永远的那么混下去的主要原因。

温谅此时扮演的就是这样一个角色,唯一的不同是,在经济危机爆发后,这位看上去来头很大的宁夕小姐会彻底折服在他的高瞻远瞩之下。温大叔一脸严肃和正经,心里却在无耻的意淫:也许两年后,某一次午夜梦回时她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我曾经离这世界上最伟大的经济学家那么近,并且是第二个知道将发生这一切的人。

“如果这些还不够,可以回头重看1982年智利危机和1994年墨西哥危机……”

宁夕再次摇头:“这些不足以证明你的观点,拉美各国的经济结构和发展途径跟东南亚并不完全相同,政治和大的背景也差别很大,不具备参考意义。尤其92年泰国政府放开资本市场管制,这些年来引进外资的规模和效果显著,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未来的繁荣预期是多数人的共识。”

“泰国?呵,”温谅冷笑道:“经济是个有机体,往往从最薄弱的地方被攻破。泰国政府自己家的后院还没打扫干净,就敢冒然敞开大门,短期内看上去顾客盈门,生意兴隆,可万一要是来了强盗呢?以他现在的小胳膊小腿,抵抗的住么?”

宁夕听了刚才温谅的一番言语,早就对他刮目相看,且不说观点谬误,但就涉及到的经济理论和宏观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就已经不在许多学者之下。不知觉间已经完全把对方放在平等甚至更高的层面来看待,听他语带不屑,不由皱眉道:“对冲基金?不会,东亚经济以外向型著称,是国际贸易快速增长的主要受益者,这些年为什么能缔造亚洲奇迹,还不是靠着国际资本流动活跃,跨国银行贷款的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2%,国外直接投资年增长率接近14%,就算有不稳定因素,也完全在可控范围内。”

宁夕的想法正是现在很多人的看法,但他们想不到的是,索罗斯会给这看似繁荣的国度怎样一个惨痛的教训。“不错!可是有些人总能做别人做不到的事,调动超出任何人想象的资金,一下子冲跨这些外强中干国家的防线。”

“比如呢?”

宁夕的表情跟起初时完全不同,显然温谅的话已经给她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比如,索罗斯!”

“索罗斯?呵,”宁夕笑了出来,道:“他又不是没来捣乱过,最后不还是灰溜溜的走了?”

宁夕说的是93年,索罗斯认为马来西亚林吉特被低估,决定以此为突破口发动围剿,结果在马哈蒂尔的反击下无机可乘,暂且收兵。这次失利也给亚洲各国造成了误导,认为类似的攻击完全可以防御,却没料到紧接着来的,其实是一场战争。

温谅却丝毫没有笑意:“93年不过是他的一次试探,牛刀小试,联络的同党动用的资金都可以忽略不计,可任由目前的形势发展,一旦时机成熟,随之而来的必然是雷霆重击。你吃了这么多年资本主义的面包牛奶,不会不知道这些大鳄可怕的能量……”

宁夕最终没有被温谅说服,但温谅也完成了自己的目的,接下来的谈判就显得轻松多了。

“……换个轻松点的话题,知道口红理论吧?国内通胀这么厉害,正如女性买不起奢侈化妆品只好买口红发泄之外,许多普通人也会愿意在饮食上做一点点改善。这是我选在这时发展青河的原因之一。”

“其二呢,餐饮虽然暴利,但市场细分不够,早餐业更是尚未起步。什么样的市场最赚钱,就是前景巨大,急需发掘却还没有形成残酷竞争的新市场,而早餐业或者说中式快餐业,在目前的国内还是一片大大的蓝海。”

“蓝海?”宁小凝一直在边上聆听,这是她第一次插嘴问话。温谅知道他跟宁夕说的话题,这小丫头百分之九十都不太明白,但她非但不觉得枯燥,反而听的聚精会神。

小财迷果然还是有点不同。

温谅的注意力都放在宁夕身上,没注意到宁小凝经过刚才的论战后看向他的眼光更加的不同,往日清冷的眼眸暗含从没见过的异样神色,偶尔不知想到了什么,还会有一抹动人的羞涩和温柔。

别说宁小凝,连宁夕也问道:“什么是蓝海,我怎么没听过?”

温谅这才想起《蓝海战略》一书要到2005年才被钱金教授和莫博涅女士完稿出版,两世为人,唯一的缺点就是会在不经意间搞错过去和未来的时空,那种感觉,有点迷惑,也有点迷人!

第一百八十八章蓝图

温谅简略说了下红蓝海的概念,重点阐述蓝海战略的六大原则,让宁夕眼前一亮。

世间万事,不知其然,是为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为醒,知其然后知其所以然,才是智。

而智者,放在经济学里的范畴,就是能发现规律总结规律并最终形成体系的大师。《蓝海战略》一书以最简单明了的思路概括了一个复杂的经济现象,为后来许多世界级公司的崛起做出了理论上的指导。这是本跨时代的商业巨作,它的价值和意义远远超过了同时代的其他作品,就算放在95年,依然遮不住它的光芒万丈。

宁夕的双眸藏在墨镜之下,温谅看不到她的眼神,但从她骤然握紧的小手,和不由自主前倾的身体,以及微微张开的红唇,几乎要禀住的呼吸,可以看出这个毕业沃顿的女孩已经完全被温谅的理论震撼。

“这是哪位大师的最新著作?”

宁夕强压下心里的冲动,保持着基本的礼貌和矜持,没有抓住温谅的手去追问,但她的声音还是难以遏制的带了点颤音。

温谅发觉玩的有点大了,他没想到在后世连初学经济的新人甚至略微关注财经新闻的普通大众都知道的理论,会给宁夕造成这么大的冲击。

“哦,我忘记了,应该是在图书馆看到某本经济学的书,然后……”然后他就编了不下去了,因为宁夕举起了手中的刀叉。

以宁夕的学历和智商,她怎么会相信温谅这番推脱之词,能从错综复杂的市场脉络里梳理出一条新路的人,会认识不到其中的巨大价值?或者说,哪怕是再没名气的学者,只要将这番理论成书出版,立刻就能在学术界、商界乃至全球掀起声势浩大的轰动。这不是19世纪,也不是20世纪初,这是跨越千年的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是全球化地球村形成的时代。温谅的话,也许只能骗骗宁小凝,或者骗骗国内那些视野局限的经济系学生,要想忽悠沃顿商学院混过的宁夕,显然是水平太低。

“真的……”

温谅弱弱的说,宁夕凝视他片刻,突然笑了,在诱人的红唇边露出一个浅浅的小酒窝:“好吧,在哪个图书馆,作者什么名字,大概哪个科目下,国内还国外,著名的,还是没什么名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