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平行线 >

第447章

重生之平行线-第447章

小说: 重生之平行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该十分的吉祥。另外,不管是乌龟,还是红日,都用笔极工,简洁生动,应该是古时名家的作品,至于是谁,我只看到印鉴上有‘随驾张珪’的字样,对这个张珪却连听都没有听过!”

这番话说的中规中矩,温谅倒是有一百种法子,让言语显得活泼有趣点,就像前世里看过的许多小说一样,说不定就此对了胃口,成了忘年交云云。可现实毕竟不能当成小说,面对这样站在权势顶峰的人,能条理清晰口齿流畅的说完自己的看法,无过即是有功,不需要过多的渲染和刻意,不然很可能弄巧成拙,得不偿失!

“年轻人倒是眼力不差,张珪是金代人,神龟图是他的传世孤本,听过的人不少,但见过的人不多。这是昨天别人送我的八十大寿的寿礼,以你看,会不会是赝品?”

八十大寿?不是到97年才八十的吗?有谁送寿礼是提前送的?温谅肚中狐疑,笑道:“我看不出来,不过既然是别人送给您的贺礼,我想应该没人有以次充好的勇气……”

宁虎臣微微一笑,道:“恰恰相反,这是赝品!真迹现在还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馆,我这辈子很可能是看不到了。”

虽然宁虎臣这辈子确实没希望亲临台湾,但只要两岸恢复对话,随便搞一个文化交流活动,让《神龟图》真迹来大陆展览数月也不是难事。所以他说的话,温谅不能不多在脑海里转几个圈,谁这么大的胆子,明知真迹在台北,却还明目张胆的拿来送给老爷子?

龟虽寿,可假的龟呢?

温谅不寒而栗,立刻禁止自己再想下去,幸好宁虎臣也没再难为他,随手将《神龟图》卷起来放到桌头,微一颌首,道:“说吧,你们想做什么项目?”

宁夕走了过来,将昨晚熬了一夜从收集的那一大堆资料里整理出的节略放在了宁虎臣面前,上面简单的写了项目名称,投资金额,预期收益,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阻力,简洁明了,一目了然。

宁虎臣拿起来瞥了一眼,讶然道:“八千个亿?”

温谅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虽然钱财对这些人来说都只是数字,可当这个数字足够大的时候,也能引起他们片刻的失神和兴趣。

“不错,不知道宁主席听没听说过钼矿?就去年最高峰钼矿的价格一吨十五万来说,黄淮省东明市沙河县已探明可利用的钼矿在240万吨,为目前亚洲第一,世界第二,也就是说初步估计有三千六百亿的潜在经济价值。如果我们能收购沙河矿山成功,建成超大型的矿业集团,可以凭借雄厚的资本和技术支持,对其他大型钼矿进行兼并、重组和收购。初步估算,就国内目前已经探明的钼矿有222处,基本储量为840万吨,工业储量为334万吨,共计将有五千多亿的效益……”

宁虎臣抬起头,似乎在问那另外的三千亿呢?温谅忙继续说道:“抛开这些当前的数据,我们又从国家矿产储量管理局拿到了另外一些内部数据,据他们研究表明,今后十年新勘探的钼矿数量,也就是已经有了初步勘测结果,但未最终确认的储量将会达到1134万吨,其中可利用的储量在664万吨左右,以每吨十五万的价格计算,也有九千多亿的经济效益,另外钼矿还伴生有铜、钨、锡等金属矿产,可以回收开发利用。当然,按照经济规律,一旦经济出现高速增长,钼矿的价格将会有一个惊人的增长,翻一番,或者翻两番,都是很有可能的事……”

钼矿在前世里最高曾涨到了57万,温谅倒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他停了下来,等宁虎臣消化这些东西。宁夕跟他配合默契,适时的插了句话,道:“爷爷,你觉得怎么样?”

宁虎臣淡淡的道:“年轻人太异想天开,别说矿产资源牵扯太广,就是单单你一家想要垄断全国的钼矿资源,到哪里都没有这个道理!”

宁夕早有准备,笑道:“所以才估计了八千亿,只要将沙河县的这240万吨拿下,然后尽量去找那些尚未开采的矿床去收购,拿到300万吨应该没有问题,那样最少也有六七千亿,加上其他精加工的产品,八千亿是一个很合理的数字!”

“八千亿……”宁虎臣沉思片刻,道:“先说说都有什么困难吧!”

“困难很多,一,沙河县现在有三个矿区,除了野山沟矿区由沙河县钼业公司经营外,其他两个矿区至少有近两百多家私人小矿场分区划片进行开采,利益交织,错综复杂,必须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我们才可能将三个矿区全部收购;二,现在的《矿产资源法》太过宽松,采矿管理权管辖极其简单随意,只要县一级地方政府的地质矿产部门批准备案,然后按照政府规划在指定地方按照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即可生产,这样的话,一旦我们入主,会在当地引起极大的反弹,所以必然要从政策上予以支持,重新制定《矿产资源法》,对无证开采的矿场全部取缔,减少阻力;三……”

第五百五十章青牛东去

宁夕接连提了五个难题,从取得当地政府全力支持到推动国家矿产资源立法,任何一条拿出来都是了不得的动静,对绝大部分的从业者来说都是难以逾越的天堑,更别说将这五条凑到一起,单单从字面上理解,就会让人望而却步,壮志雄心化水东流!

不过正因为太难,准入的门槛太高,需要调动的社会资源和人脉资源太乱太杂,一旦你能人所不能,天大的收益立刻在等着你!

宁虎臣听完宁夕的话,转头看向温谅,眼神并没有什么变化,可突然之间温谅觉得有无数道利刃刺在身上,一点点的将他整个人刨开两半,没有秘密,没有遮掩,心中所想,脑中算计,都被人轻易的一览无余。

“年轻人,你说说看,为什么选这个时间来做这个钼矿项目?”

为什么选现在,您老还不知道?不过大家都是聪明人,既然老爷子装傻,温谅现在还没摸清楚他的底牌,自然乐得也装傻,答道:“从93年开始,受经济飞速发展的影响,钼矿价格连年翻番,到去年年初,涨到了十五万的高位,不过在维持了两个月的高位后逐渐下滑,中间略有反复,于去年年底最终稳定在十万左右。但从春节过后,又有新一轮的下降行情,截至昨天,价格已经跌倒了八万一吨。从整体来看,我们认为价格已经跌至到谷底,选在这个时间进入,不仅能节省大量成本,也可以在理顺各方面的关系时减少点阻力……”

“既然都到谷底了,干吗还做这笔生意?你怎么能断定接手之后,价格就能立刻反弹?”

温谅对这样的问题早有准备,看都不用看宁夕,就将皮球踢了过去,自己却毕恭毕敬的道:“有跌才有涨,这是由经济规律决定……”

二人转的好处便在于此,面对宁虎臣,那种无处不在的压力不是言语所能表达,一次对话所耗费的心力,几乎可以顶的上过往的总和。如果被他连着追问,连腿肚子都要禁不住打颤,还怎么斗智斗勇?

所以两人来之前就定好了策略,如同沙盘推演般将所有的可能性全都预演了一遍,然后全凭默契,适时的你进我退,轮流上阵,让另一个人缓口气,定定神!

宁夕在心里给自己悄悄打了气,事到临头,容不得半分的迟疑和退缩,反正爷爷能心平气和的听她和温谅将话说到这个程度,已经远远超出了她事先的预估。

以往的宁虎臣最忌讳的三件事之一,就是汇报工作时拖沓冗长,一般情况下只听原因和结论,然后由他签个同意或再议。这一次能容忍他们两个逐条逐项的汇报已是意外之喜,更别提竟然还有问有答,就某些逻辑性的问题提出反问,而不是直接否决,这在往常,都是不可想象的事!

想起和温谅事先商议的计策,这一步走的有点冒险,可她站在这里,本身就是最大的冒险,还有什么可怕的呢?神棍就神棍吧,反正当初温谅怎么忽悠自己的,这次就怎么忽悠爷爷,当然,难度会翻了十倍,不过她另有杀手锏在握,咬牙赌一把好了,如果真的成了,日后的好处不可限量!

“经过深入分析,结合每十年一个经济周期,我认为明年东南亚很可能会发生极其严重的经济危机,也势必对我国造成严重影响。为了应对经济危机,国家必定会采取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措施,比如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较稳健的货币政策,并进一步加大铁路、公路、通讯、环保、城市、农林、水利等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以此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等等。而钼矿制品既可以用来制造运输装置、机车、工业机械,以及各种精密仪器,也可以制造军舰、坦克、枪炮、火箭、卫星的合金构件和零部件,还能用作高温电炉的发热材料和结构材料、真空管的大型电极和栅极、半导体及电光源材料,钼的某些化合物在农业肥料中也有很广泛的用途。也就是说,只要在97年我们彻底控制沙河钼矿资源,在接下来的两三年内,应该有一个可以盈利的前景,一旦危机度过,经济开始复苏,我们就能用最低价收购的矿产,去赚取五六倍的收益!”

“东南亚?经济危机?”

宁虎臣虽然不懂经济,但久在枢要,对经济的敏感性异乎常人。如今各国都在看好未来十年的发展,明年国内也将再次上调GDP增速预期,哪里来的经济危机,这不是乱弹琴吗?

他的脸色第一次有了些微变化,可看在温谅眼中,却仿佛亘古以来矗立在北极的冰山倾盆而下,将小小的屋子顷刻间化成一片冰天雪地。

“你认为?”

宁虎臣年近八十,阳光从窗外打进来,脸上的老人斑历历在目,可那种被岁月凝固的智慧和威严,却足以让人感到喉咙发紧,手脚僵硬,几乎喘不过气来。

宁夕却镇定自若的从包里拿出了一封邮件,放在宁虎臣的面前,道:“这是我在沃顿的导师,罗伯特教授的亲笔信函!就经济危机爆发的可能性,我们曾进行过多次交谈,在这封信里,他初步赞同了我的看法……”

作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罗伯特无疑是当今最好的经济学家,他的一言一行都可以视作对当前经济领域所发生的一切事宜的最权威的决定。宁虎臣没有去翻看那封信,虽然纯英文的信件旁边有中文翻译,但所有人都知道,宁夕一定没有说假话,因为没人有这样的胆子!

宁虎臣又陷入短暂的沉默,过了一会,道:“这是他公开的言论?”

宁夕摇摇头,道:“这只是师生间的探讨,没有十足的把握,他不会公开发表任何见解。不过爷爷,等到有了十足把握的时候,我们可能就已经来不及了……”

宁虎臣行军出身,一辈子都在凶险中厮杀度过,有了三成把握就能赌上一条命,有了五成把握就能打出十成的威风,做事果决可想而知,闻言不再犹豫,拍板道:“可以!”

反正不过一年的时间,如果危机是真,自然可以按照既定规划发展下去,如果是假,那也只是小事一桩,没什么影响!风险小收益大,做一做无妨!

宁夕和温谅对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中狂溢而出的喜色,不过对今天要完成的任务来说,这不过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虽然艰难,但开局还算不错!

宁夕忙道:“可这个项目实在太大,我怕一个人吃不下,不如再拉别人进来一起做,爷爷你看……”

宁虎臣问道:“你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宁夕试探着问道:“雷方怎么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