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学霸终结者 >

第7章

学霸终结者-第7章

小说: 学霸终结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费迪南的母亲,是钱塘市数二数三的大律师事务所、天策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之一,下头分管着一批知识产权诉讼律师、专利/著作权申报律师。这些人里头,有一些平时却不怎么需要打官司,整天主要业务都是帮助有专利申报需求的企业单位整理材料、跑腿打点、帮忙攻关通过国家专利局的专利审批。

钱俊轩为了给高考移民的履历上个保险,就把脑子动到这一块上面了。希望借重费迪南帮忙联系一个可靠的,帮他运作一些材料,比如查询一些要过维护期、权利方也明显不打算续费维护的专利——也不必是发明,毕竟发明太扎眼,只要是实用新型就好——然后腾挪嫁接一下,改头换面,帮他弄几个高中生适合用的技术创新小成果,好填充履历。

说白了,这种东西就和“竞赛加分”、“高中生电子设计XXX”之类的高考刷分成果一个原理。在02年的时候,国内高考加分卡的并不严,有钱有势的人给子女运作那么三五十分的加分都是有的。同样的素材用在高考移民上也一样屡试不爽。

这种事儿,若是别的高中生听到,多半会莫名其妙,甚至还会觉得这事儿有点高大上。但是顾莫杰却是一点就透,而且丝毫不觉得这种事情高大上:

无非就是学术造假么,搁十年后,这种东西蓬勃发展的程度,足以让02年的人咋舌。

前世他好歹也是工作了五六年的人了,作为一个前沿热门技术行业的弄潮儿,顾莫杰上辈子在进入通信行业前,曾经在钱塘市一家做智能硬件/智能家居的大型国企干过两年。

毕竟他前世大学刚毕业的时候,3G概念还不热,当时最热门的、电气电子相关的产业是智能家居和LED照明,而3G通讯是在09年前后才热起来的。

顾莫杰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就在那家国企做工程设计。两年的体制内历练,加上顾莫杰的好学,让他上辈子有充分的机会知道刷专利、刷论文这种事情的肮脏性。

他当时也没打算在体制内做多久,只想多学点儿本事一技傍身,所以很是猛冲肯干,在国企里自然少不了被领导赏识分派任务的机会,论文和专利都没少刷,尤其是领导们本人有职称评定硬杠子卡着的时候。

前世刷专利刷论文时积累下来的知识,重生后当然是洗脑洗干净了,啥都没记住。但是处理这种事情的运作模式,却以一种普世的一般规律,得以深埋顾莫杰心中,就像大浪淘沙洗去了腐叶树皮,却让主干更加脉络分明了。

顾莫杰灵光一闪,顿时就想到了一条相对来快钱的路子,让他几乎按捺不住激动,连烧烤都不想吃了。

……

费迪南虽然仗义,不过仅仅仗义是不足以让他对着顾莫杰唾沫横飞扫盲半晌的。

他之所以和顾莫杰说了这么多,却也有一小半是因为他自己想显摆,好享受对方投来的那种“南哥就是社会阅历丰富,啥都懂得多”的崇敬目光。

至于作为听众的顾莫杰在想些啥,有没有听懂,费迪南是没有功夫去揣摩的。

不一会儿,烤肉上来之后,费迪南就被一帮男生拉去豪爽地动刀子了。

“南哥别聊了,别光动嘴不动手啊,来来来,趁热吃!”钱俊轩一把拉过斐迪南,那头就刀叉并举起来。斐迪南很快就忘记掉了他刚才和顾莫杰说的那些事情。

大多数人都没有注意到顾莫杰一个人在旁边沉默地胡思乱想,连端到面前的烤肉都是味同嚼蜡一样地机械咀嚼。

直到顾莫杰在一次心不在焉地把叉子戳疼了嘴之后,陆文君才多看了他几眼,还以为他又不着调地进入了“思想者”状态,露出些许关切之色。

几个男生,包括今天请客的东道主,都注意到了陆文君的关切,又顺着陆文君的眼神看过去,倒是对顾莫杰露出了一丝戾气。

这小子,论帅气论成绩论家境,哪一点强了?凭啥总是能吸引到陆文君的关心呢?

第八章当你是兄弟才和你说

文科生往往对“专利”有一种不必要的敬畏,但是对于“论文”却没那么敬畏。

究其原因,无非是因为文科生踏上社会之后,在体制内工作数年,等你需要评中高级职称的时候,“论文”是必须的敲门砖。

确切的说,是有刊物档次要求的论文,比如,至少省级以上期刊。

而“专利”,则不是必要的,加上专利这个词看上去很高大上,文科生就会拒绝去了解。

但是实际上,如果是对一个体制内的理科生而言,专利和论文,在你准备评定中高级职称的时候,价值量就几乎是一样一样的了。

除了职称答辩时必须的那一篇论文之外,其他的成果数据,几乎都可以在专利和论文之间互通,逼格并不比菜市场里买菜时的讨价还价更高。

比如,假设评定高工的时候,需要“1项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或者“1篇国家级期刊论文,5篇省级或行业期刊论文”。

这时,“发明专利”和“国家级论文”,“实用新型”和“省级论文”价值量就是一样一样的。无论具体内容是啥,都只是一个官僚需要去刷的数据而已。

因此,专利并不是一般人看来那么神圣的东西,好像需要灵光一闪的天才才能创造出来。

到2010年代,中国有几百万体制内的技术工作者需要评职称,所以国家专利局受理的专利申请出现了井喷式的爆发,一年过百万件都是稀松平常——这还没算更不值钱的外观设计专利呢。

站在一个体制内混饭吃的工程师的角度,相对来说,有点儿实力的人,在“既可以选择刷专利、也可以选择刷论文来凑数据”的时候,都会选择刷专利。

因为在大多数国企,刷专利是可以拿奖金的。企业也会需要“每年多少项新专利”之类的指标来换取政府给予的“高新企业税收优惠”等硬杠子政策倾斜,所以刷专利是一件企业和工程师有共同利益的双赢。

只要工程师愿意刷专利,创意有了,材料弄好了。剩下的代理律师费之类支出,公司肯定会包办。成果到手后企业还会给个人几千到几万不等的赏金——

别嫌少,因为这个赏金针对的都是“除了可以作为一个专利的数据之外,实际上没有任何市场价值”的专利而言的。真有市场价值的专利,当然是另外一回事情了,要明车明马摊开了谈价钱。

而更加没本事的人,或者说完全不懂技术的工程师,就只好刷论文。相对刷专利的赚钱,刷论文就是完全赔钱的存在了。

比如省级期刊,一页的豆腐块,明码标价两千块,基本上内容不是太烂太离谱的话,都是塞了钱就肯定能发。

当然,人家期刊社不会留下把柄的,因为这两千块钱的名义是“排版费”。也就是说,发这种作者自己腆着脸上门求数据的论文时,是没有稿费的,还要倒找排版费,而且这个钱单位一般不给报销。

赔两千块钱买一个职称的硬杠指标虽然恶心,却比技术小白们找枪手捉刀刷专利便宜了一些,市场规律之下,倒是没让国家专利局忙得要死。

至于论文内容面子上能不能过得去,这个问题基本是不用担心的。因为工程总有独特性,哪怕是再常见技术的反复应用,也总能刷出论文来——最次的那种,就是把工程施工前的设计初衷,与最后竣工验收后的竣工报告对比分析一下,就是一篇论文了。

至于这种烂货论文有没有分析出有价值的结论来,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前世顾莫杰在国企那两年,就见过无数明明只会用PS做效果图的美工人员、顶着“工程师”/“设计师”的上升通道,啥技术不懂,然后就抄设计稿与竣工报告的异同,塞钱发出一篇篇论文,最后刷到中高级工程师的职称。

“职称仓库”的附加属性,导致在后世顾莫杰重生之前,国内期刊的名声都早就烂透了。真要追踪科技前沿的科研人员,绝对不会去瞄这种档次的烂货,只能盯着那些在老外的N/S期刊上面发文的大神。

……

顾莫杰觉得,以他如今高三住校的生活模式,别的来快钱渠道都不适用,找人合伙刷学术数据赚点儿劳务费,应该是最轻松的门路了。

他的信心,就来源于前世对学术造假市场规模的认识。

所以挨到聚餐结束,一群人去了KTV后,顾莫杰瞅个空子,假装走根烟,把费迪南从包厢里叫出来,找个相对僻静的地方,把自己的想法说了。

“我靠!你小子打不打算好好高考了?怎么脑抽了想到刷专利?那玩意儿多难啊,你这是犯了事儿了?缺钱缺成这样?”

费迪南当场就有些当机。也亏的他母亲就是大律所的合伙人,他本人虽然志不在从法,但光靠从小的耳濡目染,门道还算清,才能够跟得上顾莫杰的思路。

饶是如此,他也几乎要诧异顾莫杰是不是换了个人,中了邪了。

“没你说的那么难,我想过了,让我刷专利,只要有条件充分检索专利数据库,好好规划,一个星期的业余时间就能刷出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的审核很松,不比发明;发明是要看到实物的,实用新型东西都不用看,只要给材料,给原理图,理论审核通过了,专利局就会批的。连答辩都可以让代理律师出面。”

后世人之所以把实用新型疯狂刷爆,发明专利却刷的较少,顾莫杰说的这一点差异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很多“实用新型”,其实只是存在于图纸上,理论审过就行,哪怕没有真做出东西来,国家也不管。所以不用开模具,不需要任何生产和实验成本,物质成本相当低。

顾莫杰如今的身份和条件,当然是要刷实用新型了。发明那种档次,他知道自己那点斤两还不够。

费迪南听到顾莫杰说到这一点,表情也就严肃了起来。

02年,能够说出发明和实用新型之间差异的高中生,绝对是罕见的,这说明顾莫杰是真懂行。不管顾莫杰的技术功底如何,首先这个态度和努力方向是对的。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要是随便一番看上去很有道理的话就能忽悠到别人和你合作的话,只能说顾莫杰把这个世界想得太简单了。

“虽然没太听懂,不过好像很厉害的样子……看来跟这小子扯技术是扯不过他的。”心中这般暗忖,费迪南决定换个角度劝说顾莫杰放弃这个异想天开的企图。

既然技术上说不过,那就说市场销路好了,费迪南自忖也算是耳濡目染,这方面应该强过对方。

“好,阿杰,就算你是认真的,也刷出了成果,可这东西谁会买呢?”

顾莫杰笑了,知道对方已经找不到更多拒绝自己的说辞,眼下正该乘胜追击,打消对方心中最后一块疑惑:

“这就是我要找你母亲帮忙的地方。我刷的那些实用新型,肯定没有经济价值的,只能当一个数据用。但是体制内的,比如国企、设计院、研究院的那些工程师,只要他们需要评职称,都是用得到的。

所以,我准备只出材料,连署名权都放弃掉,到时候写出来之后,让阿姨所里的律师找老客户兜售兜售。至于分成,我可以少要一些,你们收进来的钱三七开,我要七成。”

费迪南原本是不打算和顾莫杰讨价还价的,毕竟谈钱太伤感情。

不过他好歹知道如今律师费的大概价码,区区几千块的小单子还三七开,实在是LOW了点儿,少不得打预防针提醒顾莫杰:

“这个价钱不太可能吧。那些没本事的体制内工程师,一般写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