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里的道士-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轻人,了不起啊!我开始还以为你只有药方开得好,原来你的中医理论以及针灸技术都是这么的厉害,你今天可是为我们中医出了一口气啊,表现的太好了,难怪他们都叫你‘小神医’呢。”
陈争谦虚着连说不敢当。
“没什么不敢当的,要我说,就应该敢当!”王教授又说道:“如今中医是没落了,很多人都开始大张旗鼓地排斥中医。可真正懂得中医的高手呢?又都在民间,并且连合法行医都是问题,根本没有话语权,只有我这种没什么真本事的,在这里得一个虚名。你今天辩得好啊,以后也就应该这样,来为中医正名!”
王教授这是一番谦虚的话,事实上他在国内,也的确算得上是一名中医专家。
不过就连王教授也自问辩不赢那些西医的教授,因为西医的整个理论系统太严谨了,而中医本身的理论系统的确缺陷很多,往往被人一问,就无法回答。
可好像陈争这样面对各种质问都辩答入流的,不仅仅是要有个好口才,更要对中医的了解十分深入才行,难怪王教授对陈争完全不吝誉美之词。
陈争倒也不是什么过分谦虚的人,而且他这次出山,本身就是要完成师父弘扬玄学五术的遗愿,甚至就连他的名字都是以“争”字为名,该争的时候绝不会相让。
因此陈争微笑着点了点头:“我会的,王教授你放心,我一定会为中医正名!”
“好!”王教授随后又说:“不过你也不要怪刚刚孙教授在课堂上责难你,因为就连我一开始也不相信,你的医术有这么神奇。”
“原来王教授你开始不相信我说的?”文黛奇怪的问:“那你为什么还要这么着急要见我大争哥呢?”
王教授笑了笑说:“还不是因为你给我看的那几张药方?”
“药方?那几张药方能有这么神奇?”
“那是当然,那几张药方可不简单啊,用药老道,显然是对药理药性都掌握到了一定程度否则绝开不出如此让人叫绝的药方!”
文黛虽然不知道那几个方子有什么奇特之处,不过见王教授夸赞,便连忙趁热打铁,问:“王教授,大争哥的医术这么好,拿中医的执业医师资格证应该没问题吧?”
“没问题,没问题,如果连他这么好的医术,都拿不到行医资格证,那天下就没几个人能拿得到了。来来来,到我的办公室,我们详细谈,另外我还有一点药剂学上的疑问,想要和你交流探讨探讨呢。”
“王教授,我们也一起去,行不行?”文黛、王慧、张美丽和丁宁几个女生几乎同声说道。
“好好,大家一起来。”王教授心情十分愉悦,一边说,一边已经拉起了陈争的手,往教室门外走去。
……
出了教学楼,没走多远,就已经来到了办公楼。
上楼进入王教授的办公室后,王教授并没有先谈执业医师资格证的问题,而是迫不及待地从抽屉中拿出了一张纸来。
这几张纸,正是前几日陈争为文黛、丁宁等人开过的药方。
“年轻人,你这几张药方,我越看越是觉得非同凡响啊,这药方似乎不见记载于任何医书之上,也不见有流传,你又是怎么想到如此配药的呢?”
陈争本不是过分谦虚的人,此时见王教授虚心请教,便笑了笑回答说:“中药种类繁多,因为天下万物都在五行之中,所以一草一木皆能入药,各种药性的搭配,更是变幻万千,无穷无尽。所以说,用药之道,全在一心,并不可完全按照古方。”
“用药之道,全在一心?”
“没错,古人有记载的方子未必就是最合适的,而且中医看病最讲究因人而异。同样的病情,同样的药方,却治此人则效,治彼人则不效,何也?那是因为每个人本身体质不同,情况不同,环境不同,所以用药也讲究因人而异,不能一方通行。只有全面了解了药性药理,根据君臣佐使之道,开出最适合病人的药方。”
“治此人则效,治彼人则不效……”王教授喃喃说道。
其实这本身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无外乎说的就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灵活变通,可对于现代的中医来说,却显得复杂多了。
西医讲究的是规范化治疗,比如一个人生了病,去几家医院治疗,过程基本上都是相同的,但是在中医中,这种情况则很难见到。
就算是同一种病,看十个老中医,很可能就开出十种药方。
为什么会导致这种情况?这就如陈争所说的,中医治病,讲究根据本个人本身体质、环境等等诸多因素全盘考量,而中医的水平参差不齐,观察得又都不够全面,就导致了各有各的治法。
不过就是每个中医开出的药方全不一样,却大部分都是依循古人的方剂。
在中国历史上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药方究竟有多少?完全可以说是浩如烟海不计其数,只可惜如今中医没落,经过这么多中医历代努力的结果又剩下多少?恐怕十分之一都没剩下。
如今的大多数中医,不过就是记住了那些还没有失传的药方,治病时略算加减,根据病人的情况,适量增加或减少药量而已。
这种情况,倒也难怪刚刚课堂上,孙教授在辩论时说中医不思进取了。
好像陈争这种下药之时这种天马行空的,就连王教授这种国内知名的中医专家,也都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不过陈争的药方虽然初看天马行空,但越是仔细研究,却越是发现其中妙用无穷。
“高!高!果然不愧小神医之名啊!”刚刚王教授只不过是跟着王慧这几个女生随便叫一叫,却也并没有很当真,但此时此刻,他却是发自肺腑,叹道:“君臣佐使这四个字道理虽然简单,说来也容易,可运用自如的能有几人?”
“君臣佐使?君臣佐使是什么意思?”文黛插言问道。
陈争解释道:“中医开出的一副药,一般都是由多味中药组成,每一味药各有作用,大体来说,君为主药,臣为辅助,佐或配合或者抑制君臣药的药性,而使则起调和之效。中药组方,都是按照此原则。你才刚学,这些都还太难,以后慢慢也是需要掌握的。”
“哦。”文黛点了点头。
“天下如此之多的中药,每种药的药性也多种多样,妙用无穷,用药本是基础,可当针对病情,能用药用得恰到好处,谈何容易啊!没想到我浸淫中医药数十年,水平竟然还远不如你这一位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惭愧啊,惭愧!”王教授叹息说道。
第42章妇人婴儿方
王慧、丁宁、张美丽几个女生见竟然连国内知名的中医专家都对陈争如此钦佩,看来之前叫他“帅哥小神医”,还真的没有叫错。
王教授又感叹了半响,随后又对陈争说:“你对药理药性的理解,远远在我之上,让我望尘莫及啊。”
“王教授你太谦虚了,其实你也不用妄自菲薄,中药如此之多,我偶然知道其中几味药的特殊用法,也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陈争说。
“不不不,如果这还不值得大惊小怪,就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了。”王教授忽然想起一件事,说:“你对药性药理理解的如此深入,刚好我这里正有一个用药上的难题,你来帮我参谋一下。”
“什么难题?”
王教授直接从抽屉中,拿出了一份病历,递给陈争:“这是我的一个病人,你先看看情况。”
陈争接过病例,仔细看了看上面写的病症详情,片刻后问:“小儿百日咳?”
“没错,就是小儿百日咳。”王教授连连点头。
小儿百日咳,这是小儿的常见病症,尤其是在古代,更是导致很多初生小儿死亡的元凶。
不过要说起来,在中国还算好的,因为中医的存在,中国因为小儿百日咳导致死亡的数字,要远远低于其他不懂中医的国家。
但即使是这样,也需要中医救治及时,否则很难有回天之力。
而且,即使是在医学昌明的今天,小儿百日咳这种病也依然十分肆虐,国外有相关报道统计说,全世界每一秒钟,就有一名儿童死于此病,足可见此病的危险程度。
“我的这个病人,是一个新生不久的小儿,得了百日咳已经近一个月了,初期如同感冒发烧,所以他的家长也并没有太在意。数日后咳嗽加重,经常连咳十几声,甚至都无法吸气,脸被憋得红,鼻涕、眼泪全流出来,这才四处找人求治,可哪还来得及了?来找到我时是几天前,病情已经更重了,怕是已经得了并发的肺炎,如果再不能控制病情……哎……”
王教授叹息一声,并没有继续说下去,可陈争知道他的意思,再这样下去,也就只有死路一条。
陈争说:“从病例上看,这小儿剧咳不止,因为剧咳还导致了呕吐,眼睑浮肿,目睛出血,这的确已经很严重了,怕是已经引动了心、肝之火,气逆伤于血络。”
“是啊,是啊。”王教授心急说道:“之前病人家长来找我之前,已经中药西药都吃过了,来找到我后,我也给开过一副药方,但依然没有丝毫起色,到现在常常咳嗽剧烈时,都已经有了抽搐之症,再严重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啊,可怜这个孩子,才刚来到这世界上没多久,就……”
“既然你开过了一副药,却不见效,为什么不稍微加大些药量?”陈争问。
“这个我倒是的确想过,不瞒你说,方子我都开好了,来,你看看。”说着,王教授又从抽屉中抽出了一张药方,继续说:“这个方子更有药效,劲力更强,但是我又担心这个婴儿年纪太小,体禀不足,肺气娇嫩,担心他承受不住如此强劲的药力,因此还迟迟不敢下药。”
将药方递给陈争之后,王教授又说:“我开始说的难题,就是这个方子,你帮我看看,这方子是否可行?”
陈争结果药方,看了片刻后说:“药方劲力强些倒是没什么,以你这服药,只要再加入一味佐药,也就可以了。不过……”
“不过什么?”王教授连忙问。
“你这个方子,如果能换上两味药,在调整一番才是最好。减少三分川贝,然后不用冬瓜子,而是加入五克白前,效果必然会更好。”
“白前……白前……,专泄肺、胃之燥热,为治咳嗽降气之要药,能治肾、肝之沉寒……”王教授一拍大腿:“妙啊!太妙了,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陈争仅仅是这一句话,就让王教授震惊无比,再对陈争的称呼也改了,心悦诚服地说:“小先生,你果然用药老道,超出我太多太多了,我甘拜下风,甘拜下风!我这就将方子给改一改,马上就去给病人下药。”
“等等。”陈争忽然开口说。
“怎么了,还有什么不妥么?”王教授连忙问。
“这个方子倒也没什么不妥,我刚刚说的,只是在你这个方子上加以改良,不过若说有效,确实不如一个古方更好。”
“哦?有类似的古方?”
陈争点了点头:“这个古方出自《妇人婴儿方》,有专门的记载,虽然说我们不能全按古方,必须有所创新,可古方之中的精华,还是一定要传承下去的,只有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才能谈创新。而对于这例百日咳的病情,我看还是这个古方最为合适。”
“那是什么样的古方?”王教授等不急问道。
“方用天竺子、百部、天将壳、桔梗、白前、炙紫菀各30克,制半夏、腊梅花、甘草各15克煎水,加入蜂蜜30克,浓缩成膏。每次用温开水冲服1匙,每日3次,数日必定见效。”
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