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千古江山 >

第275章

千古江山-第275章

小说: 千古江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昊宇一直注意着屋内的一举一动,自然察觉到王诗琪的异动,听到叫喊声一个闪身便出现在屋内,张口说道:“李神医。”

单手按住王诗琪,李思翰挥手便将大半银针拔掉,只留下她胸前大穴那几根,而后说道:“七公子,你武功不俗,从丹田将真气输入她体内,梳理她的筋脉。师兄,你只要安心护住她心脉即可。”

点点头,楚昊宇也不废话,挥掌按在王诗琪的丹田上,而后温润如水的天阳真气缓缓输入王诗琪体内。

瞬间,灵隐大师便察觉到了楚昊宇的真气,柔和、精纯、浑厚。心叹楚昊宇还真是得天独厚,灵隐大师逐渐将真气收缩,只守护她的心脉。

得楚昊宇之助,尤其是在楚昊宇浑厚真气的压制下,王诗琪经脉内的异动终被压制下去,人也逐渐平静下来。只是这次,李思翰再不敢有任何松懈,紧紧盯着王诗琪的脸庞和她胸前几根银针。看银针变成纯白色,李思翰才真真正正送了口气。

挥手拔出银针,李思翰张口说道:“师兄,可以收手了。七公子,你帮她运功一周天。”

听到李思翰的话,灵隐大师才松了口气,而后缓缓收回内力,只是人却没有起身而是调息起来,而李思翰又开口说道:“王阁主,你看看药熬好没有,等七公子收功就喂她服下,然后再给她洗个澡,清洗掉脏污。”

这刻,王诗琪雪白的皮肤上一层黑色血迹,还散发着淡淡腥臭味,正是被逼出来的毒物。

似怕打扰到楚昊宇,王高林没有出声只是点了点头,而后飞奔出去,没过多久便端着一碗药汤走了进来。

引导王诗琪运功一大周天,楚昊宇才将按在她丹田处的手掌收回,只是王诗琪被折腾了半个晚上身体虚弱不堪,竟倒进楚昊宇的怀里。见此,楚昊宇想都不想的抬手便要扶住他,不曾想抬手便触摸到两团温软。心底苦笑,楚昊宇却是赶忙松开手掌,任由王诗琪倒在自己的怀里。此刻,若有细心人,便可发现王诗琪脸上突现的那抹红晕。

当两名侍女扶王诗琪坐直身体,楚昊宇便站了起身,在王高林的千恩万谢中离开禅房。看楚昊宇走了出来,李牧立即上前拜道:“公子,孙侯有消息传来。”

不见李牧明说,楚昊宇便知道消息肯定不一般。走至无人处,看楚昊宇停下脚步,李牧小声说道:“公子,京城刚传来消息,秦冲在山南道被杀,刘铭威不知所踪。”

顿时,楚昊宇眼中有寒光闪过。他早有预料这一路不会太平,没想到他们真跳了出来,那这次,他一定要亲自会会天刺这帮逆贼。想到这里,楚昊宇张口说道:“立即准备马车,等李神医休息过后就回京。”

躬身一拜,李牧张口说道:“末将明白。公子,你劳累一晚,歇息片刻。”

楚昊宇点点头却没有出口,一个人眺望远方。没多久,天际已浮现起一抹白线,而出乎楚昊宇意料的是,灵隐大师竟走了过来。

先是一声佛号,灵隐大师张口说道:“公子,老夫观你双眼纯净笑容随和,真气浑厚、精纯,可知公子你是大机缘大智慧之人,只是,执念在佛家为痴,公子何不放下?须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看灵隐大师竟想劝诫自己,楚昊宇自顾一笑,道:“大师,小七终是俗人,有些事放不下,而有些事,不得不做。”

听楚昊宇如此说来,灵隐大师又是一声阿弥陀佛,而后说道:“公子心性坚定,贫僧也就不再噪舌,只望公子谨记,一切皆是因果,阿弥陀佛!”佛号声中,灵隐大师转身离去。

楚昊宇明白灵隐大师的意思,劝自己少造杀孽,只是天卫与天刺本是一场战争,没有是非对错,只分生死成败。

331神医入京

虽得到天刺的消息,楚昊宇倒也没有着急赶路,既然天刺跳了出来,就不怕他们不再出现。这一路,楚昊宇、周褚、神医李思翰三人谈天论地倒也优哉游哉,唯有得知苏青青重伤却不知行踪时候,楚昊宇沉默了片刻可随即也就释怀,那丫头鬼着呢,想来不会有事。

匆匆六七日过去,众人终是看到了上京城的轮廓,等入了城感受着街上热闹气息,李思翰点头说道:“久闻上京城繁华,今日老夫总算是见识到了。”

不容两人插口,李思翰接着又道:“若论繁华之地,当属江浙。自古有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江浙之繁华,战乱虽有波及却如寒冬冷风,很快就是春意盎然。其次当属岭南,岭南有宋家坐镇未经战乱,是乱世中唯一净土。不过,”拉大的声音中,李思翰语气一转,道:“与上京城相比,江浙虽富足然气息文弱、旖旎,少了霸气,岭南小桥流水如世外桃源却也少了活力。”

当神医李思翰的话落下,周褚便接口说道:“李老先生所言甚是。江浙富足,乃天下鱼米之乡,文人墨客更是独领风骚,可谢家却有丹阳之败,只能黯然收场。岭南宋家坐拥金山,又有精兵猛将,可终不敢北上,只能解散宋将军并称臣纳贡。究其缘由,人也,势也!”

李思翰曾游历天下,出入过鼎盛王府也见深知百姓疾苦,思索片刻却是岔开了话题,笑道:“区区二十年,便将江山治理得井井有条,又一盛世也!”说到这里望着楚昊宇,又道:“你楚家还真是人才辈出啊!”

自顾一笑,楚昊宇张口说道:“父皇昃食宵衣、大哥早朝晏罢,如此盛世,才不负父皇和大哥看苦心,不负为我楚家而阵亡的千千万万将士。”楚昊宇的话虽平静,然而其中的傲气,是怎么都遮不住的。

听到楚昊宇的话,李思翰哈哈一笑,道:“老夫虽没有见过武帝和圣上,看七王爷可知两人雄姿,现在,老夫还真有些期待了!”

望着李思翰,楚昊宇张口说道:“大哥亦在期待李老先生,而且,”拉长的声音中,楚昊宇语气一转,道:“等到晚上,我带老先生登上凌山阁,观看这上京城的灯火,绝对是天地奇观。”

点点头,李思翰轻笑道:“老夫虽在山野,却也是久闻凌山阁大名,今日倒是有眼福了。”

就是几人说话功夫,马车已经驶入皇宫,而出乎众人的意料,慈宁宫大殿外,圣上楚昊然、皇后娘娘竟已等候多时。

看李思翰下车,楚昊然立即迎了上来,笑道:“老先生白发仙颜,神光内蕴,尤其是隐隐约约带着药草清香,想来就是李神医了。”

虽没有见过楚昊然,然看其衣着、气度,李思翰已认出了眼前人的身份。虽吃惊,李思翰却不敢怠慢,微微躬身拜道:“草民李思翰见过圣上。”

伸手扶住李思翰,楚昊然笑道:“神医太过客气,朕可是久仰李先生的大名,请!”

此刻,皇后娘娘躬身行了一万福,道:“见过李老神医!”

李思翰活了八十多岁更被誉为神医,什么情景没有见过,早就将荣辱放下。看皇后冲自己行礼虽吃惊,李思翰神色却也没有什么变化,笑道:“老夫就是山野草民,皇上、皇后折杀老夫了,请!”

望着几人,楚昊宇笑道:“大哥,大嫂、李老先生,都莫客气,请!”

看皇上、皇后还有楚昊宇陪一白发白须的老先生走了进来,太后可真是吃了一惊,颇为疑惑的望着几人。看到太后的疑惑,楚昊然笑道:“母后,你家小七特意跑了趟五台山,将李神医请来为您把脉。”

听楚昊然如此说来,太后不由望向楚昊宇,脸上有着掩饰不住的欣喜。

在太后的注视下,楚昊宇轻笑道:“母后,你为小七操尽了心,现在,也该小七尽孝了。”说到这里看到母后两眼湿润,楚昊宇赶忙叫道:“莫激动、莫激动,先让李老先生为母后号脉。”

望着太后娘娘,李思翰躬身行了一礼,道:“草民见过太后娘娘!”说到这里稍顿,李思翰笑道:“看太后娘娘一家子孝母慈、其乐融融,当活个百十岁!”

噗嗤一声,太后娘娘竟是忍不住笑了起来,可最后竟是咳嗽起来,看的皇后娘娘赶紧上前请拍着太后娘娘的后背。好容易止住咳嗽,太后娘娘挥手示意皇后可以停下,而后望着李思翰说道:“久闻神医之名,今日竟奔波千里,老身先谢过神医。还不看座?”

当太后娘娘的话落下,立即有内侍搬来了凳子和脉枕。道了一声得罪,李思翰挥手搭在太后娘娘的手腕上开始诊脉。

这刻,慈宁宫一片寂静,一个个都将目光落在神医李思翰,有急切有期待,便是从不喜怒于色的圣上楚昊然,眼中也有着毫不掩饰的期待。不过,在众人的注视下,李思翰双目紧闭,神色平静看不出任何情绪。这刻,时间似凝固了一般,如此缓慢,如此漫长。

突然,李思翰抬起了手掌,看的众人心都跳了下,然李思翰却是淡淡说道:“太后娘娘,右手。”而后,大殿再次陷入沉寂。

不知过了多久,李思翰突然睁开了眼睛,明亮又有神。收回手掌,李思翰笑道:“好了。皇上、七公子,太后娘娘并无大碍,只是这些年大喜大悲伤了五脏,加之年岁增大,偶感风寒咳嗽不已,两副方子即可痊愈。而且,草民观太后娘娘并无大碍,只要调理得当,还是能过耄耋之年。”

楚昊然和楚昊宇都不信李思翰的话,若真是如此简单,太医早就将她治好,岂能拖到现在?只是,两人自然不会将真实想法说出来,楚昊然更是笑道:“母后,你可听到了?李神医都如此说了,你安心享儿孙福吧!”

楚昊宇也接口说道:“母后,你安心静养就是,等你好了,辰辰还要找你玩呢!”

也不知是信服神医李思翰,亦或高兴两个儿子的孝心,太后脸上堆满了笑容,道:“老身可不奢望耄耋之年,能再多活几年看着辰辰长大,老身也就满足了。所以,倒要麻烦神医你了,有任何需求,尽管告诉他们两个。”

笑望着太后,李思翰张口说道:“娘娘放心就是,草民这就去开方子。”

点点头,太后再次谢道:“麻烦神医了,老大、小七,你们随李先生一起去吧!”

楚昊然和楚昊宇都是心思剔透之人,听母后如此说来便知道她并未全信李思翰的话,只是两人都心急知道母后的身体情况,纷纷退了下去。

当三人走出大殿,门口多了一白发老者,此人正是孙太医,而叫孙太医前来的意思,几人不言而喻。

看到几人,孙太医跪拜道:“老臣叩见陛下万岁万万岁,孝王殿下千岁千千岁!”

“爱卿平身!”唤孙太医起来,楚昊然笑道:“孙太医,小七特意将李神医请来医治母后,以后你们多聊聊。”

孙太医也是真正的名医,与李思翰早就认识,便张口答道:“神医医术高超,老臣望尘莫及,有劳李神医了。”

望着孙太医,李思翰笑道:“孙老弟这是在损老夫了,随后,咱们好好聊聊。”

当李思翰的话落下,楚昊宇便接口说道:“孙太医,李神医可是要在京城住一段时日。本王曾许下承诺,在京城建一座神医庙每日施粥不停,既为母后祈福,亦做李神医行医、著书之地。”

李思翰被称为神医,一生不知治好了多少人,见过多少疑难杂症,亦研究出不少良方,如今年岁已大,正想着著书将这些方子流传下去。路上得知此事,楚昊宇又提起了神医庙,最后还真将李思翰给说动了,决定留下来将自己一生的见闻、治过的疑难杂症、收集的良方汇集成册,这可是惠及百姓流传千古的大善之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