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贞观文宗系统 >

第194章

贞观文宗系统-第194章

小说: 贞观文宗系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样的事情还是心照不宣的好。

李世民会经常将朝中事务送过来给他看。李渊当然也回看,但是从来不会发表什么意见。他当然明白李世民是什么意思,那就是为了证明给他看的。这些事情他只懂啊就行了,万一说了什么,被别人传出去当作是干政了,那可就了不得了。自己儿子心狠手黑的德性,李渊实在太了解了。

指不定,自己那天就暴毙宫中,那就不好了。

辛辛苦苦打来的天下,权势如果享受不了,那么享受几天安乐不也挺好的么。虽然这种安乐是以失去自由作为代价的。

裴寂离京两天后,太极宫中,正在宫女的服侍下痛饮的李渊忽然间接到了内侍送来的文书。

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是一两回了。习以为常之下,李渊并没有第一时间将文书拿过来翻看。示意内侍将文书放下以后,佯作开心地将嘴凑过去,静候着宫女用那三钱的小酒杯将酒倒入口中。

那内侍见李渊并没有急切着凑过去看文书,脸上更是连迫切的神情都没有,这才放下心来,迈着急促的步伐去回见李世民。原来,这内侍不仅是李世民派来送文书的,也负责查看李渊的日常生活和心理活动。

太极殿中的饮宴一直持续到了傍晚。有李世民送来的文书,李渊也不能彻底不管。让人掌了灯,默默翻开那厚达十数页的文书仔细查阅起来。

过了年后,朝中大事没有多收啊。因此这份文书最主要的便是说法雅的事情。

这个李渊自然很熟悉。他当然知道凡是与他和李建成有关的人,稍微有点本事还能够主动投诚的,基本上李世民也没有亏待。但是只要稍微有所异动,那么李世民采取的绝对是雷霆手段。

即便法雅是他的老熟人,从文书上看到法雅最后口出悖逆之言,李渊其实心里头也没有一点可怜。这天下毕竟姓李,虽然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但李渊要保证的是肉烂了还在锅里。旁人想要染指,那么谁来杀谁。因此,李渊相当赞同李世民的辣手。

原本以为事情到了这里就已经结束了,接下来虽然还有一两页,也就是最近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被李世民拿出来凑功劳的。谁想到,翻开新的一夜,李渊不过是看了一眼,心中的酸楚就一下子涌了上来。

武德朝的老臣,封德彝死了,萧瑀被贬斥了,原本忠心于他的,也就剩下一个裴寂。

可是如今,唯一的老朋友也被李世民给轰出了长安。纸上写着裴寂是因为法雅牵累才获罪的,但真正让他心惊的是,裴寂居然没有来找他。不,不是没有来找他,而是根本找不到他。

李渊的眼前,已经浮现出裴寂拖着那上了岁数的身体,在宫门外凄惶地的等候着千牛卫通报的消息。然而在寒天冻地凉风冷雪当中,得到的却是李世民不让他拜见的消息。最终,凄凉地转身踏上装饰艳丽的牛车。

想到这里,李渊的眼中顿时噙满泪水。往日的风光不再,如今一个个都以这样的结局终老,英雄迟暮,便是这个感觉吧。

“老朋友,是我对不住你啊。”李渊喃喃自语道。

当夜,太极殿中灯火通明,却出奇地没有歌舞的声音。

东方墨黑的天空被一丝橘红浸染,少时便从橘红变为浅黄,最终又换回天蓝。新的一天来临了。

一夜未眠的李渊看着天色,似乎很是艰难地张开嘴巴,用嘶哑到恐怖的声音对前来值守的侍卫说道:“去将皇帝请来,就说我有要事相商。”说完也不管侍卫的答应,眼神又开始涣散起来。

也不知道是等了三刻还是四刻,当内侍那尖锐的嗓音传来“今上驾到”,李渊这才回过神来。也不管周围跪下的一片,李渊还是坐在那里,眼睛直勾勾盯着大殿门口。

不过是几息的时间,门口就出现以为身穿明黄色龙服的中年人。旁若无人走了进来,待走到李渊面前,这才躬身下拜:“孩儿拜见阿爷。多日不见,不知阿爷身体可好?元夕的时候有人送上一支极品山参,回去之后,孩儿便差人送过来。”除了李世民,还能有谁?

没有接着李世民的话往下说,指着身边的坐具,让李世民坐下之后,李渊张口说道:“太极殿毕竟是皇帝居所,这近百年的规制,不能因为我便有所殊异。过些时日,我还是搬出太极殿吧。”

李世民一听,心中暗喜,嘴上却说道:“这怎么使得。如今我李家天下,哪里轮得到旁人闲言碎语。阿爷还是好生歇着吧,这等小事无需理会。”

“再小的事情,到了皇家便是大事。你万万不可因为一时得意,便坏了规矩。不然后世子孙太过顽劣,岂不是要坏掉社稷。行了,这件事情我意已决,皇帝还是提前安排好我的居处,只等一切准备停当,我便搬出太极殿。”

这个时候李世民也没有再作劝阻,点点头,便是应下了。父子两个又谈论了一些闲话,李世民便以国事繁忙为由,拜别了李渊。

走出太极殿的那一瞬间,李世民抬头往往天空,低声自语着:“武德年,算是过去了。”

(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五章李二陛下你害我

四月初,经过一番紧张又周密的安排,太上皇李渊搬出太极殿,居住在原来李世民的寝宫。紧随其后,李世民正式入住太极殿。从此之后,朝中大臣凡事觐见者,只需要进了宫门直走,很快就能见到李世民了。

事情虽然小,但是很多人都知道,这是李渊最后一步的权利交接。

和李世民一样欣喜的大有人在。原本李世民的旧臣都知道,直到此时,李世民才算是完全得到了权利。而接下来,便是他们要大发光彩的时候了。

权利得到了交接,李世民自然异常欣喜。喜悦之下,自然那也要做一些封赏。搬进太极宫中的第二天,就有圣旨从宫中流出:“房杜以及长孙三人,兢兢业业,功高卓著,赏百金,特赐嫡长子荫郡公。罗彦素有才名,有功而不自居,乃当世良才,累功得进开国郡公,食邑八百户。”

这个封赏说不上什么出彩。想前三人的儿子都已经郡公了,罗彦作为李世民的嫡系,要是不给个开国郡公,那也实在说不过去。不过让人们疑惑的是,罗彦到底有什么功劳,值得李世民在诏书中专门说一句有功而不自居。

不过李世民既然秘而不宣,那也只能妄自揣测一番,随后无聊地放弃。

而他们揣测的两位,此刻却在太极殿中,一个个乐呵呵地笑着,另一个则是苦着脸。

笑着的当然是李世民无疑,而今除了他那几个儿女以及长孙皇后,也没有人能够让他苦着脸。剩下一个便是罗彦。而让他们有如此表情的,自然是因为刚才李世民提出的一件事情了。

“陛下,这件事情已近过去了这么久,而且小臣也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愣头青少年了。这件事情,你看能不能交给别的人去做。毕竟小臣还是有些心结未曾解开,陛下难道就不怕我在这当中因私废公么?”

“你若是能够因私废公,你就不是罗彦了。这件事情我可不是因为你和她有故事才交给你的。这里的所有人,也许只有你能够明白我做这件事情的意思。所以,你也定然会将它做好。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啊。”李世民虽然嘴角含笑,但是话里透漏出来的意思却不容罗彦拒绝。

没办法,既然无法反抗,那也只能乖乖接受。躬身一拜,罗彦说道:“臣必然不负陛下重托。只是,事先声明好了。他们家的事情,除此之外,我是半点也不想沾染了。”

“知道知道。我也不想因为这个,让我失去你这样一个聪慧的臂膀。行了,相关的事情你先去找玄龄商议。等有了一个具体的安排,直接拟旨交到他手里。你只管将流落在民间的人全都找回来,然后安排府邸宣读旨意下发封赏便是了。”李世民这些交代完,不禁又吐出一句:“你说你就干这么一点事情,还跟我闹腾,将来就算是我要重用你,也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啊。尸位素餐据说是你最痛恨的事情吧,你可不要自己打脸啊。

李世民说完这些话,哈哈大笑起来。反观罗彦,听了这些脸色越来越黑。要是屈突诠他们这些小辈,罗彦绝对要上去给他一脚。

打了这么半天哑谜,其实李世民和罗彦说的就是刘文静的事情。

刘文静是怎么死的,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虽然李世民在刘文静死后对他的家人是恩遇有加,但是不要这里头猫腻其实也不少。当初李世民的势力并不小,救不了刘文静,但是至少刘文静的家人可以救一救的。

偏生李世民只是在李渊进行了处置之后,为他们提供了一点名义上的庇护。其他的,没了。

刘文静在开国之后,和李世民关系只能算得上是一般,远远没有当初太原举事的时候那么亲密。自觉功高的刘文静早就投靠了李渊,只是李渊更加宠信裴寂一点。这也是刘文静发牢骚作死的原因。但是事发以后,李世民求情的奏疏也耐人寻味。

当初举事是他和刘文静先做的,等事情快成了才告诉裴寂。明摆着说李渊是任人唯亲赏罚不公。这无疑就是在火上浇油啊。

如今李世民之所以给刘文静平反,也并不是为了他和刘文静的交情。最根本的原因还在在于他对武德年间军政大事的全盘否定。而刘文静案在武德治政的九年间,算是内政中少有的大事了,因此为突破口,最为合适不过。

唯有如此,李世民才能够彻底在朝臣和百姓心中彻底取代武德的印记。

这件事情他和自己的心腹都说过,当然,也包括罗彦。但是其他几位中书舍人,虽然也是近臣,但干这种阴晦的事情还是不太合适。

正好罗彦还有和刘文静的女儿闹出的一段情事。这样把罗彦推出去就更加顺理成章。即便旁人说什么闲话,也能把权谋的事情撇的干净。

李世民的交代,罗彦自然是不敢违拗的。而且,虽然心里是有心结,罗彦也准备去做。他可不抱什么旧情复燃的希望,现在他完全考虑的是这件事情背后带来的影响。

搜罗刘文静的后代并不困难,在吏部和长安县衙调阅了相关的材料,很容易就将刘文静唯一在世的儿子给找了出来。这小子如今也不过是十来岁,找到的时候正在给一个小官的府上当杂役。至于女眷,教坊司就一个刘卿语,还有后宫中也有几个庶女。

府邸是李世民早就安排好的,这些人找到之后立刻就被人带到了那里。不过是四天时间,罗彦就将第一步做好了。接下来便是要草拟圣旨的事情,这东西可是不好写。毕竟李世民要因此否定武德年间的政治,那么诏书中怎么也要隐晦地指责一下吧。

这可是要彻底得罪李渊的事情,上边还要自己签名。罗彦心里苦,可是说不出来。不过后来一想李世民和房玄龄他们也要签名,这才将惴惴不安的心放了下来。

李世民说起来还真的是对死人很慷慨,给刘文静的儿子封了一个国公不说,赐下千金和数十杂役婢女。而刘文静的其他家眷也是各有封赏,光是这一项,掌管户部的那几位都要心疼好久。

原本以为事情会有多难,没想到仅仅是十天的功夫原本李世民交代下来的事情全都办完了。罗彦在带着千牛卫将封赏和圣旨交代刘文静之子的手上的时候,顿时松了一口气。

眼睛扫向已经起身,站在后边的刘卿语。

伊人颜色依旧。在教坊司原本就穿的不差,而今成为自由之身,更是新晋国公的姐姐,身上也少不了绫罗。艳丽的罗裳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