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贞观文宗系统 >

第229章

贞观文宗系统-第229章

小说: 贞观文宗系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罗彦进来,两人起身上前相迎。

“诚国公来的好早。”戴胄这般说着,却忘了他和李靖来的更早。

罗彦笑笑:“让两位久候了。要不,咱们再聊聊,然后开始说那些事情?”

“不用了,既然诚国公已经到了,咱们就开始吧。这件事情,还是早些平息的好。要不朝堂动荡,我等也心里不安生。”李靖反而有些急切,不等戴胄说话,自己就张口请求罗彦他们早些处置。

和戴胄对望两眼,彼此点点头,便应下了李靖的央求。

看看堂下已经有差役和笔吏候着,罗彦与戴胄坐上正堂。

看着李靖站在那里,戴胄皱皱眉头,开口说道:“卫国公还请坐下吧。如今你尚不算是犯官。如此站立,倒是让我等惶恐了。”

看着李靖似乎是想要拒绝的样子,罗彦便插嘴道:“按理来说,卫国公此事应该是站在宗正寺的堂下,毕竟身为勋爵,要是犯事,定然是归属他们管。然此事事出在职而非爵,大理寺接手,便是以官职来论。公未曾被陛下夺官,便依旧是朝中重臣。自古刑不上大夫,岂可自降身份,做此有失颜面的事情。”

罗彦的这些说道,就是连戴胄都被忽悠愣了。回头看了罗彦两眼,这才对李靖说道:“诚国公说的在理。卫国公,你还是请上座。如今我等只是问话,不必如此。”

见两人都这样的说辞,李靖自知此事做的有些草莽,因此点点头,坐到了方才的座位上。

这时候,罗彦才对一边的笔吏点点头,示意他开始记录此次的堂供。

说是审问核查,其实就是问些固定的问题。类似罗彦之前朝堂上提出的几个一点,都让李靖做了详细的回答。这一讲,便是两个时辰,看着太阳都冒过了头顶,李靖的供述才算是结束。

那笔吏吹干了最后一页纸上的墨痕,将一叠纸张送到罗彦和戴胄面前。

这是要两位主审检查供词了,这个过程中,主审要纠正其中的疏漏,同时查漏补缺。那笔吏也是狱讼的老手,看着戴胄和罗彦对李靖的态度,加上李靖本身的名望,居然将这一大叠供状写的滴水不漏。从字面疑似上看,李靖压根就半点罪行都没有。

“此处‘乱军劫掠,再三制止’有些错误,卫国公身为主帅,虽然身处乱军,再三制止定有效用,岂是如今的情形。当为‘心系颉利无踪,忘却处置后事’,笔吏,此处用句谬误,尔可知罪?”罗彦抖抖手中的纸张,对着笔吏呵斥道。

这话一出,让李靖和戴胄心中一惊,而那笔吏更是大惊失色。

三人同时在想,难道罗彦先前都是装的,现在才露出他的獠牙,要将李靖置于死地?

见三人面上都有些不好看,罗彦继续怒斥道:“突厥牙帐珍宝遗失是真,卫国公再三制止也是真,难道,卫国公在军中的声望便是假的了?是你天真,还是觉得陛下不够圣明?哼,其心可诛。”

一句话说的三人同时汗流浃背。方才有些替李靖脱罪,居然忘记了这件事情是不是合乎逻辑了。李靖制止了,难道士卒会不听主帅号令?可能么?

那笔吏也知道自己是要背一回黑锅。不过眼前三人的身份,让他觉得背锅也是一件好事。帮助过李靖的人,还没有见过谁吃了亏。

“是属下无能,万望上官恕罪。”笔吏假戏真做,还真是跪下求饶。

“好了,你是大理寺下属,我不便对你进行惩处。但是,笔误一事,你要担些罪责。这件事情到时候要是陛下有什么疑虑,你须得说清楚才是。”

“属下明白,属下笔录时听闻乱军劫掠,一时心神失守,所以疏漏了几处。万望上官原谅。”

要不怎么说滑吏呢,这种欺上瞒下的事情做的多了,经验自然老道。这会儿撒气谎来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不过,这也正是罗彦所需要的。听他这么一说,点点头,罗彦便不再多问。

而李靖和戴胄两人,看着罗彦这般手段,脸上那股子惊异,简直无以言表。

良久,李靖才朝着罗彦躬身一拜:“谢过诚国公。”

这一拜,罗彦可没有拒绝。这件事情本来就关乎李靖的生死,自己能给李靖争取的都争取过了。这事儿要是交给别人做,他李靖绝对是在劫难逃了。虽然他是个长辈,但这件事情上罗彦受的这个礼。

“好了,既然已经去的了卫国公的证供,那么接下来就是那些将士和张宝相的供词了。想来调来这些人,尚需时日,罗彦就先告辞了。他们到了长安,戴少卿差人到我府上唤我一声便是了。”

肚子有些饿了,罗彦也不愿久留,向着戴胄和李靖一拱手,告声罪,便自行离去。

公堂之上,李靖慨叹一声:“我终于看明白,陛下为什么要将长乐公主许配给他了。此人若是没有些羁绊,只怕日后便是陛下都驾驭不了。还好,他是个重意气的。”

“是啊。今日一番手腕,不说其他,便是这律法一道,戴胄便觉得他不在我之下。卫国公,这个恩情,你是欠大了。”戴胄点点头,对罗彦的佩服溢于言表。

对于李靖这么客套,对于其他人罗彦可就没有太多的耐心了。本来这件事情和李靖的干系就不是很大,天天问来问去都是那几个问题,以至于接下来大多的时间罗彦都在划水,什么问题都交给戴胄去问,到最后看看供状,然后署名就可以了。

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了七天。七天内大理寺审讯了包括张宝相在内的四十余将士,基本上将整件事情给摸清楚了。

接下来,便是商议该如何处置李靖的问题了。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罗彦就像是在逛街一样,悠哉悠哉走到了大理寺,朝着门前的侍卫点点头,便走了进去。

当罗彦走进戴胄的衙署时,戴胄正在皱眉思考。听到门口的响动,抬头一看,发现是罗彦之后,戴胄脸上不由大喜。

“诚国公快进来。你来了,这件事情就好办了。”大喜过望的戴胄忙将罗彦拉了进来,然后沏杯茶水递给罗彦。“我正在愁卫国公的事情怎么处理呢。此事是你首先提起,还是在你这里结束的好。”

合着,都是赖上自己了。

罗彦有些头疼。

闭上眼睛思考了一会儿,罗彦慢悠悠地说道:“此事不是在我这里结束,而是在卫国公的手里结束。”

“此话怎讲?”戴胄有些不明白。

“现有的证据,自然是可以替卫国公脱罪,最多也不过是治军不严管束不利,罚俸便是。可是,这样的处置真的能够平息陛下的怒火和朝臣的不平么?要是给你,你觉得我等是不是故意替卫国公开脱了?到时候别说是他,便是你我,恐怕也要站到这大理寺的堂下接受询问了。”

罗彦几句话说的戴胄额角冒出了冷汗。

怎么把这茬给忘了。

有时候,刑律不仅要严苛,还要考虑政治需要。显然这次自己是书生意气了,只想着按律行事,岂不知要是这样做,简直就是将李靖送到了断头台上。

“那依诚国公之见,此事该当如何?”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在戴少卿这里,只需要将罪责归为治军不严,丢失重宝,以渎职加等便是了。至于我这边,可能处置会重一些。提前打个招呼,也省得戴少卿多心。”

戴胄听了暗暗咋舌。

渎职再加等,罚俸,贬官,这两样一个都逃不掉了。而罗彦说的更重一点,要怎么做?

带着怀疑的目光看了罗彦一眼,戴胄点点头:“既然如此,那便依照诚国公所言。”如此商定之后,两人便分头开始写起自己的奏疏,好向李世民交差。

翌日,太极殿中的李世民接到了两人的奏报。

看着两份叙述大同小异,但是处置的方法迥然不同的奏疏,李世民有些难为了。这种选择题是他最讨厌的,偏生还必须要他做出选择。

“来人,将玄龄和辅机两人给我叫来。”

不大的时间,房玄龄和杜如晦就走到了李世民面前。

“你们看看,这是戴胄和罗彦两人递上来的奏疏。关于李靖一案,两人给出的处置方式出入太大,你们看看,给我出个主意,这两种办法,我到底该听谁的?”

两人对视一眼,接过李世民递来的奏疏仔细看了起来。

看完之后,稍加思索,两人异口同声地说道:“那就选择罗彦的吧。”

李世民笑笑,显然,两人选择的也正好符合他心中觉得最好的那个:“说说你们的理由。”

“戴少卿的处置,罚俸贬官虽然合理,但是也比不过罗彦这赏功罚过的办法。赐卫国公珠玉百斗,金千斤,已经当得此次灭突厥的功勋。然其治军不严,致使珍宝遗失,乃是大过,已经不适合在军中任职了。”随后两人一起笑笑:“所以,罗彦的办法,更加合适。”

“啪啪啪”李世民的掌声响起,随后说道:“既然如此,那便让李靖担任检校兵部尚书,卸去军中一应职事。所有封赏,依照罗彦所请,着中书省立刻署理。”

李靖的处置,就这样在皆大欢喜中定了下来。(未完待续。)

…………2016/12/620:45:33|28316060…………

第三百章总有官司找上门

罗彦只想骂这狗的生活。

原本李靖的事情平息之后,罗彦是两头讨好,一时间还获得了不少文武的友谊。虽说官场上的友谊基本上等同扯淡,可是这日常的勾心斗角绝对是少了很多。

原本对罗彦还有些成见的军中将领,也相互传颂起罗彦的义气。三天两头有找他吃酒的,还有踏马出城游玩的,邀约不止。

虽然这里头十次有八次自己是去不成,可是一点也不耽误他和那帮子武将的交情。平常见了还能多多少少攀谈两句。

这期间李世民也明里暗里带着罗彦见了几次长乐公主。

对于这个传说中自己未来的夫婿,长乐可是半点没有羞涩。倒是因为罗彦的种种传说,让小长乐相当好奇。虽然同是两只眼睛一个鼻子,长乐公主见了罗彦,便连李世民这个父皇都不管了,硬是拉着长乐问东问西。

犹如对待一个小妹妹一样的,长乐有什么问题,罗彦便及时地回答。时不时讲个小故事,就让小丫头乐得眼睛都眯上了。

李世民在长孙皇后连倒苦水,说什么女生外向啊之类的酸话。但是对于长乐公主,却越发的慈爱。但凡是长乐的一些小要求,无一不满足。甚至有一次长乐请求让罗彦带着她出宫游玩,要不是一遍的起居郎提醒两方还未正式成婚,李世民都差点答应。

带着小萝莉逛街这种事情,其实罗彦心里感觉还是挺爽的。

显然,这也就是随便臆想一下。

如果你以为不能约小萝莉上街便只能宅在家中与书籍为伴,那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作为从一品的国公,当朝的准驸马,罗彦如今最让人称道的,反而是对于良才不遗余力的荐用。

远的不说,但是前几月招人的大手笔。莫说是民间士子了,就是很多的王公贵胄都嗔目结舌。但是那笔花销,每月便是三百贯左右的钱财啊,罗彦到底得多有钱,才敢这么挥霍下去。

不少的御史言官可都动了心思。

罗彦前几年也不过是个一无所有的穷小子。如今这么穷尽奢靡,这钱到底是怎么来的?要说里头没有点什么猫腻,谁都不相信啊。

一个字,查。

不然怎么说世事无常呢?自己刚查完别人,官司就找到自己头上来了。

这天朝堂之上,有鼓足了勇气的御史就开始风闻言事了:“陛下,给事中罗彦,挥霍无度,极尽骄奢。然其本职不过五品,食邑不过数百户,我等仔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