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雄的民国-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月来,占领库伦的军队都是哪些人?”
那代表听到将日本人吓走的吴将军出口相询,立刻毕恭毕敬的回答。
“回吴将军的话,有两股人马,一股是北方的俄国人,还有一股是日本人。”代表说完觉得还漏了点什么,又补充道:“日本人那个旅团长,就是被吴将军您吓走的那个旅团长叫武藤信义,还是个少将哩!”
“武藤信义,武藤……”
吴孝良听着这个名字十分耳熟,一下子却没想起在哪里听过,倒是他手下的一个参谋插道:“司令,这个武藤信义应该就是在庙街被打到黑龙江北岸的那个武藤信义!”
难怪!难怪他能闻风即逃,一般的日本人,出于对国人的蔑视,以及盲目的自大,哪里会被一个从未交过手的支那将军吓跑,也只有这个与绥东军交过手,唯一一个保存了本部人马实力的带兵将领,才知道他吴孝良和绥东军的厉害。不困守库伦这座无险可守的孤城,提早转移无疑是最正确的决定。否则,他武藤信义没准也与三宅光治一样成了绥东军的阶下囚。
吴孝良在前联合司令部接连下了几道命令,让先头部队接收城要害部门,第一要点是控制电台,日本人走的的确太过匆忙,连电台这么要害的部门都没破坏掉,而是完整的留给了绥东军。有了电台,吴孝良就可以直接给国内发电,不必再派人以汽车、马力传递消息。外蒙的现代化水平的确太过落后,整个草原上仅仅库伦一地才有可以和外界联系的电台足以证明此点。
午过后,后续部队陆续赶到,都被安排在城外的原联军军营。
最后赶来的是李振清,他带着俘虏在草原上转了一夜,直到天亮从抓到的一小撮溃兵口得知,绥东军全歼了浅田联队,便立刻带着人向库伦运动。因为李振清得到浅田联队覆没消息之时,立刻就判断出,吴孝良在深夜歼灭浅田联队,一定是准备趁夜突袭库伦。
李振清没想到库伦是兵不血刃拿下的,他担心绥东军又将面临一场苦战,所以急急带着部下赶来支援,谁知却扑了个空,想象的战斗根本就没有发生,库伦已经在绥东军的控制之下,而这次出兵外蒙的任务似乎也将圆满的落下帷幕。
吴孝良却不像他的部下那样乐观,这次能拿下外蒙的宗教政治心库伦,并不是进过苦战后而得来的胜利果实。原本战力此地的日军在武藤信义这个老狐狸的带领下撤了出去,无形竟然暗合了太祖的的战略理论,存地失人,人地两失;存人失地,则人地两存。只要他纠合了足够的实力一定会卷土重来。在某种意义上说,绥东军为自己背上了一个沉重的包袱,从而成为北方敌对者的固定靶子,如何才能解决这个头疼的问题呢?
就在吴孝良冥思苦想解决之策的时候,副官带来了一个让他极为失态的消息。
“司令,司令,西面来人了,徐总长还活着,他被哥萨克困在唐努乌梁海了……”
“什么,什么?你再说一遍?”
吴孝良手的啪嗒掉在桌面上,面对这个突然而至的消息,他竟不敢立时相信。
“徐总长找到了,他在唐努乌梁海!”
副官笑道,徐树铮对他不过是个符号,北洋政府的陆军总长而已。但对吴孝良却不同,他是吴孝良进入军界的领路人,有知遇之恩,虽然世人以及后人都风传其心胸狭隘,恃才傲物,但是他对吴孝良却是无条件的提携与照顾。并且,他也的的确确是真心想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做些事情。
所以,吴孝良在乍一听说有了徐树铮的消息之后,激动的竟然激动的有些失态。他立刻接见了这位从西方赶回来求援的北洋士兵。一见之下,居然还是位少校军官。
“吴将军,快带人去救徐总长吧,就快弹尽粮绝了……”
吴孝良点头,随即让人为其端来热水,问道:
“徐总长如何到了唐努乌梁海?”
那士兵神不守舍的喝了一口热水,被烫了舌头,疼的直吸冷气。
“唉,一言难尽,徐总长被困在唐努乌梁海,全拜高在田那狗贼所赐……”
当天,吴孝良就派了整整一个骑兵团的兵力,跟随那少校直奔唐努乌梁海。送走少校后,他的心思又回到如何解决北方威胁的问题上。
经过整整一个下午的思考,吴孝良终于决定主动出击,与其坐等别人来打,不如主动出击。打定主意后,他找来李振清商议此事,却没想到李振清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李大哥我决定让你带着第一混成旅北上,追到极北之地也要将武藤信义消灭,一定要将这伙人打疼,打的他们十年内不敢再对外蒙动手!”
第323章赤塔来客
李振清没在库伦休息,当晚就带着第一混成旅一路向北追去,他必须尽快赶在武藤旅团与捷克军团会合之前追上他们,并与之决战将其消灭。但整整一天,除了抓到零星掉队的日军士兵以外,还是没有追赶上他们。
第二天午,李振清仍旧没有逮住武藤旅团的尾巴,但是却意外的截获了一个神秘的白人军官,那白人军官最初被抓时显得十分紧张,后来似乎发现了什么,又不停的叽里呱啦的说着俄语,怎奈抓他的士兵都是盲大老粗,哪能听懂是啥意思。几个士兵当时就琢磨着将其处决,但最后一刻被几个士兵所在的连长发现,认为涉及到老毛子的事都很复杂,还是先报给旅长做定夺才合适。
就这样,老毛子军官被带到了李振清的面前。
李振清是通晓俄语的,那军官紧张的问:
“你们是吴将军的部下?绥东军?”
“是的,我是绥东军的李振清。”
“哦,我的上帝,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您,真是太好了,我是苏俄红军少校……”
李振清心暗笑,这家伙肯定是加入苏俄军不久的旧军官,不过在听完老毛子军官颠三倒四的解释后,脸色立刻就变了。
“是谁派你来的?”
那军官哆哆嗦嗦的回答。
“我是受是马利诺夫斯基同志委派,特地去向吴将军请求援助的……”
李振清打断了他的啰嗦,直接问道:
“白俄的军队已经对你们发起总攻了?”
李振清示意副官在草地上铺开地图,他蹲在地图旁,看了起来。
“你们在赤塔,白俄想进攻你们无非就是两条路,一条由贝加尔湖南部延彼得罗夫斯克一线进军,另一条则是从北方由西伯利亚大铁路方向南下。”
李振清边说边用手指在地图上比划着,突然他的手停住了。
“难道他们竟是两面夹攻?”如此一来,赤塔的苏俄红军被生生困住,进退不能,唯有拼死一战,但从双方实力来看,却是败多剩少,甚至是毫无胜算,毕竟马利诺夫斯基由于高尔察克在鄂木斯克的崛起,而失去了和莫斯科俄布央的联系,连带补给也全部被切断,随着时间渐长,他们的处境愈发艰难。看来,高尔察克这次下大力气围剿马利诺夫斯基,是想在对莫斯科发动攻势之前,彻底解决后方的麻烦。
那老毛子军官不可置信的看着李振清,他的分析就像亲眼所见一样,白匪军的确是从南北两个方向,对赤塔发动了大规模的突袭,等他们发现苗头不对时,想撤走已经不可能,这也和马利诺夫斯基开始对白俄军的作战意图判断失误有直接的原因。
“如果是白匪军在一星期前发动突袭,我们也还有一战之力,阿穆尔州的土匪们闹的很厉害,马利诺夫斯基同志便派了整整一个旅过去剿匪,所以留在赤塔的兵力只剩下一个旅,而白匪军恰恰在这个关键时刻发动了上万大军近两个师的兵力,对赤塔展开合围,红军现在十分被动,万不得已,马利诺夫斯基派了十多人分别南下向吴将军求援,却不知有几人能安全的突破白匪军防线。”
那少校军官突然又补充道:“最近一天在围攻赤塔的白匪军发现了东方面孔,据报很可能是与白匪军合作的日本人,这些人的规模或有一个旅……”
李振清心里咯噔一下,放眼整个外蒙地区能拥有一个旅的日军除了武藤信义还能有谁呢?这事可棘手了,如此,想在半路追上他将其消灭的计划算是彻底破产了。
那老毛子军官见李振清身穿上校军装,误认为他只不过是个团长,他既然已经表明了求援的意思,救援友军自然是义不容辞的,但这个上校团长显然在害怕什么,否则为什么一直沉吟不决,但一转念少校军官也就明白了,以他区区一个团的兵力能够有什么作用呢,对赤塔的马利诺夫斯基同志不过是毛毛雨,甚至对战局都不会有些许改变。
想到这里,少校军官原本还很热切的眼神立刻冷了下来,原本他认为落到日本人手里时内心是十分害怕的,因而表现的极为紧张,但获悉这股人是他们的国盟友是时,轻视之心立刻又占了上峰,身为俄**官的有预感顿时占领了制高点,根本没把那李上校放在眼里了。
李振清正在权衡利弊,没注意身边之前还战战兢兢的老毛子军官已经完成了一次心里位置由低到高的飞跃。
在出发时,他曾和吴孝良交换过意见,遇到白俄军尽量还是不要与其正面冲突,虽然他们早晚得败亡,但是此刻在西伯利亚却是风头无两,绥东军最好不要在这种时候去触他们的霉头。李振清虽然不知道吴孝良因何如此肯定的判断,兵力占据优势的高尔察克一定就会落败,但是他赞同此时不宜与其产生正面冲突的意见。
吴孝良在临来之前主动交代过,如果遇到苏俄红军,须优先示好,在他们需要援助的时候,优先给予帮助,必须让他们感受到这支国盟军的强大与信用。
李振清明白,吴孝良这么做是为了得到苏俄对绥东军在外蒙宣示国主权的承认,但是他不明白的是,为何吴孝良要找几乎难以自保的一方,而不去找国际社会上都承认的,同样也需要雪送炭的高尔察克白俄?
想不通归想不通,李振清还是无条件的选择相信吴孝良的判断,不管是豪赌也好,预知也罢,事实证明他在绥东的历次决策都为绥东军创造了难以置信的机会,希望这次也不会例外。
此地距离库伦一日夜路程,来回请示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战机稍纵即逝,李振清几经考虑终于下定决心,率领第一混成旅由贝加尔湖南岸挺近突袭围攻赤塔的白俄军。
那少校听了李振清要求他带路的话后,难以置信的看着他,这家伙莫不是疯了?敢以区区一团人马去进攻上万人的白匪军不是拿鸡蛋撞石头吗?但看这个国上校一脸的严肃认真,又不像是开玩笑,不禁有些佩服这些国人的勇气。
第一混成旅由恰克图进入俄国境内,往东北方向二百华里就是彼得罗夫斯克,白俄军在不久前刚刚攻克了这座小城,他们的目标就是此地,先拿下它断了白俄军南路军的后路。
第324章外蒙危急
十一月三十日,库伦接到国内来电,欧洲几大交战国于这一天停战,这也就意味着,欧战结束了。吴孝良虽然记得历史进程,但是对于某些历史事件的起止时间却不甚了了。这个消息实在是太突然了,一旦欧战结束,欧洲的列强们就能腾出手来干涉俄国的内战,而绥东军或许也会被卷进去,接下来的日子他们在西伯利亚的生存空间将会越来越小。
吴孝良不知道在他的前世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十一月十一日便宣告结束,而这一世则整整晚了十九天,或许他的到来已经扇动了这个世界的蝴蝶翅膀。
就在他为此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