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窃国贼 >

第39章

窃国贼-第39章

小说: 窃国贼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商家的客货运送、信件委托传递等项目,干好了军民两便,一举数得,哪怕干不好,对军事也是很有用处的。”

田牧非常高兴:“主上这想法好,对军对民都有巨大益处,前朝就有过这样的先例,只是无法坚持下来,也没有主上如此明确细致的规划,此事若是办成了,别的不说,周边各县就能真正连在一起了。”

“不但利军利民,尤其对兵事的帮助最大,属下赞成!下去就按主上的意思办,选出最好的工匠和工头,先组建三个千人工匠营再说,如果主上需要,随时可以将整个工匠营调上战场去帮忙。”霍坚一针见血指出刘存的根本目的。

第四十一章 琅琊水军(上)

东武城是刘存即将上任的治所,这座城池与周边各县的城池相比非常普通,但对于刘存来说意义非凡。

首先,这是刘存“从天而降”的关键之地,虽然他从到达此地再到逃离此地仅为半天时间,尚未看清这座城市的真切容貌,但从某种意义来讲,东武城无疑是刘存的诞生之地。

其次,这座城市是刘存和妻子孙婉邂逅的地方,正是因为这次邂逅,两个人最终走到一起,成了相亲相爱相濡以沫的夫妻。

因此,刘存在新任县丞纪维的陪伴下巡视正在修葺的城池时,心里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伤感,尽管之前纪维受刘存所托找到了孙婉原来夫家的十几具尸体并予以厚葬,但此刻刘存看到城里城外所到之处一片混乱,随处可见当初黄巾焚城的痕迹,心底里还是涌出阵阵浓郁的哀伤与感慨之情。

刘存看到整个修葺进度很慢,询问原因之后哭笑不得:原先负责施工的两万五千流民逃走大半,而且逃到了琅琊县和重建的枳城。

回到城中尚算完好的县衙,刘存召集仅存的十一名官吏听取汇报,这才知道县城内外居民总人数只剩下区区一万四千余人,其中大半还是周围乡村的农民,原住民仅存三千四百余人,可见去年春黄巾暴动带来的灾难有多深。

了解大致情况后,刘存命令停止四面城墙的修葺,集中全部劳力清理城中废墟,抓紧时间修建住房。

面对吏员拿出的如同写意山水画般的东武县城域图,刘存又是苦恼,又是无奈,提起毛笔在地图上划出两横两纵贯穿城池的四条粗黑直线,扔下笔大声吩咐:“记录!”

上批官员中留下的五十岁功曹连忙找来木渎和笔墨,几名新任刀笔吏惊慌地捧起竹简提起了毛笔。

刘存见状暗自叹息,放低声音耐心解释:“如今城里城外大部分房屋土地没了主人,诸位应该把它收为官产,登记造册,趁现在没多少人口,不需要付出太多补偿,就该把城里四条狭小弯曲的主干道重新规划一下,拓宽街道是为了将来的发展,修建排水暗沟是为了所有人的健康,清理废墟留出几大块空地,是为了今后建县学建军营。请诸位把目光放远点,我敢说一年之后,东武城将会恢复鼎盛时期的繁荣,城里城外将会住进五到八万人,甚至更多,所以大家下去所要干的事情,都必须按照这个规模去做。”

看到众人满脸惊愕的样子,刘存懒得解释太多,直接说出自己的决定:“等会我写张借条给纪大人,诸位拿到夏河城的珠山商会,就能获得急需的砖木水泥和粮食,东西运来只管接受,记好帐就行,以后有了钱再还。”

“眼下需要同心协力的事情有三件:第一,修整扩建尚算完好的城北、城西民居区,争取两个月内住进一万人,这事要抓紧,再有一个月冬天就来了;第二、按照我画的四条线,修建两横两纵贯穿全城的四条主干道,路基要求五丈宽,路面用三合土夯实,干道两边用砖石水泥修建坚固的排水暗渠,上面盖上石条,承担雨季导流和全城住民家中的污水排放;第三,每个十字路口和巷口,都打口深井,井口周边地盘不能低于十丈方圆,用石板和水泥修建井台,以方便民众取水。只要把这三件事做好,再干别的就容易了。”

刘存布置完任务,进入后院探望徐盛一家与纪维一家,在纪维的恳请下留下一同用餐。

用过简单的饭菜,刘存询问纪维:“送你的夏河城东小院不好吗?为何搬到这个尚未建好的残破地方来?”

纪维乐哈哈回答:“在家姐的教诲下,属下想通了,既然主上把属下提到县丞的高位,属下就要对得起主上的信任,能够在一片废墟上重新建起一座新城,足以令人骄傲一辈子!”

刘存望向一旁神色自若的徐母和乐哈哈的徐盛,点点头低声笑道:“本想让你先干一段文官,积累些施政经验再转军职,现在看来干文官也挺合适你,既然这样就再熬几个月吧,如果顺利的话,明年开春你接任东武县令一职如何?”

纪维大吃一惊:“主上要去哪?”

刘存笑道:“哪也不去,只是需要专注于军队扩编,除了成倍扩大步兵和骑兵规模,还要扩建咱们的水军。估计你也听说了海运船队的事情,到目前为止,咱们拥有八艘一千六百石货船,珠山工坊船台上还有五艘六千石货船在造,咱们船队早已在琅琊与东海郡之间运送货物,上月开通了珠山港到冀州渤海郡的海上商道,每月给冀州公孙家族运去两批共十船珠山陶瓷、琅琊美酒等货物,运回冀州精铁、粮食和战马等等,海路获得的收入很大,等打通辽东和三韩的海上商道之后,获得的利润将会剧增,到那时咱们就不用为钱粮发愁了。”

纪维听呆了,一旁的徐母缓缓放下茶杯用心倾听,唯有跟随在刘存身边了解详情的徐盛满脸笑容。

刘存继续说道:“一年来,珠山商会和各大工坊的父老乡亲们都在拼命干,拼命制造各种器物卖出赚钱,大家知道有了钱能活得更好,还能安置一批批和自己相同遭遇的凄苦流民,开垦出更多荒地种上粮食,修建更多更好的房子安居乐业,而这一切必须有个安定的生存环境,必须建立一支能够保护自己劳动成果的强军。随着需要安置的流民越来越多,扩大步骑军已经刻不容缓,随着船队获利越来越大,早晚会遭人嫉妒,遭人谋夺,所以不能没有足够保护货运船队的战舰和水军,将来我还想乘船到交州到更远的地方看看呢。”

纪维再也坐不住了:“主上,属下做梦都想进入军队啊!水军咱弄不动,当个步兵军候总还行吧?”

刘存忍不住笑道:“当个军候屈才了,先干一段文官吧,等东武城修好再走,不但能有始有终,更重要的是能了解行政程序,熟悉各种物资的需求调配,积累统筹兼顾的经验,养成从全局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这对你有好处。”

纪维立刻明白刘存的良苦用心,当下重重点头,不再提任何要求。

深明大义的徐母缓缓走来,向刘存恭敬施礼:“感谢主上对舍弟和犬子的提携!”

刘存连忙还礼:“无需客气,应该是我说谢谢才对,纪大哥看似粗犷,实则细致,能写会算,阅历丰富,是个难得的将才,只是此前没有机会显示他的才华罢了;徐盛非常优秀,勤恳踏实,天赋奇高,假以时日,定能成为威震天下的俊杰!能与他们共事,何尝不是我天大的幸运?”

“主上……”徐母和徐盛齐声呼唤,感动得无法言语。

刘存望向围在纪维妻子身边的六个半大孩子:“过一段还是回到夏河城安居吧,琅琊书院下月初九就能使用,到时会有不少名士愿意到城东新建的琅琊县学担任先生,孩子们念书方便。”

徐母和纪维的妻子连忙致谢,徐盛和他的弟妹们也很高兴,气派繁华的夏河城已今非昔比,人口已增至十二万,城里城外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每条街道都平坦宽阔,街道两边栽种各种树木,一栋栋造型别致的楼宇整齐排列,商铺栉比鳞次,酒肆人流如织,就连别的地方难得一见的大医馆也开了三家,处处秩序井然,安定繁荣,可以说,如今的夏河城已成为无数人向往的地方。

***********

ps:求推荐票和收藏,谢谢啦!

第四十二章 琅琊水军(下)

刘存离开东武城,再次赶赴如同一个巨大建筑工地的黄岛,他此次要查看的不是黄岛西面的一排排民居,不是方圆十里的城区周围开垦出的数万亩田地,而是黄岛北部的天然避风港和大型造船厂的建设进度,为麾下水军寻找一个适合修建大本营的基地。

海水环绕中的黄岛此时并未与陆地相连,刘存下马走上十丈宽一里长的水上栈道,来到栈道中停下脚步,仔细查看栈道边沿用硕大石块修砌的坚固基座,拍拍手满意地夸奖身后几名匠师,然后望向两里外以同样方法建造的造船工坊和大码头。

“这两个月的水情测量结果如何?”刘存遥望位于狭长岛屿环抱中的天然港湾。

造船工坊大总管祁清浓郁的徐州口音响起:“最低潮位时,码头前方及周边水域水深六米五,最**位时水深七米八,整个海湾无论潮起潮落都很平缓,两个月来不管外海风浪如何,港湾里的浪涌不过一尺左右,得天独厚啊!哪怕将来造出载重千吨的巨型海船,现有码头和在建的八个船坞也够用了,要是还不够,只需在前方海湾入口内侧那片弯月形山脚,再建个一里长的深水码头即可,同样不受海浪和大风的影响。”

刘存抬起头,仰望自北向南延伸十余里的反c型山岗,再看看环抱在山岗和陆地中的平静港湾,一时难以决定将水军大本营建在何处。

四十二岁的祁清似乎看出了刘存的心思,指向海湾内侧在建码头东面的延绵山岗:“主上看到那座山上数百人在伐木吗?”

刘存凝神望去:“看到了,怎么了?”

祁清回答:“根据主上九名弟子的测量结果,那座山岗延绵三里半,最高峰高达一百六十米,山上有大大小小十七个泉眼,其中两个出水量最大,流向码头那条十五米宽近一米五深的小溪,主要得益于两个大泉眼,溪水在码头后方约一里半的地方拐个大弯,那里地势较高,方圆三里较为平坦,属下本想在那地方建个木工作坊和几排库房,后来发现砍下的大树能造大船的不多,所以还在犹豫,如果主上用得着尽管用,要是建营房的话更方便,直接开采山脚的石料即可。”

刘存大喜:“走!带我看看去。”

一个时辰之后,琅琊水军的大本营终于确定下来,刘存放下一大心事,派人前往枳城通知大匠师霍坚,拉上祁清一同离开黄岛,沿着宽阔平坦的沿海官道,赶往南面的珠山码头。

徐盛是第一次走沿海官道,策马掠过延绵不断的稻田,经过一片片红砖灰瓦的新村和一座座坚固的桥梁,看到无数辛勤耕作的农人和碧波万顷的大海上的点点鱼帆,心中的震惊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跑出三十里后,再顾不上扑面而来的尘烟,扯开嗓子大声询问并驾齐驱的秦义:“秦大哥,大道边上安置了多少流民?”

“共二十五个村子,差不多四万人!”秦义大声回答。

“都能吃饱饭吗?”徐盛再问。

秦义哈哈一笑:“没看到路边的稻子和海里的渔船吗?再有一个月人人都能吃饱饭,收完稻子接着种冬麦,接着打渔,日子就好过了,明年这四万父老乡亲就能自食其力,主上也就放心了,这几个月四万张嘴吃饭穿衣建房子,没一个人饿死,全是从主上的钱袋子掏出来的,哈哈!”

徐盛终于明白为何主上刘存整天为钱发愁了,当下不再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