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乘龙御剑 >

第4章

乘龙御剑-第4章

小说: 乘龙御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罗浮山的灵蛇一直看守着红宝石与“轩辕心经”,几千年来不曾有人能够闯入。在唐朝年间有修道者于山采药,见洞里有灵气,进入并制服灵蛇,看见刻在一块石板的“轩辕心经”,也是大呼其妙,留在洞中修炼,并因心经而自号“轩辕先生”,罗浮山附近之人则尊称其为“轩辕仙人”。

    说到此,轩辕仙人停了下来,似乎故事已经结束。马天佑忍不住问道:“那红宝石放在什么地方?爷爷见过轩辕剑吗?”



………【第二章 罗浮山奇缘(9)】………

    轩辕仙人笑而不答,马天佑也不敢再问。故事讲完后,轩辕仙人开始教马天佑练习“轩辕心经”,直至太阳将要下山,便让马天佑回紫竹林休息。之后每天如是,午在洞外练习“浮云剑法”,下午在洞里练习“轩辕心经”。

    到了第十天,马天佑如常一早来到白云洞。轩辕仙人在洞外看着马天佑练完一遍“浮云剑法”后,赞许的点了点头,然后带马天佑进入洞里,对他说:“之前曾经说过,我要去云游四海,今日便要出去,‘浮云剑法’和‘轩辕心经’你已经学会,以后就靠你自己勤加练习了。你的天资不错,是练武的材料,日后你进入江湖,凡事要三思,切不可为非作歹。现在你就回紫竹林去继续练功,我也要起程了。”

    马天佑非常不舍,问道:“爷爷什么时候回来?”

    轩辕仙人微笑道:“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如果有缘,随处可见。”

    马天佑还想说话,轩辕仙人挥挥手,说道:“走。”

    马天佑跪下叩了三个响头,转身就向洞外走去。正在此时,“雾龙”突然拦在马天佑面前。这些天与“雾龙”天天相见,已经建立了感情,一点也不再感到害怕。马天佑搂着它的脖子,用脸去蹭它的头。“雾龙”张开嘴,从嘴里掉出一样东西,落到地。马天佑俯身捡起,是一个指头般大小的红宝石。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红宝石?马天佑怔怔想道。然后把宝石送到“雾龙”嘴边。哪知“雾龙”并不张嘴,只是看着马天佑。此时轩辕仙人走了过来,抚着马天佑肩膀道:“这颗宝石你拿着,是‘雾龙’送给你的。”然后又呵呵笑道:“我认识它这么长时间,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个东西,‘雾龙’对你不错啊。”

    马天佑将信将疑,拿着红宝石竟不知如何是好。“雾龙”还是一直看着他,眼中似乎也有依依不舍之意。这种感情是出于对守护了几千年的红宝石,还是对即将离开的轩辕仙人,抑或是……?马天佑不得而知。

    轩辕仙人又道:“日后如若有缘,可到浙州仙华山少女峰一游,或许会有奇遇。今日你我就此告别。”说完,径向洞外走去。

    马天佑与“雾龙”跟着走向洞外。刚出洞口,只见轩辕仙人撮唇一啸,飞来一只仙鹤,仙人跨鹤而去,倾刻不见踪影。马天佑怔在当地,百感交集。“雾龙”用头轻轻碰了碰马天佑,突然化作一条青龙,腾空而去。

    马天佑始料不及,怔怔的目送“雾龙”远去,一动不动在洞口站了很长时间,然后转身进入洞里。只是转眼时间,洞里已是物是人非,十天的时间,他对这个洞已经是非常熟悉,如今所有东西都还在眼前,只是少了对自己爱护有加的仙人爷爷和“雾龙”。这种感觉,竟和十天前失去“浮云”有点相似。不知道,以后是否还有相见的机会?

    当他走到刻有“轩辕心经”的石板前,发现石板的字已经消失。马天佑在这似幻似真的洞里来回的走来走去,最后趴在石床睡着了。当他醒来走出洞口时,日已当午,怀着伤感的心情,马天佑走回紫竹林。



………【第三章 牛刀初试(1)】………

    一晃又是四年,马天佑已长大成人,此时已是公元1004年。在这四年里,马天佑每天苦练“浮云剑法”和“轩辕心经”,剑法和内功方面都大有长进。两位叔叔感到非常欣慰,相信他有能力去江湖闯荡,同时也觉得自己应该去联络以前教中兄弟及寻找马夫人和马天佐。将此想法说与马天佑,马天佑一听之下非常开心,这么多年来一直牵挂着娘亲和弟弟,如今武功练成,一则想早日与他们相见,二则要为父亲报仇。

    与轩辕仙人和“雾龙”一别之后,马天佑时常到白云洞看望,但每次都是景物依然,却再也没见过轩辕仙人和“雾龙”。临走前的一天,马天佑来到洞里辞别,虽然明知不会碰见他们,仍是对是洞里说了一番话,因为他相信他们能听得到。

    到了出发的时候,两位叔叔已经帮马天佑准备好了盘緾,到市集为他买了一匹马,千叮万嘱之后挥手告别。两位堂主因为有其它事情要做,不方便与他同行,同时也想让他自己在江湖磨炼一下,于是约定明年的清明节在绵山会面。当年曾与马夫人相约十年后在绵山相见,现在离十年之约已经不远。

    相处九年,朝夕相对,马天佑和两位叔叔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现在突然离开,一时间心里也很难受,一路走一路回头看罗浮山,多次有想跑回山的冲动。想起白云洞,想到轩辕仙人与“雾龙”,心里更是舍不得。走着走着,罗浮山便在视线里消失了。

    马天佑狠下心来,叫一声“加”,用力一夹马身,马儿便在乡间小路发足狂奔起来。这样一来,心里反而舒服了很多。马儿放开四蹄,越跑越快,路不停地溅起水花与泥泞,飞向两边的稻田。马天佑开始觉得好玩,而马儿似乎也是觉得很带劲,碰到有水的地方,不是避开,还非要有意用马蹄去踩。

    马天佑与马儿一路逗乐,不知不觉跑了大半个时辰。突然迎面一人骑着一头牛走过来,即将靠近的时候,恰好地一滩泥水,马儿一脚踩去,泥水直往那人身溅去。那人大怒,抡起手中锄头向马天佑横扫过来。

    马天佑来不及拔剑,身体向后一仰,紧贴马背,锄头贴着身体呼啸而过。马儿受惊,长嘶一声,前蹄扬起,整个身子竖立起来。马天佑措不及防,这么多年不曾骑马,马术欠佳,一下子从马摔下来,正好跌在泥水中,一身的泥浆,狼狈不堪。

    牛背的人指着马天佑哈哈大笑,没有乘机出手。马天佑站起来细看此人,长得五大三粗,赤祼着身,左右胸前各纹一只虎头,虎身则沿着肋部向后背延伸。皮肤黝黑,口阔唇厚,勸骨突出,面分别刺着“虎”“威”两字,犹如一尊罗汉。骑在牛背,手持一把锄头,显得有点不伦不类。



………【第三章 牛刀初试(2)】………

    马天佑虽然摔得狼狈,见此打扮,好奇之余又不禁觉得好笑。

    那人笑罢,转向马儿大声喝道:“畜生,瞎跑什么。”

    听口音,马天佑知道此乃本地越人,本来两位叔叔再三叮嘱出门在外不要惹事,此时却忍耐不住,从腰间拔出剑来,指着大汉道:“我的马只是溅你一身水,为何出手如此毒辣,想取我性命不成?”

    大汉咦了一声,回过头来看着马天佑,道:“那又如何,想打架吗?”

    马天佑从未真正与人打过架,自从学了“浮云剑法”与“轩辕心经”后,更是想找人与自己一试武功。虽然面前的对手身材高大,凶神恶煞,马天佑却一点畏惧之心都没有,大声道:“来。”

    大汉翻身落牛,怕是伤着他的牛,沿着路走出十来步,双手握着锄头,向马天佑叫道:“小子快来送死。”待马天佑走近,抡锄猛扫。马天佑也不相让,用剑格开,随即反击。转眼之间,两人已是交手十多个回合。大汉一把锄头舞得象风车一般,虎虎风生,劈头盖脸的砸向马天佑身体各处。道路不宽,两边的水稻被大汉扫中,稻穗和脱出的稻谷漫天飞舞。

    马天佑临阵经验不足,一时摸不透大汉的套路,不敢贸然过于接近。大汉一味的猛攻,马天佑一时乱了手脚,连退几步。大汉见自己处于优势,越战越勇,锄头下翻飞,竟似不觉对方有人,如同自己在练功一般。

    激战中马天佑又退了几步,回到刚才摔倒的地方。大汉突然停下手来,叫道:“先停手,别伤着我的牛。”然后转身又蹬蹬蹬跑出十来步,叫道:“再来。”

    马天佑舒了口气,也跟着走了过去,正要举剑出手,大汉突然又摆手叫道:“慢着,你在这边,我在你那边。”

    马天佑知道他的意思,哭笑不得,与他对换位置后说道:“可以动手了?”

    大汉说声“来”,马天佑已然出手。这次他学乖了,决定自己先出招,要攻他个手忙脚乱。“浮云剑法”是以快和变化为主,马天佑一剑抢先,欺身而,其它招数快如闪电地使出。果然大汉招架不住,本来他是擅长于攻击,仗着又是力大,全然没把面前这少年放在眼里,所以刚才在进攻的时候发挥得随心所欲,如入无人之境。这趟被马天佑抢先,这套剑法从未见过,变化又快,被他一近身,剑法更显优势,一时间手忙脚乱起来,一招还未出手已经退到牛马旁边。

    这次轮到马天佑停手,照样画葫芦道:“别伤着我的马。”

    大汉懊恼地挠了挠头,自言自语道:“这位置有问题,再来。”说罢又走出去,站在最初的位置。马天佑微微一笑,紧随其后,背向马和牛站定。



………【第三章 牛刀初试(3)】………

    大汉又是一声“来”,在说话的同时铁锄扫出,心想这次该轮到对方后退了。马天佑不与他抢,沉着应战,见招拆招。但见锄来剑往,砰硼之声不绝于耳。两人打了二三十招,马天佑对大汉所使的招式已了然于胸,开始边打边退,眼看又要靠近牛和马旁边。大汉方欲呼停,马天佑一招“狂风卷云”,使内劲,把锄头引向一边,快速侧身跨前一步,沉肩一顶,正顶中大汉左胸的虎头。大汉被马天佑用剑一拨,已是重心不稳,再被他用肩一顶,整个人向后倒在地。

    马天佑见其跌倒,即刻翻身马,抱挙道一声“得罪”,在马屁股拍了一巴掌,马儿又扬开四蹄向前奔跑。

    大汉爬起,见马天佑已经骑着马跑开,骑牛去追是无济于事,跺着脚喊道:“小子回来,我们还未分出胜负,再来打三百回合。”

    马天佑心中不忍,勒住马头,回头高声应道:“我有要事在身,改日再与好汉决一胜负。”

    大汉听到“好汉”二字,心中甚是受用,大声道:“好兄弟回来记得找我。”

    马天佑见他这样说话,心中也很是感动。初出江湖,虽然沾了一身的泥浆,但感觉甚好。看来,江湖并非平时两位叔叔所说的那样,处处充满奸险,个个都是坏人。

    沿路飞奔,不多时便到达广州府,大街人来人往,马天佑牵着马好奇的东张西望,一种久违了的感觉,令离开罗浮山时的那种伤感略为减轻。路人见一个少年满身泥浆,牵马佩剑,也不禁多看两眼。马天佑本想在城里多逛一阵,路人的目光令他觉得不自在,便离开广州府继续路。

    路经过清远、英州,第三天中午便到达韶州府。

    刚离开罗浮山时,马天佑心里有些徬徨与慌张,从小到大第一次孤身出远门,而且路途遥远,中间发生什么事情,谁也无可预料。孤身一人,毫无江湖经验,发生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去面对,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