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日月山河(八阿哥重生) >

第121章

日月山河(八阿哥重生)-第121章

小说: 日月山河(八阿哥重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大惊,胤禛当先跪伏失声道:“皇阿玛,万万不可!”

    内库是皇帝私库,里面的钱自然是皇帝的体己钱,跟国库截然不同,康熙连自己掏钱的法子都想出来了,可见狠了心要打这场仗,而皇帝掏自己的钱,底下的人又怎能眼睁睁看着而不表态。

    不待众人反应过来,便听得十四朗声道:“皇阿玛,儿臣也愿身先士卒,将身家财产都捐出来!”

    康熙笑骂道:“你一个刚开府的贝子,能有多少身家,现在当务之急,是择定领兵出征的人。”

    十四顺着他的话,朗朗道:“皇阿玛,儿臣愿往!”

    这一回,康熙并没有接茬,只转头扫过其他人。“你们看呢?”

    目光落在张廷玉头上。“衡臣,你看呢?”

    张廷玉中规中矩,老实道:“皇上恕罪,微臣于军事一道不甚精通,不敢妄议此事。”

    康熙皱眉道:“今天召你们前来,便是要定下此事,通与不通,只管说就是。”

    张廷玉凝神想了片刻,斟酌道:“四川总督年羹尧,似是个不错的人选。”

    康熙想也不想便摇头:“先前朕命年羹尧带兵阻拦,他大败而归,这才让策妄阿拉布坦入西藏如无人之境,再用他,怕要误事。”

    张廷玉偷偷朝雍亲王胤禛处瞟了一眼。

    谁都知道年羹尧是胤禛镶白旗旗下的包衣,今上直截了当地拒绝,让人忍不住揣测是否也与此有关。

    胤禛失落之余,却也忍不住暗松了口气。

    先前年羹尧与十四暗通曲款,后来胤禛虽发了通火,年羹尧也认了错,但毕竟在他心里留了根刺,他潜意识里,既不想看着年羹尧坐冷板凳,也不希望他被过于重用,从而越发目空一切。

    “老四,你心中可有人选?”康熙道。

    “儿臣想举荐一人,此人自小熟读兵书,也曾掌管兵部,熟稔兵事,若带兵出征,定然再合适不过,可儿臣不知该不该说?”

    胤禩心一沉,已然知道胤禛要举荐谁,但此时此刻,却无法阻止他说下去。

    果不其然,康熙冷了脸,打断他的话:“你既知道不该说,那边不要说了。”

    胤禛蓦地撩袍子跪下,叩首道:“皇阿玛!十三弟被圈禁至今,也有七年了,纵是有再大的过错,他也知晓悔改了,恳请皇阿玛看在,看在他少时丧母的份上……”

    啪的一声,康熙将手拍在桌子上,吓了众人一跳。

    “少时丧母,便可目无君父?少时丧母,便可不知礼义廉耻?你若再为他求情,便与他作伴去吧!”

    康熙的声音在胤禛听来冷酷而无情,当年对十三的疼宠历历在目,如今却连为他求情的一句话也听不入耳了。

    胤禩眼看他垂着头跪在一边,忙跪下道:“请皇阿玛息怒,四哥一时迷了心窍,非是有意冲撞。”

    十四也跟着跪下:“四哥有口无心,请皇阿玛息怒!”

    言辞恳切,颇为友爱。

    其余众人自然也纷纷跟着跪了下来。

    康熙没有说话,过了半晌,方淡淡道:“老八,你来说。”

    胤禩敛眉垂眸。

    “儿臣所举荐者,便是十四弟。”

    胤禛身体一僵。

    十四则是微怔,继而心头惊喜。


心 情
 

    康熙有些意外,他知道老八与老四的交情很好,好到了老四愿意为老八受伤的地步,但如今老四为十三求情,老八却举荐十四,莫非他们事先没有商量好?

    “为何?”

    “十三闭门思过,至今已有七年,军情具细,他怕已经生疏了很多,十四弟掌管兵部,熟稔兵事,习文知武,”胤禩顿了顿,微垂的视线掩去神情。“所以儿臣以为,十四弟是最合适的人选。”

    康熙盯着他看了半晌,目光移开,问其他人:“佟国维?”

    自当年复立太子风波之后,佟国维便对胤禩的判断不加怀疑,闻言随即附和道:“奴才也觉廉郡王所言有理。”

    十四攥住掌心,捺下激动,跪下郑重道:“请皇阿玛让儿臣带兵出征!”

    康熙没有说话,半晌,缓慢地,一字一顿道:“既是如此,从今日起,你便好好熟悉出征事宜,届时粮饷事宜一经准备完毕,就马上出发。”

    “儿臣领旨!”掌心贴地,额头叩在冰凉的青石砖上,发出一声闷响。

    大阿哥垂着头,斑驳光影挡住了他的表情,没有人去看他在想什么,只有张廷玉偷偷瞥了他一眼,为这位曾经意气风发又生生被掐断光芒的皇子暗自叹息一声。

    “胤禛。”自皇子们成年之后,康熙已经很少直呼他们的名字,兴许是儿子太多,让皇帝也有些记不住,他时常以他们的排行来称呼,这次却是意外。

    “儿臣在。”

    “论私,十四是你的弟弟,论功,西北用兵,功在国家社稷,所以粮饷一事,你须上心去办。”

    一顶帽子扣了下来,让胤禛已经不知道该用什么表情去面对,他轻轻应了一声,举止是不变的恭谨。

    胤禩突然心烦意乱起来,他告诉自己这么做并没有错,是最好的结果,但另一方面,他看着胤禛孤单的背影,却有些心疼。

    退出养心殿的时候,胤禛并没有走得很快,他的步履贯来平稳,此时也没乱,只是原本就冷漠的脸上面无表情,让人越发揣测不透。

    “四哥!”十四喊住他,从后面追上来。

    胤禛停住脚步,看他。

    “粮饷的事情,就拜托四哥多费心了,我知道如今户部吃紧,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还请四哥不要客气!”十四诚挚道。

    胤禛点点头,没说话。

    胤禩见他神色,心知他此刻心里并不好受,便笑着打圆场:“十四弟,你四哥这些日子睡得不好,这会儿怕是有些累了,我先送他回去,回头我们再聚聚!”

    十四忙道:“可是要紧?我府上还有几味不错的药材,回头给四哥送去!”

    “那就有劳了。”胤禛淡淡道,脚步不再停留。

    待二人走远,十四的笑容慢慢淡了,低头思忖半晌,轻轻哼笑一声,也迈开步子。

    胤禛一路都没有说话,攥着胤禩手腕的力道,却大得让他禁不住拧眉。

    “四哥……”他叹了口气,想解释,或想安慰,看他冰冷的侧面,却说不出一个字。

    他会生气,也是应该的。

    明明说好的,一有机会就进言为十三求情,让他能够早日出来,可事到临头,这人开了口,自己却是举荐了十四,与他背道而驰。

    “你听我说……”

    两人脚步未停,眼看快出宫门,他刚开口,话却没能继续下去。

    前方匆匆来了个太监,是永和宫的人。

    “四爷,娘娘说您几天没去请安了,让您过去一趟。”

    胤禛嗯了一声,放开胤禩的手,只说了一句话:“你在外面等我。”

    永和宫内。

    德妃看着胤禛走进来,脸上罕见地挂了慈霭笑容。

    “老四,你瘦了。”

    胤禛一怔,他没有想到几日不见,德妃的第一句话竟然像在关心他。

    以往他们母子相见,往往都是在客气疏离中结束的。

    “儿子不孝,这几日忙着户部的事情,都没能来给额娘请安。”他甩了甩马蹄袖,依规矩行礼,视线随之扫了一圈,发现并没有十四的身影。

    “你有你的大事要忙,何况你媳妇也常进宫来请安。”德妃露出一丝笑容,“过来,让额娘看看你。”

    胤禛捺下心中疑问,走近了些。

    只见德妃拉起他的手端详了一阵,叹道:“果然是瘦了,你媳妇说你在外头辛苦奔波,你一个亲王,有什么事情需要亲自去做的?”

    这么多年来,从没有人以母亲的身份对他说过一句贴心话,是以胤禛虽然不解,心头仍旧忍不住微微发暖。

    “儿子没事,镇日坐堂,能辛苦到哪里去。”

    他没说的是,早在康熙让他筹集钱粮之前,他就为国库的亏空费尽心思,不停地查账册,又找胤禩和幕僚想办法,有时候没日没夜,忙到夜里丑时还未熄灯也是常事,眯眼不过盏茶之间,又接着被喊醒去上朝,精神又能好到哪里去。

    德妃微微一喟:“没事就好,铁打的身体也经不住熬,你自个儿注意点,以前额娘疏忽了你,如今也想和你好好说说话,却发现你也大了,不用我费心了,找个时间,带弘晖进宫给我瞧瞧,我也许久不曾好好看他了。”

    十四的嫡长子弘明在康熙四十四年出生,德妃爱不释手,几乎一得空便召进宫,反观胤禛的嫡子弘晖,至今已有十二,却除了逢年过节跟着额娘过来例行请安之外,几乎没有单独被召见过,更谈不上什么喜爱,德妃随口便可说出弘明爱吃什么,却只怕连弘晖的长相都记不住。

    胤禛原本对这些已经看得很淡,此刻听入耳中,却还是有些酸涩,也不知是为儿子,还是为自己。

    “既是额娘想见,明儿个让那拉氏带他进宫吧。”他低声道。

    德妃笑着应了,又留他用饭。

    “胤禩还在外头等我,今儿就先不留了,明日再来给额娘请安吧。”不知不觉,胤禛的神情已经缓和许多。

    “你与老八的感情还是这般好,我记得你们小时候,两人总是形影不离,”德妃似想起什么,笑叹道:“没想到大了,也还是这样,你若与十四也能这般就好了……”

    最后一句话让胤禛脸色一凝,神色淡了下来。

    德妃没有发觉,依旧续道:“十四小的时候身体弱,我那会儿生下他之后身子虚弱,也没能多照顾他,所以后来心里总有些亏欠,想弥补给他,额娘就只有你们两个儿子,看到你们都得皇上重用,额娘心里也高兴……听说这次,皇上用兵西北,想让十四领兵去?”

    “额娘,”胤禛淡淡打断她的话。“您对十四心里有亏欠,对我呢?”

    德妃笑容僵住,滔滔不绝的话噎在喉咙,看着儿子冰冷无波的表情,突然一句也吐不出来。

    “您说您有两个儿子,可我怎么觉得,在您心里,十四才是您的儿子。”胤禛嘴角微微牵扯,没有笑意。“而我,不过是您需要我的时候,才会想起来。”

    “你这是什么话!”德妃颤抖着嘴唇,气得说不出话。“这是当儿子应该说的话吗?!”

    胤禛深吸了口气,平复心头突然涌起的悲哀,尽力将面色恢复至平静。

    “额娘说的话,儿子记下了,我会好好照顾十四的。”他慢慢道,德妃被他的眼神慑住,一时忘了出声。

    “若没其它的事,儿子就先告退了。”

    胤禛说罢,转身就走,再无留恋。

    他为什么还会天真地去渴望亲情,渴望额娘对他有一丝一毫的关爱?

    早在十一岁佟皇后薨逝之后的第二天,他就曾偷偷跑到永和宫去,结果在门口,看到的却是额娘抱着刚出生的十四,那种柔和慈爱到了极致的笑容,他从来不曾在佟皇后那里见过。

    因为佟皇后就算对他再好,自己毕竟也不是她十月怀胎生下来的。

    他甚至羡慕过胤禩,良妃对胤禩,是他所见过的,一个母亲所能为儿子做到的全部。

    也正是在良妃身上,他真正意识到,自己其实,是被遗弃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