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拐点:近代中日博弈的关键时刻 >

第35章

拐点:近代中日博弈的关键时刻-第35章

小说: 拐点:近代中日博弈的关键时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甲”号帮带大副宋文岁羽,“广丙”号帮带大副黄祖莲,“定远”舰参谋吴应科,“定远”舰鱼雷大副徐振鹏,“镇远”舰枪炮大副曹嘉祥……其中3人阵亡。
  李鸿章等人数十年的心血被毁于一旦。甲午战争中,海军中的留学生们或死或伤,或是被日军俘虏,或是被朝廷革职。“留美幼童”原本是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为中国自强培养的,可是一些“留美幼童”却成为自强运动末日的目击者。
  1895年1月31日,第四批幼童梁诚,作为清廷全权议和大臣的随员,随代表团到达日本广岛。30岁的梁诚已经是一名职业外交官,当年被“召回”后,他曾是“电报生”,后来考上总理衙门的章京(秘书)。1886年到1889年,梁诚随公使张荫桓在中国驻美国使馆工作。20世纪初,他成为中国驻美公使。
  在梁诚的外交生涯中,1895年赴日和谈是最屈辱的经历。他们到达日本的那天,威海刚刚陷落,北洋海军的指挥中心刘公岛尚未被攻克。为了推迟议和,在战场上获取更大的利益,日方蓄意挑剔和刁难中国议和使臣,指责中国与世界各国背道而驰,称中方的外交文书不合规格,议和大臣不具有缔约的全权。他们要逼出“名位极崇能肩重担”的最高代表李鸿章,到日本议和。
  1895年3月19日,李鸿章到达日本马关。在李鸿章随员名单中,有一位“留美幼童”林联辉。林联辉是李鸿章的医官。他也是第四批幼童,曾和梁诚一同就读麻省安道渥的菲利普学校。
  他是李鸿章身边的医生,比常人更能体察这位72岁的总督的身心创痛。战争无可挽回地失败,李鸿章知道失败的苦果只能是“割地求和”,但在中国人的道德观里,战败后的妥协仍是卖国,他绝不愿受万世唾骂。在光绪皇帝召见时,他有言在先:“割地之说,不敢承担”。又说:“割地是不行的,议不成我就回来。”直到光绪最终做出“割地”的决定,授予他“商让土地之权”,他才勉强接受使臣之命。
  1895年3月24日下午,在和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进行了3次唇焦舌噪的谈判后,李鸿章返回驻地,当他的座轿行至行馆附近时,一名日本年轻男子忽然从人群中闪出,在离轿不到两米的地方,举枪射击。子弹击碎了李鸿章眼镜的左镜片,击中左颧骨,深入到左眼下方。
  林联辉疾步赶上来,只见李鸿章流血甚多,鲜血溅满袍服。他迅速为李鸿章止血裹伤,李鸿章稍稍苏醒,却晕眩难支。他喃喃地说:我还以为我必死无疑了……
  这就是震惊世界的“日本浪人小山丰太郎刺杀李鸿章”事件。消息传出,世界各国纷纷指责,日本呈现狼狈紧张的气象。日本害怕列强干预,决定无条件停战,接着提出苛刻之极的和约草案。
  病榻上的李鸿章致电朝廷,日本索取的赔款过巨,中国“万不能从”;日本要中国割让东北,中国“万不能让”。李鸿章说,如“和局必不能成,两国唯有苦战到底”!
  4月17日,经清廷最后批准,中国和日本签订著名的《马关条约》。这个让中国蒙受奇耻大辱的条约共11款,包括规定中国割让台湾和辽东半岛,赔偿日本二亿两白银。
  谈判桌的两边,聚集着中日两国一批欧美留学生。55岁的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是幕府时代的留英学生,“明治维新”后,他曾参加岩仓具视代表团赴欧美考察,1882年再次赴欧洲考察宪政制度。52岁的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曾赴欧洲考察。
  李鸿章身边的3位“参事官”,伍廷芳毕业于英国林肯法律学院,曾是香港执业大律师,在轩尼诗任总督期间出任立法局议员。罗丰禄是当年船政学堂第一届学生中成绩最优秀的,他以翻译的身份和海军学生一同赴英国,在伦敦琴士学院学习理科;马建忠是护送留欧海军学生的工作人员,到法国后,进大学学习法律、政治、外交,获得博士学位,他精通多国文字,是《红楼梦》最早的西文翻译者,第一部系统研究汉语语法的著作《马氏文通》出自他手。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他们(4)
李鸿章的身边,聚集了一批完全不亚于日本的西学人才。可是中国的西学人才,在19世纪末绝无可能涉足政治,绝无可能影响决策,绝无可能像伊藤博文和陆奥宗光那样,去研究制度,设计制度,改革制度。而恰恰是那个难以改变的制度,决定了中国的命运。
  在李鸿章最后的日子里,有一位“留美幼童”,作为幕僚,始终陪在他身边。他是瑞萨莱尔理工学院的学生、“定远”舰的作战参谋吴应科。吴应科在战争中表现英勇,被清廷授予“巴图鲁”(蒙语“英雄”)称号,但他愤于政治的腐败,将得到的勋章和军服上的军阶标志束成一包,扔进了大海。吴应科和他的留美同学们已经不再是孩子,他们在苦难中成熟。他们目睹了洋务运动的落幕和李鸿章的离去。在停止呼吸之前,已被穿上殓衣、不能言语的李鸿章整整一天瞠视不瞑,临终的一刻,老泪流过面颊。
  在这场与“文化报国”有关的角斗场上,李鸿章终于看到了他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
   txt小说上传分享

教育:差距是什么(1)
  1。 近代日本的教育改革
  1871年,明治政府成立了作为全国教育最高行政机关的文部省,起用了大木桥(文部卿),江藤新平,加藤弘之等具有近代观念,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才俊。文部省成立伊始,便把制订全国统一的学制作为一项中心任务。1872年8月,《学制》等三份文件同时发布实施,标志着教育改革的正式开始。
  在文件中,文部省批判了幕府的旧式封建主义教育,宣扬资本主义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观念,并提出了“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的“国民皆学”的教育政策。
  学制参照法美两国教育体制,将全国划分为8个大区,每区设大学一所,每一个大学区分为32个中学区,每区设中学一所,每一个中学区分为210个小学区,每区设小学一所。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式的统一的学校体制。
  1873年,跟随岩仓使团出访欧美列国的田中不二磨回到国内,担任了文部大辅(副部长),并出版了《事理功成》一书,对英美法的教育制度作出评估。1876年他再次赴美考察,回国后出版了歌颂美国自由主义教育体制的《美国教育法》。1879年3月,由其主持制定的《教育令》正式颁布,取代了《学制》。
  《教育令》与《学制》相比,不同之处有:废除学区制,由町村设立小学,改变管理上过于集中的弊端,实行地方管理;凡有私立小学的地方,不再设立公立小学,减轻国家负担;财政上确有困难的地方,无力设立小学时,可采用教师巡回上课的方式;儿童在6至14岁的8年之内,人四年上学,每年上4个月即可;取消学区监督一职,设立公选学务监督委员会。
  1880年2月,河野敏镰继任文部卿,在考察了全国教育之后,12月制定了《改正教育令》,其基本内容有:否定教育改革的“自由放任主义”,加强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学校的监督权利,强调国民义务教育,《改正教育令》将义务教育年限从16个月改为3年,不就学者必须由县长批准,课程改置,一律按时文部省颁布的大纲执行,将修身课列为首位,加强德育教育。以后,政府又陆续颁布了《小学校教则纲要》(1881年5月),《小学教员通知》(1881年6月),《幼学纲要》(1882年2月),进一步加强了对教育的控制。
  国家主义教育体制的出台,是与日本国内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的。为了巩固明治维新的成果,树立天皇的绝对权威,日本抓紧进行君主立宪制的准备工作。1885年12月,首先将用内阁制代替了太政官制度,声望如日中天的伊藤博文出任首相,而森有礼则成为了了第一任文部大臣。伊藤与森有礼都认为,应当以德国为榜样,奉行国家主义。具体到教育领域,森有礼倡导“国体主义教育”。它包含三个要点:⑴为了国家富强而办教育;⑵为了维护国家政体而实施,“国民皆受军事训练”的教育;⑶在学制上,主张“以国家办学为主”;在学校行政上,要根据“国家经济理论”来办学。
  在森有礼的主持下,文部省颁行了一系列的法令,通称《学校令》。其中有1886年的《帝国大学令》,《师范学校令》,《小学校令》,《中学校令》,1889年的《实行教育令》。学校令把小学和中学分为两个阶段,小学分成寻常小学四年,高等小学四年,寻常小学作为国民教育,高等小学为中学输送人才。中学分为寻常中学5年,高等中学3年,前者为普通教育,由县府管辖,后者由文部省管辖,分科授业,为大学输送人才,实属大学预备学校,全国共设五校。师范学校也分寻常师范和高等师范,前者每府县设一校,招收高小毕业生,后者招收寻常师范毕业生,只在东京设一校。帝国大学分本科和大学院。学校令基本完成了教育改革的任务,为确立近代教育体制奠定了基础。
  1889年日本政府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了近代天皇制国家。1890年10月30日,以天皇名义颁布的《教育敕语》,可以说是二战以前,日本教育的指导大纲。甲午战争后,日本的经济重心从轻工业转向了重化工业,天皇政府的权威进一步得到了加强;在国际上,日本也摆脱了被西方大国奴役的危险,跻身了世界强国的行列。
  

教育:差距是什么(2)
在小学教育方面,明治政府在1900和1907年先后颁布了《改正小学校令》和《再改正小学校令》,将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到6年,要求学龄儿童必须接受6年教育。在中学教育方面,政府在1899年颁布的《高等女学校令》和《实业教育令》,将中等教育结构调整为男子高等普通教育,女子高等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3个部分。在高等教育方面,除了原来的东京帝国大学外,又在京都,仙台和福冈新建3所帝国大学,并相应增加学科专业。1905年颁布的《专科学校令》,鼓励发展医科,法科及师范等专业,以补充正规大学教育的不足。明治后期还建立了国库补助制度,明确了国家对教育费用应当负担的责任。
    2。 近代中国的教育改革
  1862年同文馆的设立,可以算作是洋务教育改革的开端,这比明治维新还早6年。它的建立,起初是为清政府培养外交和翻译人才。同治五年,鉴于西方各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军事,武器制造的需要,奕忻等人又奏请加设算学馆,学习天文,算学及西方制造技术。后来又陆续添设法、俄、德等国语言的学习。以后,全国陆续设立了20余所外语,军事技术学校,其中有上海广方言馆,广州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武昌自强学堂等等。但这些学堂的规模都很小,一所学堂的在校生,最多是百余人,少者只有一二十人。相对于泱泱神州,实在是星星之火。
  1872年,容闳带领30名幼童远渡重洋,迈出了中国人大规模留学的第一步。但赴美留学仅进行了4期就告终止。1876年,李鸿章,沈葆桢又上书请派学生到欧洲留学。他们认为,法国的制造技术最好,英国的水师操练最精。因此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