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预言-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后代中国文人编绘神话故事、演义小说、天神下凡的戏曲中,姜子牙创造的这一番理论成为所有故事情节的基本依据,从而使得人文历史更加丰富多彩起来。
因而,在唐宋以前,姜太公就已经被历代皇帝追封为武圣。之后,唐肃宗追封姜太公为武成王。宋真宗时,又追封姜太公为昭烈武成王。到了元朝时期,民间出现了一些关于姜太公的神话传说。到明代万历年间,陈仲琳(一说是许仲琳)创作了小说《封神演义》,从此,姜太公由人变成了神,民间广为信奉。
鬼谷子与无字天书
东周战国时期,有一位知名的纵横家,他的杰出弟子有张仪、苏秦、孙膑、庞涓。这个人的名字叫王诩,他生于魏国,其父为魏国大夫王错。王诩曾在韩、宋、齐三国任职。后因不愿让故人为难,辞去官职,隐居于朝歌清溪之鬼谷,自称鬼谷先生,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享年75岁,因其隐居鬼谷,所以后世都称之为鬼谷先生。此人,即大名鼎鼎的鬼谷子。
鬼谷子辞世后,留下了一卷在军事界被奉为奇书的卷轴《鬼谷子》。《隋书》中说:“纵横者,所以明辩说、善辞令,以通上下之志也。”这一句话,就道出《鬼谷子》的实质内容,以今天的词汇来说,这便是一本教会人们如何应酬交际并演讲的综合类成功励志书。因而可以推论出,能够写出这本奇书的鬼谷子一定是个能言善辩的人。
留在历史中的鬼谷子形象,也和其著作中留下的精髓相差不多。但围绕在鬼谷子身上的神话传说,却一样堪比他这一身诡辩的才能。
相传,鬼谷子是村夫庆隆和东海龙女的儿子。庆隆和龙女虽被东海龙王压死在云梦山中,化作一道山岭和龙泉,但阴魂不散,要借体繁衍,为后人造福。
2000多年前,一位被人们称作王员外的妻子怀孕三年而不分娩。在一个初春的夜晚,狂风骤起,雷电交鸣。村人都认为这是大灾的迹象,然而只见从乌云中飞来一个火球落在王夫人的床前,落地即化作了一条小蛇。小蛇慢慢钻进了熟睡的王夫人被窝,不大一会儿的工夫,王夫人感觉要临盆。
然而,王夫人却生下一个红发貌丑的女儿,家人正在愁眉不展的时候,刚落地女婴竟然牵着母亲的手说起话来。女孩自称一定会变漂亮的,随后就变作了死人。王夫人忙抱着孩子哭救,一直到天明后,才听到女孩的哭声。再定睛一看,这孩子已然变成了一个唇红齿白的小孩。
王员外也大喜,认为三年临盆生下来的孩子将来一定是大富大贵。及至女孩成人,没来由地却肚子大了起来。外人一看知是怀孕了,但女孩还是一个黄花闺女,如此伤风败俗的事情怎么能够传出去呢。于是女孩就被父母赶出了家门。
女孩其实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去哪里。怎奈一路颠簸,女孩较弱的身子根本就经受不起风吹雨打。正在她伤心欲绝的时候,见到一位慈祥老妇人。据传,这老妇人是西天老母幻化而成。西天老母对女孩说,她虽然是借着母亲的躯体所生,但并不是凡人,她本是东海龙王女儿的化身,而她腹中的胎儿正是前世未了姻缘情郎的精髓,因而才会有孕。在西天王母的指引下,女孩来到了鬼谷村,并在此地生下了一个男孩,此便是鬼谷子。
因而说,鬼谷子的母亲本是龙王的女儿,他的父亲虽是凡人,但也因为是感应到了上天而可以跨越轮回和前世的爱人结合而孕,在这样的机缘下,鬼谷子必定也不会是凡人。
传说鬼谷子本是道教的洞府真仙,位居第四座左位第十三人。被尊为玄微真人,又号玄微子。玄微真人鬼谷子住在鬼谷洞天,是为了在凡间度几位仙人去洞天。无奈他的四个弟子张仪、苏秦、孙膑、庞涓皆尘缘未尽。鬼谷子只好在暗中关注弟子,不时助正抑邪。
另相传,鬼谷子还会隐身术以及混天移地之法。他不但能够投胎换骨,超脱生死,更可以凭借法术撒豆为兵,斩草为马。而那纵横捭阖的事情,更是信手拈来。
如此一个道家仙人,自然也通晓占卜算卦之术。据传,鬼谷子的师父升仙而去时,曾留下一卷竹简,简上书“天书”二字。打开看时,从头至尾竟无一字。一时间纳闷的鬼谷子日思夜想,怎么也弄不明白师父留下这一本无字天书的意义究竟何在。
某一天夜里,辗转反侧的鬼谷子点着灯光继续研究师父留下来的天书,这一看不要紧,只见竹简上发出道道金光,鬼谷子这才意识到这便是传世的“金书”。
原来,这本无字天书上面记录的是一部纵横家书,尽讲些捭阖、反应、内楗、抵巇、飞钳之术。其总共有十三篇,每一篇都各有含义。其中讲到,与人辩论时,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而选择十三种方法中的不同策略。读完这十三篇,鬼谷子不禁拍案叫绝。自以为学到了“金书”真谛的鬼谷子这才息了明火,钻进被窝睡去。
然而,第二天醒来等他又打开 “金书”想细细推敲时,不料书中又一字皆无。之后的一段日子,鬼谷子一直在练习“金书”所授内容,一直练到三寸不烂之舌后,才算是小有成就。
这一天晚上,鬼谷子再次摆弄起这本“金书”,不料其又闪闪发光起来。定睛细看,却发现书中的内容和之前的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刻在竹简上的文字已经由纵横捭阖的言论换成了兵法。唯一相同的一点是,这些兵法依旧是十三篇。
鬼谷子的这十三篇兵法与后世所传孙子兵法十三篇,一文一武互为表里,相辅相成,鬼谷子所传为文兵法,而孙武所传为武兵法。鬼谷子主张以圆略致强兵,孙子则主张以方略而致全胜。两部兵法都主张不战而屈人之兵。
鬼谷子发现了“金书”的奥秘,自然也就解开了传道授业的法门。自此,他每夜读一遍,则等于每夜可得一书。
第三夜,他得的是致富奇书,里面讲些养殖方法,贸易原则,讲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讲“世无可抵则深隐以待时”。此法由鬼谷子传给计然、范蠡及吕不韦、白圭等人。
第四夜,鬼谷子从书中读到的是《养性修真大法》,里面主要讲述《本经阴符七术》,讲盛神靠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术。五气要靠志、思、神、德等精神因素。这四者不衰,静和养气才能成为真人。鬼谷子以此秘诀传茅潆、徐福,以后又传陶宏景诸人。
第五夜,鬼谷子又读到推命相面术,里面讲天武经;命数、面相及人生祸福,此法亦由鬼谷子传给茅潆,以后又传给司马季主、李虚中等人。
鬼谷子每夜必读一遍,每次一部新书,天上人间、治国安邦、仕途经济、天文地理、星命术数、丹药养生,无所不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鬼谷子视为珍宝,爱不释手。从鬼谷子解开这本无字天书的秘密的那一刻起,后世所传所用之法也就有了源头。因而,鬼谷子的成就虽然并不在预言占卜之上,但正因为是预言占卜之术从他这里开始传承下去,鬼谷子的名号也就成了古代占卜史上最不可缺少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武侯诸葛草庐定天下
数三国英雄时,诸葛亮是绝对不能够被遗弃的一员。在群雄割据的时代,若是没有诸葛孔明出现,恐怕依旧难以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诸葛亮在被称之为军事家、政治家和战略家的同时,因为发明了木牛流马、孔明灯的缘故,也被列在了发明家的行列中。此外,诸葛亮还怀有满腹的才情,他的《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被后世之人广为流传。正是基于此,连大诗人杜甫也有赞扬诸葛亮的《蜀相》名篇传世。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他于汉灵帝光和四年出生于琅琊阳都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亮的祖父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父亲诸葛圭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但命运对诸葛亮来说并不公平,在他只有3岁的时候,母亲章氏便病逝了,及至他长到了8岁,父亲也撇下他离开了人间。诸葛亮和弟弟诸葛均是被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抚养成人的。
建安二年诸葛玄病逝,当时的诸葛亮正好16岁,这在古代也已经算是成人的年纪了。此时,汉献帝已从长安李傕手中逃出,迁到了曹操所管辖的许县。正值求学年纪的诸葛亮平日最好诵读《梁父吟》,并且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然而,人们均以为他是年少清高,并没有人对他过于重视起来,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相信他的真才实学。
诸葛亮这个时候,已经有了“卧龙”的称号。但更被人们讥笑的则是他在选老婆这件事情上的做法。诸葛亮的好友黄承彦本想要嘲弄一下他,于是对他说:“听到你要选妻,我家中有一丑女,头发黄、皮肤黑,但才华可与你相配。”谁也没有想到,诸葛亮一口就答应了下来。这让邻里都把这件事情当成笑柄来看待,甚至乡里还因此而流传出一句谚语说:“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
然而,诸葛亮这种旷世的做法,却自有他的道理。与其寻一个没有共同语言的妻子为伴,倒不如找到一个能够倾诉衷肠的知音,大有“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的风范。
诸葛亮一举成名,得益于刘、关、张三兄弟的三顾茅庐,已经在草庐中留下了一段《隆中对》。在《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出山成为刘备的军师,刘备集团之后的种种攻略皆基于此。然而,诸葛亮作为外人,却深得刘备的信赖,这让关羽和张飞二人心中有些不平衡,刘备亲自评价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至此,所有不满的言论才平息下去,也足可以见刘备对诸葛亮身上才华的赏识。
此后,赤壁一战诸葛亮尽显才华,终于让天下人知道了诸葛孔明的名字。也正是因为这一场战争史上的奇迹,刘备才更坚定了对诸葛亮的信任而入蜀三分天下。甚至在将要死去的时候,也完完全全地对诸葛亮保持着信任,才会把自己的孩子和江山托付给他。之后,诸葛亮率领着蜀国的军队南征北战,可谓是历尽汗马功劳。最终因为心力交瘁而病死在五丈原。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在于,他不但在活着的时候能够算中敌人的任何风吹草动,甚至在自己死后还能够用“死诸葛吓走生仲达”。
在诸葛亮病危期间,他吩咐杨仪在自己死后先不要发丧,可以做出一个假诸葛亮的木人放在车上,军中所有的事务都照常进行,以掩敌人耳目。在诸葛亮魂归9天之后,他的遗体放在灵车上,经由300多名精心挑选出来的将士秘密护送回成都。
在前线,司马懿还在催促着大军要追赶蜀军。在行军前,他确定无疑地认为诸葛亮已经死了,但当行军到一半的时候,生性多疑的司马懿不禁犯起了嘀咕。他害怕自己是中了诸葛亮的计谋,因而不敢妄动。这时,夏侯霸带着探子来报,说是五丈原蜀营中已经空无一人。司马懿亲自上前观望,发现蜀营中果真空空如也。虽依旧是半信半疑,但司马懿又害怕蜀军会在短时间内逃之夭夭,于是连忙下令全速追赶。
可是不曾想,当司马懿的军队追到一半的时候,前面的蜀军忽然调转头杀了回来。司马懿远远地看到诸葛亮稳坐在军中大旗之下,且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