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之雄霸天下-第3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元吉听到这里,却是冷哼了一声道:“宇明,你光是否定别人的作法,自己却又提不出解决北面边患的方法,又有何意义?你既然能提出什么君主立宪制,想必也有解决突厥人的方法吧?”
宇明听闻之后,却是哈哈一笑道:“李元吉,本王当然有办法了。只不过,在座的诸侯中,便有人与突厥人暗自私通,甚至想作突厥人南下的马前卒。如果我在这里说出来,只怕那人立刻便会向突厥的颉利可汗通风报信……”
之前红袖便向他提醒过,称梁师都和李渊都可能和突厥人暗中有来往,在这种场合,最好不要谈及对付突厥人的具体策略。
梁师都听到这里,立刻便反唇相讥道:“宇明,你别血口喷人!谁跟突厥勾结了?你有种就拿证据出来,别挑拨离间!”
红袖此刻故作惊讶道:“唉哟,梁使君是怎么了?我家夫君只说有人与突厥人勾结,又没说这人便是梁使君。怎么梁使君那么激动呢?”
梁师都顿时张口结舌,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冲动了,中了宇明的计。
李轨和梁师都素有间隙,这时趁机落井下石道:“红袖夫人不知:这梁师都的母亲便是突厥人,他有一半突厥血统,自然是向着突厥了。”
梁师都冷哼了一声道:“我母亲是突厥人不假,可我父亲却是汉人!所以我自然算是汉人了。五胡乱华时,北方各族皆在通婚,在座的北方人有几个没有胡族血统?”
他这一说,倒让不少人皆住了口。如今北方胡汉通婚广,李渊、王世充、宇明、李轨等人的祖上皆有胡族人,虽然现在他们都是说汉话,习俗也和汉族一般无二,但要严格说起来,却也不能算是纯种的汉人。
宇明这时方沉声说道:“对于纯粹的血统论,我是一贯反对的。北魏孝帝虽然是鲜卑族,但却号召北魏皇族拓拔氏改姓元,并下令鲜卑人说汉话,汉,改汉俗,大家说他象胡人一些,还是象汉人一些?”
“而有的汉人,在异族入侵中原之后,却是当上了异族的帮凶,帮着那些凶残的胡族残杀汉人。五胡乱华时,匈奴人刘渊,羯族的石勒手下,都有不少这种汉人。对于如此汉奸,岂能将他们视为同种?”
宇明的这一番话,倒让在座的们不禁陷入了深思之中。一个有胡人血统,但却说汉话,写汉字,思维也如汉人一般的所谓胡人,能称为异族吗?
孙思邈这时也不禁露出赞许之色道:“周王的话言之有理。前隋帝杨坚是汉人,但独孤皇后却是鲜卑人,可独孤皇后却是公认的德才兼备,母仪天下,勤俭节约,温柔贤淑的好人。评价一个人的好坏,关键还是看这个人本身如何。”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今天对国策的论道,各位诸侯都发表了精彩的论述。下面,便该是评定谁将胜出的时候了。请诸位再多半个时辰清茶,老夫很快便会公布结果了!”
孙思邈的话,算是为今天的辩论画上了句话,接下来,便该是由四十五名府投票了。
这时,从屏风后鱼贯走出数十名身着白色轻纱的侍女,她们每人手中皆端有一个托盘。在托盘上放着笔墨纸砚等房四宝。
而四十五名则一个个站起身,排好队走到侍女面前,从她手中取过纸笔,然后蘸了墨水开始写起来。
他们写的自然是自己觉得最心仪的诸侯。
而从之前各位诸侯的陈述看,宇明明显胜出一筹,他提出的朝廷体制、官位设置、在分封制和郡县制之争、对抗草原异族等方面,都有很多独特见解,让人耳目一新。
李轨、梁师都、李通、沈法兴、杜伏威等人本就没想过能在论述治国之策时胜出,倒也无所谓。
萧铣则一心想拉拢宇明,又身处李渊和杜伏威的两面威胁之中,对于传国玉玺也没有那么渴求的需要。
但对于李渊来说就不同了。他和宇明是现在公认的,最有希望赢得天下之争的两位诸侯之一。而且他得到了关陇门阀的全力支持,有着深厚的世家底蕴。
宇明虽然出身关陇门阀,但宇世家现在早已衰落,没剩几个人了。且他上任之后,施行的各项措施都是削弱世家影响力的,所以他与关陇门阀各大家族的关系并不好。关陇门阀不可能再支持他。
山东士族就更不用说了,刚刚才在宇明的地盘上掀起一场叛乱,虽然被镇压下去了,却也让大周内部处于严重的混乱之中,实力有所削弱。让原本看好宇明的不少寒门小族又处于犹豫之中。
如果李渊在这次洛阳大会上,能赢得传国玉玺,将大地提高他的声望,吸引大批小家族的弟投靠。在争霸天下的战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所以,李渊对于传国玉玺是志在必得,不容有失。
“世民,你估计这些府的们会做何选择呢?爹胜出的希望大不?”李渊悄声向李世民问道。
李世民听闻之后,却是摇了摇头道:“很难!宇明先前提出的几项主张,都有新意,且他岁数年轻,和这些们差不多,较容易得到认同。”
李渊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道:“不过这传国玉玺我是势在必得。若让宇明取得玉玺而归。他便能借着赢得传国玉玺的巨大声望,迅速平息内部的矛盾。将来我李唐与其争斗,则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李世民亦是心领神会道:“爹请放心,世民早已有所安排!就算宇明得到了玉玺,只怕也难拿着它离开洛阳!”
。。。
 ;。。。 ; ;
第473章 传国玉玺
、、、、、、、、、、
李渊听李世民如此一说,方长舒了一口气道:“既然世民早有安排,那爹便放心了!还有半年时间便是我们和宇明停战条约结束之时,届时有可能再展开大战。我们必须在此之前取得有利位置,方能一战定乾坤!”
李世民亦是点了点头,对此李唐内部也进行过激烈的争论。李建成主张北上进攻李轨和梁师都,消除自己背后的隐患,然后东出黄河,分两进攻河东,夺回李渊的起家之地原。
而李世民则主张南下,进攻荆襄一带。他认为唐军可兵分两:一从武关出发,沿汉水进攻襄阳,另一则从巴东出发,沿长江东下进攻江陵,趁萧铣与沈法兴交战之机,一举占领荆襄,灭亡萧铣。届时,唐军不管是继续东下进攻江东,席卷江南之地,还是北上进攻东都、河南,皆游刃有余。
这两种意见其实都有可取之处,争论到后来,却是变成了李建成一派和秦王李世民一派的党争。双方皆力陈自己意见的优越性,对方考虑的缺陷。而深层次的问题却是,李渊采纳谁的意见,则必然在兵力调配,物资装备供给上倾向于谁的军队。
虽然李渊已经立了李建成为,但因在进攻关中时,曾当着众将的面,对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说过,谁在争霸天下的过程中,立下最大的功劳,便将成为下一任皇帝。言外之意,他现在封的、秦王和齐王其实只是一个头衔,并非就定下了李建成为下一任皇帝。于是这便让个儿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尤其是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更是竞争激烈。双方都在拉拢朝臣和武将,力图扩大自己的影响。
此次前来洛阳,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也是争了很久。后来由于李世民尚未娶妻,这样去抒梦的招亲会竞争要有利一些,而且李渊走后,在长安监国的任务亦很不错,可以代为处理李唐的重要政事,这才让李建成同意放弃来洛阳。
李渊其实也不是不知道两个儿之间的争斗,不过这却是他乐见其成的,他认为这样才能促使两个儿发愤图强,建立功勋。
这时,孙思邈便已经将所有在纸条上写的诸候名字收集了起来,然后计算每位诸侯的支持人数。
片刻之后,他方微笑着公布道:“经过四十五位的推举,最后得到最多人认同的诸侯便是周王宇明,他一共取得了两二十七票!排在第二位的便是唐王李渊,共取得了一十六票,第的是梁王萧铣,共取得了七十二票!所以,传国玉玺便将由周王宇明执掌了!”
孙思邈的话音一落,现场的府们,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其他诸侯虽然十分不爽,却也无可奈何,只能恨恨地瞪了宇明一眼。
而李渊则是眼中露出一丝凶光,向李世民微微点了点头。
李世民会意,随即便称要出恭,转身离去。
这时,一名侍女捧着一个托盘走到了孙思邈身旁。托盘上放着一个非常精致的彩色玉盒。
宇明在众人的欢呼声中,走到论道殿正中央,从孙思邈手中接过了这个玉盒,他打开一看,只见里面是一个四四方方的玺印,方圆约有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在其边角处似乎缺了一块,不得不用黄金镶嵌。
他自然知道这镶金玉玺的来历。
“传国玉玺”取材于“和氏璧”。春秋时,楚人卞和在山中得一璞玉,献与厉王。王使玉工辨识,云为石也。王怒,以欺君罪刖卞和左足。后武王即位,卞和复献玉,仍以欺君罪再刖右足。及王即位,卞和抱玉坐哭于荆山之下。王遣人问询,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
王使良工剖璞,果得宝玉,因称和氏璧。威王时,相国昭阳灭越有功,王以此和氏璧赐之。旋昭阳在水渊畔大宴宾客赏璧,是时有人大呼:“渊中有大鱼!”众人乃离室临渊观之,回席后和氏璧竟不翼而飞。当时疑为门人张仪所窃,于是拘仪而严加拷问无果。张仪受此凌辱,怀恨在心,便一气之下,离楚入魏,再入秦,秦惠王后元十年(前315年),拜为秦相,乃游说诸国联秦背齐,复以使节身份入楚,瓦解齐楚联盟。后拘怀王,克郢都,尽取楚汉中之地,终得报此仇。
后此璧为赵国监缨贤所得,旋被赵惠王据为己有。秦昭王闻之,“遗书赵王,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当时秦强赵弱,赵王恐献璧而不得其城,左右为难。蔺相如自请奉璧至秦,献璧后,见秦王无意偿城,乃当廷力争,宁死而不辱使命,并以掷璧相要挟,终致秦王妥协,得以“完璧归赵”。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秦破赵,得和氏璧。旋天下一统,嬴政称始皇帝。命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咸阳玉工王孙寿将和氏之璧精研细磨,雕琢为玺,传国玉玺乃成。据传,秦王政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乘龙舟过洞庭湖,风浪骤起,龙舟将倾,秦始皇慌忙将传国玉玺抛人湖中,祈求神灵镇浪。玉玺由此失落。而八年后,华阴平舒道有人又将此传国玉玺奉上。自是,其随江山易主凡不下十数次,尽尝坎坷流离之痛楚。
秦婴元年(前207年)冬,沛公刘邦军灞上,婴跪捧玉玺献于咸阳道左,秦亡。传国玉玺得归刘汉。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时孺婴年幼,玺藏于长乐宫后处。王莽遣其弟王舜来,后怒而詈之,并掷玺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