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庶女当道 >

第118章

庶女当道-第118章

小说: 庶女当道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方敬澜讪讪地离开后,如晴这才从后边天青色海棠帘子钻了出来,偎在老太太身边,道:“奶奶,不要生气了,爹爹也只是受人之托而已。”当然是受的张姨娘之托了。

老太太哼道:“真佩服那对母女,自己做了没脸的事,居然还好意思去京城?也不怕被人戳背梁骨?若是我,不说泡把尿把自已淹死,也躺着面把自己藏起来,省得丢人。她倒好,居然还敢进京去,若真是兄妹情深也就罢了,偏为的却是自个儿见不得人的腌赞事,也不怕让人瞧轻了去。”

如晴默然,其实她是知道如善的心思的,去年去寺院上香碰着了花嬷嬷,从花嬷嬷嘴听了些有关李骁的事来。因靖王妃特别不待见如燕,便一心一意栽培侧妃柳氏,也就是靖王妃娘家的表侄女,所以这才千迢迢把花嬷嬷招回王府,想让她好生**柳氏,只是花嬷嬷在王府呆了不到十日,便因病离去。

花嬷嬷嘴巴极紧,从她嘴也没听出什么重大新闻来,但如晴仍是略了解一二,首先,如燕这个世子妃只是空壳子。再来,侧妃柳氏好像也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听闻,靖王妃很郁闷。听说又准备再给李骁物色一个侧妃人选。

*

如晴知道,京城不比齐州城。这儿的繁华与森严制度是齐州城无法想象的。

虽已到早春,但北方仍是极至寒冷,偶尔还瞧得见雪花飘舞,车子置火炭又危险,便放足了牛皮袋装的热水,一路煨着前行。而这古代的马车坐着可是极要人命的,没有弹簧,没有橡皮轮胎,只是木质特硬的促榆木制作的轮子,压在地上,屁股被震得生疼,虽垫有厚厚软垫,但久坐却也极要人命。有时不小心压在坑,人便被震得老高,如晴被折腾得苦不堪言,本想改走水路的,可惜天寒地冻的,湖面上结了冰,只得全程改走陆路。

如晴见老太太被震得东倒西歪然神色仍是平静,不若她呲牙咧嘴的,极是佩服,便问原因。

老太太瞟她一眼,道:“因有所期待,便能忍得一切苦难。”

如晴恍然大悟,笑道:“我明白了,奶奶是想见姑姑,再来想回娘家一趟,我说的对吧?”因为一心一意期待着见到自己的亲生女儿,这点儿折腾也算不得什么了。可惜自己却因为没有期待,便痛苦不堪了。

老太太一笑,反问:“晴丫头为何不期待呢?你嫂嫂对你可是不错的。”

如晴苦着脸,“我倒是满想念嫂嫂的,可,大哥哥成天板着张棺材脸,唉…………”想到知礼那万年不变的棺材脸,就忍不住哀嚎。

老太太忍俊不禁,笑骂:“你别不知足了,知礼对你也算不错了。还嫌?你平时可有见着知礼对如善如美说过话?”

如晴嘿嘿一笑,话峰一转,又蹙眉,“咱们不说浑话了,只是,奶奶,此次进京,我总觉得这头透着古怪。”

老太太眸光一闪,不动声色道:“哦?你怎会有这般想法?说来听听?”

“大嫂娘家也在京城,就算有了身孕,只要一句话,相信娘家人自是把她照顾得妥妥贴贴,又何必千迢迢的让咱们去陪伴她?再来,大哥哥就算在朝中有施展不开的地方,找岳家就成了呀,何家可是世代簪缨的清贵权流,关照一个小小的七品编修,自是容易的。”所以,如晴在见了信后,就觉得事情透着古怪了。

虽然老太太确实才见非凡,并高瞻远瞩,但也只是深闺女人,一直呆在齐州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与朝堂局势根本毫无益处,知礼就算脑壳发昏,也不至于用这些拙劣的借口。

老太太一笑,赞赏地看着如晴,“这边确实还有诸多门道。你老子倒是猜到了,知廉媳妇也瞧了出来,想不到你也想到了。”

如晴眼透着迷惑,“既然如此,那爹爹还答应让咱们祖孙进京?”

老太太悠悠地道:“为何不?我嫁到方家已有三十多年,统共就只回了三次娘家。离上次已有整整十五年了。你老子自是知晓我思乡情切,这才眼只眼闭只眼罢了。”语气带着长长的感叹与不易察觉的悲怆。

如晴默然,原来知礼夫妇是在提羊头卖狗肉了。但,也不得不赞赏他们的用心良苦。一般嫁出去的女儿如泼出去的水,老太太是出嫁的女儿,自是得老死在夫家,若是方敬澜的亲生母亲也就罢了,偏只是继母,身份在那,便没多少话语权,就算想念女儿,也只能藏在心头,不能让外人知道,更别说回娘家一躺了。就算方敬澜通情达理,同意让老太太回娘家,但路徒遥远,一般没什么了不得的大事,肯定不得随意走动的。所幸知礼夫妇给了老太太一个充足的理由。

知礼夫妇给了老太太一个天大的人情,一是老太太平时候做人功夫到家,二来也是他们的一番孝顺,三来…………如晴低头,三来嘛,便在自己身上了。

只是,如晴想呀想呀,都想不出自己有什么了不起的丰功伟绩,值得知礼夫妇这般大动干戈把自己弄到京城去。好吧,她曾绣了几双鞋子捎给知礼,得到比较中肯的赞赏,还绣了几个香包给何氏,也得到一匣子首饰为赠礼。更有一次,自己特意拿知义捎回来的貉皮做了件氅子给知礼,得到几本厚厚的《女论语》…………如晴头都大了。

互换物品是维系如晴与知礼之兄妹关系的扭紐带,但除此之外,如晴实在找不出自己有哪些优点能让知礼这般兴师动众带到京城的原因。

对于这点,老太太也是一头雾水,不过却安慰了如晴:“得啦,你嫂子虽精明,却也是个厚心的,不会卖了你的。放心在你兄嫂家大吃大喝便是。”



|收藏 |引用回复 |评分 |举报 锦绣杉木

帖子:2金币:10威望:851  注册时间:2010…09…22。发私信 关注TA



230 # 。

13 抬举,究竟是谁抬举了谁?

在路上行了十来天,总算来到京城,如晴是第一次进京,感觉就像刘姥姥逛大观园似的,看什么都稀奇。闺阁女子是不能掀车帘的,只能抓耳搔腮地隔着石青帷饰听着外边的热闹劲儿。

老太太只淡淡地笑着,并不曾阻止她毫无规矩的动作。

何氏想的很是周全,在正阳门便派了家丁来接,一路上老太太气息沉稳,毫不见慌乱,但如晴知道,她紧拧着手中帕子,实则表明了近乡情怯的紧张之意。

知礼的府邸座落在九门之外,位于紫禁城西部的刘兰塑胡同,胡同还是较宽的,马车也能进去,来到一处漆朱红大门前,马车直接从正门旁的一处偏门驶了进去。

在后门下得马车,如晴腰酸背痛地踩着小墩子文雅地下了车来,当双脚触地,总算长长吁口气,抬眼望着知礼的住处,一小方院落参天的柏树,四周种了些花草,前边一抄手回廊,回廊包抄着几处屋舍,看着倒也精致,但过惯了方府的宽阔,这儿的屋子只觉一个字,窄!

这时候,八澄恭敬带了老太太至仪门处,便让下人通报了,进入仪门,走了不远,便见何氏已急急地迎了出来。

何氏身着水红撒虞美人花亮缎粉紫镶边袄子,雪白兔毛珍珠抹额,翠绿水滴耳环,手上抱着个暖壶,另一只手放在腰侧,身后跟着两个青衣袄子腰束松花色汗巾儿的婢子。

老太太先上前一步,制止了何氏欲下低下去的身子,“起来,起来,起来,有了身子的人,还要这么大动作的,也不怕受累。”

何氏顺着老太太的手直起了腰来,笑道:“劳老太太关心,孙媳妇这身子还算利落的。”然后又与如晴见了礼,夸了如晴又长高了,出落得越发精致了。三人边走边说,一路来到厅去,又好一番诉说,自是不表。

如晴见何氏面色红润,双颊丰满,哪有信中所说食不下咽,夜不能寝?算下来,已有四个月的身子,因穿得厚实,肚子并不显。老太太问候了番,又见何氏这般面色,倒也放下心来。

何氏也知道齐州至京城,路途遥远,老太太估计也是累极,便没怎么说话,只简单说了几句,让丫头们上了茶,用了饭,便亲自带她们去厢房歇下。

老太太见何氏忙上忙下的,便道:“有下人侍候就得了,你有了身子,还是细心妥当些,先紧着自己才是。我和如晴脸皮一向厚着呢,有什么差使的,自会叫人去,不必你操心。”

何氏哪肯依,又仔细吩咐了丫头们上了炭火,烧了地龙,备了开水唾壶,并熏了蜜合香,又在房中外外转了圈,觉得无遗漏,又嘱咐了一番,这才离去。

如晴确是累极,一沾上床便睡着了。虽然这儿屋子窄,但胜在小巧玲珑,屋内摆设并不多,但床铺被褥却是全新的,并且质地很好,如晴枕着暖和的被子,很便睡去。

一觉醒来,已是黄昏,只觉口干舌躁,外头虽寒冷,然屋内却温暖如春,是因为炕头烧着地龙的缘故,但如晴习惯了齐州城的天气,也不习惯睡暖炕,一觉醒来,只觉口干舌燥,灌了好大一壶温水这才略解了渴。

沉香玲珑服侍了如晴梳洗,玲珑这回倒没什么八卦可讲,实是她年纪也小,一路上要侍候如晴,也是劳累至极,如晴睡下自己也在旁边梨花橱了个昏天暗地,所幸胡妈妈老练周到,提前叫醒了她。沉香自是不必多说,一向稳重自持,一路上也多亏了她的细心服侍,如晴才没有受到太多的劳累。

不过玲珑一向是闲不住嘴巴的,一边服侍如晴的当儿,便一边说出自己的感受,“姑娘,大老爷住处虽然小了些,但布置却舒坦,并没有多少累赘之物,比起齐州的方家,我还更喜欢这儿呢。”

如晴想着知礼还不到二十的年纪便被下人叫成老爷,直觉想笑,听得玲珑这么一说,便四处观察了下,可不,这间厢房确实不大,目测就四十平方左右吧,包括了寝室,洗澡间,还有丫头值夜所睡的小房间都一并准备妥当了。但空间并不显狭小,那是困为房间的摆什物件全是小巧精致的,虽算不得有多名贵,却也是做工精细,尤其嫂嫂何氏非常细心,丫头们所睡的床是可以折迭的花橱,白日收起来,还可以当小偏厅使用,并不占空间。

把房间所有摆设都打量完毕,如晴点头,暗赞:“大嫂确是会持家。”比起李氏的精打细算,何氏却是张驰有度,不过份抠门,也不过分铺张,一切都恰到好处。

沉香给如晴梳好了头,道:“姑娘,刚才夫人已差人过来问候了,等姑娘醒了便让下人传饭,是去前厅用饭,还是就在屋头吃?”

如晴起身,“哪有在主人家还摆架子的,当然是去前厅用饭的。”说着便片外边走去。

沉香连忙道:“姑娘,外边天冷,再加件氅子。”然后又从还未整理的箱子拿了件带帽氅子给如晴披上。

外头天气确实冷如冰窖,如晴瑟缩着身子,幸好有披氅遮住了泰半冷气,感叹这北方天气还真冷得厉害,都已到早春,还是这么冷。

小小的方府并不大,厢房离饭厅并不远,几步路就到了,饭厅也是狭小,统共就只放着一张桌子,椅子都没有一个,全是小巧玲珑的墩子,因为墩子又便宜,又好用,并不占地儿。

何氏和老太太这时候已坐到了桌前等着了,见着如晴,忙起身拉着她的手道:“四妹妹总算睡醒了,过来坐下,就等你了。”

如晴不好意思地坐到何氏身边,“让嫂嫂久等了。”这个时候,若是在方家,早已过了用膳的时间了。又抬头,见老太太已换了深蓝刻丝六团花褙子,灰鼠皮镶宝石抹额,不由吐舌笑道:“奶奶这身衣服,看着好贵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