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阴阳师 卷一 >

第13章

阴阳师 卷一-第13章

小说: 阴阳师 卷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就是今天白天的事。“
  “哦。”
  “唉! ”博雅抱着略膊.望着晴明说:“蝉丸法师真是有涵养的人啊。”
  博雅为此一直感叹不已,不时点点头。
  “特别想跟你说说这事,所以今晚有空就过来了。”
  “我的酒兴让你勾起来了。”
  “也好。”
  博雅已应允喝个痛快,但晴明却轻轻摇了摇头。
  “不过,虽然想喝,今晚却不行。”
  “为什么? ”
  “还有重要的事。本来刚刚要出一趟门的,但后来知道你今晚会来,就等你了。”
  “是戾桥的式神通知你的? ”
  “啊,有那么回事。”
  盛传这位晴明在戾桥下面,安置了式神,必要时可叫出来使唤。
  “怎么样,和我一起去? ”
  “一起? ”
  “我这就要出门了。”
  “方便吗? ”
  “是你嘛,应该没有问题。”
  “那,你这是去干什么呢? ”
  “与蟾蜍有关。”
  “蟾蜍? ”
  “说来话长,你要是去的话,路上再跟你说。”
  虽然是对博雅说的,但晴明的视线,却不在博雅身上,而是望向茫茫黑夜中的庭院,眼神中有一种超然物外的味道。
  晴明双唇微红,带着一丝蜜意的微笑。肤色白净。
  晴明将视线由庭院移到博雅身上。
  “你如果来的话,有一两件事会帮上忙。”
  “那就走吧。”
  “好。”
  “走吧。”
  “走。”
  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


  他们乘车前往。
  是牛车。
  拉车的是一头大黑牛。
  长月之夜。
  弯弯的、细长的上弦月挂在天上,有如猫爪。
  在朱雀院前面通过,由四条大道折向西这一段.博雅是认识的,但再拐几个弯之后,博雅就不认得路了。就像一直在附近打转似的。
  上弦月的朦胧光线自天而下,但月亮太细小了,四周近乎一片漆黑。
  只有天空发出混沌的青光。说是青光,只是与地上的黑暗相较而言,天空的颜色简直谈不上有光存在。
  空气湿漉漉的。
  皮肤凉浸浸的,但身上却汗淋淋的。
  既是长月,即使在夜间也不应觉得寒冷才对,但透过帘子吹进来的风却带着寒意。不过,尽管如此。身上的汗还是出个不停。
  博雅都弄不清哪种感觉更真实一些了。
  车轮碾过沙石的声音,由臀部传送进体内。
  晴明一直抱着胳膊不作声。
  真是个不可思议的家伙,博雅心想。
  和他一起走到屋外,门前已停着这辆牛车。
  没有随从,也没有其他人。
  车是牛车,却没有牛。
  奠非由人来拉这辆牛车? 
博雅刚一开始这样想,他马上就注意到牛车的轭上已套上了牛。
  是一头黑糊糊的大牛。
  博雅猛然一惊,怎么突然冒出来那么一头大牛? 
其实并非如此,只是因为牛身黑色,与夜色浑然一体,他自己没有看出而已。
  旁边还有一名女子。
  她身披层叠的唐衣,就是出迎博雅的那个人。
  博雅和晴明钻进牛车,车子便发出沉重的声音往前走了。
  自出发到现在,时间已过去了半个时辰。
  博雅掀起前面的帘子,向外张望。
  夜间的空气融入了树叶的清爽、丰熟的气味,钻进车厢里来。
  他怔怔地望着黑不溜秋的、健硕的牛背。
  由身穿唐衣的女子前导,他们走向前方的漆黑之中。
  女子的身体仿佛就要轻飘飘地升空而去,像一阵风似的把握不住。
  在黑暗中,女子的唐衣仿佛洒满了磷光,看似隐隐约约地闪烁着。
  就像一个美丽的幽灵。
  “哎.晴明。”
  博雅开了腔。
  “什么事? ”
  “如果让人家看到我们这副模样,会怎么想? ”
  “哦,会怎样呢? ”
  “以为居住在京城的妖魔鬼怪打算回归冥界吧。”
  博雅这么一说,晴明的嘴角似乎掠过一丝微笑。黑暗之中,那微笑当然是看不见的。但晴明微笑的感觉已经传达给博雅。
  “如果是真的,你又将怎样.博雅? ”
  睛明突然低声问道。
  “哎,别吓唬我啊,晴明。”
  “你也知道——传说我的母亲是一只狐狸……”
  晴明幽幽地说。
  “够啦,够啦! ”
  “喂.博雅,你知道我现在的脸是什么样的吗? ”
  博雅觉得,黑暗之中,晴明的鼻子已经像狐狸一样嘟出来了。
  “晴明,别胡说啦! ”
  “哈哈。”
  晴明笑了。
  恢复了晴明平时的声音。
  “混账!”
  长嘘一口气之后,博雅粗声粗气地说了一句。
  “我刚才差点就动刀子了! ”
  一副怒气冲冲的样子。
  “真的? ”
  “嗯。”
  博雅憨直地点点头。
  “好吓人啊。”
  “被吓坏的是我! ”
  “是吗? ”
  “你是知道的,我这人太较真。如果认为你是妖怪,可能已经拔刀在手了。”
  “哦。”
  “明白了? ”
  “可是,为什么是妖怪就要拔刀7 ”
  “你问‘为什么’”
  博雅不知如何回答。
  “因为是妖怪嘛。”
  “但妖怪也有各种各样的呀。”
  “嗯。”
  “既有为祸人间的,也有与人无碍的。”
  “嗯。”
  博雅在侧着头想,然后自顾自点点头。
  “不过,晴明,我可能会遇上这种情况的。”
  博雅很当真地说道。
  “嗯,会遇上的。”
  “所以嘛,晴明,我求你了,别那样跟我开玩笑。我有时会不明白是在开玩笑,结果就会当真。我喜欢你这个人,即使你是妖怪也无所谓。所以,我不想拔刀相向。但是,如果一下子出现刚才那样的情况,我会不知所措.无意识之中就伸手摸刀了。”
  “哦……”
  “所以,晴明,即便你是妖怪,在你向我说穿时,希望你慢慢说,不要吓着我。那样的话,我就能应付了。”
  博雅结结巴巴地说道。
  一番肺腑之言。
  “明白啦,博雅,是我不好。”
  晴明少有地认真说道。
  好一阵沉默。
  车轮碾过地面的声音使八听来更觉得四周寂静无声。
  突然,刚才抿着嘴的博雅又在黑暗中说话了。
  “知道吗,晴明……”
  博雅直率地说:“即便你是妖怪,我博雅也站在你一边。”
  语调低沉而坚决。
  “好汉子,博雅……”
  晴明只说出这么一句。
  只有牛车的声响。
  牛车依然向着黑暗中的某个目标前行。
  完全弄不清楚是在向东还是向西走。
  “哎,晴明,究竟是向哪里去呀? ”
  博雅忍不住问道。
  “那地方恐怕说了你也不明白。”
  “莫非真的要去刚才提到的冥界? ”
  “大致上说的话,可能也属于那种地方。”
  晴明说道。
  “喂喂! ”
  “别又去摸刀,博雅。那得稍后一点才需要。你有你的任务。”
  “净说些不明不白的话。但是,你总得告诉我.走这一趟是为了什么目的嘛。”
  “这话也有道理。”
  “我们是去干什么? ”
  “大约四天前,应天门出怪事了。”
  “什么?!”
  “你没听说?”
  “哦。”
  “其实应天门是漏雨的。”
  晴明突然说出一件令人意外的事。
  “漏雨? ”
  “它从前就那样。尤其是刮西风的雨夜,一定会漏雨。
  可查看过之后,却发现屋顶并没有问题。这种事嘛,倒是常有的。“
  “不属于怪事? ”
  “别急,博雅。虽然屋顶没坏,但漏雨是事实。于是,前些天终于要修理了。有一名木工,爬到应天门上仔细检查了……”
  “噢。”
  “在检查时,木工发现,屋顶下有一块木板有些不对劲。”
  “怎么回事? ”
  “哦,他发现那块木板看上去是整块的,但其实是厚度相同的两块板叠起来的。”
  “然后呢? ”
  “他取出那块板,打开一看,两块板子之间竟嵌了一块木牌。”
  “是什么木牌? ”
  “写着真言的木牌。”
  “真言? ”
  “就是孔雀明王的咒。”
  “什么是孔雀明王的咒? ”
  “从前,在天竺,孔雀以吃掉毒虫、毒蛇等著称。孔雀明王,就是降服魔灵的尊神。”
  “噢……”
  “也就是说,恐怕是高野或天台的某位和尚,为了抑压魔灵,写下这牌子,放在那里。”
  “噢。”
  “木工想把牌子取出,结果却把它弄坏了。把它摆回原位的第二天,刮了西风下了雨,可是应天门不漏雨了。但是,当天晚上就出了事。”
  “竟有这种事情……”
  “看来,不漏雨是要出怪事的。”
  “漏雨和怪事之间有联系? ”
  “不可能没有关系。贴木牌压邪,是大家都在做的,可是,回应也很厉害……”
  “回应? ”
  “比如说,用咒来限制怪事——就像用绳子把你捆绑起来,让你动弹不得。”
  “捆我? ”
  “对。你被捆,生气吧? ”
  “生气。”
  “而且捆得越紧越生气,对不对? ”
  “那当然。”
  “如果费一番工夫弄开了绳子呢? ”
  “我可能会去砍那个捆我的人吧。”
  “这就对啦,博雅。”
  “什么对了? ”
  “就是说嘛,用咒将妖魅限制得太紧的话,有时反而会弄巧成拙,结果让妖魅变得更恶毒。”
  “你好像是在说我啊。”
  “只是用你来打个比喻而已。当然不是说你。”
  “没事,你接着说。”
  “所以得把咒松一松。”
  “噢……”
  “不要绑得太紧,要有一点点松动的余地。”
  “哦……”
  不过,博雅看上去还是接受不了的样子。
  “所谓一点点的松动,就是让它在被封禁的地方,还是能做一点坏事的。以这件事为例,就是用漏雨来体现。”
  “不错。”
  博雅点点头,好歹明白了的样子。
  “那.怪事又是怎么回事呢? ”
  “事情发生在第二天晚上。”
  “本应该是个刮西风、下雨的晚上吧? ”
  “没错。木工想弄清楚漏雨到底是怎么回事,就带上自己的徒弟,在那个雨夜上应天门去查看。到了那儿一看,雨不漏了,倒是遇上了怪事。”
  “什么怪事? ”
  “是个孩子。”
  “孩子? ”
  “对。说是有一个孩子,头朝下抱着柱子,瞪着木工和他的徒弟……”
  “用手脚抱着柱子? ”
  “就是那样。用两条腿、两只手。他们正要登上门楼,把灯火一抬高,就发现一个小孩子贴在柱子上,恶狠狠地瞪着他们。”
  据说那小孩子从高处“噗”地向两人吐出一口白气。
  “嗬! ”
  “那小孩子从柱子爬上天花板,能在六尺多高的空中飞。”
  “很小的孩子? ”
  “对。说是孩子,那张脸倒是蟾蜍的模样。”
  “就是你出门前提到的蟾蜍? ”
  “对。”
  “自此以后,每天晚上都出现那怪小孩的事。”
  “木工呢? ”
  “木工一直沉睡到现在,没有醒过来。他有一名徒弟昨晚发烧而死……”
  “于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