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农女本色 >

第42章

农女本色-第42章

小说: 农女本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丫头,你去墨斋干什么?难道是上次的笔墨纸砚用完了?”风筝见杨桃不说话,还以为关于青楼的话题引发了她无限呆萌,又问。

“不是。我是看那里面也有卖字画的,想问问我的字能不能在那里卖!”杨桃说。

话说这可是她当初想到镇上来的第一想法,但为了拿绣活儿,反倒把这个给耽误了。正好这些天过去,她抽空就会练字,自觉着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要知道她自小从“被爱好”转为“爱好”的三个特长,古筝和画画都普通,书法却算有些天赋,几乎每年都参加市里的书法大赛,从小学组到初中组到高中组到成人组,一路下来可是得了不少金奖银奖的。

“哦?”风筝眼中眸光一闪,这小丫头居然还会这个。“那,咱们去看看。”

“好!”杨桃答应着,很自然地将小手伸到风筝手里,风筝也不在意,倒是杨桃在风筝牵起她的手时,有些诧异,看来她是真的把自己当小孩子了,被大人领着会觉得更安全。

杨桃和风筝来的上次买笔墨纸砚的“点墨斋”,那掌柜的听说杨桃是来卖字的,脸上颇为诧异。

“小姑娘,我这里虽也卖字画,但这字画都是京城或全国各地的文人写的,也有北辰那边的文人墨客的,虽然都不算是大家——大家的咱们也求不来,别说卖了——但你看看这落款,可也是赫赫有名的。”

“掌柜的,这些名人的字画,价格也一定很贵吧!只有大富贵的人家,或是真喜欢书画想收藏的人才会买,而普通的家境还算殷实的人家,如果想买个字画挂在墙上当个装饰或摆设,一定不会花这个钱的。”杨桃倒是不慌不忙的。

“这倒也是。”掌柜的回答。“不过一般人家,都是请个先生给写写,然后裱一下就行了,也很少买现成的。”

“那有没有这种情况,本来人家想在你这儿买,然后觉得你这里的字画太贵,又一时找不到先生,拜托你帮忙写或寻个先生的呢?”杨桃又问。

“这个倒是有,前些年我的字倒也拿得出手,不过我连年做生意,已经生疏了,只是稍微懂得欣赏,除了要求不太高的,大多数是找人帮忙来写。”

“这不就成了!我写的,未见得比掌柜的你请的人差,你何不留下一两幅在店里,如果有人喜欢,就顺便卖给他们,不是比现去请人强些?再说你帮忙请人,也只是那写字的先生赚些银子,或者人家干脆就不要银子的,既让你费了口舌,搭了人情,还没有赚到钱,要是我写好了放这儿,你还可以赚些呢!”

杨桃说的一板一眼的,有时候她都怀疑自己,真不该做幼儿园老师,而应该做生意。不过话又说回来,这古人嘛,虽然也具有聪明才智,甚至比后世的人更强,但却不是什么话都会说出来的,还是比较含蓄,真回到了她自己的空间,她可能还没来的及说,就被别人想到说出来了。

杨桃在说话的时候,风筝一直在一旁看着。他本就知道杨桃口齿伶俐,人家一句说出来,她就有一句跟着,反正总是能讲出道理来,就是不合逻辑也可以胡说,倒也不觉得奇怪。只是忽然对她的身世生出了质疑,这丫头,可是既不像青楼里跑出来的,也不像大哥说的那个人啊!

“小姑娘,你说的还挺有道理。这样吧!不然你就写两幅字放在这里看看,能卖出去,你下次来的时候,我再给你银子。我出笔墨纸砚,到时候咱们五五分成,怎么样?”正在风筝琢磨的时候,掌柜的居然同意了杨桃的话,当然更可能是被她说烦了,不得不答应她。

但杨桃的字还没写完,掌柜的就瞪大了眼睛,风筝虽然不懂这个,只是看掌柜的脸上的神色,也知道定是这丫头的字,出乎掌柜的意料。

“杨子,这是姑娘的名字?”掌柜的一边欣赏杨桃的字,一边问道。

“我叫杨桃,杨子是——咳咳,是写字时的习惯。”杨桃这倒是没有完全胡扯,她是习惯了写完字提“杨子”二字,一时之间倒疏忽了。

掌柜的一头雾水,居然还有这样的习惯。不过一个看起来只有七八岁的小丫头,字却写的这么有形有神,有风有骨,也的确是有些神奇。

“小姑娘,你再多写两幅吧!”要说掌柜的刚刚不过是被这孩子磨叽的没办法了,敷衍了事,又想一个小孩子,尤其还是个小丫头,能写出什么字,不过是破着浪费一张宣纸,打发她走就是了,而现在,他终于认真起来。

“恩,好。”杨桃乖巧地回答,还没忘了问问掌柜的,大家一般都喜欢什么。

“也不拘什么,你随意写吧!”杨桃想了想,她刚才写的是“上善若水”,那就再写个“厚德载物”好了。

其实虽然卖字为生是杨桃最早的想法,刚才也说的头头是道的,但心里还是很忐忑的,主要是看这“点墨斋”的字画,也没比上次她来的时候少了几幅啊!

“掌柜的,我就先写这两幅吧,不然若卖不出去,也是浪费。要是有人看上我的字,或者想写什么,如果他愿意等,你也可以分给我写,我们依然五五分成,如何?”杨桃一边说话,一边看自己写的字,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啊!对了,是印章。

掌柜的似乎也发现了这点,正待说什么,却听杨桃嘟囔了一句。

“印章嘛!我自己刻个就好了。”

自己刻?掌柜的完全呆住,这小姑娘还会刻印章?却听到杨桃问道。

“掌柜的,你这儿有萝卜吗?”

“没有。”掌柜的一愣,怎么忽然说到萝卜上了。“小姑娘,你要萝卜干什么?”

“刻印章啊!”杨桃大大咧咧地说。“不然我没有印章,怎么办?”

掌柜的额头上隐隐有黑线飘起,他见过很多种印章,有金的银的铜的,玉的琉璃的水晶的,还有木头的或竹根的,抑或石头的,就是没见过萝卜的。

“小姑娘,这样好了,我找人帮你刻一个,等你来的时候,我拿给你。”掌柜的终于理顺了自己被惊呆的思绪,说道。

“谢谢掌柜的。不过,不用拿给我,就放你这里好了。”杨桃说。

不过一个印章而已,谁都可以仿制,反正她又不会成为书法家,她的字也不会流传后世,不怕有人制假贩假。

出了“点墨斋”,杨桃也不贪心,有一家肯收她的字就行,看看效果再说。这时,她忽然看见斜对过有个“朝安银楼”,又生出了好奇。

“风筝哥哥,那是什么地方?”

073。女人的首饰情结

风筝顺着杨桃的手指望去,还以为这丫头大呼小叫的,是看到了青楼呢,原来是一家银楼。风筝知道,这弥镇虽不算小,银楼却只有两家。不过,这丫头明明识字,怎么问起他来了!

“那是银楼。”风筝回答。

“我知道是银楼啊,但是,银楼是干什么的。”杨桃已经隐隐猜到,这银楼嘛,应该是跟钱钱有关系的,估计不是古代的银行,就是古代卖首饰的地方,但还是要确认一下才行。

“卖首饰的。”风筝回答。他已经习惯了这丫头不管真懂还是假懂都表现出懂得很多的模样,让他常常会生出错觉,以为没有她不知道的地方,却原来也不是一个江湖百晓生。“要去看看吗丫头?”

“卖首饰的地方啊!看看也可以。不过有没有卖小鸡的地方啊?”杨桃忽然想起要买几只小鸡回去养的,但今天不是集市,估计没有,而且路大娘和柳婶已经去马车那里了,她又不会挑,还是下次吧。“算了,还是去看首饰吧!”

风筝无语,这丫头说话跳跃的也太快了吧,他刚刚正在非常努力的思考,银楼和小鸡是什么关系!

其实,杨桃并不喜欢戴首饰,她对首饰的情结有点儿奇怪,非常不喜欢耳朵上手指上手腕上带着亮晶晶的凉凉的东西,尤其是脖子上更不喜欢戴,会觉得很闷。

但她却很喜欢欣赏,她家里的首饰也不算少,什么铂金的黄金的银的玛瑙的珍珠的玉的,都是她遇到特别喜欢的时候买下来的,但却全搁在抽屉里,没事儿的时候会拿出来看看,以至于妈妈和几个要好的闺蜜都会说她跟个守财奴似的,买了首饰珍藏密敛的,舍不得戴。其实她不是舍不得,而是觉得,戴的时候没有看的时候心情愉快。

“朝安银楼”的伙计见杨桃和风筝进来,很热情地打了个招呼,就让杨桃他们自己看,又去招呼别的客人了。杨桃见店里的几个伙计似乎都很忙,不禁小声开口。

“生意好像不错。”

“当然,镇上就两家银楼,生意都不错。这还只是一楼。”风筝漫不经心地说。

杨桃看了一眼风筝,他居然对首饰店也这么了解,她真的很怀疑,他的老窝是不是就在这镇上。

“这镇上有钱人不少,还有来往的客商,最重要的是,青楼多,那可是最需要和容易消费首饰的地方。”风筝见杨桃脸上露出的神色,就知道这丫头又在转什么念头。

杨桃瞪了风筝一眼,这厮还真行,三句话不离青楼,怎么竟让她又生出了“三句话不离本行”的感觉呢?恩恩,没准儿风筝没事儿喜欢做出妖娆的样子,就是师从的青楼。

但风筝的话还是影响了杨桃,让她忍不住环顾了一下,果然除了伙计和风筝,这屋子里的都是女人,看样子,有大户人家的夫人小姐,由丫鬟陪着来逛的,似乎也真的有青楼女子,不过杨桃没长那火眼金睛,看不出什么区别。

记得她的同事曾经感慨过,女人最爱逛的三个地方,就是服装店、首饰店和化妆品店,但杨桃算是个例外,她的衣服总是很简单,她的化妆品就只有某品牌的婴儿霜一种,倒是她的首饰还不算少,却偏偏只喜欢看不喜欢戴。

不过既然喜欢欣赏,杨桃也难免会到网上查一下古代都有什么首饰,因此对这银楼的首饰,倒不陌生。

要说这古代的首饰品种,要比现代的多,除了指环、手镯、耳坠儿,项圈这些常见的,还有簪子,步摇,钗,花胜等等,而且样式繁多,做工精美,看的杨桃眼花缭乱的。不过她还是喜欢那些样式简单的,线条比较流畅的,颜色比较浅淡的,比如白玉簪之类的。她还记得她以前,曾经见过一种叫蝶恋花的步摇……的照片,感觉也不错。

“丫头,要不要上楼看看。”风筝见杨桃看的很深很认真,却不像是想要买的样子,忍不住问。

“好啊!”杨桃想也没想就答应着。

“二位,对不起了,楼上来了一位很重要的客人,我们掌柜的正在接待。”一个伶俐的伙计听到风筝和杨桃的对话,连忙过来说。

“那算了!”杨桃想自己反正只是来看看,即便想延续自己喜欢收集首饰的爱好,也要先有那个经济能力才行,现在暂时还不行。

总之,干什么都要花钱,赚钱真的是很重要的。

“小哥!”杨桃忽然想起了什么。“你们这里,有没有那个那个……”杨桃差点儿没把“胸针”二字说出来,但想到这毕竟是古代,这胸啊什么的,最好还是隐晦一点儿,幸好她还知道胸针也有另一种称呼。“别针。”

“别针?”伙计愣了一下。“没有听说过。”

没有听说过就好!杨桃满意的点点头。她知道胸针的历史虽然非常久远,但传到中国却是明末的时候,原以为这个莫名其妙的地方也许也会有,没想到竟然没有,这样看来她似乎又有商机了!

伙计奇怪地看了杨桃一眼,这小姑娘想买的东西没有,居然还表现的这么心满意足,有点儿跟别人不一样。不过看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