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田园福女之招婿进宝 >

第64章

田园福女之招婿进宝-第64章

小说: 田园福女之招婿进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小妮急忙打岔,

“这梅花可真香!看着也漂亮!要是咱们摘了回去喂猪,那写诗说梅花好的读书人该骂咱们败坏东西了!”

“猪重要还是这梅花重要!?”李笑锦心里也是舍得这些白梅花的,白梅比红梅更多一份清贵,无暇。

“我觉得还是猪比较重要!毕竟猪是咱的,喂大了可以吃肉还能卖钱,这些梅花就没那么大用了!”王小妮实话实说道。花再好看,在王小妮心里那也没有猪来的实在!

李志远看着李笑锦微微皱眉纠结的样子,眼里盈满了柔柔的笑意带着点宠溺,

“本来就是过来摘花回去喂猪的,赶紧摘吧!没有了这些花儿,最多也就是明年不结梅子,不妨事儿的!”

李笑锦顿时放心了,不过还是好心的一根枝桠上留了几朵。

几个人手脚倒也是快,不时就给三棵梅树摘完了,装了大半竹筐的洁白梅花朵。

回到家,何氏没有当李志远的面说李笑锦,却是暗自瞪了她一眼,

“快去把棉靴换上!”拿了在火边烤的热腾腾的棉靴来。

李志远看李笑锦的靴子沾了雪水,歉疚的看了眼李元喜,不过他早有准备,趁李元喜送他出来的时候,把一小盒防冻膏给了李元喜,

“笑锦的脚怕是冻着了,这个防冻膏抹了不容易冻脚!”

李元喜接了防冻膏,深深的看了眼李志远。李志远坚定的迎上李元喜的目光,他就是喜欢笑锦了!没有啥好畏畏缩缩的!

李元喜嗯了一声,拿着防冻膏回了家。

李志远这才松了口气,笑锦很是看重李元喜,能得到元喜的支持,他也离笑锦更近了一步!李志远扬起嘴角笑着回家。

李桃花却从半路拦过来,

“志远哥!我哥也回来了,一直说想跟你探讨学问,都不见你人!”李桃花温柔的眼里含着点点的恨意。她当然知道李志远去哪了!刚回来两天就跑李笑锦那小贱人家两趟了,李志远又对她那么疏远…

“夫子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做学问要有张有弛,既然过年放了年假,还是多歇歇的好!让家兴有时间找我说话!”李志远客气的说了两句,冲李桃花点头,就往家走了。

李桃花咬着嘴唇,很是不甘心,转头目光阴狠的盯了眼李笑锦家的方向,冷哼一声转身回了家,拿着新做的荷包就去跟着李志远后面去了,她找李凤儿。

何氏看着李笑锦拿着防冻膏往手上抹若有所思,那边柳氏过来了,一脸的喜色,进门就找元喜,

“李二婶!我明儿个去娘家送节礼,元喜赶着牛车送嫂子过去吧!你李根哥有别的事儿忙,顾不及我!”

大年下的,哪有找人去走亲戚的!?那柳氏非要拐弯抹角的带着李元喜去一趟她娘家,怕是因为说亲的那闺女了!

何氏顿时也欢喜起来,和柳氏对视一眼,想说感谢的话又怕李元喜在旁边害臊。

柳氏是真心觉得李元喜不错,虽然不是李长禄亲生的,不过这个家里,她看是李笑锦在当家,挣的银子也不少,以后绝对少不了李元喜的一份!李笑锦家帮了他们那么多帮,带着他们挣了那么多银子,做人要懂得回报的!也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想法,找了娘家村子里最好的闺女说了过来,为了这事儿都连跑好几趟了。

李元喜看着李笑梅和李笑锦笑眯眯的样子,脸上不自在的有些发热。

说定了这事儿,柳氏就急着回家了,她还要回家拾掇东西。

何氏就拉着李元喜去说话,教了一番说辞,知道大儿子是个闷棍,一遍一遍的提醒他要张嘴叫人,说点好听的话。

李家祥偷偷在外面听了,回头就学给了李笑锦和李笑梅。

次一天吃了早饭,李志远又跑过来说是找李元喜玩,听李元喜要跟柳氏一块去走亲戚,奇怪了下立马明白李元喜是过去相看去了,忍不住眼里就满是羡慕。回头再看李笑锦,忍不住挫败的感觉。笑锦根本就还没开窍!

李元喜不在家,李志远就不好一直留下,可他不想走,逗着李家祥玩的时候,听李家祥说明年李笑锦送他去县学念书,眼神一亮,当下就说教他认字念书。

认字李家祥不大在行,写的更不会,不过人家有在行的,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李志远听的很是惊奇,背到中间李家祥虽然磕巴了,不过稍微提醒个字就能接上两句,三字经竟然背了一大半。

“家祥,你可真厉害!谁教你的?”下意识的就想到了李郎中。

那边李长禄听见李志远的夸赞,忍不住笑的只见眉毛不见眼。

“我二姐教的!说我要是上学之前把三字经都背会了,到了县学里,夫子就会把我当天才,给我开小灶,做好吃的!”李家祥对于开小灶的理解,完全是吃喝上的。因为在老宅的时候李秀娥她们就经常开小灶做好吃的,他就只能跟着尝尝味儿。二姐摔了胳膊也开了不少小灶,娘炖的汤也是很好喝的!

李志远前面还听得心里一紧,到后面噗嗤一声笑出来声来。别的大人骗小孩子也不会这样骗啊!

“家祥,夫子的小灶可不好吃呢!”

李家祥不相信,小灶都是好吃的东西,

“你也吃过夫子的小灶吗?”

李志远正要解释,就见李笑锦瞪他,大大的杏眼,清澈明亮,带着浓浓的警告意味,李志远只觉得这样的李笑锦很是可爱,不由晃了下眼,低头笑了笑,拉着李家祥道,

“夫子可是很厉害的人,他们的小灶有好吃的,有不好吃的!就看合不合你的口味儿!不过一般夫子不给谁开小灶的,你可要努力背书才行呢!”既然笑锦要教弟,他自然伸手帮忙!明年家祥进了县学,是不是笑锦也会经常往县学里去了!?李志远因为这个想法,心里雀跃起来。

“那我还会背诗!三字经太长了!”李家祥皱着小脸,急于表现,背着手就开始背起来,

“鹅,鹅,鹅,曲颈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一连背了五六首,后面实在想不起来了。

李志远夸李家祥就是小天才,李笑锦却撇撇嘴不满意,真正的天才人家七岁成诗!而现代的小孩子更是从会说话就开始学,厉害的进小学就学完了唐诗三百首,倒背如流啊!

李志远如愿的教了李家祥一上午,晌午吃饭李长禄热情的留了李志远在家吃饭。

李凤儿过来叫人,看李笑锦的眼神恶狠狠的,不停的朝李笑锦飞眼刀。

李志远看了眼李笑锦,虽然很想留下,不过他不能太急切了,因为何氏对他不是很热情,家里他娘又不愿意,客气了两句就回家去了。

快傍晚的时候李元喜才回来,柳氏回了趟家也跟着过来向何氏报备情况,

“二婶子!我就说咱元喜长的模样俊,咱家这条件也好,你还担心!这不,那家人见了元喜都高兴的不行,要非要拉着留下吃饭!要是不合规矩,我真就带着元喜留下了!”

李笑锦已经八卦的拉着李元喜问情况了。

“没小妹长的好看,说话很利索。看着干活也麻利。”李元喜这样的评价已经很好了。

李笑锦摸着下巴点头,说话利索那就是很会吵架,干活麻利那打架肯定也是一把好手!就看这闺女心地咋样了!反正这事儿要成,肯定要让见一见的。其实李笑锦试探过几回,她觉得王小妮当自己嫂子真是太好不过了!不过俩人都没那想法,总不能硬绑在一起。

两天后,柳氏送来消息,相看的那闺女过年会来村子里走亲戚,周大娘是她大姨,她要来走亲戚也合情合理。

何氏就殷切的盼着过年了,先把大儿子的亲事定下,再给俩闺女找一门好亲事,她这心里才算安定啊!

这边忙活着刚蒸了上供的大馍和枣山,那边梁氏过来了,进门也就指责何氏,

“马上都要过年了,年前走一趟娘家都不知道!你是真不打算认我这个娘了?!”

“娘!没有的事儿。是家里忙,还没腾出手来!”何氏还真是忘记了,一心想着李元喜的事儿呢!

“忙啥事儿忙的连娘家都往了走!?还是看我这个老婆子不顺眼,怕我和你爹吃了你的礼!?”梁氏依依不饶,说话句句压着何氏。

何氏抿了抿嘴,把李元喜说亲的事儿抬了出来。

梁氏扭头看了眼院子里忙活的李元喜,又看看李笑梅和李笑锦,眼神幽转。她上回被李笑锦弄的下不来台,现在心里还转不过来。回去一打听才知道,这死丫头一肚子鬼主意!原来这烧砖头和那爆米花都是这死丫头弄出来的!李元喜和李笑梅根本就不懂这些!想到这,梁氏抿着的嘴角动了动。

何氏跟梁氏是多年的母女,当然清楚梁氏的脾气,见她盯着李笑锦看,忍不住就提了心,怕是上回的事儿梁氏还记恨着呢!

“给元喜找了啥样的人家!?”梁氏先找话说。

“是小柳庄的闺女,村里的人帮着说的。”何氏不太想说那么多,毕竟这事儿还没有成,她大嘴巴的说出去,让人家闺女听见了只会觉得她不会办事。

梁氏撇了撇嘴,眉宇见带了不屑,

“又找了个庄稼柴火妞吧!不是我说你,家里情况好了,孩子的亲事也该往好了去考虑,找这样的亲事,像是后娘苛责孩子一样!”

“那家闺女长的好,人又孝顺,干活也麻利!娶媳妇也不是娶来享福的!”何氏不喜欢梁氏看不起她还没过门的儿媳妇,不管是谁嫁给了元喜,她都不喜欢别人瞧不起她家的人。

梁氏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

“儿子就算了,闺女可要好好找!我手里有一门好亲事,打着灯笼都找不着的,就说给笑锦了!你把笑锦的八字拿过来!这事儿就定下了!”

------题外话------

只想告诉亲爱的们一句~减肥要注意~节食要不地~会影响大姨妈的~o(》_

第077章:猪狗都不吃的饭

梁氏张嘴就要李笑锦的八字,还直接把李笑锦的亲事定了下来,听的何氏一愣一愣的,想到冯氏把李笑锦卖给黄大老爷冲喜的事儿,当即就回绝了梁氏,

“笑锦还小,这几年都不考虑亲事!况且元喜和笑梅的事儿都还没办,哪里轮到她了!”她知道自己俩闺女长得都齐整,尤其是二闺女,可毕竟二闺女的名声不好,跟冯氏划清了关系,倒是没人打二闺女的主意了,没想到竟然是她亲娘!

梁氏一听何氏反驳,立马就瞪了眼,

“咋着?你连我的话也不听?我还能害了她不成!?人家是镇上正正经经的少爷,如今也在县学里念着书,以后的前途好着呢!要不是你小弟想着你,说了多少好话,哪里轮到的你!”梁氏说着心里更气恼,本来这人是说给何珠玉的,可人家看不上何珠玉,这才说给了李笑锦这死丫头!

何氏听是镇上的人家,还是个少爷,就松了口气。不是啥老头子当小妾!

梁氏见何氏不吭声,脸上恼意更重,开始介绍那户人家,

“家里几百亩的地,还有铺子庄子不知道多少,镇上的大户,家里丫鬟婆子伺候着!人少爷又长的一表人才,听你小弟说念书也好,夫子经常夸奖!赶在明年科考之前定下!人家要是考中秀才还看不上!”

何氏听梁氏说的条件这么好,心里就疑问了,

“那么好的条件,咋会愿意我们这样的人家!?”

“你小弟跟你长得最像,笑锦又是闺女家更细发白嫩,人家听说笑锦又是会做生意的人,人少爷以后要考中,自然需要人打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