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祖训(手打) >

第52章

祖训(手打)-第52章

小说: 祖训(手打)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霜儿刚走到门口,又被张姨太叫住:
    “让杰大爷到厅里等着,说我这就过去。”
    霜儿忙应了声,走了出去,青儿早已放下手里的活,伺候着张姨太梳洗起来。
    扶着青儿走进厅里,看到快半年没见的哥哥张杰,张姨太眼圈一红问道:
    “哥哥怎么现在回来了,离老太君寿辰还有一段日子呢?”
    杰大爷看了一眼青儿,没有言语。张姨娘上前两步坐定后,抬眼吩咐青儿说:
    “出去把门关上,在门口守着,别让人进来。”
    青儿忙应了声,转身走了出去。
    张姨娘这才看向张杰,问道:
    “哥哥这次回来的这么突然,什么事?”
    “还不是因为韵儿的事,我算计着二爷也该也差不多了,怕这事出了后,你们娘俩没个主意,吃了亏。”张杰喝了口茶说道:
    “哥哥还说,不是说这红心蕉和龙延香之毒无药可解吗?二爷怎么就好了?白白浪费了那么多银子。”
    张姨太说完,见杰大爷不语,拿着手帕擦起眼睛来:
    “活该我们娘俩儿命苦,韵儿三番两次考不中,天天念道着不喜欢做官,如今又做不了家主,那以后我们娘俩可怎么过?论样貌,论家世我那一点比那个贱人差了,我和大老爷本是青梅竹马,大老爷曾经信誓旦旦地说要娶我做正妻,可他们家又出来个什么狗屁祖训,就因为我的庶女出身,就只能做妾,那个贱人除了嫡女的出身,还有什么?这么多年,就这么骑在我头上压着我,凭什么她的儿子不用象韵儿这样苦读书,一出生能继承下任家主之位,大老爷曾经答应过我,说娶了她也只是个摆设,是娶给老太君瞧的,你看看,现在他儿子都快成家主了,当初的承诺哪一样实现了,光宠着我有个屁用,都是些背后偷偷摸摸见不着光的事情,大老爷哪敢当着她的面对我好了?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
    “行了,行了,就你们女人爱说这有的没的,儿子都这么大了,也不怕人笑话,当初有多少人上门提亲说你做正妻,你连正眼都不瞧,要死要活地跟着大老爷,说是只要能嫁给他,宁愿做妾,母亲劝过你多少回,你听过吗?现在后悔有个屁用!”
    张姨娘听了哥哥的话,索性嘤嘤地哭起来。杰大爷无奈地看了她一眼,说道:
    “别哭了,这种毒我也是听南面的一位方外高人说的,前些日子你来信不是说二爷已经快死了吗,难到这毒真有药可解?这段时间府里有没有来过什么奇人异士给二爷瞧病。”
    “我一直盯着,就没见谁来过,当时连太医都说没救了,谁知就这么冲好了,对了,我听二爷屋里的丫头说,这个二奶奶喜欢红心蕉,把我们放到张姨娘和李姨娘屋里的那两盆都要了去,以后再想用这毒,怕是不行了,你说会不会这个二奶奶有什么妖妖道,知道了什么?”
    “这个二奶奶就是那李府的嫡女。”
    “除了她,还有谁肯来冲喜!”
    “那不可能,李老爷不过是一介商贾之流,听说此人俗不可耐,唯利是图,能调教出什么好女儿,我听说,她出嫁前就娇纵跋扈,不守妇道,一定是听说二爷喜欢奇香,看着那两位姨娘嫉妒,才抢了去,她一个女流之辈,十几岁的娃娃,怎么能知道这些。”
    “说的也是这个理儿,可二爷怎么就好了呢?”张姨娘皱着眉头思索着。
    “事已至此,妹妹就别费心神了,我一路回来听说二爷对他的病起了疑心,正暗暗调查呢。你这些日子先稳当稳当,别让老太君和大太太瞧出什么?韵儿还小,反正大老爷最宠你,过了这阵风,我们以后再慢慢想办法吧,实在不行,我们就替韵儿多争些产业过来。”
    “二爷查什么,怎么查,会不会查到我们?这两天我总觉得心惊肉跳的,那个二奶奶也不能留着!”
    
    第六十章 筹资兑店
    张姨太一听杰大爷说二爷已起了疑心,便心惊起来,忙问道:
    “二爷查什么,怎么查,会不会查到我们?这两天我总觉得心惊肉跳的,那个二奶奶也不能留着!”
    “你呀,听风就是雨,屁大个事也担不了,哪有那么容易查的,他都不知道是中毒了,还查个屁,何况这花和香料都不是你亲手送过去的,只不过这次的事儿让他起了疑,加了小心,我们以后想行事也没那么容易了。”
    张姨娘听了这话,舒了口气,想想又头疼地说道:
    “大老爷是宠我,疼我,但我几次试探,二爷这家主之位,在他心中是不容动摇的,更何况还有老太君那一关,就怕这二爷一天天的翅膀硬了,我们就更难下手了,大太太防我防的也紧,以后那能再找到这样的好机会啊!”
    屋子里一下子静了下来,好半天,张姨娘见哥哥低头不语,叹了口气说道:
    “看来只能这样了,哥哥这次回来能住几天?”
    “原以为二爷这次死定了,料理后事怎么也得需要一段时间,我把那边的事都处理完了才赶过来,现在回去也没什么大事,看情况吧,那边要没什么大事传来,就等老太君过了寿辰再走,正好也看看这边的产业。”
    张姨太忽然又想起一事,抬头看着哥哥说道:
    “对了,老太君昨天去净云寺还愿,竟然见到了净云大师,你说会不会和二爷的病有关?听说这净云大师可是几百岁了,又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的,老太君自见了他回来就一直沉闷不语,你说净云大师会不会算出我们背后做的这些事情?”
    杰大爷无奈地看了妹妹一眼,说道:
    “你呀,就是做贼心虚,整天疑神疑鬼的,以后就当没有这事,把心放正了,在这样下去,没事也让你疑出事了!”
    “听大太太屋里的丫鬟说,大太太还一直惦记着把表姑娘嫁给二爷,正想法子整治这位二奶奶呢,你说我们是不是利用一下,借此机会除去二奶奶?”
    “你们女人就是头发长,见识短,即使二爷休了二奶奶,也动摇不了二爷的家主之位,这事你少掺和,韵儿还小,已过了的事,就别让他知道了,我先走了,妹妹这些日子也加些小心。”
    说着起身要走。
    “我是担心这位二奶奶察觉了什么?我总觉得她那眼神让人看着心惊胆颤的。”
    张姨太听了哥哥的教训,感到有些委屈,小声地嘟囔着,也跟着站了起来。
    杰大爷边往外走边说:
    “刚刚说你什么来着,早晚有一天你得被你自己吓死,这段时间你什么也不要想了,就安安心心的守着韵儿吧,等过了这个风再说,我走了”。
    张姨娘望着杰大爷离去的背影,眼中燃烧着孤注一掷的固执,她想,她一定能想出办法让她的韵儿登上家主之位的,那个贱人的儿子哪有他的韵儿好,不配做萧家家主……
    梦溪不知道,只因老太君上香还愿与净云大师的一面之缘,老太君的一念之间,从此改变了她早已认知的宿命,此时她正用心练大字呢。
    知秋皱着眉看着眼前这张纸上象公鸡刨出来的字,怪不得二奶奶要力排众议,把书桌安放在卧室里,原来是为了藏拙,自从二奶奶提议让知秋教她练字开始,知秋看了她那惨不忍睹的大字后,便再不敢让别人进来伺候她练字了,每练完一张,知秋第一要务便是毁尸灭迹。梦溪看着觉得好笑,心知她也是为自已好,便由着她。
    “二奶奶,看您吟诗作赋,谈医论药,怎么都是有学识的,连我爹和我哥都夸您见识非凡,恭敬的了不得,怎么您会不识字呢?”
    “噢,这个,那个,那个我爹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从小便不让我练字,只学了些女红,我知道的那些事情都是我娘讲给我听的。”
    梦溪吱吱唔唔地解释,很惭愧地低下了头。
    总不能说她从小打电脑,用钢笔,从来没写过毛笔字吧,不识字,也只是不识繁体字而已,她没看到她识字识得很快吗,那有她这么聪明的人,梦溪很无耻地腹排着。
    “可二奶奶的女红做得也不是很好啊?”
    知秋很留情面的说着,二奶奶做的,那也叫女红?
    汗,梦溪的头低得不能再低了,再低就钻到桌子底下了。
    “咳,那个,那个,知秋,那几盆红心蕉搬到后院了吗?”
    梦溪自从知道表姑娘要来,怕她看到红心蕉再起什么心思,她控制不了,出什么差错,便趁现在让知秋将她们全收罗到东厢的后院里,这个后院够大,又是她绝对的禁地,安全得很。
    “早搬过去了,今早又摘了些花晒在后面了,知夏她们正按二奶奶说的法子处理前天晒好的那些花呢”
    梦溪见她成功地转移了话题,不觉舒了口气,她们家知秋就这一点好,只要她一拐,准跟着跑。
    “那就好,这样可以做些花茶来喝,以后工具齐全了,还可以制些香料和护肤品呢。”
    “那可不是一般人能做的,二奶奶真的会?”
    梦溪白了她一眼,没说话,继续低头和大字拼命。
    “对了,二奶奶,我哥哥托人捎信来,说我爹的病已快好了,二奶奶配的药真神,我们开药堂一准赚钱,我哥和我爹可兴奋呢,连我都有些急不可待了。”
    知秋突然想起药堂的事情,兴奋地说了起来。
    “噢,药堂的选址怎么样了?”
    “我哥说,已找到了一处很满意的,在平阳城东巷里,位置很繁华,门面又大,上下两层,有四、五百平,后院更大,有厢房,有库房,能住人,存药,还有地方加工。离萧府不到半个时辰的路,以后来回传信也方便,最要紧的是那药堂掌柜的因老家有急事,急于转手,价钱压得很低,听我哥说,这可是难得的好机会。只是,只是……”
    知秋低下头,说不下去了。
    梦溪终于放下手里的笔,抬起头:
    “只是什么?”
    “只是我们的银子不够。”
    “需要多少银子,我们还差多少?”
    “兑门面倒不是特别贵,只八百两,但药堂里存的药材太多,粗略清点了一下,大约折五、六百两,加在一起将近一千四百两,您的那些头面加上陪嫁的压箱银也不到一千两,还差四百多两呢,我哥昨天和掌柜得谈了好久,问能不能少要些药材,那掌柜的说,他已经够照顾我们了,价钱不能再低了,要不是老家有急事,说什么也不会这么低的价往外兑。他要能带走药材,就不是这个价了,二奶奶,实在不行,我们就先兑个小点的吧,只是有些可惜了”
    
    第六十一章 静妃口谕
    知秋和二奶奶说起开药堂的事情,知秋告诉二奶奶,兑药堂的银子还差四百两,建议二奶奶实在不行,重找一家规模小一些的,梦溪听说银子不够,不仅想起现代的筹资方式,什么银行贷款了,发行股票、债券了,集资入股了等层出不穷,古代大概没有这些,但至少应该有银庄吧?
    “让李度打听打听,平阳城里有没有银庄,我们可以去押借些。”
    “二奶奶,银庄倒是有,只是都需要担保,手续繁琐,不说我们找不到人担保,单说这银庄利滚利,高得吓人,这万一误了期还不上,他们大概很快就会查到萧府来,二爷就什么都知道了,要这样还不如直接和二爷商量,让他出银子好了。”
    知秋象看白痴似的看了二奶奶一眼,不知她家二奶奶那么聪明,怎么连这么简单的事都不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