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祖训(手打) >

第71章

祖训(手打)-第71章

小说: 祖训(手打)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殿下上午令人送去太医院的药,臣本以为这么便宜的药,会是被掺了假的,便和太医院的人仔细鉴定了一番,确是货真价实的良药,随便拿出一枚,在大齐都是千金难寻,不知为何那颐春堂竟会卖得这样便宜,殿下可与那颐春堂制药之人相识,烦请殿下替为臣引见,如此奇人,如果错过了,真是可惜。“
    ”这制药之人便是颐春堂背后的主人,本王和此人仅有一面之缘,据说此人一向萍踪不定,喜欢云游四方,今日一早便离开的平阳,李太医观此药确是大齐难寻奇药?“
    ”回殿下,臣观此药确是大齐难寻的奇药,不知太子是否还记得前年皇太后想要炼制养颜丹,曾下旨召集天下名士,聚首于太医院,耗费各种奇珍异草不胜枚举,花费了一年之久,最后也仅炼制出十几粒,当时曾在后宫及朝野哄动一时,那每一粒养颜丹可都是天价,也只有皇太后、皇后才配用,常人想要一见都难,更别说用了,臣观此人配制的丸药,竟和当初太医院炼制的丸药有异曲同工之处,但却更为神奇,而且种类繁多,价钱便宜,太子,我们如果能得到此人,得到秘方,又或者和此人合作,不亚于挖到了一只聚宝盆。“
    李太医说完,殷殷地看着太子,但见太子沉吟不语,一时也不好催促,这时一边的李瓒开口说道:
    ”殿下,臣观朝堂之上,燕王有太后支持,三省六部的官员大都与之结党,目前欧阳世家已归属燕王,臣还听说,李家近日也与燕王走得很近,关系暧昧不明,据说燕王有意纳李家小女为侧妃,大有结为连理之意,眼见燕王包藏祸心,势力日渐做大,已有和殿下一争之势,萧家二老爷虽明言誓保殿下,但萧家真正主事的萧大老爷至今态度不明,臣曾数次约萧二爷一见,那萧二爷都以身体未愈为由,不肯相见,臣担心一旦燕王得势,那萧家很可能会舍卒保车,果真如此,这二老爷便是一枚废子,少了萧家的经济支持,殿下难免更加势单。目前大齐的经济命脉全在四大世家之手,即使殿下身份尊贵,得不到他们的支持,想要分一杯羹也难。现在这制药之人手握百世难寻的秘方,这秘方便是那财富的源泉,殿下如能将此人招至麾下,以您的势力,制药秘方在您手里,便是一条聚敛财富的捷径,为殿下日后登基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有秘方在手,我们便不用巴结世家,何况,此人的奇药又能解天下黎庶之苦,正可收买百姓之心,这是百世不遇的机会,臣担心,如果燕王得知此事,定会不折手段地招揽此人,是天佑太子,才将此人早于燕王送到太子身边,殿下还是早做打算,先下手为强的好。“
    ”想那萧老太君膝下也只有二个儿子,萧家男丁本就稀少,她当真舍得放弃萧二老爷满门?“
    ”殿下不知,臣听说那萧老太君虽是一界女流,但她的手段见识不亚于男人,为了保住萧家的基业,非常时期,难免老太君会使出非常的手段,更何况那萧二老爷本是庶出的,并非老太君的嫡子,我们不得不防啊,我们平阳四公子素日里最是要好,但自从臣保了殿下您,那萧二爷便和臣若即若离,不再象以前那样亲近,近日明知他二叔保了您,却还是对臣避而不见,便可见其一斑。“
    ”李兄所言甚是,只是父皇最反对朝庭官员结党营私,燕王日前势力虽大,但也犯了父皇的大忌,我们还是不要锋芒太露,燕王急于成事,自会露出破绽,我们只要谨慎些,以不变应万变才是上策。“
    ”殿下所言及是,只是太子应该知道形式比人强的道理,当今圣上虽忌讳燕王结党,可一旦燕王坐大,加上太后外戚的势力,纵使圣意明了,也无法力挽狂澜,以不变应万变虽是上策,但太子也要暗中早做准备才好,如今这颐春堂主人突然现世,乘世人不知此人之时,我们一定要先下手为强,这样千宰难逢机会,太子千万不要错过。“
    ”本王也正有此意,昨日与他在鹿鼎山一见,便被他的谈吐所震惊,本王有意试探,劝他入朝为官,但他却为本王做了一首笑傲江湖,暗示他无意于仕途,只愿纵情于山水,本王观此人风骨,不象是能屈从于人下的。“
    ”殿下,自古以来,但凡奇人异士,都有些特殊的秉性,但这种人也往往最重情义,对于此人,殿下千万不能用权势来压,殿下如能礼贤下士,以诚相待才是上策。“
    李太医自见了太子送去的那些药物,早已对这颐春堂主人心生敬佩,大有惺惺相惜之感,此时见李瓒劝太子将此人收到麾下,怕太子用强,万一此人不肯屈从,倒折辱了他,如此人慑于太子的势力,从此在江湖销声匿迹,那才是医药界的损失,也是大齐的损失,目前对他还是以怀柔为好,想到这忙开口劝道。
    ”李太医所言极是,没有发现颐春堂这丸药之前,本王早也有意结交此人,只是此人萍踪不定,更无意仕途,昨日才见了面,本王今日一早去颐春堂寻他,便已离开了平阳,不知他是否是察觉本王的身份,躲了起来,想找到他,也不易啊?“
    李瓒听了太子的话,心有不甘,开口说道:
    ”太子的势力,遍布天下,不过是一个体弱的少年,只要还在大齐境内,就不信他能躲藏天上,臣这就安排人去各处打探。“
    
    第九十三章 太君回府
    李瓒见太子提到寻找颐春堂主人时摇头叹息,便自告奋勇要去安排人各处打探。
    太子听了李瓒的话,只摇摇头,不再言语,李瓒和李太医见太子摇头,也都不在言语,只坐在那,看着太子。
    良久,太子站起身来,渡到窗前,眼睛看向窗外,暗道:
    ”二弟,你到底是什么来历,看你放在一楼的那些药,为兄便知你是一个心系天下苍生之人,为兄一直不知大齐竟有如此神医,幸亏昨日酒后一时兴起与你结拜,否则,今生真的错过了。“
    这样想着,耳边又响起二弟那狂放的笑声和话语:
    ”他日小弟如无法在这天下容身,大哥可愿与小弟一起笑傲于湖江,忘情于山水之中?“
    ”哈,哈,哈…大哥不要介意,小弟刚刚有些孟浪了,花看半开,酒饮微熏最好,小弟今日尽兴,就此别过…“
    太子苦笑的摇摇头,转身吩咐小综子:
    ”吩咐下去,颐春堂是二弟的产业,多派些人手去保护,防止有人捣乱生事,使出阴险的手段讨要秘方,颐春堂要有什么闪失,拿你是问,如果二弟回来,第一时间通知我,对了,再加派些人手,出去打探,连颐春堂少掌柜的身份背景也要给我打探出来“
    ”是,奴才知道该怎么做。“小综了应了声,走了出去。
    太子又转身吩咐李瓒道:
    ”听说萧老太君快过寿辰了,李兄安排人准备一下,既然萧家人躲着我们,我们便借拜寿的机会,去探视一番,一定要让整个平阳城的人的都知道,本王今年会亲自登门去给老太君祝寿,本王与二老爷的关系,李兄也不要再遮掩着,找机会在平阳城内大肆宣扬,既然萧家做不了暗棋,我们不如就放到明处,本王倒要看看,如此形式之下,他萧家怎么与本王撇清关系,敢和燕王眉来眼去!“
    李瓒听了太子的吩咐,连连点头称是,忙应了声,起身告辞而去。
    ……
    梦溪不知,她昨日的一时放纵,给颐春堂招来了一位免费的保镖,太子一句话,从此她的颐春堂真的在平阳城里生了根。
    此时,她正苍白地坐在梳妆镜前,知秋给她一边梳头一边说:
    ”要不奴婢打发个人去回了老太君,说二奶奶身体不舒服,不过去了吧,看着您的样子,奴婢都难受,二奶奶今后千万别这么折腾了,您这小身板,是经不起的,您看,这就象大病了一场。“
    ”老太君刚从宫里回来,按理我是应该出二门迎接的,现在都到寿禧堂了,我这做孙媳妇的,怎么能不过去,这酒啊,也是昨天一时兴奋,当时喝着也觉得很好,竟没想到后劲这么大,我这身子原就给掏空了,才经不起,看来今后得好好调养调养了。“
    ”可不是,二奶奶上次晕倒时,大夫就说二奶奶的身子空,开了药,二奶奶竟然因为苦,便让人给扔了。“
    ”是药三分毒,调理身子,不是一朝一夕的,怎么能光靠药物,何况还那么苦,还是有时间安下心来自己慢慢做些药膳调理的好。“
    ”二奶奶这话说起来容易,不说您每日里操心颐春堂的事,单看看这府里,这院里,被秀姑娘折腾的乌烟瘴气的,哪还有一块清静之地,再加上您上有老太君、公公婆婆要伺候,每日里晨婚定醒的,一刻也不得闲,尤其大太太,没事都想着折腾折腾,哪有那好心让您安心地待在东厢调养身体?“
    梦溪听了知秋的说,心情不觉一暗,叹了口气,随口问道:”秀姑娘去二门迎接老太君、大太太了吗。“
    ”奴婢听宝柱说,秀姑娘带着冰心玉心二个丫鬟早早地便在二门候着了,一见大太太就嘀嘀咕咕的,说不定背地里又使什么坏呢?二奶奶总得想个法子,压压秀姑娘的气焰才是。“
    ”秀姑娘怎么知道老太君回府的事,这么大个院子里,竟没有人给我们报个信,整个萧湘院的丫鬟婆子都是聋子不曾,连红珠也不知老太君回来吗?“
    ”一定是大太太的人隐瞒了消息,就是想变着法地让二奶奶出丑,好被老太君责罚,要不是二门上宝柱瞧见老太君的车子回府,又见您没出去迎接,才使人传了信回来,我们现在还蒙在鼓里呢,依我看,除了这东厢房里的人,这萧府里就再没人向着我们了。“
    二人正说着,知夏进来传话,说老太君已到了寿禧堂,差人过来请二奶奶过去回话,知秋和梦溪听了这话都是一愣,相互看了一眼,知秋转头吩咐知夏出去打发了老太君的人,就说二奶奶马上过去。
    梦溪望着镜中苍白的容颜,心中掠过一丝不安,开口对有些心慌意乱的知秋说道:
    ”今个儿我这脸色看上去格外的苍白,出去了让人看着不好,还是上些胭脂吧。“
    ”二奶奶,老太君刚进寿禧堂,屁股还没坐热,就巴巴地打发人来传您过去,定是责怪您这个新过门的孙媳妇没有出二门迎接她,我们索性就这么过去吧,也好有个油头挡一挡。“
    听了知秋的话,梦溪想了想,点点头,站起身来,脚下竟有些虚浮,差一点没站稳,知秋一把扶住,忙唤了知春进来,二人一起伺候着二奶奶换了衣服,搀扶着出了东厢房,外面轿子早子备好了,知秋扶二奶奶上了轿,放下轿帘,一路向寿禧堂走去。
    来到寿禧堂,让丫鬟传了话,一会儿侍画走了出来,见二奶奶扶着知秋立在外面,忙上前说道:
    ”二奶奶总算过来了,老太君正在东偏房里等着您呢,大太太和秀姑娘也在,二奶奶快随奴婢进来。“
    梦溪点头谢了,扶着知秋随侍画来到东偏房,这东偏房是老太君日常起居的地方,梦溪嫁进来这么久,每次来寿禧堂,都是在厅堂里伺候,这还是第一次来偏房。
    随侍画进了门,抬眼望去,只见大太太,秀姑娘都在,炕上铺着青缎靠背坐褥,老太君斜倚在上面,侍书跪坐在一边给捶着腿,秀姑娘坐在炕的另一边,正和老太君说着话,地下一溜四张椅子,上面铺着青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